APP下载

羞怯与互联网使用关系研究综述

2011-04-11李宏利赵龙江

关键词:社交能力社交个体

李 哲,李宏利,赵龙江

(1.河北大学心理学系,河北保定071002;2.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保定071002)

羞怯与互联网使用关系研究综述

李 哲1,李宏利1,赵龙江2

(1.河北大学心理学系,河北保定071002;2.河北大学图书馆,河北保定071002)

羞怯与网络使用之间存在相关关系。首先,羞怯者的典型特征是出现在他人面前时紧张、不安和行为抑制,妨碍了正常的人际交往。其次,互联网可以克服羞怯者的交流障碍,促进自我表露。最后,羞怯者使用互联网产生了两种结果:一方面,通过互联网,羞怯者建立了满意的社会关系,降低了羞怯;另一方面,过度使用互联网,导致网络成瘾,加重了羞怯。

互联网使用;网络成瘾;羞怯

近些年来,很多学者分别从不同角度对羞怯与互联网使用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如羞怯与互联网使用[1]、羞怯与网络成瘾[2]、羞怯与Facebook使用[3]等等。研究结果表明,羞怯者很喜欢互联网这种新兴媒介,他们的社会需求也能从中得到满足。而且通过使用互联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他们的羞怯感;但是过度使用互联网,也可能导致网络成瘾,加重羞怯感。总之,互联网使用(尤其是在线交流)与羞怯存在相关关系,已经得到学界的广泛认同。

一、羞怯的定义、分类及模型

个体在成长过程中会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例如同一性形成、约会和同伴关系等等[4](P227-249)。但是,羞怯却妨碍了个体顺利地完成这些发展任务,以至于有些人悲哀地表示,羞怯是伴随其一生的障碍。

(一)羞怯的定义

到目前为止,对羞怯的界定仍未完全统一。一些学者认为,羞怯是个体在面对陌生人或感觉到被社会评估时的紧张、不安、尴尬和行为抑制[5-6]。这个定义包含两方面的内容:其一是情感焦虑。具有羞怯特征的个体,希望给他人留下好印象,可他们又认为自己社交能力低,不能实现这个目标,所以就会产生心理冲突,引起情感焦虑。其二是行为抑制。为了安全起见,在社交场合,他们往往采取谨慎、保守的策略[7],以维护自身形象。比如说,在言语出口之前,他们倾向于先在头脑中进行预演,力争表现得更好。但是预演之后,又认为自己的语言不新鲜、不够好或不合时宜[8],结果,面对窘境,他们选择了沉默、退缩,毕竟什么都不说总比说完之后遭人反对、拒绝甚至嘲弄要好得多。何况面对面交流是即时的交流形式,不会为交流者留下很长的时间反复思考。对他们而言,保持缄默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总之,这个定义突出了羞怯对个体行为与情感两方面的具体影响。

(二)羞怯的分类

根据交流意愿与社交能力对羞怯的影响,Zimbardo将羞怯者分为3类:不寻求社会交往而愿意独处的个体;不愿意接近他人、缺乏社交技巧和自信的个体;愿意与他人交往,却又担心达不到他人期望水平以及违背社会规范,因而采取回避方式的个体[9]。这样的区分明确了交流意愿与社交能力在羞怯中的作用,为深入探究羞怯成因提供了新思路。

(三)羞怯的模型

与上述学者对羞怯的静态描述不同,Hendereson和Zimbardo构建了社会适应模型,试图再现羞怯产生的动态过程。他们将这个过程分为3个阶段,即接近社交情境阶段、逃避社交情境阶段和怨恨阶段[10](P294-305)。在接近社交情境阶段,羞怯者就会预测这次交流可能失败,并且可能得到对方的负面评价、拒绝甚至反对,从而变得紧张、不安。于是他们回避社交情境,以减轻痛苦;事后,又责备他人缺乏同情心,归罪于他人,以减轻自责感。这个模型清晰地勾勒出羞怯产生的整个心理过程,为人们共感理解羞怯者提供了条件。

综上所述,羞怯可以界定为个体因对自己社交能力的担心而做出的反应。其中非适应性认知(如自我关注、自我贬低等)、情感体验(如不安、尴尬、焦虑等)和行为抑制(如社交抑制、退缩等)是构成羞怯的3个核心要素。在这3个要素中,非适应性认知可能起着关键作用,是它诱发了不舒服的情感体验,然后引起羞怯者一系列的后续反应。

二、羞怯者选择在线交流的原因

(一)羞怯者的特点

按照人本主义的观点,归属和爱是人的基本需要,羞怯者也不例外。虽然在现实社会中,他们会倾向于回避社交情境,但这只是表象,其内心深处仍愿意与人交往[11],而且由于现实的社交需要经常得不到满足,他们的这种动机可能更强烈。

但是自身的某些消极认知方式或生理特征可能影响他们与别人的面对面交流。羞怯者有一种自我贬低的倾向[12](P27-42),这会使他们低估自己的社交能力,从而担心自己会得到负面评价。实际上对于大多数羞怯者来说,他们具有与非羞怯者一样的社交技能[13-14](P19-58),所以妨碍羞怯者参与交流的因素主要还是认知方式。

在现实情境中,相貌丑陋、口吃或口音、明显的残疾或畸形等“门槛特征(gating features)”[15]会使人特别难堪、尴尬,不敢与人保持目光接触,从而导致羞怯[16]。而且他们会对拒绝信息更为敏感,以至于常常因为过多地关注这些信息而妨碍了正常的人际交流。为了解脱,他们往往回避这种社交情境。

羞怯者就是这样的矛盾体,渴望与人交流,可面对面的交流又会使他们感觉不舒服。为了解决这个难题,他们可能会选择在线交流。

(二)在线交流的特征

M cKenna和Bargh对在线交流的特征进行了总结,其中匿名性、对谈话的控制感、超越时空限制、克服身体吸引障碍等特征对羞怯者可能具有潜在吸引力[17]。

首先,在网络中,人们可以构建虚假身份。语言和符号是交流双方相互认识的唯一线索,用户可以随意修改、删除自己感觉是负面或有害的信息;也可以夸大、虚构对自己有利的信息。通过这种方法,他们可以轻而易举地在他人心目中创造出好印象。所以说,在互联网中,易于控制的显性表达得到加强,而难于控制的隐形表达则遭弱化。其次,在线交流是异步交流。它需要用户将自己的言语进行转换,在键盘上生成文本信息,再通过电脑传送出去,而这需要时间。借此机会,用户可以仔细斟酌文本信息,待满意后再传送,增强了对谈话的控制感。再次,互联网超越了时空限制,将地球变成了一个村落。只要将一台电脑或一部手机接入互联网,用户就可以与远方的亲人、朋友甚至陌生人进行交流了,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最后,在线交流是“人-机-人”的交流模式,双方身体不出现在交流现场,有利于用户专注于语言表达,而不必考虑对方的反馈信息、自身“门槛特征”等因素,交流压力变小了。

可以说,互联网为用户提供了一种高匿名性、高控制感、方便快捷、低社会风险的全新交往方式。

总之,现实社交的缺乏性和在线交流潜在满足性的双重作用,可能促使羞怯者选择互联网作为人际交往的首要模式。

三、羞怯者使用互联网的结果

(一)使用互联网可以降低羞怯感

正如前面提及的那样[10],羞怯个体接近社交情境时,总是预料自己会遭到拒绝。所以当进行交流时,他们会特别关注来自他人的反馈信息,尤其是那些负面反馈信息。这样的关注令他们感到不安。而在网络环境中,视、听觉线索被滤掉了,来自对方的负面评价信号,如不屑的语调、讨厌的表情等等,也都随之消失了,这可以降低他们的担忧,专注于交流本身。结果,在线交流时,羞怯者的行为抑制现象不见了,他们的表现与非羞怯者一样好。也就是说,使用互联网降低了个体的在线羞怯程度[18-19]。

需要指出的是,对于具有社交能力的个体是这样,对于那些缺少社交能力的个体来说,他们可能仍然存在问题[3]。而且网络环境中,来自对方的负面评价仍然可以通过语言、ASCⅡ码组成的情感符(如:-(代表忧伤)等反馈给羞怯者,这依然会使他们感到不安。

尽管如此,Roberts,Smith和Pollock等人还是发现,使用互联网降低了个体离线羞怯感[18](P121-138)。缺乏社交能力[9]和自信心[14]是妨碍羞怯者交流的两个因素。但通过使用互联网,这两种缺陷都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有研究显示,羞怯者通过在线交流建立或发展了令其满意的在线关系[15]。这样的成功体验会提升他们的自信心,有利于面对面交流,对于那些具有社交能力的个体来说,可能受益更大。另外,由于在网络空间中允许羞怯者创造一个新身份来学习社交技能[20],所以,通过虚拟交往,他们现实的社交能力也能得到提高[21-22]。当将在线交流中习得的社交技巧应用到现实情境中时,他们可以顺利地从事一系列的社会活动,而不会受到羞怯干扰。对于社交能力低的个体而言,他们更可能从中受益。所以,离线情境中,两类羞怯者感知的羞怯程度都降低了。

既然互联网不但降低了在线羞怯感,而且也降低了离线羞怯感,这也难怪Scealy将其视为一种有价值的治疗工具了[23]。

(二)网络使用导致网络成瘾

1.羞怯与网络成瘾的关系

互联网在为羞怯者带来快乐的同时,也对他们的心理造成了一定伤害。最突出的就是网络成瘾。

虽然很多研究都发现羞怯与网络成瘾有关[1-3],但是在各个研究中,网络成瘾的类型却不尽相同。一些研究证实,羞怯程度越高的人,越有可能使用在线交流工具成瘾[1,3],即网络关系成瘾。但也有研究表明,羞怯程度的高低与网络关系成瘾并没有必然联系,导致网络成瘾的可能是其它网络服务项目[2]。之所以出现这种情况,性别差异可能是其中的一个重要因素。Chak和Leung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他们认为,在面对面交流有困难的羞怯者中,男性在线交流时也不顺利,所以这些人宁肯在网上寻求放松和娱乐[2,23],而不参与交流。对男性羞怯者而言,有助于放松和娱乐的网络工具更可能导致其网络成瘾。确实,在其它样本中,女性所占比例很高,分别达到61%[1]和84%[3],而女性更喜欢互联网的社交服务功能[24],所以性别差异可能是造成上述分歧的一个重要原因。

虽然存在分歧,但这不仅没有否定羞怯与网络成瘾有关,反而使这种关系更清晰了。也就是说,不能将网络成瘾者看成一个一致的群体,因为在这个群体中,包含着不同的类别。现在较为公认的网络成瘾有5种类型,即网络色情成瘾、网络关系成瘾、网络游戏成瘾、信息下载成瘾以及计算机成瘾。另一方面,不同羞怯者的情况可能也不太一样,有的偏于社交抑制,有的偏于情感焦虑。正是互联网的不同服务项目分别满足了他们各自的需求,才导致了不同形式的网络成瘾。所以,在线交流偏好导致的是网络关系成瘾;而在Chak和Leung的研究中,没有甄别出羞怯者偏好的究竟是哪一种网络服务功能,所以也就无从判断究竟是哪种类型的网络成瘾了。但可以肯定都是,羞怯者使用互联网的动机不同,可能导致网络成瘾的类别各异。在这个意义上说,使用互联网的动机是羞怯者网络使用行为的一个可能的调节变量。因此,羞怯与网络成瘾有关,而动机则与网络成瘾的类别有关,两者之间并不存在矛盾。

2.网络成瘾的理论解释

依据“社会补偿模型理论(social compensation model)”[25],社会联系较少的个体更可能使用互联网进行补偿,以获取满意的社会关系或愉快的情感体验。羞怯者的网络使用模式恰恰契合了这个模型。也就是说,为了改变现实的糟糕状况,他们大量使用互联网以弥补这种缺憾。互联网也确实具有这种补偿功效,能够补偿其现实生活中遭受的心理挫折。但是,如果羞怯者过度依赖网络补偿而不加以节制,这势必会挤占更多的面对面交流时间,进一步损害现实世界里的人际关系,进而引发更为严重的社交焦虑。为了逃避,他们又会继续增加网络使用,形成恶性循环,导致网络成瘾,加重羞怯。

在线交流是一种“人-机-人”的交流方式。在这种情境中,用户面对的是计算机,不是现实中的人。这可能会减轻羞怯者对负面评价的担忧,降低羞怯感。而羞怯感的降低可以提高他们的自信心,有助于自我表露。随着自我表露程度的提高,他们的社会关系得到良好地保持和发展,进而形成亲密关系,满足了归属与爱的情感需求,提高了社会支持感,进一步降低了羞怯感。但是,对互联网的过度使用反过来又会加重羞怯。

总之,网络使用对普通人而言,没有单一的主效应[17],既不完全有利,也未必完全有弊。这会受到动机、性别、社会支持等很多因素的影响。这可能也是造成一些研究结果总是存在分歧的原因。

四、总结与展望

羞怯是与现实的人际交往相联系的一种社交疾病。但在网络环境中,这种人格特质并不妨碍使用互联网,而且可能有助于羞怯者通过互联网建立关系。现有研究当中,绝大多数研究者都支持羞怯与互联网使用相关的观点,这也符合人们的预期,即在线交流克服了交流障碍,羞怯者对在线交流也表现出一定程度的依赖。不过,这些研究结果之间也并不完全一致。若要清晰准确地描述羞怯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下面的这些问题可能特别需要注意。

首先,网络使用对羞怯者产生了不同的影响,原因是什么?弄清这个问题,可以帮助羞怯者形成健康的网络使用模式,趋利避害。其次,既然匿名性有

助于自我表露[17],那么在典型的实名制网站Face

book中,羞怯者应该减少自我表露,但事实恰恰相反,他们依然增强了自我表露[3]。这表明,匿名性可能不是增强用户自我表露的根本原因,至少不是唯一的原因,想必还有其它因素存在[26]。在实名制网站日益盛行的今天,对那些潜在因素的探究有助于人们改善网络环境,以便用户更好地交流。再次,羞怯不仅具有程度上的差异,而且存在类别上的不同。

以往的研究往往模糊了其中的界限,未能就羞怯的具体情况做出区分,而这种差异可能决定了网络的特定使用模式。如果按照社交技巧和交流意愿,将羞怯者分为3类[9],这时再考查羞怯与网络使用之间的关系,情况又会怎么样呢?各类羞怯之间是否存在交互效应呢?这些都是有待澄清的问题。最后,有必要进行追踪研究,以考察互联网对羞怯者现实社会联系及其质量等方面的长期影响,为有针对性地解决羞怯问题提供有效的理论依据。

[1] Ebeling-Witte S,Frank M L,Lester D.Shyness,Internet Use,and Personality[J].CyberPsychol Behav, 2007,10(5):713-716.

[2] Chak K,Leung L.Shyness and locus of control as p redicto rs of Internet addiction and Internet use[J]. CyberPsychol Behav,2004,(7):559-570.

[3] O rr E S,Sisic M,Ross C,et al.The influence of shyness on the use of facebook in an undergraduate samp le[J].CyberPsychol Behav,2009,12(3):337-340.

[4] Jones W H,Carpenter B N.Shyness,social behavio r, and relationships[C].Jones W H,Cheek J M,Briggs SR.Shyness: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 [A].New Yo rk:Plenum Press,1986.

[5] Cop lan R J,Girardi A,Findlay L C,et al.Understanding solitude:Young children’s attitudes and responses to hypothetical socially-w ithdraw n peers[J].Social development,2007,(16):390-439.

[6] Buss A H.A theory of shyness[C].Jones W H, Cheek J M,Briggs S R.Shyness:perspectives on research and treatment[A].New York:Plenum Press, 1985.

[7] Meleshko K G A,A lden L E.Anxiety and self-disclosure:Toward a motivational model[J].J Pers Soc Psychol,1993,64(6):1000-1009.

[8] Crozier W R.Shyness[J].The Psychologist,2002, (15):460-463.

[9] Zimbardo P G.Shyness:What it is,w hat to do about it[M].Reading,MA:Addison-Wesley,1977.

[10] Henderson L,Zimbardo P G.Shyness[C].Schmidt L A,Schulkin J.Extreme fear and shyness:o rigins and outcomes[A].New York:Oxford University Press, 1999.

[11] Baumeister R F,Leary M R.The need to belong:Desire fo r interpersonal attachments as a fundamental human mo tivation[J].Psychol Bull,1995,117(3): 497-529.

[12] Cheek J M,Melchior L A,Carpentieri A M.Shyness and self-concep t[C].Hartman L M,Blankstein K R. Percep tion of self in emotional disorders and psychopathology[A].New York:Plenum,1986.

[13] Clark J V,A rkow itz H.Social anxiety and self-evaluation of interpersonal performance[J].Psychol Rep, 1975,36(1):211-221.

[14] Crozier W R.Social psychological perspectives on shyness,embarrassment,and shame[C].Crozier W R.Shyness and embarrassment:Perspectives from social psychology[A].New Yo rk:USsity Press, 1982.

[15] Sheeks M S,Birchmeier Z P.Shyness,sociability,and the use of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in relationship development[J].CyberPsychol Behav,2007, 10(1):64-70.

[16] Garcia S,Stinson L,IckesW,et al.Shynessand physical attractiveness in mixed-sex dyads[J].J Pers Soc Psychol,1991,61(1):35-49.

[17] Mc Kenna K Y A,Bargh J A.Plan 9 from cyberspace: The imp lications of the Internet fo r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J].Pers Soc Psychol Rev,2000,4 (1):57-75.

[18] Roberts L D,Smith L M,Pollock C M.“U r a lot bolder on the net”:Shyness and internet use[C].Crozier W R.Shyness:Development,consolidation and change [A].New Yo rk:Routledge Farmer,2000.

[19] Stritzke W G K,Nguyen A,Durkin K.Shyness and computer-mediated commnication:A self-p resentational perspective[J].M edia Psychol,2004,(6):1-22.

[20] Suler J.To get w hat you need:healthy and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J].CyberPsychol Behav,1999,(2): 385-94.

[21] Matei S.The impact of sate-level social capital on the emergence of virtual communities[J].J broad elec media,2004,48(1):23-40.

[22] 朱旖旎.网络交往去抑制行为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23] Scealy M,Phillips J G,Stevenson R.Shyness and anxiety as p redicto rsof patternsof internet usage[J].CyberPsychol Behav,2002,(5):507-515.

[24] 雷雳,柳铭心.青少年的人格特征与互联网社交服务使用偏好的关系[J].心理学报,2005,37(6):797-802.

[25] Kraut R,Kiesler S,Boneva B,et al.Internet Paradox Revisited[J].J Soc Issues,2002,58(1):49-74.

[26] Antheunis M L,Valkenburg PM,Peter J.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interpersonal attraction: an experimental test of two explanatory hypotheses. [J].CyberPsychol Behav,2007,10(6):831-835.

A Review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hynessand Using the Internet

L IZhe1,L I Hong-li1,ZHAO Long-jiang2

(1.Department of Psychology,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2.Library of Hebei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2,China)

There exists a correlation between shyness and using the Internet.Shy persons tend to be nervous,upset and of behavioral inhibition,w hich hinders the normal human communication.The Internet can help those peop le overcome the communicative obstacles and encourage them to exp ress them selves. U sing the Internet by shy peop le can lead to two results:one is that w ith the help of the Internet shy peop le can build satisfactory social relations and lower the degree of shyness;the other is that they would be addicted to the Internet due to overuse,and consequently shyness is intensified.

using the Internet;Internet addiction;shyness

G 40-02

A

1672-9951(2011)02-0088-05

(责任编辑 白 晨)

CN KI:13-1354/C.20110422.0951.026网络出版时间:2011-04-22 09:51

http://www.cnki.net/kcm s/detail/13.1354.C.20110422.0951.026.htm l

2011-02-26

李哲(1973-),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大学心理学系在读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社交能力社交个体
奥尔夫音乐联合体育游戏对轻中度ASD儿童社交能力的干预研究
社交牛人症该怎么治
聪明人 往往很少社交
巧用一日生活,提升幼儿社交能力
社交距离
关注个体防护装备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运用传统游戏集体活动培养幼儿的社交能力
体育教学中体育游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分析
个体反思机制的缺失与救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