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脑血灵口服液制备方法改进及薄层色谱鉴别

2011-04-09刘兴文

中国药业 2011年24期
关键词:浓缩液滤液薄层

梅 娇,刘兴文

(重庆市北碚区中医院,重庆 北碚 400700)

脑血灵口服液为我院脑血管病专科常用制剂,现已收载于2008年版《重庆市医疗机构制剂规范》。全方由丹参、赤芍、水蛭、羚羊角粉等6味药物组成,具有活血化瘀、逐痰通络的功效,临床上用于中风急性期的半身不遂、偏身麻木、口眼歪斜、舌强言蹇、舌红苔黄等病症。但原制备方法制得的成品沉淀较多,外观差,质量也不易控制。经试验,将其制备方法作了一些改进,增加了羚羊角、丹参、赤芍等的薄层色谱鉴别,现报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XMTD-204型水浴锅(金坛市医疗仪器厂);JA2003N型电子天平(Max=200 g,实际分度值0.000 1 g,上海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脑血灵口服液(北碚区中医院制剂室研制,批号分别为090825,091105,090325),丹参对照药材(批号为923-200006);芍药苷对照品(批号为110306);羚羊角对照药材(批号为 956-201001);大黄对照药材(批号为902-9405),均来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氢氧化钠、盐酸、石油醚、正丁醇、冰醋酸、茚三酮、乙醚、乙酸乙酯、三氯甲烷、甲醇、甲酸、甲酸乙酯、氨水、乙醇等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处方与制备

处方:丹参、赤芍、水蛭、羚羊角粉、生大黄、浙贝母、甜叶菊。

制备:取羚羊角粉,加10倍量的水煎煮3次,每次2h,过滤,滤液放置备用,滤渣加8倍量的0.25%氢氧化钠溶液,加热水解4h,冷却后过滤,滤液用稀盐酸调pH至7.0,得水解液,将上述水煎液与水解液合并,加热浓缩至含生药量10%,作为羚羊角的水解液备用。另取水蛭,照流浸膏剂与浸膏剂项下的渗滤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10],用6倍量70%乙醇进行渗滤,收集滤液,于(50±2)℃减压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1(浓缩液∶药材)备用。再取丹参药材,粉碎成粗粉,提取3次,第1次用5倍量95%乙醇缓缓加热并恒定温度至(80±2)℃,回流1.5h,滤液于80℃以下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醇,第2次用4倍量50%乙醇缓缓加热并恒定温度至(80±2)℃,回流1.5h,滤液于80℃以下减压浓缩并回收乙醇。药渣于(80±2)℃回收乙醇至30℃约3h,第3次加6倍量水浸泡1h,缓缓加热并恒定温度至(80±2)℃,浸提2h,滤液于80℃以下减压浓缩,合并3次提取后的浓缩液,于80℃以下减压浓缩至1∶2(浓缩液∶药材),备用。将赤芍、浙贝、大黄加10倍量水煎煮2次,第1次2h,第2次1.5h,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1.20的清膏,加95%乙醇使浓缩液含醇量达75%,低温静置24h,过滤,滤液回收乙醇,并浓缩至1∶2(浓缩液∶药材)。依次将羚羊角水解液、丹参提取浓缩液,水蛭提取浓缩液加入赤芍等药材的提取浓缩液中,最后加入甜菊苷及防腐剂,调整总量至规定体积,搅匀,分装即得。

2.2 外观检查

按修改后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脑血灵口服口感好,沉淀量少,贮存过程中质量稳定。

2.3 薄层色谱鉴别

羚羊角:取本品30mL,水浴挥干,残渣加70%乙醇10mL溶解,充分搅拌,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70%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羚羊角对照药材1 g,加石油醚(60~90℃)20mL,加热回流1.5h,滤过,弃去滤液,药渣挥去石油醚后,再加70%乙醇20mL,加热回流2.5h,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70%乙醇1mL使溶解,作为对照药材溶液。取不含羚羊角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3种溶液各5~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正丁醇-冰醋酸-水(4∶1∶5)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0.2%茚三酮溶液,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见图1 A)。

丹参:取本品10mL,加乙醚10mL振摇提取,分取乙醚提取液,蒸干,残渣加乙酸乙酯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丹参对照药材1 g,加乙醚10mL,振摇,放置1h,滤过,滤液蒸干,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不含丹参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 B]试验,吸取3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60~90℃)-乙酸乙酯(4∶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见图1B)。

赤芍:取本品10mL,用乙醚提取至乙醚层无色,弃去乙醚液,水层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10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水洗涤3次,每次15mL,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乙醇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芍药苷对照品,加乙醇制成每1mL含1.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取不含赤芍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和阴性对照品溶液4μL、对照品溶液3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乙酸乙酯-甲醇-甲酸(40∶5∶10∶0.2)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5%香草醛硫酸溶液,在110℃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见图1C)。

大黄:取本品10mL,加盐酸1mL,置水浴上加热30min,立即冷却,用乙醚振摇提取2次,每次10mL,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三氯甲烷2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大黄对照药材0.4 g,加甲醇10mL,冷浸1h,时时振摇,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10mL,再加盐酸1mL,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取不含大黄的阴性样品,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3种溶液各5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H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 5∶1)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氨蒸气中熏数分钟后,日光下检视。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呈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品溶液无干扰(见图1D)。

图1 薄层色谱图

3 讨论

修改前处方中除水蛭外,其余各味药均用水提取,羚羊角粉直接加至水提取浓缩液中,因此成品的沉淀较多,澄明度差,使用前须用力摇匀。修改处方后羚羊角粉制成水解液,丹参单独提取,其余水提药物在原工艺上增加了醇沉步骤,使得成品的澄明度得到了很大的改善。由于本品中含动物药水蛭和羚羊角粉,因此原工艺制得成品有一种特殊的不快感,修改后成品中无药物细粉,并加入甜叶菊矫味,口感明显改善。原工艺成品中含药物细粉,放置后易沉降,服用时不易摇匀,致使每日羚羊角粉的服用量存在明显差异,而修改后均为提取物,不存在上述问题。修改前成品中的药物细粉如果灭菌不彻底,可能将微生物带入,导致成品卫生学不合格,修改后避免了上述问题。原工艺水蛭的提取所用溶剂量偏少,提取不够充分,收集的渗滤液直接进行配液,导致成品中含少量乙醇。修改后增加了提取溶剂,使得有效成分的提取更充分,渗滤液低温(50℃左右)减压回收乙醇,既保证了有效成分不被分解(60℃以上易分解)[1],又克服了成品中含乙醇的问题。原工艺羚羊角粉直接加入浓缩液中进行配液。修改后羚羊角粉采用碱水解处理[2],既保证了有效成分的提取,又改善了成品的澄明度、口感等问题。原工艺丹参采用水煎煮提取,致使质量难以控制,修改后改为醇提加水提[3],醇提部分减压(80℃左右)浓缩并回收乙醇,既保证了丹参脂溶性成分(丹参酮类)和水溶性成分(酚酸类)的提出,又避免了有效成分(丹酚酸B等)在高温下发生分解和转化。

在原工艺的基础上增加了醇沉的步骤,除去了大部分杂质,使成品澄明度得到了提高。原工艺制得的成品,部分药物提取不充分,质量不易控制。修改后药物提取更充分,增加了羚羊角[4]、丹参[5]、赤芍[6]的薄层色谱鉴别,质量更稳定可控。

[1]李平华,王 显.从水蛭干燥全体提取水蛭素的工艺研究[J].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8(6):493-494.

[2]江亚栋,缪也夫,苏 娟.羚羊感冒口服液的工艺研究[J].中成药,1998(7):2-5.

[3]艾相平,张百锋,党学德.复方参丹片提取工艺的实验研究[J].中国药事,2009,23(7):694-695.

[4]高 革,王福慧.羚羊角口服液的研制[J].时珍国医国药,1998,22(4):357-358.

[5]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52.

[6]吕武清,龙新华.中成药中的药材薄层色谱鉴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6:290-291.

猜你喜欢

浓缩液滤液薄层
中药醇沉前浓缩液质控指标的完善及标准建立——以党参醇沉为例
长填龄渗滤液MBR+NF组合工艺各处理单元的DOM化学多样性
血液透析浓缩液保护盖的制作与应用
某渗滤液收集池底部防渗层鼓包的分析与治理
多级物料膜处理垃圾渗滤液NF浓缩液的工程应用研究
探究新时期垃圾渗滤液浓缩液处理技术
老龄化垃圾渗滤液脱氮预处理技术及发展趋势
碟管式反渗透工艺在垃圾渗滤液零排放中的应用
SiN_x:H膜沉积压强与扩散薄层电阻的匹配性研究
中风活心软胶囊的薄层鉴别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