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患者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2011-04-07刘惠荣

华北理工大学学报(医学版) 2011年3期
关键词:颅压面肌脑膜炎

刘惠荣

(宁夏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宁夏银川750004)

原发性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舌咽神经痛是一类常见的颅神经疾病。我院2002年6月~2010年6月共完成各种颅神经疾病微血管减压术426例,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426例患者中男143例,女283例,年龄22~73岁,平均41.5岁。面肌痉挛126例,三叉神经痛293例,舌咽神经痛7例;病程6个月~28年。多数为其它治疗方法无效的难治性患者。面肌痉挛126例患者中,116例术后痉挛停止或显著减轻;293例原发性三叉神经痛患者中248例术后痛症状消失或明显减轻;7例舌咽神经痛患者,术后均取得满意止痛效果。术后并发症多发生在近期,远期并发症较少。426例患者中,169例患者有程度不等的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低颅压反应,14例出现面部感觉减退,麻木并迟发型面瘫,19例有耳鸣,其中11例有听力下降,5例出现复视;3例有暂时性声嘶、咳嗽、吞咽困难;9例脑脊液鼻漏;5例伤口感染。

2 术后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

2.1 术后早期并发症的观察

2.1.1 颅内出血。后颅窝血肿是微血管减压术最为严重的术后并发症,也是开颅手术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术后要严密观察生命体征、瞳孔及意识,如果患者术后长时间不清醒或清醒后转为嗜睡、血压升高、脉搏洪大有力、呼吸深慢,应考虑颅内血肿的发生。本组患者无颅内出血发生。

2.1.2 低颅压。低颅压是微血管减压术最常见的并发症,如果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及呕吐低颅压症状,给予去枕头偏向健侧或头低位24~48h,根据症状改善情况再逐渐抬高床头,避免过早下床活动。头痛时遵医嘱给予止痛剂;呕吐时,头偏向健侧,保持口腔清洁及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呕吐物,更换污染的床单及衣物,并遵医嘱给予止吐剂。适当加快补液速度,能进食者鼓励饮用淡盐水,使低颅压及时得到纠正。持续低颅压也可引起颅内出血,应严密观察病情[1]。如出现头痛,呕吐频繁,并有意识改变时及时通知医生复查CT。本组患者约1/3术后有不同程度的低颅压症状,一般持续12h~2d,极少超过3d。

2.2 术后中期并发症观察

2.2.1 脑脊液渗漏。术后24h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为脑脊液渗漏及颅内神经损伤引起的并发症。由于术中打开乳突气房、骨蜡封闭不严密,脑脊液经乳突气房、中耳、咽鼓管、自鼻腔流出[2]。判断方法是低头或颅内压增高时,有液体从术侧鼻孔流出,滴在干纱布上可见周围有痕迹,当取标本送检糖与脑脊液含量相近即可确诊。发生脑脊液漏时,立即嘱患者卧床休息,抬高床头15°~30°,及时通知医生给予手术切口加压包扎处理。告知患者勿用手抠挖堵塞的鼻孔,防止感冒咳嗽;保持大便通畅,防止腹压增大引起颅压增高;观察体温变化,防止颅内感染。本组有6例患者出现脑脊液漏,经上述治疗护理后,无感染发生,均短期痊愈。

2.2.2 颅神经损伤。微血管减压手术引起的神经损伤,主要累及面、听、三叉神经根部及外耳及喉部返神经等,引起面部麻木,面瘫耳鸣、听力下降、复视、声嘶、咳嗽、吞咽困难等症状。眼睑闭合不适者,每日用抗生素眼药水滴眼,夜间涂抗生素眼膏,并用纱布覆盖,预防角膜炎等发生。由于面部感觉减退及颊肌瘫痪,指导患者尽量采用健侧进食。饭后漱口,注意口腔卫生。听力下降者,尽量在健侧与患者沟通,避免噪音刺激,出现复视时,协助患者热敷眼部,嘱其尽量闭眼休息或双眼交替休息,必要时用眼罩将患眼遮挡。颅神经损伤所导致并发症,遵医嘱使用扩血管药、神经营养药、维生素族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本组有15例术后面瘫患者症状1~3个月消失。18例出现耳鸣,其中5例耳鸣恢复不满意,12例出现听力下降,其中2例听力下降未能完全恢复。1例吞咽困难,2例声音嘶哑,4例出现复视,经过积极治疗后完全恢复。

2.3 术后晚期并发症 手术后3d发生的并发症最常见的有迟发性脑脊液漏、迟发性面瘫、口唇疱疹、无菌性脑膜炎、颅内感染、切口感染等。颅内感染表现为术后3d体温高于38.5℃,持续不退;伴有剧烈头痛,经对症治疗后不能缓解;出现颈项强直、颈抵抗感、表情淡漠、瞌睡等意识改变;手术切口部红肿、热、痛,出现炎性渗出液;无菌性脑膜炎一般表现头痛、发热、脑膜刺激征阳性,可能为血性脑脊液对中枢的刺激所致,需同颅内细菌性脑膜炎相鉴别。体温>39℃时给予物理降温,必须时给退热药。密切观察患者意识、瞳孔变化,加强饮食护理及基础护理,协助医生进行腰穿,标本送检、感染者选用合适抗生素治疗;无菌性脑膜炎采取多次腰穿或持续引流脑脊液治疗。本组出现3例无菌性脑膜炎症状,出现5例切口感染,经治疗后恢复。

3.4 其它并发症的护理 极少数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轻微精神症状,共济失调需做好生活护理,延缓下床行走。能下床活动时由专人护理,避免因走路不稳摔伤。对患者家属交代日常活动需要家属监护,此症状3个月左右缓解。对有精神症状者,需加强心理护理、家属陪伴,精神症状均短时间内自行消失。本组患者2例出现共济失调,2例出现精神症状,均在3个月左右症状缓解。

[1]蒋群莲.外伤性颅内低压综合征的观察与护理[J].护理与康复,2006,5(1):45

[2]左焕琮,陈国强,袁 越,等.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20年回顾[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06,22(11):245

猜你喜欢

颅压面肌脑膜炎
针刺治疗原发性面肌痉挛的研究进展
二代测序协助诊断AIDS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脑膜炎1例
记性越来越差就是老年痴呆吗
脑积水这种失智可治疗
益气聪明汤治疗腰穿后低颅压头痛临床疗效观察
IL-33在隐球菌脑膜炎患者外周血单个核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根管治疗意外治愈面肌痉挛1例
人感染猪链球菌脑膜炎误诊结核性脑膜炎一例报告
中西医结合治疗马脑膜炎
显微血管减压术治疗面肌痉挛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