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
2011-04-03胡华,余杰
胡 华,余 杰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湖南湘潭411201)
试论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
胡 华,余 杰
(湖南科技大学大学生就业指导与服务中心,湖南湘潭411201)
分析了我国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强调高校职业指导的必要性,结合市场经济体制下毕业生就业形势的新变化,从职业指导的具体工作、人员、课程体系、信息网络和宣传教育活动等5个方面论述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工作的实践策略,并提出了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工作体系。
高校毕业生;就业;职业指导
高校职业指导同时肩负着育人和服务的功能,它既是教育活动,又是帮助就业的实施过程。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显得异常严峻。如何更好地帮助学生面向社会,在激烈的竞争中作出自己合理的职业选择,不仅关系到人才资源能否得到合理的使用,更关系到学校的生存和发展。
一 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真正意义上的就业指导工作尚处在起步和摸索阶段,与社会经济发展和学生的需求相比,存在着较大差距,主要表现为3个方面。
(一)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方面
目前,我国大多数高校的就业指导工作主要是围绕当年的毕业生就业工作而展开的,开展就业指导的时间基本上限于毕业生“双选”期间,就业指导的内容也仅停留在对就业形势的一般介绍和就业政策、规定的诠释。由于缺乏对就业指导工作的全局考虑和总体安排,就业指导工作功能单一,内容狭窄,在对大学生就业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引导,在职业判断和选择能力的培养以及职业道德教育等方面着力较少,难以适应当前就业形势的要求。
(二)就业指导的方法和手段方面
目前,高校就业指导工作较为常见的方法是通过大会“灌输”,即召开“毕业生就业动员会”和“就业形势报告会”,而缺乏针对学生个体特点的专门咨询和有效指导。同时,由于缺乏对地方经济发展和人才需求变化趋势的了解,加之就业尚未实现从“等米下锅”到“找米下锅”的信息搜集方式的转变,因信息来源分散致使就业指导工作缺乏有效性和针对性。
(三)就业指导的机构建设和队伍建设方面
尽管目前我国大学的组织体制上专门设立了毕业生工作的机构,但这些机构很难代替就业指导的职能。事实上目前高校毕业生工作机构由于忙于应付大量的与就业有关的事务性工作,难以有固定时间和精力来开展有针对性的就业指导工作,而且由于缺乏长期系统的业务培训,高校从事就业指导的工作队伍相对薄弱,专业化、职业化素质有待提高[1]。无论是在占有信息还是知识储备方面,均难以达到就业指导应有的效果。
通过以上对职业指导工作的现状分析可以看出,无论从就业指导的功能与内容、方法和手段还是机构设置、职能的发展、专业化队伍的建设,以及工作场地和经费,乃至职业指导理论的探究等任何一个角度来看,目前的大学生职业指导工作都处于一个起步的阶段,和实际需要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远远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由此可见,促进高校职业指导工作的健康快速发展是非常必要的。
二 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的实践策略
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是一项理论性、实践性、社会性、时代性、政策性、操作性、实效性很强的工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毕业生由大多数包分配逐步过渡到大多数不包分配,自谋职业,这就要求高校重视和加强毕业就业指导工作。针对高校职业指导工作存在的问题,从5个方面提出了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的实践做法。
(一)职业指导工作的具体化
开展具体化的职业指导工作主要是指职业指导的开展对象应当重点放在毕业生上,将日常职业指导与日常教育教学同步进行,以培养职业素质、提高职业能力、增强社会适应能力和增强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
(二)职业指导人员的全程化
一是成立专业化的职业指导队伍。这是开展全程化职业指导的基础。高校要成立一支具有职业专业技能的工作团队,建立一支相对稳定、高素质、专业化、职业化结构合理的“双师型”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2],他们的任务是制定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的工作计划;对全校老师进行必要的职业指导的培训,带领全校老师开展毕业生职业指导工作,对不同类型的毕业生及时开展团体指导与个人指导。
二是树立全校工作人员职业指导工作意识,这是开展全员化职业指导的重点。教职员工的职业理想、职业素质等也会通过自身职业道德、职业情感、职业习惯和职业能力的传授对青年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因此,高校决不能仅依靠就业指导部门或几个人去抓职业指导,而要把职业指导渗透到教学的各个方面。
三是建立系统化的职业指导工作平台,这是开展全员化职业指导的保证。加强毕业生就业工作是关系学校生存发展,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一项重要工作。成立由校长亲自挂帅、校领导和相关部门负责人组成的毕业生就业工作领导小组,负责领导协调、研究部署全校就业工作。要求各教学院也分别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为组长、主管学生工作的副书记为副组长,辅导员、班主任、部分骨干教师代表等为成员的工作小组。把毕业生就业状况与学院年度考核以及学生工作评估、专业学科建设、招生等挂钩,形成“以学校为主导、以院系为基础、以学科专业为支撑,全员参与,全程参与”的良性就业工作机制,为毕业生就业工作提供体制保障。在全校形成一种上下齐动、全员参与、人人重视就业工作的格局,规范和完善各项制度,构建科学合理、高效快捷的职业指导科学体系。
(三)构建高效职业指导课程体系
高水平的职业指导是德育工作的重要环节,专业化的职业指导是学生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路径;深入有效的职业指导是提高就业率和就业质量的重要保证。首先,要注重构建科学、合理的职业指导课程体系。建立以职业生涯规划、创业教育、就业指导3方面内容为主的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课程体系。其次,通过职业指导课程教学激发大学生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促使毕业生理性的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其三,努力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高个人职业倾向测量和分析的能力,掌握相关的求职应聘技巧、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使职业指导工作蕴含更多的理性思考和更加明确的目标。
(四)充分发挥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络的作用
一是加强就业服务信息化管理。完善就业管理信息化建设,强化毕业生就业网络市场建设,加强办公自动化程度。在与各学院信息共享的基础上,主动与全国主要人才市场联网,完善毕业生就业信息网的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二是加大就业信息收集力度。通过网络、电话、信函、电视、报纸杂志等各种途径及时收集、整理就业信息,增加就业信息数量,提高就业信息质量[3]。三是畅通就业信息传递渠道。健全毕业生就业信息发布制度,加强信息对接,借助学校就业信息网、就业信息栏、就业QQ群等多种形式及时传递就业信息,提高信息的有效利用率。四是加大就业网的信息量。增设就业新闻、就业中的常见问题和处长信箱等栏目,增加各种人才网的链接。
(五)积极开展校园就业宣传教育活动
毕业生就业宣传教育除了开设就业指导课外,还应采取专题讲座、校友论谈、演讲、职业规划设计大赛等多形式多层次对学生进行教育和指导。一是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就业知识竞赛、模拟招聘会以及大学生创业论坛。二是邀请优秀校友、企业家代表等社会各界成功人士做专题讲座。三是组织优秀毕业生报告会,选调生、报考公务员、到部队就业毕业生座谈会,以典型引路,示范带动,让毕业生形成良好的就业竞争意识。四是积极开展毕业生心理辅导工作。采用心理咨询、专题讲座等形式,帮助毕业生保持良好的择业心态,克服心理障碍和心理疾患,切实帮助有就业困难的学生顺利就业。五是开展面向基层创业的主题教育活动,帮助毕业生深入了解国情、了解社会,正确认识就业形势,树立行行建功、处处立业的观念,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
三 结 语
社会对高校促进毕业生就业的职业指导实践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总的来说,科学合理的工作体系应该是:形成以系统化的职业指导课程为基础,以职业测评和职业咨询为特色,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课程为基础,以高水平的职业辅导讲座为补充,以多元化的就业实践环节为辅助,以专业化的师资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多元化的社会资源为支持的体系,指导学生了解社会职业状况,了解自身特点,帮助和引导大学生在明确职业生涯目标、积极提高职业修养的基础上,合理选择职业,实现人职匹配,达到人力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
[1]张卓伟.试论高校职业指导推动与发展[J].科学之友,2009(9):97.
[2]刘跃成,张丽楠.浅析毕业生就业现状加强职业指导实效性[J].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0(4):108-110.
[3]祁金英.当前高校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现状及思考[J].学理论,2009(9):234-235.
G64
A
1674-5884(2011)08-0022-02
2011-05-12
胡 华(1980-),女,湖南涟源人,助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
(责任编校 谢宜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