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2011-04-03黄爱英陈海珊

当代教育理论与实践 2011年8期
关键词:共同理想价值体系干部队伍

黄爱英,陈海珊

(1.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工部,湖南长沙4100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的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黄爱英1,陈海珊2

(1.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湖南长沙410081;2.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工部,湖南长沙41000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是新的历史时期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面旗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对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理论要求: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要积极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同时,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也为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指出了实践路径:加强理论学习;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第一次明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一重大命题和战略任务,并在随后的十七大报告中再次强调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立意深远,意义重大。高校干部队伍是高校管理的中坚力量。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直接关系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和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成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提出进一步凸显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也为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理论要求和实践路径,成为新的历史时期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面旗帜。

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必要性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新的历史时期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面旗帜,是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这是因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是保证高校干部队伍在国际环境变化中经受严峻考验和在国内环境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的需要,也是保证高校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需要。首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是保证高校干部队伍在国际环境变化中经受住严峻考验的需要。当今世界,各种思潮相互激荡,西方敌对势力对我“西化”、“分化”的政治图谋没有改变,对我国进行渗透和破坏的活动没有停止。他们企图运用“攻心战”来动摇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的信念,企图使人们丧失对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心,以此来摧毁社会主义中国。在这种国际环境条件下,高校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和高度的警惕。为保证高校干部队伍在国际环境变化中经受住严峻考验,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其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是保证高校干部队伍在国内环境变化中永葆先进性的需要。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内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多样化的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使多种利益群体和不同的社会阶层得以形成,从而也带来了多样化的经济利益,带来了经济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如何协调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各方面的利益,是摆在高校干部队伍面前的严峻考验。为保证高校干部队伍在国内环境变化中永葆先进性,这就需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来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再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是保证高校改革与发展顺利进行的需要。随着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深入,高校也不断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各种问题能否顺利解决,高校改革与发展能否顺利进行,关键在于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成功与否。这就需要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

二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理论要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科学内涵在《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规定为:“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2]因此,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首先就从指导思想、理想信念、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方面为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理论要求。

(一)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要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它解决的是举什么旗帜的问题。马克思主义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理论基础,居于整个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统领地位。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它为我们提供了正确认识世界以及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可以说,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最根本的就是要始终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始终不动摇地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有助于我们正确认识经济社会的发展规律以及正确认识社会思想意识中的主流与支流,有助于我们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现象中看清本质以及明确方向。然而,马克思主义也不是静止的,一成不变的,它是一门不断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科学。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更要坚持发展着的与时俱进的马克思主义。我们要在实践中坚持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把马克思主义作为我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强大思想武器,只有这样,马克思主义才能真正成为我们的行动指南。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必须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尤其在当前经济社会正发生深刻变革和转型的新的历史时期,只有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并始终坚持用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武装高校干部队伍,才能确保高校干部队伍建设的根本方向,才能确保高校改革与发展的根本方向,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在高校的主导力和统领力。

(二)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要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它解决的是走什么道路、实现怎样的目标的问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现阶段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理想。这个共同理想意味着,我们要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在21世纪前20年里,集中精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之后再共同奋斗几十年,到21世纪中叶的时候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为一个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国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代表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以及其他的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因此,这个共同理想把国家、民族与个人都紧紧地联系在一起,突出强调了国家要实现现代化、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人民要过上小康生活,因而这一共同理想有利于调动全体人民的积极性共同努力奋斗。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必须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共同理想教育是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社会思想意识日益多样的今天,在以人才培养为目标的高校,高校干部队伍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具有尤其重要的意义。只有牢固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才能使高校干部队伍产生巨大的精神动力,团结一致,以巨大的工作热情投身高校改革与发展,也才能不断增强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在高校的感召力和凝聚力。

(三)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它解决的是我们应当具备什么样的精神状态以及精神风貌的问题。民族精神的形成和发展是以一个民族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的社会实践为基础的,它综合反映了一个民族的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是一种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共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以及道德规范。爱国主义历来是我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在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抵御外来侵略和推动社会进步中,发挥了重大作用。时代精神来自于一个社会最新的创造性实践,它反映了社会进步的发展方向以及引领了时代进步潮流,它综合体现了一个社会最新的精神气质、精神风貌以及社会时尚,是社会成员所普遍认同和接受的价值取向、思想观念、道德规范和行为方式。因此,改革创新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最强音,是党带领人民破除一切妨碍发展的思想观念、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不竭动力源泉。在现代社会,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对于凝聚和激励中华民族起着越来越突出重要的作用。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可以说,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既是高校干部队伍必须具备的素质,又是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前提和基础。我们只有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不断增强高校干部队伍的生命力和创造力,才能最终将高校改革与发展推向新阶段。

(四)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要积极倡导和践行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它解决的是人们的行为规范问题。社会主义荣辱观涵盖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其他3方面,并以基本行为规范的方式使之进一步具体化,这样就让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实践有了依托,人们行为的落实有了遵循。胡锦涛在2006年3月4日的一次讲话中指出,在社会主义社会里,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坚持做到:以热爱祖国为荣、以危害祖国为耻,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为耻,以辛勤劳动为荣、以好逸恶劳为耻,以团结互助为荣、以损人利己为耻,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以遵纪守法为荣、以违法乱纪为耻,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可以说,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对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做了全面系统、准确通俗的表达,它因而也成为了全体社会成员判断行为得失、进而作出道德选择的价值标准。它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优秀革命道德同时代精神的有机融合,是全体社会成员应当普遍遵循的基本行为规范。以“八荣八耻”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高校干部队伍素质的重要内容,它为高校干部队伍的基本道德规范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明确的可操作标准,提供了价值尺度。同时,高校干部队伍只有自身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社会主义荣辱观,真正以实现人民利益为核心价值和根本标准,才能最终使高校牢固地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和道德观,从而整合并凝聚道德共识,打造并夯实精神支柱,进而增强社会主义伦理道德在高校领域的影响力和教化力。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视域下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实践路径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根本,是新的历史时期引领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的一面旗帜。它为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指明了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不仅对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提出了理论要求,同时,也为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指出了实践路径。

(一)加强理论学习

学习是我们的立身之本。十七届四中全会报告指出:“世界在变化,形势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在深入,不断学习、善于学习,努力掌握和运用一切科学的新思想、新知识、新经验,是党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决定性因素。”[3]高校干部队伍要努力成为勤奋学习、善于思考的模范;解放思想、与时俱进的模范;勇于实践、锐意创新的模范。首先,高校干部队伍要加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学习,通过学习,不断深化对共产党的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的规律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的认识,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应对复杂局面的能力,更好地担负起高校改革与发展的重任。其次,高校干部队伍要不断刻苦钻研专业知识、管理知识等,以及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法律、科技、历史、文学等各方面的知识。此外,在学习理论的同时,高校干部队伍还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要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是党一贯坚持的马克思主义学风,是党具有旺盛创造力的关键所在。”高校干部队伍要始终成为改革发展的组织者和推动者,就必须十分重视把学习理论和解决改革与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其主要是要联系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实际、高校改革、发展与稳定的实际以及高校师生的思想实际等。

(二)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是党的优良传统。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坚信共产主义理想一定会实现,并自觉地为之奋斗终生。共产党人所坚持的政治方向,就是无产阶级和全人类彻底解放,即无产阶级专政代替资产阶级专政,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最终实现共产主义。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必须在实践中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同形形色色的非马克思主义和反马克思主义基本原则的思潮作斗争。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还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好几方面关系,即正确认识和处理马列主义基本原理与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与保持共产主义思想纯洁性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按劳分配与无私奉献的关系;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造世界观与坚持正确政治方向的关系。高校干部队伍肩负着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的重任。高校干部队伍思想作风的好坏,是否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直接关系到高校的发展方向和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因此,高校干部队伍只有始终坚定政治方向和政治立场,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才能确保高校改革与发展不断取得新的胜利。

(三)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

列宁说:“党性是高度发展的阶级对立的结果和政治表现。”[4]刘少奇也认为:“共产党员的党性就是无产阶级性最高而集中的表现,就是无产阶级本质的最高表现,就是无产阶级利益最高而集中的表现。”[5]可以说,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就是共产党员用无产阶级思想意识来改造、提高自己,从而最终使自己树立起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树立起无产阶级应有的一切优良品质;就是共产党员用共产主义思想克服自身形形色色的自由主义、风头主义、个人主义以及享乐主义思想,从而最终使自己具备大公无私、光明磊落、艰苦奋斗,埋头实干、敢于为党和人民的事业而忘我工作的献身精神;就是共产党员用人类一切优秀的精神文明成果来武装自己、充实自己和完善自己,从而最终使自己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四有”新人。因此,各级领导干部都要带头加强党性锻炼,不仅改造客观世界,同时也改造主观世界,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境界,坚持党的事业和人民的利益第一,为国家、为民族努力工作。高校干部队伍只有不断加强党性锻炼和党性修养,才能使自身始终成为高校改革与发展的坚强核心。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7.

[2]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10-19.

[3]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N].人民日报,2009-09-28.

[4]列 宁.列宁全集(第1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

[5]刘少奇.论共产党员的修养[M].北京:人民出版社,1949.

G641

A

1674-5884(2011)08-0019-03

2011-05-23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高校党建研究专项重点资助课题(XJK10DJA008)

黄爱英(1982-),女,湖南湘潭人,博士生,主要从事中国共产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史研究。

(责任编校 谢宜辰)

猜你喜欢

共同理想价值体系干部队伍
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价值体系研究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多措并举 建设高质量干部队伍
《青花瓷艺术品价值体系建构》摘要
试论共同理想的当代价值意义
为什么要坚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
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风建设
践行“三严三实”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与中国梦
加强医院干部队伍建设的几点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