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语文情感教学的“四步走”

2011-02-20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中华活页文选·教师版 2011年10期
关键词:四步走学案月亮

王 倩(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港中学)

以情感为纽带,促使课堂和谐共鸣,是我从事语文教学孜孜以求的目标。课堂教学以情感为纽带,教师以情激情,拨动学生的情感之弦,使学生在阅读文本中获得完美的情感体验,以期达到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一种融洽、一种共鸣。在目前实施“六模块建构式课堂”教学的背景下,我就如何促进语文课堂的和谐共鸣来谈谈情感教学的“四步走”。

一、起——挖掘情感,引导质疑

实施情感教学,首先教师必须钻研文本,挖掘文本的情感,精心准备好学案。教师利用学案激发学生自身相应的情感。每次学案上,我都会留出一大片空白给学生,记录下他们自学过程中的疑难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是教学过程中引领生成新问题或切入新环节的关键。如教授《七颗钻石》前,学生问题主要体现在三方面:1.既然所有的河流和水井都干涸了,水罐里怎么会有水呢?2.既然草木丛林也都干枯了,怎么会有草地呢?3.小姑娘为她生病的母亲去找水,为什么不去找医生呢?看着这三个问题,我灵机一动,这不正是引入“童话”学习的突破口吗?事实证明,学生的质疑也是情感教学的开端。

二、承——朗读展示,感知情感

实施情感教学,离不开学生主体在诵读文章中感知情感,让学生借助诵读逐步加深对课文内容的感知,在教师的适当点拨、引导下,让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感悟形象,把握字里行间的感情。在每篇课文的交流展示环节中,我都会设计朗读展示环节。学生或个读,或小组齐读,或小组分角色朗读,或自由组合,跟随作者感情的变化而变化,进而感知作者的情感。

三、转——精讲点拨,品味情感

实施情感教学,还要通过欣赏妙词佳句,来激发学生的审美兴趣,领悟文章的深厚情感。在品读环节,我往往会设计一个主问题,引导学生加强朗读和对语言的揣摩以便品味情感。我在《月迹》一课的精讲点拨环节中,设计了“孩童寻月过程中,哪些语句充满童真、童趣”的主问题。引导学生抓住孩童的言行、感受、心理等,揣摩品味语言。我清楚地记得:有个学生很快就找出“弟弟刚站到河的上湾,就大呼小叫了:月亮在这儿”,认为这句话写出了孩子的天真。我让他大声地读了两遍,但是始终没有读出味道来。灵机一动,我叫大家齐读,而且是必须大声喊出来。一遍不够,两遍,全班同学瞬间爆发,课堂氛围立刻进入高潮。还有在学生找到一句 “啊!啊!月亮是属于我的了!”于是,我让学生读出孩子的天真,还提议他们加上肢体语言。学生们彼此感染,仿佛每一个人都成为了文中那些天真率直的孩子,那种对孩子童真童趣的和谐共鸣将课堂推向高潮。

四、合——适当追问,感悟真谛

挖掘主旨环节需要教师的适当追问。如《月迹》一文,我设计了“在天真的孩子们眼里,月亮是个什么呢”的问题,学生很自然地找出三句话:“月亮是我所要的。”“月亮是个好。”“月亮不是我们按在天空上的印章吗?”我适时追问:“你想要什么?为什么?”学生回答:“大家想要的都是一些美好的事物。”“那月亮好在哪里?”“好在每个人心中,好在无处不在。”“你们有印章吗?如果有,那上面刻着什么?你把印章按在书上证明什么呢?那按在月亮上呢?”学生答:“月亮就是我的了,天空也是我的了。整个世界也是我的了。”我适时引导学生说说对这三句话的理解。“月亮就是我们每个人都想得到,而且都能得到的最美好的事物。”主旨逐渐凸现。接着,我再次追问:“作者贾平凹为什么钟情于明月呢?作者通过孩童找月迹,是想告诉我们什么呢?”抛出这个问题后,我链接了一段贾平凹在《山石明月和美中的我》里的一段话:“慰藉以这颗灵魂安宁的……都从它们身上读出了启示。”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也就水到渠成了:“只要你愿意付出,只要你努力,美好的事物也就有了。”

语文是情感的载体,学生、教师和文本是形成课堂教学中情感信息的三个情感源点。实施情感教学 ,讲究“四步走 ”,讲究 “起 、承、转、合 ”,促进学生、教师和文本之间的和谐共鸣,会收到极好的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四步走学案月亮
乡愁导学案
企业基层管理建设“四步走”的思考
培养学生数学自学能力“四步走”
电流表使用“四步走”
月亮满不在乎地发胖
与月亮来个亲密接触
“比例尺(一)”导学案
砸月亮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
学案“三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