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福平致急性胰腺炎1例
2011-02-09黄茂平朱雪萍浙江安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313300
黄茂平 刘 波 朱雪萍 (浙江安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313300)
患者男,农民,61岁。因咳嗽、咳痰、咯血1周,于2009年9月在安吉县结核病防治所门诊诊断为涂阳浸润型肺结核,初治。予其2HREZ/4HR治疗方案,服药第5周,患者咳嗽、咳痰、咯血明显好转,却突然出现中上腹持续性胀痛不适,伴频繁恶心、呕吐,无呕血及黑便,尤以进食为甚,无发热。来所复诊,体检:精神尚好,皮肤、巩膜无黄染,心、肺体检阴性,上腹轻压痛,无腹肌紧张。肝功能检查结果: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117U/L(正常值≤40U/L),总胆红素38μmol/L(正常值0~26μmol/L),直接胆红素13μmol/L(正常值0~7μmol/L)。血常规:白细胞10.7× 109/L,中性粒细胞稍偏高,其他正常。转县传染病医院查B超,结果:胆囊及胆道无结石,除胆囊壁毛糙外余无其他异常改变;胰腺轻度肿大,余无明显异常。查血淀粉酶,结果为870U/L(正常值≤200U/L),尿淀粉酶1600U/L(正常值≤600U/L)。CT扫描显示胰实质正常。诊断急性轻症胰腺炎。患者自诉无消化道疾病史,近一个月来否认饮酒及暴饮暴食,否认最近有感染及外伤史;除抗结核药外最近未服其他药物,无糖尿病及其他疾病史,于是考虑有抗结核药物引起胰腺炎的可能。予停抗结核药物,禁食、胃肠减压等治疗,6天后病情好转,血淀粉酶正常。再给其续服抗结核药物,因考虑患者肝功能异常,未给利福平胶囊。续服抗结核药第7天,肝功能正常,病情基本稳定,又加用利福平胶囊。加服利福平胶囊5天后,患者突然又出现中上腹持续性胀痛不适,伴少许恶心、呕吐,查血淀粉酶730U/L,胰腺炎复发。考虑利福平胶囊致急性胰腺炎可能性大,遂停用利福平胶囊,改用左氧氟沙星胶囊。巩固期用异烟肼、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胶囊。患者结核病治愈,后一年多未再发胰腺炎。
讨论 利福平是目前抗结核病国家推广使用的短程化疗方案的基本药物之一,对巨噬细胞内外的结核分枝杆菌均有快速杀菌作用,特别是对C群菌有独特的杀菌作用。其口服后药物集中在肝脏,主要经胆汁排泄,并可形成肠肝循环;药物不良反应多见于胃肠道反应及肝损害、过敏反应、血小板减少[1]。引起急性胰腺炎少见。而胰腺炎的病因大多由于酗酒、暴饮暴食、胰管阻塞、胆结石、胆道感染、外伤或手术等所致。本例患者除了抗结核药物外没有其他相关的诱因,而停服利福平并配合对症治疗,急性胰腺炎好转;再次服用利福平又重新诱发胰腺炎。这说明口服利福平致急性胰腺炎的诊断成立。国外报道,很多药物也可以引起急性胰腺炎,其中包括利福平,其常为轻度急性水肿性胰腺炎。本例也是这样。其发病机制可能为利福平主要经胆汁排泄,形成利福平结晶阻塞胆管,致胆管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胆汁反流至胰管,激活胰酶造成[2]。因此,在临床治疗结核病过程中,如发现有不能解释原因的腹痛和胰腺炎,要想到利福平引起的可能。
[1]陆再英,钟南山.内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54-55.
[2]王兴鹏,李磊.药物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及诊治[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07,27(11):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