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方苦参注射液治疗晚期消化道肿瘤便潜血阳性患者的临床观察
2011-01-30李云攀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肿瘤介入科上海200333
施 弘,李云攀,洪 梅(上海市普陀区利群医院肿瘤介入科,上海 200333)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一种纯中药抗肿瘤制剂,中医认为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 、散结止痛之功效。近年来广泛应用于临床肿瘤治疗,系列观察研究证实具有抑制肿瘤细胞生长、镇痛、提高免疫功能、改善一般状况等多种作用。本院在临床应用中观察到较大剂量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还具有消化道肿瘤止血效果,部分患者长期便潜血症状得到控制,生活质量改善,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入选标准
(1)经手术或胃肠镜病理学或细胞学确诊,TNM分期Ⅲ~Ⅳ期消化道晚期癌症患者,已不适于手术及放疗、化疗;(2)结束放疗、化疗2个月以上;(3)治疗前至少持续2周,连续3次以上便潜血阳性;排除1个月内消化道大出血进行输血、止血治疗者;(4)排除痔疮出血、急性胃黏膜病变、结肠炎、咯血等可能引起便隐血阳性的情况;(5)肝转氨酶(ALT、AST)、肾功能、心肌酶学、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TT)、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预期生存期≥2个月。
1.2 临床资料
118例胃肠道原发恶性肿瘤患者,女性52例,男性66例,年龄52~92岁,平均76岁,食道癌6例,贲门癌16例,胃癌50例,结肠癌25例,直肠癌21例,其中术后复发者27例。根据随机对照要求将患者分为2组(具有可比性),其中治疗组60例,对照组58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分期、体能状况均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3 剔除标准
(1)治疗期间出现消化道大出血,进行输血或应用止血剂、血管收缩剂等类药物的患者;(2)疗程中应用其他抗癌药物;(3)未按治疗计划执行或中途退出者。
1.4 治疗方法
2组患者常规给予营养及对症支持治疗,治疗组同时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商品名为岩舒注射液,由山西振东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纯中药抗癌制剂)。考虑到患者体表面积大小及补液量情况,给予复方苦参注射液20~40 mL加入5%葡萄糖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 mL中静脉滴注,持续时间超过2 h,10 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
1.5 观察指标
观察治疗前后患者生活质量改善情况。每周复查大便常规 +潜血、血常规、肝肾功能、凝血功能指标(PT、APTT、FIB、TT)、心电图。
1.6 评价指标
便潜血检查采用单克隆血红蛋白法,直接测定便中人血红蛋白,不受饮食等外界因素的干扰,在消化道微量出血即血红蛋白在0.03 mg粪便中就能测出。治疗10 d后,开始每隔2~4 d复查便潜血,持续时间至少1周,连续3次以上便潜血阴性为有效。便潜血阳性及弱阳性或交替阳性均按治疗无效计。生活质量(QOL)评估参照Karnofsky评分标准,卡氏评分增加10分以上为 QOL改善,变化不足10分为 QOL稳定,减少大于10分为QOL降低。不良反应评定按WHO抗癌药不良反应分度(0~Ⅳ)进行毒性评价。
1.7 统计学处理
统计处理采用SPSS 13.0统计包,均数间比较用t检验,率的比较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便潜血转阴有效率评价
全部118例患者中可评估疗效者101例,其中治疗组完成54例,便潜血转阴治疗有效25例,有效率46.3%;对照组完成47例,便潜血转阴有效3例,有效率为6.4%,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种、分期、体能状况等仍具有可比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2 生存质量对比分析
治疗后卡氏评分(上升+稳定),治疗组45例(83.3%)与对照组29例(61.7%)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见表1。
表1 治疗后卡氏评分对比[例(%)]Tab 1 Comparison of Karnofsky scores after treatment[n(%)]
2.3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对比
治疗前2组患者血红蛋白及红细胞计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疗程结束后治疗组血红蛋白[(91+25)g·L-1]、红细胞计数[(3.18+0.64)×1012·L-1]与对照组血红蛋白[(81+22)g·L-1]、红细胞计数[(2.52+0.57)×1012·L-1]分别比较差异显著,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对比(±s)Tab 2Comparison of the hemoglobin and RBC cou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表2 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对比(±s)Tab 2Comparison of the hemoglobin and RBC count before and after treatment(±s)
-1 n 血红蛋白/g·L 红细胞/(×1012·L-1组别)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47 85+19 81+22 2.91+0.71 2.54+0.57 54 86+22 91+25 2.84+0.75 3.18+0.64对照组
2.4 不良反应
治疗组患者均未观察到各系统明显不良反应,治疗前后心电图、肝肾功能及血常规(白细胞、血小板)、凝血指标(PT、APTT、FIB、TT)、心电图等检查无明显变化,治疗组与对照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3 讨论
由于消化道肿瘤细胞过度生长及坏死侵蚀消化道黏膜,导致黏膜破溃糜烂不愈,以及基底部肿瘤丰富的异常增生血管破损后修复障碍,引起消化道持续出血,因此临床上常见患者便潜血检查连续阳性。慢性出血导致患者恶病质状况持续加重,明显缩短患者生存期。而常规应用止血剂、黏膜保护剂及血管收缩剂等方法效果不佳,治疗存在较大难度。
本研究结果显示,应用较高剂量时间的复方苦参注射液有良好的消化道止血效果,治疗组54例患者中有46%的患者便潜血得到控制,相比对照组效果显著(P<0.01),患者总体血红蛋白量及红细胞计数有所上升,改善情况较之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考虑其止血的作用机制是:(1)直接杀伤及抑制肿瘤细胞,诱导肿瘤细胞向正常细胞分化并促进凋亡,有研究[1,2]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在对人胃癌细胞株 SGC-7901及大肠癌LoVo细胞实验中发现其有明显的生长抑制和诱导凋亡作用。其诱导凋亡机制可能与直接杀伤肿瘤细胞、阻滞细胞周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有关。杀伤和抑制作用的强度与药物作用时间和剂量呈正相关关系。(2)抑制肿瘤血管形成及修复的作用[3],在对血管内皮细胞(ECV304)增殖和迁移的影响的研究中发现[4]复方苦参具有抑制内皮细胞的增殖和内皮细胞的迁移的双重作用。(3)可显著提高细胞免疫功能,尤其对自然杀伤细胞和 T细胞亚群作用明显,促使病灶局部炎症吸收及组织修复,黏膜溃疡愈合。(4)多数实验研究中呈现出的共同特点:复方苦参注射液的药物浓度、作用时间与疗效呈现正相关关系,对正常细胞生长无明显影响,较高剂量时间的药物应用明显提高了疗效。
复方苦参注射液是由苦参等多味中药经现代制药技术加工而成,在多项应用复方苦参注射液的基础及临床研究中发现其对多种肿瘤细胞[5]均具有良好抗肿瘤效果。本研究治疗组相对对照组多数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或稳定,患者疼痛、乏力、厌食、失眠等临床症状改善,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大量的临床应用表明,对于存在手术及放化疗禁忌证的晚期癌症患者来说,复方苦参注射液可作为首选的广谱抗肿瘤治疗药物,能够通过多种作用机制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并具有不良反应极少、价格相对低廉的特点。便潜血阳性转阴仅是肿瘤治疗系列观察指标之一,总体疗效还有待进一步归纳总结。有关复方苦参剂量限制性毒性(DLT)及最大耐受剂量(MTD)还应深入了解,其作用机制、疗效与剂量的关系以及远期疗效还需要进一步深入探索。
[1]许进秀,陈泽涛,王爱蓉,等.岩舒注射液诱导胃癌SGC-7901细胞凋亡及其机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07,14(16):1210.
[2]康 旭,冼沛中,许庆文.复方苦参注射液(岩舒注射液)对大肠癌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04,29(9):921.
[3]Qavi HB,Wyde PR,Khan MA.In vitro inhibition of HHV-6replication by sophocarpines[J].Phytother Res,2002,16(2):154.
[4]蒋红艳,王贵学.苦参总碱对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J].中国药学杂志,2009,44(13):982.
[5]任贻军,张宏琳.复方苦参注射液的临床应用进展[J].现代医药卫生,2008,24(5):7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