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三物理习题“七讲”

2011-01-24曾自力

物理通报 2011年4期
关键词:定滑轮物块机械能

曾自力

(顺德第一中学 广东 佛山 528300)

习题讲评是物理复习中一个重要环节, 特别是进入高三第二轮复习阶段,讲好习题是提高复习质量的关键.习题讲什么,如何讲效率高,是每位教师都在探讨的问题.本文从7个方面阐述高三物理习题讲评内容.

1 讲透知识

知识是物理习题的载体.习题千变万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因为知识本身不变.讲透知识,举一反三,以不变应万变,从而使学生脱离题海.

比如,杨氏双缝干涉实验是高考的一个重要考点,必须讲透双缝干涉的原理和条件后,才能从容面对2008年四川卷中的“双棱镜干涉”和2005年江苏卷中的“洛埃镜实验”试题.

2 讲清道理

在作业中,有的解答仅貌似正确,评讲习题时不但要“纠错”,而且还要“究错”,讲清道理,弄清是非.

【例1】如图1所示,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A,B,分别固定在一长为l的轻杆的中点和一端.整个装置绕固定端O转动到竖直位置时,两球的速度分别是多少?

图1

错解:用重心C代替两球,则

根据机械能守恒,得

由题意,有

联立以上各式,解得

上述解答用质心的动能替代质点组A,B的动能,这是错误的.因为根据科尼希定理,质点组的动能Ek跟质心动能EkC关系是

Ek=EkC+Ek′

其中Ek′为质点组在质心坐标系中具有的动能.本题利用科尼希定理,系统的机械能守恒,可表达为

其实,在高中阶段,直接利用机械能守恒求解比较简单.取最低点B′为零势能点,则

解得

3 讲明题意

有的物理题信息量大,隐含条件多,题意一时看不明白.审题时一般要把题目的文字转化为物理语言,进一步再转化为数学语言,才能理解题意.

【例2】如图2所示,AO是橡皮绳,BO为不能伸长的细绳,A,B点固定在木板上,木板竖直.绳OC穿过定滑轮(不计摩擦),其下端悬吊一个砝码.此时O点到达一定位置.问:如果任意改变定滑轮的位置,是否还可以找到不在OC直线上的另一处,也能使结点O到达原来的地方?

图2 图3 受力图

有学生反映此题不知道已知条件是什么?求解什么?

以下是求解本题的过程.

先对初始状态,分析各绳受力情况.如图3所示,已知绳OB的B点固定(θ不变).设OB受力为F1;绳OC受力OD为F2.根据平行四边形法则,平行四边形OBED的对角线即合力,有

F合=F1+F2

再看寻找满题设条件的定滑轮新位置情况.题目要求滑轮新位置悬挂的砝码不变,OB的方向不变,即F合的大小和方向不变.为使结点又回到O,可以OD为半径画一圆弧,由图3中的平行四边形OB′ED′,有

F合=F1′+F2′

故定滑轮的新位置应在D′.

故所选择的点为D′.

4 讲好模型

速度选择器、等离子发电机、电磁流量计和霍尔效应等,都是近几年来的高考试题的内容;表面上看是不同的问题,但本质上都是同一个物理模型,即达到稳定状态时,带电粒子受到的电场力与洛伦兹力相平衡.在物理习题中,还有很多物理模型,如人船模型,绳拉船模型,单摆模型,弹簧模型等等;讲题时必须引导学生总结,形成模型,使得知识结构化,便于记忆,提高能力.

5 讲顺过程

解决物理问题,就要循着物理过程进行思维,将物理过程分析清楚.而复杂的物理过程具有阶段性,按发生的时间顺序把复杂过程分成几个简单的子过程;并找出各子过程之间相互的联系状态,分析每一个物理过程和状态的本质特征,结合相应的物理知识,列出方程或方程组,从而使问题得以解决.这是一种重要的解题方法,它具有思路简洁、推理清晰等优点.

(1)物块B在d点的速度大小 ;

(2)物块A滑行的距离s.

图4

点评:本题涉及三个物理过程.首先是物块A,B突然分离(符合动量守恒);接着是物块B沿光滑轨道滑到圆弧顶点(符合机械能守恒定律);物块B滑到最高点时属于圆周运动(这个状态用牛顿第二定律列式).物块A,B突然分离后A即向左做匀减速直线运动直到停止(此过程用动能定理列式).本题只要分析清楚了这三个物理过程和一个关键的状态(物块B在最高点)便能迎刃而解.

6讲活方法

条条道路通罗马.一道题目也有多种解答方法.讲习题,尽可能地一题多解、一题多变.讲活方法,有利于改变学生的定势思维,拓宽思路,培养创造力,提高复习效率.

7 讲细表达

从高考试卷来看,考生答题往往丢三落四,叙述不准确,词不达意,表述不严谨,公式堆砌,条理不清晰,字迹潦草,卷面不整洁,得理不得分.

物理学是一门极其严谨的自然科学,有着许多特有的规范和要求.物理高考计算题也有明确的说明即解答应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演算步骤.因此,在习题教学中,教师要以身作则,推理严谨,解题规范,板书整洁.

以上七讲,不是每道题都要这样评讲,而要针对学生,有的放矢,详略得当.

猜你喜欢

定滑轮物块机械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知识巩固
功和机械能 理解要避坑
“功和机械能”知识拓展
对2016年江苏卷第14题的进一步探析和论证
由易到难识滑轮
探究传送带模型中两者共速后保持相对静止的条件
“绳上运动合成与分解”的分类例析
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
对2011年高考江苏物理试卷第9题的再探讨
力与运动的“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