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公安机关的应对策略

2010-12-26殷炳华

行政与法 2010年1期
关键词:敌对势力金融危机警务

□ 殷炳华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及公安机关的应对策略

□ 殷炳华

(山东警察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4)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境内外敌对势力趁机发难,人民内部矛盾被“催化”,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凸显。作为我国的重要维稳力量,公安机关应增强维稳意识,提高执法素养;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强化情报建设,做好舆论引导工作;坚持科技强警,完善各项维稳预案。以积极的态度应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

金融危机;社会稳定;公安机关

金融危机的爆发和蔓延对我国实体经济造成了严重冲击。出口锐减,大量中小企业裁员或倒闭,超过2000万农民工返乡,700多万应往届高校毕业生等待就业,GDP增速大幅下降,新的矛盾不断产生,旧的矛盾日益凸显,经济领域违法活动突出,城市治安问题日趋向农村扩散,境内外敌对势力伺机而动,经济不景气正逐渐向社会层面蔓延,经济压力正在转变成社会压力。金融危机已经切实影响到我国的社会稳定。因此,作为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执法力量,公安机关在应对金融危机、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必须发挥应有的作用。

一、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

稳定是发展的最基本保证,没有稳定便没有一切。我国能否渡过金融危机,不仅取决于宏观经济政策调整是否及时得当,而且取决于能否克服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就当前而言,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境内外敌对势力趁机发难

境内外敌对势力把金融危机当作对中国发难的机会。金融危机对世界经济发展造成了严重冲击,中国经济发展虽然同样面临严峻挑战,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中国的经济实力、发展势头和应对金融危机的能力令世界震惊。一些敌对势力不愿看到中国经济日益发展强大、社会日益和谐稳定,越来越把西化、分化的矛头对准我国,在化解金融危机的过程中总要利用经济上施压和价值观上渗透的手段,在越来越广泛的范围、以越来越多样的方式对我国进行干扰破坏活动。他们利用“东突”势力、“藏独”势力、“法轮功”邪教势力等敌对势力的支持和纵容,利用金融危机下凸显的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和人民群众内部矛盾,趁机联手发难,企图破坏我国人民抵御金融危机的成果和国家在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等方面所做的努力。2009年7月5日新疆乌鲁木齐市发生的恐怖暴力事件便是典型的例证。据报道,截至2009年7月12日,“7-5”暴力犯罪事件已经造成184人死亡,1680人受伤,627辆汽车被砸烧,29户、13769平方米房屋被烧毁。[1]大量事实证明,血腥的“7-5”事件就是境内外“三股势力”在有关国家的包庇、纵容和资助下,精心策划和组织的一起严重暴力犯罪事件,其实质不是民族问题,不是宗教问题,也不是人权问题,而是意图破坏中国统一、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2]

(二)人民内部矛盾被“催化”

在一定条件下,金融危机已成为人民内部矛盾的催化剂。当前,尽管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但是,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继续扩散和蔓延,其对全球实体经济的冲击和造成的损失将进一步扩大,我国经济发展将面临外部需求明显减少、传统竞争优势逐步减弱的压力,面临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投资和贸易保护主义上升的压力,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约束不断增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求更为迫切的压力。加之我国经济社会发展长期以来存在着产业结构不够合理、城乡区域发展不够平衡、经济发展方式还比较粗放等突出问题,当这些体制性、结构性矛盾与当前经济困难加剧的短期问题交织在一起、全球经济增长减速与国内周期性结构调整发生叠加时,我国经济发展很可能会面临巨大的困难和严峻的挑战。一旦经济增速下滑过快,经济生活中出现的问题必然会折射到社会生活领域,由经济压力嬗变为社会压力,对一些人民内部矛盾起着重要的“催化”作用,促使新的社会矛盾不断产生,原有的一些社会矛盾也凸显出来,显性社会矛盾更加尖锐,并可能呈现出经济领域的新矛盾与老矛盾、经济领域的矛盾与社会领域的矛盾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局面,对社会和谐稳定造成严重的影响。

当前的金融危机对大量中国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外向型企业造成了很大的冲击,一些企业倒闭,一些企业出现销售困难,一些企业因资金链断裂而裁员、减产、停产,一些企业主甚至恶意弃厂避债,导致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纠纷、债务纠纷增多。据统计,全国范围内劳动争议案件2008年前10个月比上年同期上升93.52%;2008年11月,北京市发生的外地在京农民工群体讨薪事件及参与人数环比分别上升300%和900%,同比分别上升146%和132%。[3]由经济纠纷引发的暴力讨债、绑架、哄抢等“民转刑”案件更加突出。同时,由于企业用工需求大幅度萎缩,下岗失业人员大增,一方面,大批失去工作岗位的农民工或者滞留在城市生活无着落,给城市社会管理增加了新的难度,或者作为农村富余劳动力离开城市返乡而给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带来新的问题;另一方面,610万等待就业的高校毕业生面对金融危机带来的就业压力,他们脆弱的神经更容易受到特定情境、特殊事件的刺激,也可能引发群体性事件。另外,由于农村土地征用、城镇房屋拆迁、国有企业改制、涉法涉诉等方面的问题仍然比较突出,加之土地流转、非法集资、股市房市投资受损、医疗养老、军人退役安置、环境污染、城市公共服务与管理等诱发群体性事件的因素也在增多。特别是随着利益主体日益多元、利益诉求日益多样、群众心理和社会心态日益复杂,在金融危机的压力下,一些人心理失衡,对社会的不满情绪潜滋暗长,少数群众维权意识强烈而法制观念淡薄,动辄采取过激行为。往往一个偶发事件就可能引起直接利益或非直接利益冲突,形成社会热点问题,对社会稳定构成威胁。

(三)经济领域违法活动凸显

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在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性经济衰退的冲击下逐渐凸显出来。首先,高利借贷、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集资诈骗活动突出。由于对金融危机和经济下行的担忧,银行信贷投放更为审慎,准入条件更为严格,贷大(客户、项目)、贷长(中长期贷款)的趋势明显,从紧的货币政策给中小企业带来较大的融资难度,一些企业在经营困难、资金周转不畅的情况下,往往转向“地下钱庄”高息借贷,有的企业或机构甚至利用群众持有闲散资金却缺乏投资理财知识和途径的机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进行集资诈骗活动。此类经济违法案件往往涉及人数众多、涉案金额特别巨大,卷入其中的常常包括失地农民、下岗者、生活困难者等等,一旦处理不慎,极易引发群体性事件,给社会稳定带来冲击。其次,房地产领域的经济违法活动活跃。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城市化、工业化的进程,而且关系到金融安全和群众安居乐业等国计民生问题。然而,一些开发商为了谋取私利,大肆利用虚假按揭、虚假产权、多头贷款等违法手段套取银行的巨额资金;还有一些不法分子采取一房多卖、虚构房产、非法集资等手段套取群众的钱财;更有一些开发商恶意拖欠工程款和劳务工资,以至于引发了多起群体性的讨薪事件。这些经济违法活动既不利于社会稳定,也影响了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再次,金融领域发生的一些违法违规活动削弱了金融在国家实行宏观经济调控,促进国民经济发展和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应有的作用。如一些未经批准的机构和个人从事的非法融资融券活动以及非法期货交易活动,一些证券机构、上市公司、投资机构操纵股价、内幕交易、虚假陈述等违法行为,一些不法分子与金融机构工作人员内外勾结,利用承兑汇票、信用卡套现,骗取银行资金,以及一些银行机构违法发放“福利房贷”、[4]违规发放土地储备贷款、虚假按揭贷款和向不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发放贷款等。[5]这些违法违规活动破坏了我国的金融监管秩序,均或多或少地影响到我国的金融稳定乃至社会稳定。

二、公安机关的应对策略

针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稳定带来的影响和冲击,作为我国重要的维稳力量,公安机关应当制定切实可行的应对策略,以服务和服从于党和国家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大局。

(一)增强维稳意识,提高执法素养

增强维稳意识,提高执法素养,要求公安机关面对金融危机给我国社会稳定带来的挑战,要有大局意识、忧患意识、政治意识和责任意识,创新执法理念,改进执法方式,完善执法制度,有效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稳定。为此,公安机关要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的严峻性、复杂性,充分认识当前经济形势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和冲击,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中央对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分析和判断上来,统一到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自觉地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出发来谋划公安工作,进一步调整工作的着力点,维护和确保社会大局稳定,为保障宏观调控政策的顺利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创造和谐的社会环境;要以提高公安执法素养来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执法工作的新期待,紧紧围绕“最大限度地激发社会创造活力、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的总要求,着力解决影响公正执法和文明执法的突出问题,不断提高公安人员的执法素质和执法水平。要把理性、平和、文明、规范的执法理念贯穿到公安执法的全过程。通过办理案件、处理事情,使群众既感受到法律的权威、尊严,又感受到公安机关的关爱、温暖。要针对当前执法活动容易发生问题的环节,进一步细化各类执法标准,规范执法环节,切实从源头上减少和杜绝执法的随意性。真正肩负起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维护国家长治久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任。

(二)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

只有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使社区和驻村民警真正走进社区、农村,第一时间化解矛盾纠纷,筑牢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打造服务群众的第一个平台,奠定巩固基层政权的第一层基石,建立起符合实战要求、科学高效的基层警务机制,才能确保我国社会和谐稳定的大局。在我国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是公安部党委于2006年9月在《关于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中提出的,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要求公安工作紧紧依托社区和农村,依靠社区和农村基层组织,利用社区和农村资源,强化社区和农村功能,以调查、发现、解决社区和农村治安问题为导向,以预防、减少社区和农村的各种违法犯罪为根本目标,广泛发动群众,共同维护社区和农村的治安秩序,并以此带动和促进整个社会治安大局的稳定。《决定》要求基层公安机关综合考虑辖区规模大小、人口多少、治安状况、警力数量等因素,科学划分警务区,合理配置警力。在城市,原则上以社区为单位划分警务区,对于规模较小、治安平稳的警务区,每1000户(3000人)配备一名社区民警,实行“一区一警”,并以相邻警务区联勤的方式加强协作配合;对于规模较大、治安复杂的警务区,实行“一区多警”。在农村,可以一个或多个行政村划分一个警务区,实行“一区一警”,有条件的地方特别是对于城镇化水平比较高、治安复杂的农村地区,可以实行“一区多警”。据统计,截至2006年底,全国已建立警务室13.3万个。其中,社区警务室6.2万个,占城市全部社区数的78%;农村警务室7.1万个,占全部行政村的11%。全国共配备社区和驻村民警22万人。其中,社区民警13万人,驻村民警9万人。[6]通过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使警力下沉、警务前移,一方面,拉近了和人民群众的距离,密切了警民关系,得到了人民群众的支持;另一方面,广大社区和驻村民警又可以充分利用社区和农村资源,发挥社区和农村功能,发动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治安巡逻、邻里守望、安全防范活动,形成专群结合、警民联防的社区、农村警务工作方式和快速反应机制。在此基础上,再进一步展开相邻社区或农村警务区之间横向的联勤互动、协作配合。随着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在全国范围内的实施,这种“网格化”的警务模式必然有利于全民参与的社会治安防控大网的形成,有利于及时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有力地打击了包括“三股势力”在内的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

(三)强化情报建设,做好舆论引导工作

无论是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还是处置由人民内部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抑或是防控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强化情报建设工作,获取并正确运用相关情报都是有效开展维稳工作的极为重要的环节。有专家认为,尽管情报工作的成果在很多情况下是不公开的,但情报工作是最具实际意义的,“情报是防御的前沿”,“如果我们要事先对可能发生的事情有所了解的话,最关键的是准确且最新的情报。否则,我们既不能采取必要的反击措施,也得不到足够的资料作为在某种现实的危机中决策的依据。”[7]针对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公安机关应当进一步强化情报建设工作,从扩大情报搜集网络,提高情报采集技术,增加情报工作技术含量,提高情报分析研判能力,扩大情报协作范围,提高情报利用效率等多方面入手,展开对包括“三股势力”在内的境内外敌对势力、经济领域的严重违法犯罪分子及他们的违法活动计划的情报调研,防患于未然。同时,公安机关也可以通过强化情报建设工作把握社情民意,及时发现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为党委、政府及时作出相关决策、做好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做好舆论引导和群众工作也是金融危机下公安机关进行维稳工作的重点。一方面,当今社会是信息社会,信息传播途径的多元化及信息扩散对公众心理的重大影响决定了舆论引导对维稳工作尤其是对打击暴力恐怖活动、处置群体性事件的重要性。因此,公安机关应当强化与有关部门的合作,依法加强对相关信息传播的约束和监管,积极引导舆论,切断不良信息的传播途径,尽力抑制不良信息的扩散,及时、全面发布正确信息,防止广大群众被误导。另一方面,公安机关还要做好宣传工作,让群众了解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生活水平提高的关系,让群众了解党和政府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的决心,让群众了解公安机关在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破坏活动、防控经济违法行为、化解人民内部矛盾方面所做的工作和取得的成效,增强广大群众对金融危机下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的信心。

(四)坚持科技强警,完善各项维稳预案

坚持科技强警,完善各项维稳预案,是公安机关应对金融危机、提高维稳能力和维稳效果的重要途径。首先,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境内外敌对势力和经济领域的违法分子,其违法手段的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公安机关为了有效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防控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以及妥善处置日益增多的群体性事件,也应越来越重视并不断提高利用现代科技从事维稳工作的能力。具体而言,就是要坚持科技强警,将科学思想、科学方法和技术手段、技术装备切实应用到各项警务工作中,普及到每一个执法岗位,融入到公安队伍建设的各个方面,促进现代警务机制建设,提升公安机关整体的维稳实战能力。为此,一要注意科技人才队伍建设,包括技侦人才、经侦人才、反恐人才、信息通讯人才、人质谈判人才等,造就一支拥有科学维稳理念、维稳意识和科技研发能力的人才队伍;二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关于侦查爆炸物技术、安检技术、金融网络安全技术、信息技术、金融犯罪侦查技术等的研发;三要在自主研发和适当引进相结合的基础上,尽快提升公安机关的各项维稳科技水平和装备水平,切实强化由维稳科技理论向维稳实战能力转化的训练。其次,要完善各项维稳预案。金融危机对我国社会稳定的影响是多方面的,针对包括“三股势力”在内的境内外敌对势力的暴力恐怖活动、日益凸显的经济领域的违法活动以及频发的群体性事件,仅有安全防范措施尚不足以防止或最大限度地降低其危害性,事前有针对性地拟定各项维稳预案,是在相关事件突发时防止混乱、减少次生损害、提高处置效率和效果、变被动为相对主动的有效途径。尤其是针对暴力恐怖事件,公安机关拟定维稳预案时,要根据本部门的职责、权限、任务分工及对相关情报的研判,本着“因地制宜、严密部署、救人第一、精确打击”的指导思想,有针对性地进行,切不可生搬硬套其他突发性事件的处置预案,以免事倍功半。在拟定预案的基础上,公安机关还要在指挥协调、任务分工、通讯联络、后勤保障、善后处理、应急措施等方面针对本地区具体情况和对相关情报的研判进行经常性的“全真模拟”式演练,并以演练的效果来检验、完善各项维稳预案。

[1]毛咏,周生斌.7-5事件受伤人数增至1680人 74人仍病危[EB/OL].http://news.sohu.com /20090712 /n265160067.shtml.

[2]李忠发,廖雷.秦刚强烈要求有关国家停止资助“三股势力”[EB/OL].http://news.sohu.com /20090714 /n265216471.shtml.

[3]董瑞丰.特稿:预警群体性事件[EB /OL].http://news.xinhuanet.com/legal/2009-01 /05 /content_10605518.html.

[4]宣华华.银行“福利房贷”违法须严惩[N].北京青年报,2008-06-25.

[5] 焦点房产网.215亿违规贷款流入房地产[EB/OL].http://bbsimg.house.focus.cn /news/2009-06-25 /700589.html.

[6]李仲坚.实施社区和农村警务战略的理性思考[J].公安研究,2007,(6).

[7]转引自臧建国,王新建.新形势下境外“东突”恐怖势力犯罪对策研究[J].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学报,2007,(3).

(责任编辑:高 静)

The Financial Crisis'Influence on Our Country's Social Stability and Public Security Organs'Countermeasures

Yin Binghua

The financial crisis'outbreak and spread give china's real economy a big hit,The Hostile forces inside and outside take advantage of the opportunity to make difficulties,Contradictions among the people are "catalyzed",The illegal activities highlight in economic field,Public security organs is an important force for maintainning the social stability in china,should enhance the awareness of maintenance social stability;improve thequality of law enforcement; promote community and rural policing strategies;strengthen the intelligence building,guide public opinion and mass work;and adhere to the strateges of strong the police by science and technology,perfect all the plans of maintainning the social stability.So as to address the financial crisis'effect on social stability.

financial;social stability;public security organs;countermeasures

D630.1

A

1007-8207(2010)01-0038-04

2009-09-05

殷炳华 (1970—),男,山东冠县人,山东警察学院法律教研部副教授,法学硕士,研究方向为警察学、民商法学。

猜你喜欢

敌对势力金融危机警务
在叙利亚遭美国抛弃,库尔德人从美敌对势力中找到新盟友
HIV感染的警务预防与处置
如何认识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
回睨“敌对势力”
警务实战训练教学中开设
警用直升机的作用及在我国警务实战中的应用
警务专用手机ZD-P1
现阶段敌对势力意识形态主要理论
北欧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启示
民生建设在应对金融危机中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