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定向运动原生态价值取向与体育的善本再造

2010-12-11何晓知

吉林体育学院学报 2010年5期
关键词:原生态国际奥委会定向

何晓知

(长沙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南 长沙 410076)

该文获吉林体育学院学报“百期征文”二等奖。

定向运动原生态价值取向与体育的善本再造

何晓知

(长沙理工大学 体育部,湖南 长沙 410076)

当今世界,原生态自然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环境保护也已成为体育的一个重要内容,但人们目前还没有意识到可以多开展一些不需要大量建设体育场馆的体育项目来保护环境。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体育,是体育的责任,也是今后体育发展的方向。“再造”“原生态”体育“善本”是定向运动引领体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定向运动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的结合是现代体育理念的完美体现。

体育;原生态;定向运动;善本再造

1 前言

自从有了人类社会,也就产生了同地球和睦相处的难题,两个多世纪以前的工业革命从根本上改变了这种关系。自19世纪初发明蒸汽机和20世纪发明内燃机以后,人类大肆开发利用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物燃料中的能源。同时,由于采用机械化耕作、施用化肥和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农业生产大幅度提高,农民纷纷涌向工厂和城市。

当今世界,环境已成为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它超越了国家、种族、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和时代的界限,关系着地球上每个人的生存质量与未来福祉。对于整个人类,可以说没有任何其它社会问题比这更具有普遍性了[1]。种种经历过后,全世界人们终于明白:不顾及可持续的发展最终会自取灭亡。靠掠夺自然环境得来的繁荣根本称不上繁荣,而只是暂时的未遭到报应罢了。

长期以来,我们的经济增长走的是粗放型路子,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益尖锐,已经到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的程度。然而,良好的环境,清新的空气,是无价的财富,是生活质量与幸福指数的重要内容。环境与发展、原生态与经济不是对立的,两者可以融为一体。

在目前我国“原生态”体育研究中,西方“原生态”体育的移植对我们本土的“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确实造成了一种巨大的冲击。人们对西方竞技体育的过分依赖与求助,已经使得我国的“原生态”体育资源在国内体育市场没有得到应有的开发与利用,很多传统体育项目失去了在体育界推广和发扬的平台,逐渐走向萎缩,面临着失传的噩运。但人们没有关注到回归体育休闲娱乐“原生态”的真实面貌以及文化生态功能。我国体育界对远离其文化原生态的西方体育的引进与借鉴十分偏爱,而对植根于体育原生态文化的体育价值有意无意地忽视,其所产生矛盾的根由就在于缺乏对体育文化价值性角度的思考,若能完成某些西方“原生态”体育移植的“善本再造”工作,与本土原生态民族传统体育的“善本再造”进行合理同步开发,就能真正找到体育的价值所在。

伴随着体育的发展,有关环境的问题日益突出。环境问题成了体育界最关心的问题之一,为了确保体育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国际奥委会采取了一系列的环境保护措施,并将其政策化。环境保护已成为奥林匹克精神支柱之一,也就是说除了体育和文化层面,环境保护是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大内涵。[2]定向运动就是这样一种体育运动——它能将环境保护和体育精神有机地结合起来,以原生态体育的形式来完成体育的善本再造。

2 什么是善本再造

2.1善本的定义

善本最初的概念是指经过严格校勘、无讹文脱字的书本。印刷术产生前,书籍大都是写本,把原稿或别本认真缮写下来,经过与原文校核无误,就成为善本。

李致忠教授认为:在西方人的观念里和词汇中,“善本”就是珍贵的、值钱的、罕见的传本,这实际上是以“珍本”概念替代了“善本”的含义。[3]时代久远,传世孤罕的书籍,自然珍贵。甚至虽有明显的文字讹脱,反被视为珍贵版本,这在古今中外都有实例可举。本来“珍”并不等于“善”,罕见的东西并不一定真好,可是谁也不会把珍贵的东西视若粪土。这就在实际上把“珍”、“善”合流了。故宋效先教授认为:善本是凡内容有用,流传稀少,校刻精良,具有文物、学术或艺术价值之本。[4]

2.2定向运动与善本再造

“善本再造”应该是指那些有价值的、珍贵的、比较稀少的本应具有较高社会影响力的书籍,因为当时的某些原因造成它的影响力与它的价值不成正比,并显示出一定的局限性。如何扩大它们的影响力,将它们的价值开发到最高,使更多的人受益,并影响到更多人的价值取向?这有待于我们的努力,若将这些书籍重新校勘出版就是善本再造。

本文中的“善本再造”是指体育的本质内涵在体育活动中的高度体现。体育的起源是人们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的一种自然反应,比如跑步就是原始居民在狩猎过程中的一种本能反应;古奥运会的兴起就是人们在丰收后的一种娱乐和心情的释放。他们就是在原生态的环境下开展一系列的体育活动,这是体育最本质的意义。而现在定向运动就是在原生态自然环境下开展的一项体育活动,不需要任何特定体育场馆,不需要经过任何的修饰,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界的伤害。因此,定向运动的这些理念回归了体育的本意,这就是定向运动的体育善本再造。

3 体育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冲突

“生态”是指各生命群落在环境中互栖共生的平衡关系,在生态系统中生物从环境获得资源,通过组织方式进行资源分配,实现维持、繁殖、修复的动态平衡,“生态”不是客体,是相互作用的关系。生态包括原生态、次生态和衍生态。“原生态”包括自然的“原生态”与文化的“原生态”。自然的“原生态”指原生环境,即没有被人工干预的自然环境;而文化的“原生态”指活态古老文化原型在不同时代通过积淀形成的不同文化形态的迭层和变体,它不仅包括物质文化遗产,还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

勿庸质疑,体育运动的开展给人类的和平与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但也无一例外地给举办地点带来了不良的后果,其所带来的环境问题随着全球生态危机的加重而愈演愈烈,于是人们开始对此进行反思,并寻求解决体育与环境相冲突的途径与方法。尽管许多城市都期望借举办各种体育竞赛来进行城市改造,并以此打造城市品牌,但举办体育赛事,势必涉及到许多自然环境问题。体育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冲突,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5]

纵观各种综合性体育运动会对环境的影响可知,首先是场馆的建设,它需要修建大量的场馆及道路、停车场、旅馆、餐馆等各种设施,这种对自然环境的大量使用导致严重的土地表面的丧失而破坏原生态自然环境。其次,在运动会期间剧增的交通量会带来空气污染和噪声污染,大量聚集的人群又在不断地制造垃圾,以及运动会赛后场馆设施利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等也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同时,废旧物品的处理也是问题之一。

值得庆幸的是,自然环境问题越来越引起世人的关注,这说明人们对自身生存的自然环境的认识已经有了质的飞跃,这种飞跃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可持续发展的。[6]体育作为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活动之一,对原生态自然环境的影响也不可小觑。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让世人与原生态环境和谐共存,也是体育对世界的一大贡献。

4 体育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保护

体育运动的有识之士,很早就觉察到了体育运动的开展可能对原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并在国际体育界率先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原生态自然环境的措施,并逐渐将环境保护政策化。1992年6月,在里约热内卢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上的一个主题是关于自然环境及环境对体育的冲击,会议上,国际奥委会主席萨马兰奇首次提出了自己在环境保护方面的主张。此后国际奥委会将“环境”作为继“体育”及“文化”之后的第三个标准来衡量举办奥运会的组织工作,并设立“体育与环境”奖,颁发给在体育方面为环境保护做出贡献的人们。[7]

1996年7月18日生效的《奥林匹克宪章》规定环境九项政策,具体内容为:第1条,通过国际奥委会以及所有的奥林匹克大家庭成员,在全球进行环保教育,借助奥林匹克运动强调环保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第2条,为体育和奥林匹克运动以及奥林匹克大家庭培养和造就在环保方面有独到经验的领袖型人物,推动奥林匹克运动中环保活动的真正实施。第3条,对所有奥运会申办城市提出环保要求,在对奥运会举办城市的选举中,必须对申办城市的环保计划进行评估。一旦获得奥运会举办权,举办城市就必须与国际奥委会签署有关环保协议,以确保在举办奥运会的同时,最大限度地实施环保计划。奥运会组委会必须时刻与国际奥委会执委会保持联络,及时将在奥运会筹备和举办中可能遇到的环保问题通报给执委会,以便及时加以解决。第4条,通过与世界上其他的政府及非政府的合作,在国际上推进环保事业。第5条,进一步通过新科技,探索有利于环保的新发明和新产品。第6条,在国际奥委会总部,尽量营造一个环保的氛围,尽可能地达到当地政府的环保标准。第7条,在国际奥委会的所有活动和经营中,优先考虑环保问题。第8条,在国际奥委会的任何决策中,要有环保意识。第9条,经常性地对国际奥委会的环保政策和举措进行总结和回顾,及时发现问题和不足,进行改进。[8]

1997年国际奥委会首次召开了体育与环境世界大会,此后每年都要召开体育与环境大会,专门讨论体育与环境问题,2002年就在中国的北京召开了一次体育与环境大会。1999年国际奥委会制定《奥林匹克21世纪议程》时,明确奥林匹克要全力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环境保护事业,要求申办奥林匹克运动会的城市必须首先检查自己在尊重越来越严格的环保标准的情况下举办奥运会的能力。

5 定向运动与原生态自然环境

H·艾赫伯格是对奥林匹克及其文化反思较早的西方学者。艾赫伯格估计面向21世纪的奥林匹克可能会出现以下四种选择:(1)土著的民族性的体育复活;(2)回归自然;(3)回归艺术;(4)回归灵性。根据艾赫伯格的观点,回归自然是指重视在原生态自然环境中从事体育活动,这是基于现代体育在高度分化的运动场上进行而产生种种弊端提出的。继艾赫伯格提出这一观点之后,1992年在希腊举行的第7次欧洲内阁首脑会议上通过的《新欧洲·体育宪章》第10条也对体育与自然问题形成了以下共识:“为了确保人类身体的、精神的、社会的健康状态,无论何时,在都市、野外、湖泊举行体育活动都要顺应地球的自然环境,要按照维持环境、顺应自然的管理原则进行。……加深对自然的理解。”[9]在现代体育回归自然的问题上,如果说艾赫伯格的观点还是一家之说的话,那么在《新欧洲·体育宪章》中就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痕迹了。定向运动这一在欧洲非常流行,在其它各国也逐渐兴起的体育运动,正好符合了艾赫伯格和《新欧洲·体育宪章》的体育回归原生态自然的时代必然性。

伴随着体育的发展带来的环境问题,人类在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思考,并开始重新反思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统一关系,定向运动就是在这种环境条件下涌现出来的一项新兴体育项目,它还体育以“原生态”。同时,“原生态”理念逐渐被引入到“文化生态”的领域中,成为一种对传统文化、民间文化乃至世界范围内小型社会的关注姿态;特别是还原于体育休闲娱乐的“文化生态”功能。

“原生态”提倡向事物的本源回归,使人的思维向简单性方向思考。我国艺术界沿着这种发展思路已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代人以满腔热情去欣赏人为雕饰的音乐艺术时,仍然留给“阿保们”的原生态唱法以多层次的展示舞台;原生态艺术的采风一直以来就是艺术工作者的基础课;至于雕塑艺术,则往往是以最简洁表现最复杂。教育和体育界也在将“体育”与“原生态”融合起来,在体育研究与设计上力求“原生态”,通过“原生态”研究来反映体育发展的真实面貌,定向运动近年来在我国的兴起,就是力图追求类似的目标。

在竞技体育同质化现象普遍存在的同时,如何保护体育“原生态”文化的种质“善本资源”,尊重和善待体育这一无形遗产,培养人们的体育文化认知和文化责任,无论是从发展世界体育文化生态的多样性,还是照顾我们祖孙后辈享有“原生态”体育文化的代际公平角度来说,都将意义重大。

开展体育活动,我们需要大量的场馆及道路等各种设施,势必造成对原生态环境的破坏。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场馆的修建应以环保为主题,慎重选择新建场馆的位置,来平衡体育场地需要与自然环境限制之间的矛盾以外,体育场馆的规划和修建也必须使体育运动和自然环境达到一定的协调平衡。此外,我们还应尽可能选择一些不需要修建专门体育场馆的项目,利用原生态自然环境的一切来进行活动。阳光、空气、蓝天、碧水、远山、森林这些人类生存的重要元素,在今后是无法再造的奢侈品,才能称之为稀有。我们想象一下,人们在这样一个环境下进行体育活动,是多么美好的一幅画面。定向运动就是这样一个体育项目,它不需要体育场馆,只需一张定向地图和一个指南针,可利用森林、郊外、城市公园和大学校园的原生态自然环境,可节约大量的场馆经费和各种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是每个普通人都消费得起的体育休闲活动,极易得到普及与推广。而且它还可以满足人们的上述需求,定向运动组织的理念也就是要把一个体育项目很好地融入自然,所以我们在开展定向运动的过程中除了要很好地保护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之外,还要重视对废旧物品的回收,定向运动组织建立了回收废旧物品体系,主办者和参赛者都必须严格执行,这是定向运动真正原生态价值的体现,也可谓是定向运动对体育的善本再造。

6 结语

环境保护是全球自然环境变化的客观要求,也是体育运动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平衡发展的表示,它展示了一种新的体育精神,反映国际体育社会在处理环境问题时所担当的角色和采取的态度。今后除了注意体育活动中环境问题的解决之外,体育社会应多选择一些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紧密相连的体育项目,并大力推广,那样的话,我们既尊重了环境又保持了其可持续发展。以“原生态”价值取向“再造”体育,是体育的责任,也是今后体育发展的方向。“再造”“原生态”体育“善本”是定向运动引领体育发展的必然走向,定向运动与原生态自然环境的结合是现代体育理念的完美体现,这是定向运动的价值所在,也是体育的精髓所在。

[1] 陈南.我们的地球[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1999:5-6.

[2] 吴燕波.析奥林匹克运动的第三内涵——环境保护[J].体育与科学,2001,22(4):3,12-13.

[3] 李致忠.古书版本学概论[M].北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1990:55-58.

[4] 宋效先.以序断版本问题刍议[J].图书馆学研究,1983,19(2):7-9.

[5] 董杰.奥运会对北京可持续发展的影响[J].体育与科学,2001,22(3):16-19.

[6] 梁从诫.与自然为友——一种现代公民意识[J].大自然,1995(6):27-28.

[7] 仇军,李捷.现代奥林匹克与奥林匹克文化思潮[J].体育科学,1997,18(6):27-29.

[8] 邱仁宗.关于环境的伦理[J].方法,1998(8):45-47.

[9] 仇军,译.新欧洲体育宪章[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1996,19(1):21-23.

PrototypeEcologicalValueOrientationofOrienteeringSportsandtheGood-bookReproductionofP.E.

He Xiaozhi

(P.E.Department,Changsh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Changsha,410076,Hunan,China)

Prototype ecological natural environment and persistent development has become one of the most concerned issues nowadays.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has also become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contents of physical education;however,people did not realize that they can carry out some sports events which do not need to build physical stadiums to protect the environment.Using prototype ecological value orientation to reproduce physical education is the duty of P.E.,and also the direction of our future P.E.development.Reproducing prototype ecological P.E.good books is the trend of the leading of Orienteering sports to the development of P.E.The combination of Orienteering sports and prototype ecological natural environment is the perfect representation of the modern P.E.ideas.

physical education;prototype ecology;orienteering sports;good-book reproduction

2010-03-24;

2010-04-25

湖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XJK08JKZB008)。

何晓知(1966-),男,江西高安人,副教授,湖南省定向运动协会副秘书长,研究方向:定向运动训练与教学。

G80

A

1672-1365(2010)05-0021-03

猜你喜欢

原生态国际奥委会定向
曾担任过12年国际奥委会主席的雅克·罗格逝世,享年79岁
中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大班定向式军事游戏的开展
原生态演唱风格的理性研究
“最天然”的经济形态——零加工、原生态
两届奥运主办权同时揭晓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范扬国际奥委会体育作品展之瑞士行
回归“原生态”
优秀定向运动员中距离定向比赛成绩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