休闲文化视域下传统武术品牌价值探析
2010-12-11徐建国
徐建国
(苏州职业大学基础部,江苏苏州 215104)
休闲文化视域下传统武术品牌价值探析
徐建国
(苏州职业大学基础部,江苏苏州 215104)
在休闲文化视域下,传统武术的品牌价值就是传统武术给人带来的未来的稳定的身体锻炼行为与超然的心理体验。它一方面取决于传授者对打造传统武术休闲品牌所作的努力,另一方面也取决于受教者对传统武术休闲品牌的心理认知,是传授者与受教者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休闲时代到来的今天,充分挖掘和提升传统武术的休闲品牌价值,对传统武术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休闲文化;传统武术;品牌价值
1 休闲时代与传统武术品牌
伴随工业社会的来临,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进入了现代化的发展阶段。人们维持生活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减少,自己支配的剩余时间增多,在此情况下,休闲将成为人类社会的重要特征。美国休闲社会学家杰弗瑞·戈比曾预言,“在21世纪中休闲的中心地位将会得以加强,人们的休闲观念也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休闲的经济意义日益加强,并将会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1]因此,我们有必要选择我们认为有意义的、健康的活动方式从容的渡过这些时间。然而休闲的方式有很多,人们到底更倾向于什么样的休闲方式呢?
研究表明,运动休闲是人类渡过休闲时间的最好方式,这种休闲方式有着十分古老的历史,它一直伴随着人类走向文明进步,并随着人类的发展而发展。休闲体育逐渐成了我国大众休闲活动的重要方式。休闲体育涉及的内容相当广泛,如健身塑身活动、体育娱乐活动、竞赛活动、放松活动、消遣活动、交际活动、探新求异活动、寻求刺激活动等,在诸多休闲体育活动中,西方体育活动居多,中国本土的休闲活动并不是很多。传统武术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之一,历经几千年的发展,已发展成为一种融防身健体、娱乐交友、修心悟道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体育活动,而这些功能正是能够满足人们休闲需求的。
2 传统武术休闲品牌价值的历史追述
拳谚讲“闲来时造拳,忙来时耕田”,这是对传统武术休闲价值的概括式描述。这句话一方面表明传统武术的休闲理念已融入到人民的生活当中,成为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另一方面我们可以看出,传统武术成为人们闲暇时的活动,也就是说武术具有休闲的品牌价值。为了更清晰的说明这一点,让我们循着历史的轨迹看一看传统武术休闲品牌价值的表现:
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武术的休闲品牌价值便有较多的体现。那时人们常以较武为乐,一时蔚然成风,最典型的史实就是当时盛行的“角抵之戏”和“斗剑之风”。《列子》记载武士时常较力比武,“虽伤破于前不用介意,终日夜以此为乐,国殆成俗”。这种较武竞技的娱乐活动,到秦汉时发展成为角抵百戏。“角抵”一词有二义:一为“角抵戏”,即百戏,包括了多种武艺、杂技项目;一为“角力”,或称“相扑”,指二人徒手相较。《汉书·刑法志》载:“春秋之后,灭弱吞小,并为战国。稍增讲武之礼,以为戏乐,用相夸视。而秦更名角抵。”说明以武为戏,来源于春秋战国重视“武乐”的时代风尚,是练武与娱乐相结合。[2]
汉代以后,中国武术进入了大发展时期,内容多样、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尤为重要的是此时武术的休闲品牌价值已成为社会性的活动。“讲武之礼,罢为角抵”,指先秦习武之礼义活动向着戏乐方向转化,此时角抵活动主要用于娱乐,不仅在民间开展,而且进入宫廷。汉哀帝“时览射武戏”,说明武术表演成为一种常见活动。
两晋、南北朝时期,武术的休闲品牌价值得到进一步发展,武术表演被正式列为宫廷娱乐项目,且项目繁多,出现武术器械的表演项目:如马术表演、刀、剑等;另一类武术器械项目刀、剑、戟等的抛掷表演,则近乎杂技项目。在宴饮娱乐活动中,以上两类项目亦多同时进行。这一时期,武术的休闲价值还表现在武术与戏曲的结合,民间称之为“武打戏”。
隋、唐、五代十国时期,摔跤活动继两晋南北朝的衰落之后,重新复苏而盛极一时,在宫廷民间开展都很普遍,多为在节日举行的一项喜庆观赏活动。
宋代,在城市中出现以健身、娱乐为主要目的的武艺结社组织,如“锦标社”、“英略社”等,同时适应市民娱乐的需要,出现了群众性的游艺场所“瓦舍”、“勾栏”,在瓦舍、勾栏中表演的武艺丰富多彩。
清朝是武术大发展时期,武术的休闲功能得到进一步增强,至清末,一些王公贵族和八旗子弟,以武术为闲暇活动的主要内容之一。他们根据自己的爱好聘师于府邸设教,或亲自从习,或督教子弟,促使保健和自娱性武术在上层社会得到传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咸丰年间,太极拳术家率先提出了“详推用意终何在?益寿延年不老春”的练拳宗旨,将武术的休闲价值提升到生命层面。[3]
民国时期,古老的中国武术被纳入现代教育的范畴,武术的教育价值、健身价值、文化传播价值为传统武术休闲品牌的现代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这一时期,有组织的各类形式的竞赛和表演活动开始出现,使武术休闲品牌的表演性、娱乐性得以充分显现。
新中国成立后,传统武术的休闲品牌发展迅速。五十年代,在国家体委的统一指导下,各省市和基层区县也相继建立了武术协会、民间武术馆、辅导站、研究会等地方武术机构,使武术运动蓬勃发展,遍及城乡。尤其是1982年在北京召开的第一次全国武术工作会议,提出了武术发展的方针、任务和措施,为武术运动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3 传统武术的休闲品牌价值
中国武术是历史演变中沉积下的文化结晶,经过历史的磨砺,多少次以自身坚忍不拔的刚毅身躯,挺立起中国人的尊严,唤醒国人沉沦萎靡的精神。中国武术不仅技术精湛多彩,而且富有深邃的文化内涵,摄养生之精髓,集技击之大成,内外兼修,术道并重,形成了独特的技击、健身、娱乐、教化等功能。中华武术,作为我国民族传统体育的品牌代表,此时亦应走向世界,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华民族千年的身体文化,传播华夏文明,让更多的国家,更多的民族来关注中国。新时期我国传统武术文化品牌传播价值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3.1 修身养性
中国传统武术在指导思想上,注重“天人合一”、“心意相合”。在锻炼方法上主张身心并用,肉体的锻炼与精神的锻炼相结合;在品牌价值追求上,传统武术是向内而非向外的,传统武术不把竞技胜负看作惟一价值,而是明显注重人格培养;通过“明心见性”的直觉与体悟,在“天人合一”的审美境界中完成对自我生命的终极关怀。因此,中国传统武术的竞争性同西方的相比,则弱得多。西方传统体育的每一个项目几乎都是以速度、力量的竞争和对抗为核心的,有些项目的对抗和竞争性非常激烈,如:拳击、击剑。而从历史中走来的传统武术,在先人看来,即使高手相搏,也是较心智、较人格高低、较修养的深浅。这种养生、养神、养性结合的主张在隋唐以后被称之为“性命兼修”。身心一体、身心结合以及动静结合,刚柔相济等主张,都是中国古代哲学思想阴阳学说在传统武术上的具体体现,这是完全不同于西方体育的一个体育理论体系。近代随着科学实验的出现,验证了体育运动对于人体的锻炼效果,不仅表现于肢体和内脏,也证明了“身心一体”、“身心结合”这一体育原则的真理性。[4]
3.2 教化成人
很多人把对传统武术的习练看作是涵养道德、磨练意志、强身健体、技击自卫的手段和方法。传统武术注重武者在追求技艺的过程中,通过对自身的不断超越,打造自己高尚的人格境界。《易·乾卦》中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强调了天体运行的周而复始,无休无止,并劝告君子要学习天的这种自强不息的精神,积极有为,成就大业[5]。传统武术诸如“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日练一日功,一日不练十日空”及“拳练千遍,其意自现”等拳谚都是对武者在追求技艺提高的过程中,自强不息精神的体现。
在传统武术中,人格与武技向来密不可分,强调“艺无德不立”。武技的提高需以相应人格的成熟作为积淀与支撑。习武之人,将成就伟大的人格作为自己的最终目标。武技与做人一直是传统武术的两个重要的范畴。技术的习练是为了增长功夫;做人的实践是为了成就伟大的人格。练就功夫只是手段,而成就伟大人格才是最终目的。武术是做人的学问,是成就伟大人格的实践的过程。传统武术是成己的生命之学,而不是为人出于功利的纯粹技术。在运用武术的实践中,习武者以自己的自觉自悟,通过自我挺立与自我建构来成就自己,从而领略、感受武术的价值与意义。对于一个伟大的武术家来说,高尚的人格风范与高深的武技都是十分重要的。“拳道之大,实为民族精神之需要,学术之国本,人生哲学之基础,社会教育学派,其使命要在修正人心,抒发感情,改造人理,发挥良能,使学者精明体健,利国利群,故不能专注技艺一端也。若能完成其命,则可谓之拳道。”[6]传统武术认为,习武者的人格力量可以转化为或者说影响到高深的技艺。人格并不仅仅是对运用功夫的限制与规范,而是技艺的前提。习武者的日常生活,包括习练武术技术在内的所有生活,都是一个练功的过程,更是一个成就人格的过程。
3.3 注重和谐
传统武术在其发展过程中,融入了中华民族整体思维模式,有着对宇宙、自然、人、物的整体和谐的追求,和谐成就了武术特殊的美,构成了武术发展的根基。
第一,人与天和。受中国传统文化“道法自然”“天人合一”哲学思想的影响,传统武术十分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在习练中注重顺应自然,随自然界四季和人体机能的变化,而采用不同的方法来达到相应的练功目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的一切变化必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人体生理机能变化,只有顺应自然变化才能提高锻炼效果,达到“练之以筑其基,清虚其体”的目的。这在传统武术的具体方法中各有体现,如少林、八卦、五行功是根据不同季节和人体内五脏变化而练之,八卦掌须择天时、地利、气候而练之,五行拳以五行相配合,顺乎自然,适应自然[7]。圆、空是大自然的基本特征,也是动功的最佳方式和境界,圆则灵活多变,空则轻灵无滞。武术运动要达到防身健身的效果,自然也就选择了这一具有生命力的优化模式,重视圆圈运动,正是效法自然的体现。中华武术不仅效仿自然规律,还仿效自然之物,把其形象、动作、神韵融入武术的一招一式中,如八段锦、五禽戏、少林五拳、形意十二形等,这种对自然规律以及自然之物从形式到内容等全方位的仿效,是返璞归真的和谐现象。“万物一体”“天人合一”思想在武术运动中的运用,是传统武术追求人与自然和谐之体现。
第二,人与人和。以和谐为价值取向的观念贯穿于传统武术的思维模式与实践规范之中。在人与人的关系上,传统武术的价值取向依然是和谐。传统武术主张练武与修德相统一,即习武即修身。在技术上重视长期艰苦的训练,具备高强的武功本领;在品德上强调以“修身为本”,以“求善”为目标,要立身中正,以礼待人、实践仁义、忠厚、诚信、谦和、忍让、尊师的信条,所谓“艺无德不立”,德艺双修才是进阶习武高手的不二法门。这既是个体和谐之求真,也是人际和谐之求善的表现。“练武与修身,习武与立人,品德与技艺的统一,把修己养身看作立身处世实现人的价值的根本,注意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处理人际关系时强调宽厚容忍,从而实现物质世界与精神世界的平衡和谐。”[8]
第三,人与己和。传统武术习练中讲究“形神兼备”“内外合一”,即注重人的身、心内外的统一和谐。传统武术家把人体视为一个大系统,身与心是统一的,内与外、形与神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整体。正是在此基础上,武术理论提出了“形神兼备”“内外兼修”的练功原则,通过徒手和借助器械的身体运动来练形养神,达到强健体魄的目的。在拳法体现上如:“长拳锻炼要‘手、眼、身法、步、精神、气、力、功内外八法协调相合,浑然一体。太极拳主张以心会意,以意调气,以气促形,以形会神,强调用意识引导动作。形意拳强调内外六合‘心气一发,四肢皆动’‘以首领身,身心合修’‘以腰催胯,以胯催膝,以肩催肘,以肘催手,以手催指’,形与意、内与外,周身上下无处不合;苌家拳讲究‘内外功用’‘以其外而达于内’‘形以寓气,气以催形,形合者气利’,南拳‘以形为拳,以意为神’。各家各派都注重形体与精神的统一,把人体作为一个整体训练,以外练形体,内练精气神为训练对象,以其外而达于内,完成身心和谐之真,超越自我,达到‘天人合一’”。[9]
3.4 繁荣经济
在休闲时代里,传统武术的经济品牌价值将得到最大化的开发,以适应经济发展而获取经济效益的产物。目前,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传统武术可以形成各种产业化市场:如技术、人才市场方面,可对技术动作进行培训传授,进行竞赛表演,健身娱乐;同时相应的健全人才市场,如高水平运动员、高级教练员、经纪人等;可对技术动作进行书籍、音像制品的出版发行。传统武术用品市场方面,可以进行各类武术器械的生产和销售,可进行各类武术服装的生产、加工和销售,还可以进行纪念品的生产和销售等。传统武术影视市场还可以进行传统武术为题材的录像、电视剧、电影的制作出版发行等。另外,可对理论知识进行书刊、报纸、杂志、影碟的出版发行;可以开馆校和组建传统武术职业俱乐部;可以组织各种比赛赚取门票、电视转播、广告费和赞助费;可组织各种中外民族传统武术文化交流活动;组织具有各种传统武术风格的旅游、文艺演出、信息发布;可在组织武术活动的同时带动经贸活动的繁荣等。
4 小结
新的历史境遇中,机遇与挑战并存。以前,传统武术之所以成为“最大宗最珍贵的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价值本位的缺失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原因。所以,在休闲时代到来的今天,对其价值进行重新理清与定位,努力打造传统武术的休闲品牌势在必行,因为传统武术凝聚着民族的情感,体现着民族化的生活方式,释放着内心的激情,铸造着强健的体魄等价值。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并提升传统武术的休闲品牌价值,为社会,为国家奏出这个时代的最强音。
[1]邓树勋,陈小蓉.现代大学体育理论教程[M].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17.
[2]李天骥,李德印.形意拳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3,1.
[3][6]姚宗勋.意拳——中国现代实战拳术[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144.
[4]徐伯然,沈贤.武术养生与东方哲学[J].山东体育科技,1999,21(3):100-102.
[5]王宗岳.太极拳谱[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1:131-132.
[7]孙俊生,张亚平.中华武术的医疗保健特点及其价值[J].天水师范学院学报,2002(2):99-100.
[8][9]王国志,王岗.和谐的中华武术[J].体育文化导刊,2006(12):81-82.
The Study on the Brand Valu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isure Culture
Xu Jianguo
(Basic Deportme,Suzhou Vocational University,Suzhou,215104,Jiangsu,China)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leisure culture ,the brand valu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is the foreseeable sustainable practice of exercises and the transcendent psychological experience for Chinese people and the whole world. To obtain this value requires hard work from distributers ,psychological and cognitive understanding from receivers ,which need the cooperation from both distributers and receivers. This paper studies the brand value of leisure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and finds out that the value can be concluded as helping cultivate people’s morality ,improving traditional education of adults ,humanities study ,and the harmony of the whole society. There is no doubt that in the age of pursuing leisure life ,to fully exploit and elevate the brand value of traditional martial arts has a great significance to it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leisure culture;traditional martial arts;brand value
G852
A
1672-1365(2010)05-0122-03
2010-03-08;
2010-09-08
徐建国(1963-),男,江苏苏州人,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经济与体育法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