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针治疗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临床研究
2010-12-03吕晓洲
吕晓洲
辽宁省丹东市中医院(丹东 118000)
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VBI)是指椎-基底动脉系统循环不全引起脑干、小脑及大脑半球后部等灌流区的机能障碍,其临床表现复杂。笔者应用眼针加川芎嗪注射液静滴治疗本病,与单纯静滴川芎嗪注射液者对比疗效。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近年丹东市中医院VBI患者72例。临床主要表现为眩晕,头重昏蒙,或伴视物旋转,胸闷恶心,呕吐痰涎,食少多寐,舌苔白腻,脉濡滑等症,辨证属痰湿上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6例,男性17例,女性19例;年龄49~74岁,平均53.4岁。对照组36例,男性16例,女性20例;年龄45~68岁,平均52.7岁。两组性别、年龄、血压、发作次数、发作持续时间、治疗前TCD等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1]执行;西医诊断标准参考张源祥等[2]制定标准执行。
1.3 治疗方法 治疗组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治,眼针取穴基本方为脾区、胃区、上焦区。伴肝肾亏虚者加肝区、肾区;气滞血瘀者加心区;半身不遂者加下焦区。用直径0.30mm、长25mm的毫针,进针后施手法刺激得气,间隔5min刮针柄1 min,留针20min。每天上午9:00~11:00由同一医师进行治疗。同时予川芎嗪注射液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仅以川芎嗪注射液200mg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静滴,每日1次。两组均以10d为1个疗程。
1.4 观察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主要症状、体征;TCD测定治疗前后血管痉挛程度及供血情况;检查治疗前后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
1.5 疗效标准 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判定疗效。显效:眩晕及其伴随症状、体征完全消失,TCD示供血明确改善。有效:眩晕及其伴随症状明显减轻,发作次数明显减少,TCD示供血有改善。无效:症状改善不明显或无改善。
1.6 统计学处理 以华西医科大学PEMS统计软件包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 t检验和!2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表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查结果比较 见表2。结果示两组各指标治疗后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程度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cm,)
表2 两组治疗前后TCD检测结果比较(cm,)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5
Vm PI组 别 基底动脉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 基底动脉 左椎动脉 右椎动脉25.02±5.40 29.90±5.31*△24.79±6.28 26.82±6.00*30.51±3.78 35.76±4.23*△29.66±4.65 33.41±4.31*治疗前治疗后治疗前治疗后治疗组(n=36)对照组(n=36)23.36±4.51 28.56±3.67*△23.22±4.25 26.21±5.32*1.57±0.21 1.04±0.39*1.46±0.31 1.22±0.35*1.26±0.25 0.82±0.44*△1.24±0.20 1.01±0.28*1.17±0.35 0.80±0.38*△1.19±0.25 0.98±0.35*
2.3 其他检测指标 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能等,两组治疗前后均未见明显变化。
3 讨论
VBI是诱发急性脑血管病的一个重要因素,约33%的患者在5年内发展为脑梗死。VBI病因复杂多样,但不外乎血管本身病变、血液动力学障碍、血液成分异常、血管外因素、颅外栓子等方面。
VBI眩晕属中医学“眩晕”范畴,究其病机,《内经》有“诸风掉眩,皆属于肝”、《丹溪心法·头眩》有“无痰不作眩”之说,《景岳全书·眩晕》又指出“无虚不作眩”。临床上多数医者从以上角度考虑,将眩晕分为气血亏虚、清阳不展、脑失所养;肾精不足、不能生髓养脑;脾失健运、痰湿中阻、清阳不升、浊阴不降;素体阴虚阳亢、风阳升动挟痰而上扰清空,肝郁气滞、瘀血阻滞脉络、血液不能上供于脑等证。笔者认为其不外乎精血亏虚,脉络空虚,痰湿之邪因虚而入,或气虚气郁,气血不行,瘀血凝滞脉络不通,其病理产物非痰即瘀。痰来自津,瘀本乎血,津血同源,故痰瘀同病同源,可同病同治。近期研究认为,高血脂和高血黏度与中医学“痰浊”、“瘀血”密切相关[3]。高脂血症为“血中之痰浊”,痰浊留滞于血脉之中是引起高脂血症的重要因素[4]。血流动力学异常是血脉瘀阻的客观指征[5]。
眼针疗法是以中医学经络原理和生物全息论为基础,根据眼球结膜上血管的形色变化,判定疾病的性质与部位,然后辨证针刺眼周特定区穴,以治疗全身疾病的一种方法[6]。我们对VBI眩晕属于痰浊中阻证者应用眼针治疗,以健脾和胃、化痰祛湿为原则,取脾区健脾化痰祛湿,胃区和胃止呕,上焦区疏通头部经络以止眩,配合心区养血活血、疏通经络。临床观察表明,该针法治疗VBI有较好的疗效,能显著改善中医临床症状,改善脑血流速度。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67%,优于对照组的69.44%,表明眼针配合静滴川芎嗪注射液优于单纯静滴川芎嗪注射液。眼针针刺可扩张血管,增加脑血流量,通过直接改善椎-基底动脉系统的血液循环,在调整血流速度和血容量的基础上使VBI得到缓解。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3.
[2]张源祥.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超声对比研究[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6,12(3):50.
[3]冯光功.论肾虚气弱风痰瘀血阻络在缺血性中风恢复期病机中的重要性[J]. 中医杂志,1998,39(8):458 ~460.
[4]程小曲.痰浊型冠心病与血脂、脂蛋白、载脂蛋白的关系及痰浊形成机理的探讨[J].新中医,1994,26(3):7~9.
[5]静文英,刘采英.321例心脑血管病伴高脂血症病人血液流变学变化与中医辨证的关系[J].内蒙中医药,1993,12(2):1 ~ 3.
[6]彭静山.眼针疗法[J].中国针灸,1988,13(6):21.
[7]董文毅,彭敏.眼针疗法的研究进展[J].针灸学报,1991,7(3):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