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临床研究*
2010-12-03张晓云指导陈绍宏
黄 斌 张晓云 王 筠 指导 陈绍宏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成都 610072)
呼吸衰竭是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病情重,治疗效果差。本研究旨在观察中西医结合综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并引入生存质量的评价内容,以期获得适合中国国情、规范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从而提高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救治水平。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患者191例,均为2004年3月-2006年10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急诊内科病房、内江市中医院急诊内科病房和安岳县中医院内科病房住院患者。西医诊断标准符合1980年全国肺心病第3次专业会议修订标准[1],中医辨证诊断标准参照《呼吸病学》中“喘证”标准拟订[2]。呼吸功能不全分级标准按《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3]有关要求执行。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85例,男性46例,女性39例;年龄60~78岁,平均(69.10±9.05)岁;呼吸功能不全程度为轻度29例,中度30例,重度26例。对照组96例,男性50例,女性46例;年龄62~79岁,平均(70.51±8.52)岁;呼吸功能不全程度为轻度33例,中度36例,重度27例。两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参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4]和《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5]予以治疗。包括通畅呼吸道、抗感染、氧疗、营养支持及机械通气等。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口服中药复方 (麻黄15g,杏仁 12g,全瓜蒌 30g,薤白 10g,法半夏 15g,桔梗30g,甘草10g)。每2剂药加水1600mL,先浸泡30min,煎药机定压为1.5个大气压,温度为120℃,煎煮40min,真空塑料包装分为6袋,每袋100mL,每日3次,每次1袋。对照组给安慰剂100mL口服,每日3次,饭后半小时温水送服。两组疗程均为14d。
1.3 疗效评定 (1)治疗第14日综合疗效评定:疗效评分按尼莫地平评分法 [(治疗前积分-治疗后积分)/治疗前积分×100%)]计算。临床控制:疗效评分90% ~100%。显效:疗效评分70% ~90%。有效:疗效评分30% ~70%。无效:疗效评分 <30%。(2)病死率:14d病死率=死亡例数/总例数×100%。(3)呼吸功能不全疗效按以下原则判定:显效为呼吸功能升高2级以上;有效为呼吸功能升高未达2级,但有好转;无效为无进展。(4)自我生活能力评定标准参照Cotes临床轻重分级[6]评定。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结果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 <0.05)。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n(%)
2.2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次症积分比较 见表2、表3。可见两组主症积分在治疗后第3、7、14日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在治疗第7日时主症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次症积分在治疗后第3、7、14日明明显改善(P <0.05),治疗组在治疗第7、14日时的次症积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主症积分比较(分,)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下同
组别治疗组n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治疗14d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治疗14d 85 85 79 78 96 93 86 80咳嗽8.92±0.58 7.72±1.54*5.13±1.78*△3.78±1.36*8.98±1.12 7.79±1.63*5.69±1.45*3.58±1.63*咯痰8.45±1.36 7.65±1.53*4.94±1.75*△2.89±1.67*8.58±1.32 7.45±1.58*5.78±1.54*3.45±1.43*喘息8.78±1.12 7.58±1.79*5.36±2.15*2.78±1.65*8.72±1.13 7.89±1.84*5.83±2.07*2.84±1.63*胸闷8.85±1.63*7.58±1.75*5.32±2.78*3.42±2.26*8.58±1.25 7.69±1.59*5.46±2.51*2.71±2.45*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次症积分比较(分,)
表3 两组治疗前后次症积分比较(分,)
组别治疗组n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治疗14d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治疗14d 85 85 79 78 96 93 86 80食欲4.98±1.63 3.93±1.56*2.75±1.45*△1.91±1.35*△4.99±1.52 4.45±1.51*3.23±1.58*2.31±1.52*腹胀4.32±1.31 3.85±1.42*2.68±1.57*1.38±1.08*4.35±1.34 3.29±1.23*2.51±1.35*1.42±1.18*神疲乏力5.23±1.28 4.68±1.52*3.25±1.73*1.92±1.67*4.97±1.39 4.61±1.28 3.51±1.26*2.31±1.24*自汗5.46±1.25 4.58±1.63*2.98±1.58*2.12±1.18*5.47±1.31 4.57±1.32 3.27±1.45*2.14±1.34*
2.3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血气分析变化比较 见表4、表5。可见两组在治疗第7、14日的FEV1/预测值(%)、FEV1/FVC(%)均较治疗前有不同程度的改善,但组间、组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d两组PaCO2降低、PaO2升高(P <0.05),而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 <0.05)。治疗后第7、14日情况仍大致如此。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表4 两组治疗前后肺功能比较(%,)
组别治疗组n对照组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治疗前治疗后7d治疗后14d 30 29 28 31 28 27 FEV1/预测值48.00±27.69 50.53±12.87 49.29±27.03 47.49±24.12 50.11±12.92 48.14±24.14 FEV1/FVC 64.11±3.27 75.25±2.58 64.66±2.90 62.97±3.34 71.25±2.61 64.20±3.23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kPa,)
表5 两组治疗前后血气分析比较(kPa,)
组别治疗组n对照组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治疗14d治疗前治疗3d治疗7d治疗14d 85 85 79 78 96 93 86 80 PaCO2 8.82±1.45 7.85±1.21*△7.45±1.15*6.78±0.85*8.90±1.23 8.25±1.13*7.47±1.25*6.54±1.14*PaO2 7.47±1.15 8.40±0.92*△9.52±0.76*△10.63±1.21*△7.49±0.98 8.12±0.91*8.96±1.24*10.51±0.78*
2.4 两组治疗前后自我生活能力评分比较 见表6。两组治疗后14d、1月、6月的自我生活能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自我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自我生活能力评分比较(分,)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85 96治疗前7.04±0.97 7.03±0.99治疗后14d 3.93±1.08*△4.73±1.03*治疗后1月3.29±0.94*△3.75±1.16*治疗后6月2.60±0.77*△3.03±1.07*
2.5 安全性分析 两组在治疗前后安全性定量指标分析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表明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合并呼吸衰竭安全性好。
3 讨论
呼吸衰竭是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重要并发症之一,随着医学的发展,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治疗也从单纯的西医治疗发展到中西医结合治疗。长期的临床实践证实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具有价格低廉、疗效确切等特点,适合中国国情。目前虽然有很多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的研究,但对方法学应用仍不够重视,临床试验规范性有待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结论的真实性和可重复性,研究结果难以得到国内外医学界的认可,并直接影响研究结果的推广、应用。
本综合治疗方案的中医协定处方由陈绍宏教授拟定。陈绍宏教授认为,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主要病机为痰浊蕴肺、肺气闭郁,故治疗以宣肺化痰为主,只有宣肺才能解肺气之闭郁,化痰才能解痰浊之蕴肺。本方以三拗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去白酒)、桔梗汤为基本方,其中三拗汤开宣肺气,散风寒而平喘;瓜蒌薤白半夏汤通阳散结、祛痰宽胸;桔梗汤祛痰排脓。三方合用,共奏宣肺平喘、化痰止咳之功。临床若兼有面色萎黄、不思饮食,便溏或虚坐努责等脾气亏虚证候者,加香砂六君子汤(广木香 15g,砂仁 15g,陈皮 15g,党参 30g,茯苓l0g,炒白术30g),以行宣肺平喘、化痰止咳、健脾益肺之功。若兼有心悸、咳而上气,不能平卧,甚至身肿下肢为甚者,此系合并阳虚水泛之证,加五苓散去猪苓(茯苓30g,桂枝15g,炒白术30g,泽泻30g,同时合并苓桂术甘汤在内),以宣肺平喘、化痰止咳、温阳利水,也即“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意。长期的临床研究实践证实,在西医综合治疗的基础上应用上述协定方能降低病死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本观察表明,综合方案在主要症状、体征积分方面均有明显好转,证明其可较好地改善患者的通气功能,从而改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状态。此外,综合方案次要症状改善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综合方案可通过改善患者一般情况,提高患者免疫力,间接增强抗感染作用而改善通气功能,有利于临床推广。
综合中西医综合方案3个协定处方的药理作用,推测其改善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功能通过以下几方面实现:通过麻黄碱的肾上腺素样作用,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保持呼吸道通畅;通过祛痰止咳、舒张支气管,使痰液易于引流,通气功能改善,减轻二氧化碳潴留;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心脏功能,从而可明显改善各个重要脏器的氧供,缓解组织的缺氧;增强食欲,提高营养状态,改善呼吸肌的耐力与收缩力;抗菌、抑菌、抗炎作用,减轻患者的肺部感染,改善呼吸功能;利尿作用可减轻组织水肿,同时能够改善心脏功能;保持体内电解质的稳定;中药中含有丰富的电解质,可补充体内电解质的不足;增加机体免疫力,间接增强抗感染作用。
[1]全国第3次肺心病专业会议.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发作期诊断标准 [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1981,29(4):62~63.
[2]朱元珏,陈文彬.呼吸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777.
[3]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第1辑)[M].1993:53~54.
[4]蔡柏蔷,徐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全球创议[J].中华内科杂志,2001,40(7):489 ~492.
[5]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临床呼吸生理及ICU学组.无创正压通气临床应用中的几点建议[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25(3):130 ~ 134.
[6]Quanjer PH,Tammeling CJ,Cotes JE,et al.Lung volumes and forced ventilatory flows(Report working party“Standardization of lung function tests”of European community for steel and coa1)[J].Eur Respir J,1993,29(6):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