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学男子高水平标枪运动员各阶段投掷技术分析

2010-11-02韩婷婷

山东体育科技 2010年4期
关键词:交叉步标枪躯干

韩婷婷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大学男子高水平标枪运动员各阶段投掷技术分析

韩婷婷

(中南民族大学体育学院,湖北武汉 430074)

采用高速摄影对高校高水平男子标枪运动员投掷步和最后用力两阶段进行定点拍摄获得相关运动学参数,同时根据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有关运动学参数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投掷步获得的动量和扭转力矩缺位,导致“鞭打”、“满弓型”无法完成,投掷步第一、二步躯干角度小,交叉步后倾角度过大。

标枪;运动学参数;投掷步;躯干后倾角

1 前言

目前,大学高水平运动队中男子标枪运动员在最后投掷步和上肢鞭打时因训练、伤病等因素造成成绩、技术等与世界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形成相当大的差距。

世界级标枪运动员为获得较好投掷成绩就必须保持最后投掷各阶段技术衔接稳定并达到技术流畅,关键是投掷步和最后用力的各用力点和阶段具备标枪固有的生物力学特征,最终使标枪在快速运动中获得所需动能和合理角度。[1]

2 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2009年湖北省高校高水平比赛暨水平测试赛,男子标枪前八名运动员,成绩平均为63.54±1.52m,世界优秀标枪运动员8 名平均为92.62 ±2.47m(斯恩特90.58m)。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笔者查阅了大量文献资料,同时针对实验后期数据处理进行了国内外相关标枪运动学参数的对照与借鉴。

2.2.2 录像和录像解析法

本研究采用两架摄影机(NEC型)在2009年湖北省大学生高水平决赛暨水平测试赛现场拍摄了运动员成功投掷的全过程;摄象机垂直与运动平面,固定在助跑道右侧,距运动平面45米,主光轴高度为1.25米,在整个拍摄过程中始终定焦定点;解析应用爱捷录像解析系统对录像进行解析,所得数据进行滤波平滑处理计算有关运动学指标,获得本文所需原始数据。

2.2.3 数理统计

本文对原始数据进行了比赛现场采集与处理,根据实验需要做了前期必要的技术处理,用SPSS13.5统计软件包进行相关统计处理并对所需运动参数进行分析。

3 结果与分析

3.1 标枪投掷步运动参数剖析

3.1.1 躯干与大臂拉引角、左膝弯曲角剖析

世界高水平男子标枪运动员躯干与大臂拉引角、左膝弯曲角89.72 ±5.69、167.3 ±8.45,大学生为 85.89 ±3.73、151.9 ±8.49。如表1所示,从数据中我们可以看出世界级选手躯干与大臂拉引角、左膝弯曲角都要比大学生的角度大,说明优秀选手在高速运动中身体躯干和膝角动作充分协调,各个环节由身躯到左膝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更符合生物力学特征。

3.1.2 投掷步第一、二步剖析

我国大学生标枪运动员投掷步躯干后倾角第一步、二步为13.9 ±3.18°、16.1 ±2.35°与世界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7.3 ±4.48°、7.4 ±3.28°存在显著性差异。由数据显示,躯干后倾角超过一定界值,在高速运动状态下必定造成引枪时上体主动后倾,同时伴随身体重心因速度惯性滞留,重心的后置继而导致左膝支撑稳固性降低。

3.1.3 投掷步第三、四步剖析

世界男子优秀标枪运动员第一步、二步躯干后倾角因控制在较小范围内,到交叉步时获得的幅度角度大就意味着下肢与上体保持了较好的协调性和节奏。第三步和四步分别为21.5±3.79°、22.7 ±4.28°与 18.3 ± 2.13°、19.6 ± 3.43°t检验不显著,由于扭转效果和力度最后是经交叉步而获得的,因大学生标枪运动员第一步、二步躯干后倾角过大,在速度的驱动下,大学生运动员为了达到主动性交叉耦合效应,必然使躯干更大的后倾角幅度差来弥补重心水平移动速度。在现场拍摄中大学生运动员大部分交叉步腿过早伸直,使着地腿缓冲不够充分导致左腿支撑效果降低,进而引起左腿本来因被动前移而前摆下插不充分,数据显示左腿翻转力减小,向前行水平速度降低,本来主动用力反而极其被动无效前移,同时导致躯干后倾角处于瞬时固定状态很容易失去平衡。

表1 世界级男子标枪运动员与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投掷步各个角度

由于大学生运动员训练比赛的主客观因素制约了他们对细微技术的把握,因此在平时训练中加强对技术细节的研究和分析是必要的。躯干后倾角与投掷步关系密切,对高校男子标枪运动员和教练员来讲躯干后倾角容易察觉,当下肢(右腿)过于伸直扭转被动时,也应当会诊断是哪一技术环节出了问题。

3.2 标枪最后用力剖析

3.2.1 重心水平速度、右髋水平速度

根据生物力学原理及标枪动作技术结构来看,最终的用力应该说承接了前面所有的力学特征,第二部分动作由交叉步完结瞬间开始。[2]右脚着地身体依靠惯性前移,当右髋移过支撑点时标枪最后用力开始。世界级标枪运动员重心水平速度、右髋水平速度6.24 ±0.78 m/s、6.52 ±0.31m/s,大学生标枪运动员分别为4.79 ±0.37 m/s、4.87 ±0.24 m/s。很明显在前几个阶段因躯干后倾角度过大造成后续水平速度锐减,形成技术性水平障碍。当前标枪运动员为了获得更大的水平速度,都是在前期速度储备的基础上,在一个很高的水平上进行第二次加速,因此缺失大量的速度会被动进行下一环节的衔接,分摊下一环节的动能。[2]大学生可以通过纵向补偿机制来进行下一次加速,如躯干在交叉步时主动利用扭转力矩获得向前行速度等。

3.2.2 各种角度剖析

世界级运动员右脚着地角、右膝角、右髋角59.7±1.79°、169 ±7.21°、152.34 ±5.20°与大学生相比 66.7 ±2.39°、158.3±5.22°、139.98 ±4.66°在各个环节上都更符合运动学规律,后者右脚着地角大于前者,说明此时右脚形成一个制动支点,不断抵消水平速度。世界级运动员右膝角、右髋角基本上都大于大学生,直接显示最后用力力矩大于后者,身体躯干与下肢形成最佳用力角度,使用力顺序很流畅地过渡到下一阶段,在标枪最后用力环节当中尤为重要(见表2)。

表2 世界级男子标枪运动员与大学生高水平运动员最后用力右脚着地瞬间参数

3.2.3 最后用力剖析

世界级标枪运动员右脚踝角度90.1±3.12°与大学运动员80.3 ±5.22°相比较呈非常显著性差异,从姿态角 33.2 ±1.42°与29.5 ±2.55°呈显著性差异。右脚着地角59.7 ±1.79°与66.7±2.39°具有显著性差异,根据参数解析可能是因大学生运动员右脚最后用力时,弥补左侧支撑弱蹬转过于急迫造成或是受膝角牵制。世界级标枪运动员右脚落地方向与投掷方向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达到45°,由于右髋水平速度6.52±0.31m∕s,此时右脚落地后无任何扭转动作直接进入蹬伸阶段状态,保证了右腿积极蹬伸送髋前移。[3]大学生运动员因速度原因提早制动右移过早,左肩无内扣使肩轴提前转动。经t检验高校男子运动员右髋角与世界运动员不具显著性差异。

4 结论

4.1 投掷步差异显著

大学生标枪运动员投掷步第一、二步躯干倾角与世界级运动员存在显著性差异,造成第三、四步重心滞后,下肢支撑受到限制以及下肢补偿性稳固导致水平速度锐减。

4.2 重心水平速度、右髋水平速度

最后用力阶段速度下降明显,特别是重心水平速度、右髋水平速度直接导致躯干在交叉步时主动利用扭转力矩获得向前行速度的优势消失。

4.3 右脚着地角、右膝角、右髋角

大学生右角着地角过大形成早期制动,对水平速度影响极大,右膝角、右髋角过小证明最后鞭打因下肢无法补偿而使躯干过于追求“满弓”。

[1]王世忠.优秀标枪运动员各阶段用力因素分析[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2,6(2):78 -79.

[2]邓华.世界男子标枪运动员从交叉步到出手技术生物力学分析[J].田径,2002,(3).

[3]文超.田径运动高级教程[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4:109.

[4]朱广华.对标枪运动员最后用力参数的分析[J].中国体育科技,2000,2(8):34.

Throwing step of high-level men's javelin athletes in colleges

HAN Ting-ting
(South Central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Wuhan 430074,China)

This article is written on the basis of the kinetic parameter by adopting high-speed photograph and set- photograph on high-level men's javelin athletes in colleges.By comparing with the kinetic parameter of top throwing athletes in the world,this article concludes that the absence of momentum and torque made by throwing step causes unfulfillment of whiplash movement,the small trunk angle of the first and second throwing step and the large caster angle of cross-step.

javelin athlete;kinetics parameter;throwing step;caster angle

G824.3

A

1009-9840(2010)04-0080-02

2010-08-18

韩婷婷(1984- ),女,湖北武汉人,硕士,研究方向体育运动训练学。

猜你喜欢

交叉步标枪躯干
初始条件对男子投掷标枪飞行远度影响的分析研究
物理知识点在标枪运动中的应用
基于PSO 算法的有限元仿真模型
树与人
篮球:交叉步持球突破教学设计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正常成人躯干皮肤温度觉阈值测定
提高青少年速度与多方向移动能力的练习方法
仰卧起坐,使你躯干更有力
轮滑弯道交叉步滑行教学方法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