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高专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010-10-26刘文艳戴力明王学娅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药理学讲授竞赛

刘文艳,张 何,戴力明,韩 健,王学娅

(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高职高专中药药理学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刘文艳,张 何,戴力明,韩 健,王学娅

(辽宁中医药大学职业技术学院,辽宁 沈阳 110101)

中药药理学;高职高专;教学质量

中药药理学是医药学院中药学系的主要课程,主要阐述中药功效的机理,也就是用现代医学和药理学知识去研究传统中药学中各种中药的功效。学生普遍反映学习这门课程有困难。笔者结合多年中药药理学教学经验分析其原因主要是:(1)该课涉及的现代医学基础知识多。许多章节都需要以生理知识为基础导入新课,例如泌尿系生理知识是掌握茯苓、泽泻等利水渗湿药功效机制(利尿作用)的基础,血液凝固机制是掌握止血药止血机制的基础等,而药学系开设的医学课程比较少,且相应的课时也很少,如人体结构与功能课程仅40多学时,还包含解剖学、生理学、组织胚胎学等多门医学基础课,又由于是考查课,学生对其重视程度不够,掌握的知识很少。讲授中药药理学时如果不对涉及的其他学科内容进行详细讲解,学生就听不明白,如果详细解释,就会耽误教学进度。所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既完成教学任务,又使学生掌握所学内容确实有一定难度。(2)该课包含大量实验。例如,中药药理学认为祛风湿药之所以能治疗风湿痹痛,是因为它有镇痛和抗炎作用,镇痛作用可用热板法、扭体法、光电法等实验来验证,如果教师仅是口头叙述这些实验方法,学生就会觉得很抽象,教学效果差,如配以图片、录像等,可使学生牢固掌握知识。(3)高职高专生基础薄弱,学习主动性差。要提高教学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高职教育必须在高等教育的基础上进行改革。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是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将学院2个年级的中药制药专业学生随机分为2组:改革实践教学组和传统教学组,2组采用相同的中药药理学教材、相同的教学大纲、相同的授课时数70学时(48学时理论+22学时实验)。

1.2 研究方法

对改革实践教学组结合多种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对传统教学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授课。

传统教学组在教学过程中仅采取教师讲授加板书的方法,不使用任何教学辅助手段。改革实践教学组除教师讲授、板书外,还采用以下教学手段辅助教学,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强化基本知识。(1)预习。课后留少量与下节课相关的问题,让学生预习,使其做到“有备而学”,充分消化、吸收课堂讲授内容。(2)课堂提问。(3)进行一次阶段考试。(4)进行一次知识竞赛。(5)适当配以多媒体教学。

2 结果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之后,对传统教学组和改革实践教学组进行期末考试,2组采用题型完全相同的试卷,包括名词解释、判断、填空、单选、用现代药理学术语解释中药的经典理论(如山楂善消肉食之积、甘草解百毒等)、简答。习题难易程度相当,为防止考试题目的随意性,涵盖面较宽,尽量减少误差分,结果见表1。

表1 2组学生期末考试成绩比较[n(%)]

3 讨论

考试是检测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有效手段,以期末成绩作为检测教学质量、学生对知识掌握程度的指标。从表1可以看出,改革实践教学组学生考试成绩的优秀率(60.0%)远远高于传统教学组(28.2%),良好率(28.0%)及中等率(4.0%)又低于传统教学组(分别为39.8%和23.2%),及格率差距小,改革实践教学组不及格率为0.0%。由此可见,改革实践教学组学生成绩大部分分布在“优秀”分数段,而传统教学组学生成绩大部分分布在“良好”分数段。这说明改革实践教学法优于传统教学法,多媒体教学、小组知识竞赛及阶段考试等教学方法的运用可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3.1 采用多媒体教学可提高教学质量,增加授课信息量

采用多媒体教学能将难以用板书表达的内容及知识用形象、动态的形式表现出来,在有限时间内极大增加了授课信息量。例如讲述大黄的泻下作用时,可以将几个关键的步骤,如小鼠灌胃给药、解剖腹腔(见图1)等,通过多媒体课件直观展示给学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使知识点简单明了、易于掌握。通过图1学生可立刻看到小鼠充满混有墨汁的大黄煎液的小肠,其中墨汁起显色作用(看到黑色墨汁就知道大黄煎液流到了何处)。图2、3展示的是通过颈动脉和颈外静脉建立体外循环的部分实验过程,主要用于配合讲授活血化瘀药,这些图片来自平时的实验、预实验或科研工作,均是第一手资料,在教学中运用可将枯燥的课程内容变得生动有趣,既提高教学质量,又达到教研结合的目的。

图1 大黄的泻下作用实验

图4、5讲授人参的益智作用,图4简单描述了记忆过程各步骤及具有增强记忆力作用的某些中药;图5给出的是一些检测补虚益智药作用的实验方法,这些课件可使需要花费很多时间才能讲明白的内容变得简单明了。

图2 活血化瘀药体外抗凝实验步骤1

图3 活血化瘀药体外抗凝实验步骤2

图4 记忆过程各步骤及具有益智作用的某些中药

图5 检测补虚药益智作用的实验方法

多媒体课件有文字、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教师在备课时要精心设计,防止课件形式单一,但也不能让学生眼花缭乱,更不能将书本上的内容直接搬到屏幕上,使课堂气氛沉闷;同时教学过程中要把握好课堂教学进度,给学生留出记笔记和思考的时间。

3.2 预习可使学生有更多时间和精力关注课堂讲授的重点和难点

课前预习不是简单看一遍书,而是结合所掌握的知识积极思考,前后贯通、温故知新,努力理解教材中的内容,建立知识间的联系。学生若是能通过预习、甚至有条理的复习做到心中有数,上课时的课堂讲授对他们而言就是再次接触、再次理解的过程,使他们有更多的时间与精力去关注教师讲授的重点和难点,有利于师生互动,充分消化知识,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1]。

建议教师制定督促措施,如采用课堂提问、询问学生预习中存在的问题、让学生概括预习内容[1]等方法督促学生预习。

3.3 课堂提问可督促学生及时复习,减缓遗忘知识的速度

每2学时的第一次课堂讲课前针对前一节课的重点内容或要求预习的内容提问1~2名学生,并配合课后复习,强化课堂教学内容。经常性复习可巩固所学知识,及时性复习可减缓遗忘的速度[1]。及时进行复习可以避免某些学生靠考试作弊等偶然因素取得及格的现象,有利于学生养成平时努力学习的好习惯。在授课过程中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及相关内容进行讨论也是一种良好的教学方式,不仅可督促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可锻炼学生独立思考能力。

建议教师提问时记分,以引起学生对课堂提问的重视。如果缺少约束机制,时间一长学生就会对提问麻木,回答不上问题也不在意,课堂提问就会成为一种形式。

3.4 阶段考试是学习后续课程的动力

阶段考试虽然在高等教育中不太常用,但是应用于高职高专教育可取得很好的效果,这是因为高职高专生底子薄,学习主动性差,在学期中间进行一次闭卷考试对他们的学习有督促作用。第一节课即告诉学生有阶段考试,考试形式为笔试,并在平时经常强调以督促学生认真学习。“考一遍胜过复习十遍”,阶段考试配合课堂提问及课后复习使学生多次、反复地学习知识,能起到强化学习效果的作用。此外,根据考试结果对学生掌握教学内容的情况作出分析,也有助于教师因材施教,提高教学质量。

建议将阶段考试成绩纳入期末总评成绩,以引起学生重视。

3.5 小组竞赛可使课堂知识传授由静态变为动态、平面变为立体,学生主体作用得以充分发挥

趣味学习会使学生灵活、充满兴趣地学习知识。改革实践教学组教学进行到2/3左右时,组织一次中药药理学知识竞赛。竞赛前做好宣传工作,竞赛时全班参与,全班学生分成4组,每组推选3名学生参赛,由其余学生形成助威团;竞赛形式有必答、抢答(均包括助威团)2种,均为口答;各组选手和助威团累积计分,第一名者组内学生均有奖品,选手奖品优于助威团成员。各组选手准备都非常充分,助威团成员表现也都很出色。开展这一活动的主要目的是通过轻松、热烈的竞赛氛围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这种寓教于乐的学习形式使学生在注意力高度集中的状态下所学的知识记忆牢固,学习效率高。

竞赛过程中每个人都积极表现,为本组“挣分”,这种传授知识的形式不仅使学生充分享受学习的乐趣,还培养了他们锐意进取的学习态度,锻炼了其口才及应变能力,同时加强了团结合作意识。

竞赛前准备阶段的工作培养了学生组织能力、协调沟通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资料收集整理、信息交流、分工合作、讨论答案等过程中小组成员的合作,以及竞赛时选手间、选手与亲友团之间的密切配合都可使学生深深体会到集体荣誉的重要性[2]。

知识竞赛是融知识、语言、思维、心理等多方面素质于一体的综合性展示[3],它为学生提供了参与与合作、展示才华和个性的平台,发挥了他们的潜力,对推进素质教育大有帮助。竞赛过程把课堂的知识传授由静态变为动态、平面变为立体,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最大限度地达到教学目标,且与奖励制度相结合,将枯燥的灌输式教学变为快乐的情境教学[4],值得推广。

在竞赛过程中教师应把握好进程,既不能过于松散,也不能过于刻板,教师要具备教学机智,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4]。

总之,无论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出发点和落脚点都应该是学生。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的不同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教学方法,使知识的传授和能力的培养有机结合起来。

[1]张晓菲.教学的重要构成环节——预习和复习[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8):89~90.

[2]李清凤.辩论式教学在护理概论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8):98~99.

[3]岳联革,李珠男.浅析“参与型”课型在高职院校病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8):72~73.

[4]李翠轻,王瑞玲.小品扮演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卫生职业教育,2008,26(15):57~59.

G420

B

1671-1246(2010)07-0040-03

注:本文为辽宁省“十一五”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职31-6]

猜你喜欢

药理学讲授竞赛
基于药理学分析的护理创新实践探索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艺术药理学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我学习和讲授世界民族音乐课程的经验和体会
思政课教学中如何做到讲授“活”?
药理学原则在抗微生物药给药方案设计中的应用
药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初探
注重有效讲授 打造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