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护生学习动机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2010-09-23李敏玲吴玲敏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4期
关键词: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动机

李敏玲,吴玲敏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高职护生学习动机与心理健康状况调查

李敏玲,吴玲敏

(宜春职业技术学院,江西 宜春 336000)

目的 了解高职护生的学习动机和心理健康状况。方法 采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和学习动机调查表对436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 高职护生的学习动机中外在学习动机占主导(70.87%),外在动机组高职护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高。结论 外在学习动机不利于高职护生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教师应培养和激发高职护生的内在动机,促进其身心健康。

高职护生;学习动机;心理健康状况

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驱使其行为朝向一定的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1]。护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其心理健康状况不仅会影响其在校的生活质量,而且会影响学习效果。为了解高职护生的学习动机与心理健康状况,现对我校436名高职护生进行调查和测试,结果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采取整群抽样方法,抽取我校2008级436名高职护生为调查对象,均为女生,年龄16~19岁,既往无精神病史。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大学生人格问卷(UPI)。UPI为我国高校应用最早、最为广泛的心理普查问卷之一。该问卷由60个项目构成,其中 4 个项目是测伪题(5、20、35、50),不计得分,其余 56个项目反映学生的苦恼、焦虑、矛盾及其与身体有关的症状,得分越高表明心理问题越严重。56个项目测评结果分3类:一类被认为确有心理问题,需要进行持续心理咨询,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1)UPI总分>25 分;(2)对第 25 题做肯定选择者;(3)测伪题中至少有2题做肯定选择者;(4)明确提出咨询要求者。二类为没有严重心理问题,但可作为咨询机构今后关注的对象,即满足下列条件之一者:(1)UPI总分在 20~25 分之间;(2)在第8、16、26题中有1题做肯定选择者;(3)测伪题中有 1题做肯定选择者。三类为没有任何心理问题。

(2)学习动机调查表。该表参考陈军等[2]设计的学习动机测量表,结合护理专业的特点,设定了6个选项,包括①就业动机:主要从就业角度考虑,认为护理专业比其他专业就业率高一些;②专业动机:认为护理专业比较适合女孩子学习,自己的性格适合做一名护士;③受父母之命:由父母安排;④从众动机:看到别人填报护理专业,自己也随之填报;⑤随意动机:自己不知道,随意而报;⑥理想动机:了解一些护理工作的内容,喜欢并愿意在护理工作岗位上做一番事业。护生选择1项与自己最相符的选项,选①或③记入外在动机组,选②或⑥记入内在动机组,选④或⑤记入动机不强组。

1.2.2 调查方法 共发出调查问卷436份,回收有效调查问卷412份,有效回收率为94.5%。

2 结果

2.1 高职护生组与常模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见表1)

表1 高职护生组与常模组心理健康状况比较[n(%)]

2.2 不同学习动机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见表2)

表2 不同学习动机高职护生的心理健康状况[n(%)]

由表2可知,高职护生的学习动机以外在学习动机为主者(292人,占70.87%)最多,其次为以内在学习动机为主者(93人,占22.57%),学习动机不强者较少(27人,占6.56%)。

2.3 不同心理健康状况高职护生的主要心理问题(见表3)

表3 不同心理健康状况高职护生的主要心理问题[n(%)]

3 讨论

3.1 结果分析

表1 结果显示:高职护生二类心理问题的发生率为35.92%,高于常模组,有一类心理问题的高职护生达42人,值得高度关注。表3结果显示:高职护生心理问题表现在情绪、人际关系及父母期望值过高等方面,情绪对心理健康起较为关键的作用。

学习动机分为内在学习动机和外在学习动机,内在学习动机是指学生对学习活动本身发生兴趣而产生的一种学习动机;外在学习动机是指除学习本身以外,由外部诱因激发出来的动机。表2结果显示,高职护生的学习动机以外在学习动机为主导。高校扩招和社会供求关系的结构性失衡导致大学生就业越来越难,很多家长和学生以将来就业作为学习目的的首选[3]。这种外在学习动机的内驱力较小,维持时间不长,当激发起某种动机的外在条件一旦消失,被激发起来的学习行为就较难维持。当护生面临就业等压力时容易导致学习动机缺乏,学习兴趣和积极性不高,出现为学习而学习的现象。如未能及时调整心态,护生可能会出现抑郁、情绪低落等不良心理状态,甚至产生厌学心理。而出于对专业感兴趣,想实现理想等内在学习动机的护生更容易对本专业产生较强的专业情感,更能客观看待学科发展中的问题,更易确立专业责任感、使命感和时代感,为促进护理事业的发展而不懈努力,会以积极的心态对待之,并产生积极的效果。表2结果显示,内在动机组高职护生的心理问题较其他2组少,且具有显著性差异。有研究表明,学习动机不强的护生,其学习往往处于被动状态,且容易产生抑郁、焦虑、恐惧等心理问题[4]。

3.2 建议

大量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提升学习动机,因此我们在对高职护生进行健康指导和帮助的过程中,应注意培养和激发高职护生的内在学习动机。

3.2.1 加强护理专业思想教育 研究表明,学习动机的产生与个人倾向性有密切关系,如果护生所选择的职业与职业理想一致,就会产生积极的专业倾向,表现出对所选专业积极的态度、爱好和兴趣,从而形成强烈的内在学习动机[5]。因此,学校应加强对护生的专业思想教育,使护生对护理事业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加强南丁格尔无私奉献精神的宣传,让护生了解护士是一个崇高的职业;还可以邀请护理界的前辈与护生接触,使护生对护理专业有一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以此来培养护生的专业兴趣,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

3.2.2 合理设置课程和学习目标,激发学习兴趣 护理作为一门技术性职业,可通过让护生尽早接触临床,延长实践时间,提高其对职业的感性认识。采用倒置性的课程设置方式,比如在护生入学后第二学期就可安排基础护理学、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等临床课程,而将基础医学课程在临床课程之后开设,以此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

合理、清晰且富有吸引力的学习目标会使护生保持一个良好的、积极向上的学习动机,学习目标的难度应是递增的,例如导尿的操作是非常繁琐的,而且细节也多,若开始练习时仅强调护生必须严格遵循无菌原则来完成操作流程,操作熟练后再结合节力原则、爱伤观念等调整操作细节,则可以避免护生因反复失败而产生的挫折感。

3.2.3 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策略,增强学习信心 护理课程与临床结合紧密,在教学中多用临床案例可引起护生的注意与学习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可大量应用以问题为基础的情境教学。从患者存在的问题着手,鼓励护生自行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通过努力解决问题[6],增强学习信心,进一步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强化理论认为,受到强化的行为比没有受到强化的行为更有可能重复出现[7]。在学习活动中奖励比惩罚更能激发护生的学习动机,当护生取得进步时要及时表扬,使护生获得成就感,增强自信心,而没有获得表扬的护生则会为以后能有机会受到表扬而努力,从而激发其内在学习动机。

3.2.4 营造和谐的人际氛围 和谐的校园人际关系有利于护生保持良好的心理健康状态。教师应以身作则,加强与护生的感情交流,增进与护生的友谊,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帮助他们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以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1]李伯黍,燕国材.教育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陈军,张小远,刘欢欢,等.不同就业价值观医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及其个性特征[J].中国临床康复,2005,9(9):87~89.

[3]黄发友.当前高校毕业生择业观念剖析[J].广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4(6):92~96.

[4]薛志敏,刘哲宁,国效峰.个性、生活事件、应付方式对大学生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临床康复,2003,7(1):156~157.

[5]林正范.大学心理学[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6]黄静,钱桂生,郝彦林,等.军医大学生心理特点及学习动机培养[J].西北医学教育,2003,11(1):31.

[7]孙桂珍.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2,2:119.

G526.5

B

1671-1246(2010)14-0103-02

猜你喜欢

健康状况学习动机动机
Zimbabwean students chase their dreams by learning Chinese
二语动机自我系统对动机调控策略及动机行为的影响研究
如何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动机
如何激发初中学生英语学习动机
动机不纯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论幼儿的动机特点与良好动机的培养
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来建立有效的学习共同体
高校教师健康状况调查
“中小学生身体健康状况下降”问题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