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改进解剖学理论教学方法促进高职护生自主知识构建

2010-09-22林乃祥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9期
关键词:腱索乳头肌猪心

张 蓓,林乃祥,程 翔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改进解剖学理论教学方法促进高职护生自主知识构建

张 蓓,林乃祥,程 翔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苏州 215009)

目的 改部分解剖学理论教学为边做边学,创新并探讨解剖学学习新路径。方法 选择护生有一定感性认识的解剖器官,让护生边做边学,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促进护生自主知识构建。结果 实验组护生的感性认识不断加深,理论知识得到拓展,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用结合,效果明显。结论 边做边学是省时、高效的学习方法,值得推广。

解剖学;理论教学;边做边学

学习解剖学时,基本上采用三步曲:(1)教师借助教科书、挂图、板书满堂灌,即使是现在教学条件已大大改善,可以借助Powerpoint展示大量图片,但仍存在“一言堂”现象;(2)实验课教师先指导,然后护生观察模型、挂图、尸体标本,完成实验报告,由于高职教育学制和周期短、课程多、课时极度压缩,护生往往是走马观花,许多疑问来不及弄清,就稀里糊涂地往下学;(3)护生课后看书、完成作业、反复背诵、机械记忆,只为应付考试。

我们将部分解剖学理论教学改为边做边学(以下称“以做代学”),以用促学,以护生为主体,通过观察挂图、模型,动手解剖相关器官,或在活体上触摸、准确定位进行自主学习,体现以能力为本位、以生为本的职业教育理念。我们实践创新团队成员(以下简称“团队成员”)配合指导教师在2009级新生中进行如下尝试。

1 对象和方法

1.1 选题

选择护生有一定感性认识的器官——心作为实验内容。实验组护生不参加该内容的理论课学习,而直接动手操作,以做代学,时间为1小时。心的位置等内容由指导教师按常规穿插入教学中。

1.2 抽样

在指导教师任教的2009级7、8、9、10新生班中,经系统抽样抽签盲选10班为实验班,再抽签盲选该班学号尾数为3、6号的护生作为实验组,其余护生为对照组。

1.3 准备

指导教师要求实验组护生预习相关内容,上网搜索或查找相关资料。团队成员设计实验路线(见表1),制订可能遇到问题的解决方案,准备实验器材和猪心等。

2 实践与结果

2.1 实践

指导教师对照模型稍作点拨,团队成员进行示教,并解决护生实践中发现或提出的问题。实验组护生按实验路线动手解剖猪心,并做好记录。

2.2 考核

实验组护生按时完成实验,其正确率达98.7%。实验前后考试成绩见表2。

2.3 评价

实验组护生从个人参与度、自我努力程度、团结协作、收效(知识、素质与能力)等方面客观地作出自我评价,护生互相评价,指导教师评价,获取的定性资料见表3。

2.4 应用

让实验组护生在实验课上给对照组示教猪心的解剖,以检验以做代学的实践效果,结果示教非常成功,实验组护生自信心增强。

3 讨论和反思

从考试结果看,实验组期末平均成绩比期中平均成绩进步1.8%,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以做代学与传统教学方法没有差异;从实验结果看,实验组实验正确率达98.5%以上,明显高于其他实验报告及对照组的实验报告成绩;从评价结果看,实验组护生能力和素质得到提高,符合职业教育的宗旨,符合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达到素质教育的培养目标。

3.1 以做代学,加深感性认识

表1 以做代学——心的位置、外形与猪心内腔、动脉观察内容和解剖路线及评价

表2 实验前后2组考试成绩及相对值比较

表3 实验组个人参与度、自我努力程度、团结协作、收效结果

在传统解剖学教学中,很多教师“读教材”,护生“听教材”,枯燥的理论,乏味的教学,渐渐使护生失去学习兴趣,从而进入恶性循环。以做代学改理论教学为动手解剖,不仅让护生有耳的听取,还有手的触摸、脑的思考、眼的观察,多种感官被充分调动,原本模糊的形态结构,如冠状窦口、卵圆窝、三尖瓣、腱索和乳头肌一目了然,生动直观,加深了护生的感性认识。

3.2 亲手实践,深刻理解书本内容,理论知识得到拓展

护生亲手实践是以做代学的核心,改变传统的教师讲解、教师操作的垄断课堂模式,护生原本不易理解的知识,如为什么房室瓣有腱索、乳头肌而动脉瓣没有,它们的作用究竟如何等,现在不讲自通,使理论知识得到拓展。

3.3 激发学习兴趣,增强自信心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1]科学研究也表明,没有一种获得知识的方法像自主学习那样牢固。大多护生没有解剖动物器官的经历,以做代学可激发其好奇心。在探索心的每个部位的过程中,护生不能理解瓣膜的作用,让其在瓣膜下填塞棉球,直观明了,护生豁然开朗。如何证明腱索和乳头肌的作用?让护生剪断腱索、乳头肌反证它们的作用,找到问题的突破口,学生的学习兴趣更高了。有兴趣就有动力,当问及为什么房室瓣有腱索和乳头肌而动脉瓣没有时,因为护生会思、会做,自信心增强,于是很快回答:“它像口袋,口袋装满东西只会鼓出来,不会翻下去,所以不要腱索和乳头肌牵拉。”

3.4 增强动手、理解、释疑、记忆能力,提升综合素质

面对完整的猪心,护生刚开始不知道解剖剪从何下手,先让护生讨论再进行解剖;当实验中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护生可以先做好记录,实验后由团队成员或指导教师解答,为护生提供自主探索及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平台,使护生的综合能力、科学文化素质得到整体提高。

3.5 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和团队协作精神

态度决定一切。实验需要团体协作。实验时,护生根据自身特长,既有分工,又有合作,个人能力得到发挥,团队意识更强。实验后,护生在自我评价中表示:相互讨论,团队协作,取他人之长,补己之短,共同提高,不仅调动了学习的自主性和积极性,更重要的是体现了自我价值,养成了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了团结协作精神,自身素质和能力得到进一步增强。

3.6 学会充分利用时间,提高学习效果

护生在解剖猪心、自我学习的过程中,通过“做”获取知识,学会充分利用时间。由于感性认识在大脑中会形成长久的记忆,可以为以后临床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与医学教育培养出不仅具有优良的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而且具有较强的解决临床问题能力的医务人员的培养目标[2]相吻合。

听来的忘得快,看到的记得住,动手做更能学得好。以做代学,一是让教师不必“一言堂”;二是护生动手、动脑、动口及综合能力增强;三是可以大大激发护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四是使护生很好地理解理论知识;五是使护生所学知识扎实,记忆巩固;六是能缓解高职教育学制和周期短、课时极度压缩与大量授课内容的矛盾。何乐而不为?改革教育模式关键在于更新教学理念,敢于创新,大胆进行教学改革,真正达到“注重能力、注重素质、整体优化、面向临床”的教学目标[3]。

在解剖学教学中,骨、骨骼肌、喉、气管、肺、大多数消化器官、肾、部分生殖器官都可以直接让护生对照模型、标本或直接解剖动物脏器。以做代学,由师传徒受的接受型学习模式变为发现型、研究型学习模式,开辟解剖学学习新路径。

[1]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2]孙新忠,王之一.浅淡护理专业的解剖学教学改革[J].卫生职业教育,2001,19(5):51~52.

[3]简晓红,刘丽华,王岐本.护理专业人体解剖学实验教学内容和方法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科技创新导报.2008,(36):119.

G421

B

1671-1246(2010)19-0050-03

江苏省教育厅大学生实践创新计划“解剖学学习方法新路径的探讨”(506)

猜你喜欢

腱索乳头肌猪心
右心室乳头肌的解剖学特征及临床意义
首例猪心移植患者活了2个月
首例成功的猪心移植人体手术已酝酿了一个世纪
经心尖人工腱索植入器械的优化设计与分析
TGF-β1在二尖瓣腱索断裂患者血清与组织中的表达
应用二维斑点追踪技术评价肥厚型心肌病患者乳头肌功能
左心室乳头肌起源室性心律失常的电生理特征及导管消融
健康时令菜
体虚,煲核桃莲子猪心汤
二尖瓣成型术治疗二尖瓣腱索断裂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