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职护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及个性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2010-09-22李源源刘金宝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19期
关键词:护生学习成绩人格

李源源,刘金宝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中职护生学习成绩与心理健康及个性特征的相关性研究

李源源,刘金宝

(新疆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新疆 乌鲁木齐 830000)

目的 研究影响中职护生学习成绩的心理因素。方法 采用SCL-90和EPQ量表对477名中职护生进行测试,并进行相关研究。结果 中职护生心理健康状况低于全国青年常模,有18.13%的护生存在心理问题,以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为主。多因素回归分析,人格特征中的N和L维度与学习成绩无相关关系,而E和P维度与学习成绩呈负相关关系。结论 健全的人格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对护生进行专业技能知识教育的同时,还需注重他们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

中职护生;心理因素;学习成绩

中职护生平均年龄17岁左右,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有关资料显示,中职护生中存在心理问题或反应不良者高达20%~30%,并呈上升趋势[1]。有相当比例的护生存在学习方法、考试、人际交往、生活消费、青春期心理适应、择业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学习成绩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护生在校期间的知识掌握情况,是护生、教师、家长、用人单位都比较关注的问题[2]。影响学习成绩的非智力因素很多,Blickle G的研究表明,人格因素对学习成绩有一定影响[3]。国内研究者认为心理健康对学业成绩有直接效应[4]。因此,研究中职护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及个性特征与学习成绩的关系,分析其人格特征、心理素质、专业、性别和生源等指标与学习成绩的关系,找出影响中职护生学习成绩的主要心理因素,为今后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培养中职护生良好的个性品质,提高其学习能力及医学基础课教学质量,采取相应干预措施提供科学依据。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09年12月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对某中职卫校护理专业477名学生进行调查。

1.2 方法

1.2.1 调查方式 调查人员利用心理测试软件,采用同一指导语,分批次对调查对象进行集体测试及问卷调查。

1.2.2 调查工具 (1)采用精神卫生评定量表SCL-90[5]评定调查对象心理健康状况,统计躯体化(F1)、强迫(F2)、人际关系(F3)、抑郁(F4)、焦虑(F5)、敌对(F6)、恐怖(F7)、偏执(F8)、精神病(F9)9个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其中采用5级评分法,即1=无,2=轻度,3=中度,4=较重,5=重度。(2)采用龚耀先修订的成人艾森克人格问卷(EPQ量表)[6]评定调查对象的人格状况,统计情绪稳定性(N)、内外向性(E)、神经质(P)、掩饰度(L)4个维度。

1.2.3 相关信息调查 包括性别(男=1,女=0)专业(护理=0,药剂=1,检验=2)、生源(城镇=1,农村=0)、独生子女(是=1,否=0)、母亲文化程度(小学=0,中学=1,大学=2)及入校中考成绩、月平均消费水平等。

1.2.4 学习成绩 将3门主干医学基础课(正常人体学、医用化学基础、人体机能学)考试成绩进行标化后取其平均值,采用百分位数法[7]>75为优良,25~75为中等,<25为较差)评定学习成绩等级。

1.3 统计分析

心理测试结束后,采用SPSS10.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和多元回归分析。

2 结果

2.1 精神卫生评定

(1)中职护生与全国青年常模比较(见表1)。提示中职护生的强迫、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和精神病7项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并有显著性差异(P<0.01或0.05)。而躯体化和人际关系因子得分虽比全国青年常模高,但无显著性差异(P >0.05)。

表1 中职护生与全国青年常模SCL-90因子得分比较(±s)

表1 中职护生与全国青年常模SCL-90因子得分比较(±s)

因子 中职护生(n=477) 常模(n=781) t值 P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1.33±0.361.81±0.521.75±0.591.61±0.571.62±0.491.54±0.481.39±0.461.61±0.521.43±0.471.34±0.451.69±0.591.76±0.671.57±0.611.42±0.431.50±0.571.33±0.471.52±0.591.36±0.470.8035.7231.0742.8376.5792.0873.4084.4347.061>0.05<0.01>0.05<0.01<0.01<0.01<0.01<0.01<0.01

(2)心理健康状况(见表2)显示,477名中职护生中,有15.65%的护生存在轻度心理健康问题,2.48%的护生存在明显心理障碍,以强迫心理问题最为突出,其次是人际关系和偏执问题。

表2 因子得分大于2和大于3的护生情况[n(%)]

(3)性别差异(见表3)显示,女护生各因子得分及总均分均高于男护生,而且在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

表3 男女护生SCL-90因子得分比较(±s)

表3 男女护生SCL-90因子得分比较(±s)

因子 男(n=105) 女(n=372) t值 P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1.29±0.371.74±0.591.63±0.481.51±0.521.43±0.471.49±0.541.21±0.381.58±0.571.47±0.411.32±0.381.81±0.531.82±0.611.68±0.601.60±0.571.56±0.511.43±0.481.62±0.581.62±0.381.8341.7343.7553.5723.1161.1083.5341.1342.839>0.05>0.05<0.01<0.01<0.01>0.05<0.01>0.05<0.01

2.2 与学习成绩的关系

(1)心理健康、人格特征与学习成绩的分析结果(见表4)显示,除人际关系在不同学习成绩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1)外,其余心理问题均无显著性差异。人格特征方面的N和L维度与学习成绩无相关关系,而在E、P维度方面,较差、中等和优良者之间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表4 不同学习成绩护生SCL-90和EPQ各因子得分均值比较(±s)

表4 不同学习成绩护生SCL-90和EPQ各因子得分均值比较(±s)

因子 较差(n=116) 中等(n=264) 优良(n=97) t值 P F1 F2 F3 F4 F5 F6 F7 F8 F9 ENPL 1.34±0.351.75±0.431.65±0.451.59±0.531.50±0.431.51±0.431.32±0.381.56±0.421.45±0.3712.67±4.1311.45±4.786.08±2.9710.97±3.791.38±0.391.85±0.581.81±0.631.67±0.611.60±0.531.58±0.531.41±0.461.61±0.571.51±0.5612.12±4.0311.14±4.965.55±2.8311.69±3.471.35±0.381.87±0.561.81±0.621.66±0.531.51±0.521.51±0.431.41±0.531.65±0.571.53±0.4311.39±4.3311.49±4.754.85±2.7312.19±3.520.0111.6815.3210.5111.6511.7512.2510.8231.7744.1750.0156.8734.157>0.05>0.05<0.01>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5>0.01

(2)影响学习成绩的多元回归。以性别、专业、生源、是否独生子女及心理健康状况和人格因素为自变量(x),学习成绩(优秀=1,较差=0)为应变量(y),进行多元回归分析。所分析的17个因素中,与学习成绩有关的因素有8个,分别为性别、生源、是否独生子女、人际关系、恐怖、内外向性、神经质和掩饰度,将这8个因素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最终进入模型的有4个因素(见表5)。

表5 影响学习成绩的4个因素回归分析

3 讨论

调查结果表明,中职护生心理问题以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和偏执为主。女护生的人际关系、抑郁、焦虑和恐怖等因子得分均高于男护生。多因素分析显示,女护生学习成绩较男护生好,农村护生学习成绩较城镇护生好。

人格特征与学习成绩的多因素分析表明,N和L维度与学习成绩无相关关系,而E和P维度与学习成绩为负相关关系。学习优良者其E分较低,艾森克理论认为E维度反映性格内外向性,如好静、不喜欢刺激、喜欢有秩序的生活,情绪较稳定。因此,可以说明中职护生有一定控制力和稳定的情绪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P维度与学习成绩也呈负相关关系,说明神经质高的护生,不太关心他人,难以适应外部环境,感觉迟钝,对他人不太友好。因此,易产生强迫、焦虑、不安全感等心理障碍,从而影响学习效率;相反,神经质低的护生较为坦诚、宽容,乐于助人并能与他人和睦相处,从而为自己营造较好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学习成绩的提高。方差分析显示L分学习成绩优良者高于较差者。

综上所述,健全的人格是影响学习成绩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在督促护生学习专业技能的同时,还要注重他们良好心理素质和健全人格的培养。同时,在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过程中,还要根据性别和生源等进行区别教育。

[1]赵春雷.职业教育应重视学生的非智力因素开发[J].科技信息,2008,(33):691.

[2]曾毅.军校护理本科生人格特质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护理研究,2006,20(1):26~28.

[3]Blickle G.Personality traits learning strategies and performance[J].European Journal of Personality,1996,10:123.

[4]刘民.医学生心理健康调查分析[J].健康心理学杂志,1999,7(4):373~375.

[5]单茂洪.正确使用SCL-90、16PF量表测查心理健康水平[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12(2):81~82.

[6]王惠文,潘秀丹,叶丽杰,等.非智力因素对医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分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5,13(2):165~166.

[7]肖圣龙,程双宁,孟秀红.医学生人格特征及其与学习成绩的关系[J].安徽医科大学学报,2000,35(2):128.

G444

B

1671-1246(2010)19-0120-02

猜你喜欢

护生学习成绩人格
共产党人的人格力量
远去的平凡背影,光辉的伟大人格
名落孙山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论君子人格的养成
大学生学习动机与学习成绩的相关研究
漫画之页
掐断欲望的引线
马老师的家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