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专护生实验课中锐器伤及自我防护情况调查分析

2010-09-20关晓云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22期
关键词:锐器护生针头

关晓云

(闽北卫生学校,福建 建阳 354200)

中专护生实验课中锐器伤及自我防护情况调查分析

关晓云

(闽北卫生学校,福建 建阳 354200)

目的 了解中专护生在实验课中锐器伤的发生和自我防护情况,为探讨相应的防护对策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248名在校中专护生进行调查。结果 56.02%的护生在实验课中发生锐器伤,仅有5.93%的护生在伤后得到正规有效的处理;所有护生均接受过自我防护相关教育,其中68.05%的护生知道如何正确处理锐器伤;认为实验室锐器伤不会造成经血液传播导致疾病感染的护生占44.81%,认为可能发生感染的占42.74%。结论 护生实验课中锐器伤发生率高,对实验操作中的损伤不重视,防护意识弱,教师应加强实验操作的安全防护教育。

锐器伤;实验课;自我防护

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学生的必修课程,而其中护理实践技能的操作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护生在实验课中的锐器伤主要源于针头和安瓿[1],而对此种锐器伤,大多数教师和学生的重视程度低、防范意识薄弱,容易给学生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为了解我校护生实验课中锐器伤及自我防护情况,笔者于2010年4月对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甲、乙、丙、丁4个班级248名中专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以2008级护理专业248名中专护生为对象进行调查,其中男生3名,女生245名,年龄18~21岁,已结束护理学基础中给药、各种注射法及输液法的课程。

1.2 方法

根据我校护生特点自行设计问卷进行调查,内容包括护生在实验课中发生锐器伤的次数、处理情况、防护意识及损伤原因4个项目。当场发放,当场回收,发放问卷248份,回收有效问卷241份,有效回收率97.18%。

2 结果

2.1 实验课中锐器伤的报伤情况

护生实验课中发生锐器损伤135人,占56.02%,其中发生1次损伤的有64人,占26.56%;发生2次损伤的有42人,占17.43%;发生3次及3次以上损伤的有19人,占7.88%。

2.2 锐器伤发生后的处理

调查表明,护生在实验课中共发生锐器伤135人(266人次)。发生锐器伤后及时报告老师并得到正规处理的有8人,占5.93%;自己用碘酊消毒的有68人,占50.37%;用纸巾、棉签等按压止血后未做处理的有34人,占25.19%;不予理会的有25人,占18.51%;伤后进行血液检测的0人。

2.3 自我防护相关知识及认知情况(见表1)

表1 中专护生自我防护相关知识及认知情况

2.4 锐器伤发生的原因(见表2)

表2 锐器伤发生的原因

3 讨论

3.1 存在的问题

3.1.1 对职业安全防护认识不足 调查表明,所有护生在操作前均接受过自我防护教育,且68.05%的护生知道如何处理锐器伤。但部分教师和护生认为实验室的锐器未与患者接触,不会造成严重感染,思想上不重视,防护意识低,存在侥幸心理,造成护生自我防护理论学习与实践相脱离,导致操作中的防护意识淡薄,为日后临床工作中锐器伤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3.1.2 护理操作技术不熟练、不规范 护生易发生的锐器伤主要为针刺伤和安瓿割伤。分析锐器伤发生的原因,如双手回套针帽、弹注射器时未固定针栓、徒手传递锐器或整理垃圾、手持锐器时不稳等原因占52.25%,都是操作不规范、不熟练造成的。

3.1.3 实验设施不完善 为了节约费用,实验所使用的一次性注射器等实验用具多重复使用,造成针头弯曲、针套丢失、安瓿断裂口锋利等不安全因素。此外,实验室设备滞后,仍使用普通垃圾筒回收锐器,未指导护生正确处理锐器垃圾;未能及时提供足够的纱布而鼓励学生徒手掰安瓿。根据以上调查结果,因实验室设备不完善等原因致护生徒手掰安瓿、弄直针头、清理锐器垃圾而发生损伤的有95人次,占50.75%。

3.2 对策及建议

3.2.1 提高职业安全的防护意识 教师要充分认识到职业防护的重要性。护生在校期间,其专业意识、专业行为、专业习惯也随着知识的增长而逐渐形成和巩固,这是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会在学生思想上留下较深的烙印,并将一直影响他们以后的职业生涯。教师在教学中大力开展职业防护教育,有利于护生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和行为[2]。

教师要教导学生认识到实验课中锐器伤的危险性和实验操作中自我防护的重要性。可以邀请临床护士来校做专题讲座,用大量由锐器伤引起各种传染病的实际病例来引起护生的警觉、强化学生对锐器伤危害的认识;也可以通过黑板报、广播、手抄报等多种方式进行职业防护知识的宣传,调动护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在实验操作前,组织学生学习相关实验室规则,对可能发生的损伤和自我防护等相关知识进行再次学习,加深护生对防护知识与技能的理解,为安全实验打下坚实的基础。例如,锐器伤的防护措施是:禁止双手回套针帽或把针头回插到输液瓶内;禁止徒手传递锐器、整理医疗垃圾和掰安瓿;禁止用手弄直针头;弹注射器时必须固定针栓;勿手持锐器随意走动玩闹、操作时需戴口罩帽子穿好工作服;用过的针头需剪下置于锐器盒中,不得用手接触等。

3.2.2 重视基本操作训练 护生由于初次接触针头等锐器,好奇、紧张、急于求成的心理都有可能造成操作失败。教师应为护生提供尽可能明确的示教,对较难的操作要多次反复示教,讲清各种用物的使用规则和注意事项,预测可能发生的损伤,指导护生用正确的手法避免损伤。可以用集中和分组示教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掌握操作手法,要求所有学生将操作规程熟记能背,并且在操作之前先默诵操作方法,两人互为一个学习单元,互相帮助,互相监督,确保操作过程规范化、格式化、不少项、不漏项、不串项[3]。有条件的学校可以给一个或几个练习小组配备一个实验指导教师,及时发现和纠正错误操作,培养良好的操作习惯。此外,还可以增加实验室开放的时间,让护生能在课余时间练习,尽早尽快掌握操作技术。

3.2.3 完善实验室建设 学校要重视对实验室的建设,增加资金投入,配备新型教学用具,如可自动回套的针头、免冲洗的洗手液、锐器收集盒等。一次性无菌物品等必要的消耗品要及时补充,不鼓励护生多次反复使用一次性锐器,如出现针套丢失、针头弯曲等情况要坚决做好锐器垃圾的回收,力争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实验环境。

总之,重视护生在实验课上的职业防护教育,有利于护生养成良好的专业习惯和行为。因此在加强对护生护理实践技能操作培训的同时,也应重视职业防护教育,把两者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上。

[1]沈传华,余先会.在校护生注射操作损失及危害因素调查[J].护理学杂志,2007,22(10):58~59.

[2]张振双.探讨卫校《护理学基础》教学中职业防护教育的途径和方法[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6:36.

[3]朱秋群.在护基教学中加强针刺伤教育的思考[J].护士进修杂志,2007,22(6):542~543.

G526.5

B

1671-1246(2010)22-0099-03

猜你喜欢

锐器护生针头
具有喇叭口结构的防刺伤针头帽的设计与评价
小小针头不迷路
胰岛素针头可以重复使用吗
新型安全型锐器盒的应用及效果分析
锐器盒使用现状、存在问题及改进思路
护生职业认同感及在校教育策略
蒙医护理实习生实习期间锐器伤调查分析与对策
报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