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临床观察
2010-09-13王宝云陈丽丽
王宝云,陈丽丽,王 强
临床单用胺碘酮常规治疗心律失常住院周期长,远期的毒副反应较多,院外治疗存在安全隐患。我院采用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72例,并对其疗效及院外治疗的安全性进行临床观察分析,探讨一种缩短周期的安全的给药方法。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05年9月—2009年10月我院收治的心律失常住院病人148例。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76例,男35例,女41例;年龄36岁~70岁,平均 51岁;频发房性早搏 17例,频发室性早搏24例,心房颤动18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9例,交界性早搏4例,室上性心动过速4例。治疗组72例,男32例,女40例;年龄35岁~71岁,平均50.5岁;频发房性早搏18例,频发室性早搏 23例,心房颤动16例,房性早搏并室性早搏7例,交界性早搏3例,室上性心动过速5例。两组在性别、年龄、心律失常类型等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在治疗前2周均未服用过抗心律失常药。若合并有高血压、冠心病等应按常规同时治疗。
1.2 诊断标准 诊断依据心电图及Holter结果,诊断符合《实用内科学》心律失常诊断标准[1]。
1.3 治疗方法 两组中症状较重或因心律失常引起血流动力学不稳定者,均先静脉应用胺碘酮复律。对照组单用胺碘酮口服,每次0.2 g,每日3次,每周按规定调整剂量。治疗组口服胺碘酮0.2 g,每日1次,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或单用稳心颗粒9 g,每日3次。两组治疗2周后观察效果。两组总疗程均为3周。
1.4 疗效评定标准 按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内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的心悸疗效标准[2]评定。治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消失,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好转:症状减轻或发作间歇时间延长,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未愈:症状及心律失常无变化。
2 结 果
两组在3周治疗结束后复查治愈病人心电图等实验室检查均正常。两组临床疗效详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3 讨 论
心律失常是由于心脏的起搏传导系统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病变,正常的起搏传导受到影响所致。西医药理研究认为稳心颗粒中甘松提取物对钠通道和L钙通道具有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具有Ⅰ类和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基础,对延迟整流钾通道和瞬时外向钾通道均有浓度依赖性阻滞作用,具有Ⅲ类抗心律失常药物作用的基础,从而达到治疗心律失常的作用。胺碘酮是以Ⅲ类药作用为主的心脏离子多通道阻滞剂,兼具Ⅰ类、Ⅱ类、Ⅳ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电生理作用。但没有Ⅰ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促心律失常作用[3]。所以认为二者因同时具有Ⅰ类、Ⅲ类、Ⅳ类作用,所以联合用药可能存在协同作用,有利于减少胺碘酮的用药量;若单一用药可能起到替代作用。依据实验结果分析,治疗组治愈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亦支持此结论。联合用药可进一步缩短胺碘酮的治疗周期,且减少其用药量,亦可能进一步减少其远期毒副反应。治疗过程中未发现药物毒性增加而出现的促心律失常表现。依据结论,联合用药明显缩短住院周期,用药相对安全,尤其是复律1周~2周后院外自行口服药物治疗的老年病人。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349-1406.
[2]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0.
[3]Kodama I,Kamiya K,T oyama J.Cellular electropharmacology of amiodarone[J].Cardiovascular Research,1997,35:13-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