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治疗高血压48例

2010-09-08胡淑坤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太溪滋阴阴阳

胡淑坤

(萝北县中医医院,黑龙江鹤岗 154200)

高血压是以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一种常见慢性病,临床分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早期可无症状或伴有头痛、头晕、失眠、健忘、乏力、心悸等,后期因累及心、脑、肾会出现相应器官的一些症状,发病率较高。2007年 1月 ~2009年 12月我科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治疗原发性高血压 48例,治疗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共收治高血压患者 96例,均为门诊病人。男 56例,女 40例;年龄最大 70岁、最小 32岁;病程最长 10年、最短 2个月。按门诊就诊先后,随机分两组,针刺组 48例,药物组 48例。两组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见表 1。

表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1.2 诊断标准[1]非同日安静状态下,收缩压≥14 mm Hg,舒张压≥90 mm Hg,即可诊断为高血压。根据血压升高水平分 1、2、3级,见表 2。

表 2 高血压分级情况

2 治疗方法

2.1 针刺组 在主穴基础上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治疗。主穴:百会、风池、曲池、合谷、太冲、足三里、三阴交随证选用。配穴:①肝郁化火、肝阳上亢:证见头晕目眩、烦躁、易怒舌红脉弦加太溪、阳辅,平肝潜阳、滋阴降火;②脾虚湿盛、痰浊中阻:证见头晕、头痛、头重如裹、胸闷、恶心、纳少、舌苔厚腻、脉濡滑加中脘、丰降,健脾和胃、祛湿化痰;③肾水虚泛、阴虚阳亢:证见头晕、目眩、耳鸣、心烦、失眠、腰膝酸软、苔白、脉弦数加内关、太溪,滋阴补肾、育阴潜阳;④阴虚及阴阳两虚:证见头晕、耳鸣、心悸、腰酸腿软、四肢不温、舌淡苔白、脉弦细加阳陵泉、太溪,滋阴补肾、育阴潜阳。操作方法:令患者仰卧位,选取 30号 1.5~2寸毫针,常规消毒后,针对不同证型,取穴针刺。进针得气后,捻转提插,采用补虚泻实手法,留针 30 min。10天 1个疗程,疗程间休息 3天。

2.2 药物组 口服降压药硝苯地平 10 mg,每日 3次;卡托普利 12.5 mg,每日 3次。10天 1个疗程。

3 疗效观察

3.1 疗效标准[2]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 Hg,并降至正常或下降≥20 mm Hg以上;有效:舒张压下降虽未达到 10 mm Hg,但已降至正常或下降 10~19 mm-Hg,收缩期性高血压收缩压下降≥30 mm Hg;无效:血压下降未达到上述标准。

3.2 治疗结果 两组均经治疗1个疗程后比较疗效,结果见表 3。

表 3 针刺组、药物组治疗高血压疗效比较 例(%)

由表 1可见,对比结果:①针刺组治疗 1级高血压疗效明显(P<0.01),说明针刺治疗 1级高血压疗效显著,2级以上高血压随着血压升高疗效降低;②针刺组治疗 1级高血压与药物组对比疗效无明显差异(P>0.05),但针刺治疗可避免药物治疗对人体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因此,针刺组治疗优于药物组;③两组治疗 2级以上高血压疗效对比有明显差异(P<0.05),针刺组疗效低于药物组,提示:针刺治疗 2级以上高血压,如血压不能降至正常值,应服降压药。

4 讨论

针刺治疗高血压疗效较好。实验也证明:针刺疗法可以调节神经系统,改善心肌代谢,扩张小动脉,使血压下降[3]。

高血压中医属眩晕、头痛、中风范畴。《内经》曰:“诸风掉眩,皆属于肝”,“髓海不足,则脑转耳鸣”,以及“无痰不作眩”,说明了病因有 3种,即肝火、痰浊和肾虚,导致机体阴阳平衡失调。按中医辨证取穴针刺,能疏通脏腑经气,恢复脏腑功能,调节阴阳,使机体阴阳平衡协调,血压下降。

针刺治疗取督脉经穴百会。督脉为诸阳之会,百会又位于巅顶;胆经穴风池,胆经循行于头之两侧,风池穴又位于脑后,二者能清利头目;曲池、合谷为多气多血阳明经穴,能清火泄阳;太冲为肝经原穴,是降压要穴,阳辅是胆经经穴,太溪为肾经原穴,三穴配合能平肝潜阳、滋阴降火;足三里是胃经合穴,具有强壮作用,是保健要穴,丰隆也属胃经,是祛痰要穴,中脘是胃之暮穴,针刺这 3个穴位能健脾和胃、祛湿化痰;三阴交为肝脾肾三经交会穴,配太溪肾经原穴,内关心包经穴,能育阴潜阳、宁心定悸;太溪加足少阳胆经合穴阳陵泉能育阴助阳。以上经穴通过针刺,能使肝火得降、痰浊得化、肾虚得补、阴阳平衡,达到机体协调、血压平稳。同时针刺治疗 1级高血压防胜于治。目前研究也证实对于卒中预防胜于治疗。通过针刺既能防治 1级高血压同时还能避免因口服药而致肝肾的损伤。证明了针刺在预防及治疗中的积极作用,为临床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患高血压病人应注意生活有规律,饮食应清淡,少盐,忌酒,戒烟,锻炼控制体重,劳逸结合,心情舒畅。1级轻度高血压患者在此基础上配合针刺治疗可以控制血压维持正常;2级中度以上高血压患者,单纯针刺治疗虽然血压有所下降,疗效较好,但不容易控制在正常范围内,所以患者应按医嘱服用降压药。

[1]叶任高,陆再英.内科学[M].第 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47

[2]全国中等卫生学校试用教材编写组.内科学[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1979:140

[3]刘国树.高血压防治 200问[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7:68

猜你喜欢

太溪滋阴阴阳
The Visible and the Invisible as Shadows of Light and Dark Shade:An Introduction to the Special Issue
秋日滋阴润燥佳品——百合
秋季养生 重在滋阴防燥
《针灸大成》太溪穴临床应用规律探析*
温暖手脚
法于阴阳
阴阳泛函
太溪穴的临床应用浅谈
常揉太溪穴不健忘
论朝医体质学的阴阳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