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中风后肩手综合征30例

2010-09-08

针灸临床杂志 2010年11期
关键词:白芥子腕关节上肢

梁 慧

(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 530023)

肩手综合征是中风后常见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患侧肩、肘、腕、指关节疼痛,手指、腕关节部肿胀,皮肤变薄,僵硬,关节活动受限。不仅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患者康复过程中的依从性,妨碍康复进程。笔者采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本病,与单纯针刺疗法比较,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60例均为广西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 30例,男性 18例,女性 12例;年龄 42~80岁,平均 (64.57±1.88)岁;病程 10~168天,平均(71.33±9.37)天;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23.43±9.84)。对照组 30例,男性 20例,女性 10例;年龄 39~78岁,平均 (61.93±1.96)岁;病程 7~182天,平均(69.87±10.14)天;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24.97±11.27)。两组的一般资料经检验,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参照 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学术会议通过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并伴有患侧肩部疼痛、手肿胀。

2 治疗方法

2.1 治疗组

采用针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针刺取穴:患侧肩髃 、肩髎 、天宗 、肩前 、肩贞 、极泉 、曲池 、外关 、合谷 、后溪、八邪。操作方法:穴位常规消毒后,使用 0.30 mm×40 mm一次性针灸针直刺或透刺,捻转提插至得气,留针 30 min。穴位贴敷以吴茱萸、白芥子、全蝎、艾叶等药研粉加入姜汁、蜂蜜调匀,搓成丸状,每次出针后选上穴 3~6穴贴敷,保留 4~6 h。

2.2 对照组

采用单纯针刺治疗。针刺取穴及操作同治疗组。

以上两组均每天治疗 1次,每周 6次,共治疗周。治疗期间均同时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

3 疗效观察

3.1 观察指标

3.1.1 疗效标准 痊愈:肩、腕关节疼痛消失,关节活动不受限,手肿胀消失;显效:肩、腕关节疼痛减轻,关节活动轻度受限,手肿胀明显减轻;有效:肩、腕关节疼痛略减轻,关节活动受限,手浮肿略减轻;无效:症状无明显改善。

3.1.2 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 根据 Fugl-Meer上肢运动评分作出评价。

3.2 结果

3.2.1 疗效比较 见表 1。

表 1 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比较 (例)

由表 1可知,治疗组总有效率为 9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 83.33%,经秩和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3.2.2 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比较 见表 2。

表 2 治疗前后两组 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s)

表 2 治疗前后两组 Fugl-Meyer上肢运动评分(±s)

注:与治疗前比较,▲P<0.01,*P<0.05;与治疗组比较,△P<0.05。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治疗组 30 23.43±9.84 32.60±10.71▲对照组 30 24.97±11.27 27.17±9.50*△

由表 2可知,治疗组治疗前后 Fugl-Meyer评分经 t检验,P<0.01,差异有显著意义。对照组治疗前后 Fugl-Meyer评分经 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后两组的Fugl-Meyer评分经 t检验,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4 讨论

中医认为寒性凝滞、收引,最易导致疼痛,故笔者认为中风后肩手综合征其病机主要为寒滞经脉,致气血运行不畅,经脉失养,“不通则痛”,“不荣则痛”,久而致筋脉拘挛,肌肉萎缩,且水湿遇寒则聚,凝而为痰,致患肢肿胀。中药吴茱萸、白芥子、艾叶、生姜均具散寒止痛之功效,其中白芥子可去“皮里膜外”之痰,擅于散结消肿,而全蝎则长于通络止痛,加入蜂蜜缓急止痛、调和诸药。针刺患肢阳经为主以激发经气后,予上药进行穴位贴敷,可增强其散寒止痛、化痰消肿之功贴敷后多数患者无特殊不适或局部仅有轻微热感,少数患者有灼热感,此类患者贴敷时间不宜过长,以免灼伤皮肤或起泡。肩手综合征最严重的结局就是手的皮肤及肌肉明显萎缩,手指完全挛缩[2],早期有效地治疗是影响预后的关键,针刺配合穴位贴敷对本病疗效显著,但同时需要强调的是,正确的康复训练亦是预防和治疗本病、达到预期疗效所必不可少的。

[1]中华医学会全国第四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J].中华神经科杂志,1996,29(6):379

[2]缪鸿石,纪树荣.脑卒中的康复评定和治疗[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6:150

猜你喜欢

白芥子腕关节上肢
从白芥子古今外治研究探寻中药“内病外治”机理的新思路
白芥子(李源恒)《人间有味是清欢》《暂放尘心游物外》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辨证奇闻》中白芥子的运用规律探讨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