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清代学者金兆燕

2010-08-15高凤杰

黑龙江教育学院学报 2010年2期
关键词:吴敬梓儒林外史乾隆

高凤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80)

浅谈清代学者金兆燕

高凤杰

(哈尔滨师范大学,哈尔滨150080)

安徽全椒人金兆燕,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工诗古文辞,才思敏捷,名闻士夫间,一生著述颇多。他不仅反映乾嘉时期文坛流变、推动乾嘉时期古典小说发展、深入研究《儒林外史》,而且还对鼎盛时期的扬州剧坛进行研究,在乾隆时期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金兆燕;乾隆;地位;古典小说;戏曲;研究

明、清时期,金、吴两姓同时在全椒崛起,形成两“巨族”,而金氏家族发迹略早于吴氏家族。金姓的全椒始祖,有文字记载的,可追溯到金印这一辈,下经金惟精,再下经金湛然这一辈,家世发旺,开始崭露头角。至金湛然子金九陛这一辈,因金九陛、金九殿、金九章、金九贡等纷纷在科举上取得成就而在全椒盛极一时。整个家族科第仕进,数代累世不绝,进士、举人、贡生、秀才以及官中外者不下数十人[1],声势之煊赫。

今欲浅谈金氏后人兆燕便出于此旺门之族。金兆燕,字钟越,号棕亭,安徽全椒人。生于康熙五十七年(1719)二月十八日,卒于乾隆五十六年(1791)[2]。乾隆三十一年进士,官扬州府教授,迁国子监博士,曾任四库馆缮写处分校官。后辞官南归,客扬州大盐商江春之康山草堂,江春死后,归里,卒,是清代著名的诗人和戏剧家,工诗古文辞,才思敏捷,名闻士夫间。一生著作颇多,有《国子先生全集》,包括《棕亭诗钞》十八卷、《棕亭词钞》七卷、《棕亭古文钞》十卷、《棕亭骈体文钞》八卷。《旗亭记》、《婴儿幻》两部传奇。金兆燕在当时便备受关注,诸多古籍文献中已有记载:例民国九年《全椒县志》,主要记载了金兆燕的字、号,对其诗文、人品、才能的评价,做官经历、著作及其子金台骏的功名、著作,孙金琎的一生,次孙金珉的字、著作等。《清代传记丛刊》之《清史列传》主要记载了金兆燕的字、籍贯、做官经历、性情、爱好、平生著作及王昶、吴锡麒对其的评价。现代,《清代戏曲家丛考·金兆燕年表》[3],简要地考究了金兆燕一生的行迹,并附有相关背景,考证了金兆燕生年。《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4],此书虽未对金兆燕进行专章论述,但在《江春与扬州剧坛》一章时提到了金兆燕的相关信息,主要是引用了金兆燕的诗文,说明与江春的关系。《金兆燕卒年补考》[2],对金兆燕的卒年进行了充分的论述;并提供了准确、可靠的证据,每条材料均有出处。此外,通过许老师的帮助,联系到了金兆燕的后人金文堂先生,并得到了其重新修订的家谱——安徽省全椒县《金氏家谱》,主要包括金氏家族世系图、金氏名人简介、金氏婚亲外戚简介,其家谱是非常珍贵的。

金兆燕之所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与考究,主要是因为他在这一时期的文学史上乃至戏剧史上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

其一,推动了乾嘉时期古典小说、尤其是《儒林外史》的深入研究。清代小说是古代小说的高峰期,也是清代文学的最高成就,《聊斋志异》、《儒林外史》、《红楼梦》都产生在这个时期,它们的思想艺术成就都达到了古代小说的巅峰。这三部作品距离今天都有二三百年了,其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及其观念意识都经历了最剧烈和最深刻的变革,但它们的艺术魅力并未因时代变迁而稍有减退。而金兆燕与吴敬梓及他的《儒林外史》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金兆燕是吴敬梓《儒林外史》的最早刊刻人。遗憾的是,金兆燕实现老人遗志的实证已不存世,但金和所作的跋文“是书为全椒金棕亭先生官扬州府教授时梓以行世,自后扬州书肆刻本非一”[5],可以佐证。全椒金、吴两家世为婚媾,金兆燕之父金榘与吴敬梓即是堂表兄弟,又是连襟。吴敬梓虽然年龄比金兆燕大十七岁,却把这位才华横溢的晚辈视同莫逆。金兆燕诗云:“我居徐宁门,君邻后土祠,昕夕相过从,风雨无愆期。”“燕也亲骨肉,能不催肝肺……”[6]而吴敬梓之子吴烺又师事金榘,与兆燕同寓京师,同为内阁中书,二人友好甚挚。吴烺编纂的《杉亭集》中,就有多首是怀念金兆燕的。金兆燕的《棕亭古文钞》、《棕亭诗钞》中,有关吴烺也有多处记载。吴烺之女又适金兆燕之子金台骏。父金榘为人甚受吴敬梓称誉,系小说中吴大先生之原型。金兆燕还在扬州时,吴敬梓突然去世,是他送榇江干,长歌哀挽,并报凶信给吴烺的。与兆燕交往者,如吴檠、冯祚泰、卢见曾、李葂、朱卉、汪恰闻、洪梦星、程廷祚等,亦无一非《儒林外史》中之人物。研究金兆燕,无疑有力地推动了《儒林外史》的深入研究。

其二,深入了鼎盛时期扬州剧坛研究。扬州剧坛的盛况不是凭空产生的,乾嘉时期扬州出现了新的繁华,“海内文士,丰集维扬”,文人雅集一时胜于江南。扬州文人雅集一般伴有戏曲活动,全祖望曾语:扬州自古以来所称声色歌吹之区。当时就有人写出了“至今江都俗,繁华称第一”的诗句。扬州在乾嘉时期成为南方戏曲活动中心,演剧活动呈现出戏班多且规模大、演员众且技艺精、声腔广且花雅并盛、演出频且类型多的特点。扬州成为南方戏曲中心,与乾隆南巡也有着重要的关系。乾隆的历次南巡,扬州属必驻之地,这就成为扬州戏曲发展的重要契机,虽然迎銮接驾演出只是偶尔的行为,但规模大、影响远。两淮盐商争相报效,修建行宫,大造园林,精选苏州昆剧艺人,征召各地名优戏班荟萃扬州,组成六大内班,御前承应,外更在社会上形成演剧热潮,扬州成为花雅并胜的艺术舞台,文人士的雅集观剧与群众性的戏曲活动在此时期的扬州比较频繁。因此扬州剧坛在清代戏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代表着戏曲发展的方向。金兆燕名重海内数十年,而在扬州尤著,早年因家贫,父金榘长年携兆燕奔走四方,扬州为其主要就馆之地,以致兆燕少年时就对扬州极为熟悉。中举后,在盐运使署前后十年,成进士后,任扬州府学教授共十二年,晚年辞官南返后,又成为江春康山草堂座上客,故谓兆燕一生实在扬州度过,不为过言。一生才华过人,广泛交友,在当时既有影响和见解的凌廷堪、《扬州画舫録》的编纂者李斗都是金兆燕的挚友。“幼称神童”,“工诗词,尤精元人散曲”[7]136。在扬期间,四方名士纷纷上门结交,“文酒流连,殆无虚日,饮馔极丰”[8]。两淮盐运使卢雅雨非常爱慕金兆燕的文才气度,请入官署,作文谈经。运司衙门内的园亭集联及大戏词曲,多出于金兆燕之手[7]136。值得一提的是大盐商江春,在戏剧方面,他可谓扬州剧坛的盟主,各种戏剧形式,都跟他有关。府内召集了众多有名的戏曲家。乾隆南巡,曾两次驻足江春的康山草堂。在这里,金兆燕结识了当时第一流的戏曲作家蒋士铨。扬州全盛时期之各种景象,金兆燕皆所亲身经历闻见,又是《旗亭记》之作者,通过金兆燕一生,可约略集中地反映乾隆年间扬州全盛时期之戏曲文化活动。

最后,可了解当时名流,研究乾嘉时期文坛流变。整个乾隆一朝,南方之江宁、苏州、杭州等城市,物力殷饶,俗称繁华,而扬州在经济、文化、商业诸方面尤具代表性,而历任盐运使又多以风雅盟主自居,延揽名流,刊刻典籍,文酒之宴几乎无时无之,故一时又是文人荟萃之地,世人乐道之书画名家“扬州八怪”其一例也,一个时间最长、地域最广、人数最多、势力最大、影响最深的散文创作流派——桐城派的代表作家方苞、姚鼐、刘大櫆都是金兆燕的挚友,金兆燕又为《国子先生全集》之作者,幼称神童,才思敏捷,与张鹏翀齐名,且交游广泛,性不复耐坐,爱跳跃,多言笑,当时的许多名人都与他交好,如“乾隆三大家”赵翼、袁枚、蒋士铨;浙派盟主厉鹗、沈德潜、翁方纲;被誉为“一代名儒、学界泰斗”的阮元;颜李学派的程廷祚;卢见曾,凌廷堪、孙星衍、程晋芳、戴震等等,他们将各自的诗文相互传赠,在一起相互唱和。试看乾隆三十一年十二月十九日,江春为纪念苏东坡七百岁生日,在寒香馆悬像赋诗:“一时文人学士如钱司寇陈群、曹学士仁虎、蒋编修士铨、金寿门农、陈授衣章。郑板桥燮、黄北垞裕、戴东原震、沈学士大成、江云溪立、吴杉亭烺、金棕亭兆燕,或结缟纻,或致馆餐,虚怀毕集,人乐于游,过客寓贤,皆见优礼。”[9]可见其交友之广泛。通过他的一生,可集中反映乾隆年间扬州全盛时期之文坛流变,盖金兆燕实一绝佳之见证人也。

如今,只要你细细翻阅《国子先生全集》,仍可寻觅到作者金兆燕的足迹履痕,发现他与扬州非同寻常的联系。乾嘉时期,金兆燕虽然不是一颗璀璨耀眼的“明星”,但他对扬州戏剧的发展以及对文学史的巨大推动却是极其深远悠长的。

[1]金文堂.金氏家谱[Z].

[2]许隽超.金兆燕卒年补考[J].中国戏曲学院学报,2007,28(2):11.

[3]陆萼庭.清代戏曲家丛考[M].上海:学林出版社,1995.

[4]邓长风.明清戏曲家考略三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5]吴敬梓.儒林外史[M].同治八年刻本.

[6]金兆燕.棕亭诗钞.卷五:甲戌仲冬,送吴文木先生旅榇于扬州城外登舟归金陵[M].嘉庆十二年赠云轩刻本: 139.

[7]李斗.扬州画舫録(卷十)[M].嘉庆二年刻本.

[8]梁绍壬.两般秋雨盦随笔.卷二.吴公雅谑[M].道光十七年汪氏振绮堂刻本:37.

[9]阮元.淮海英灵集.戊集卷四:江春传[M].嘉庆三年小琅嬛仙馆刻本:430.

(责任编辑:孙大力)

K825.6

A

1001-7836(2010)02-0012-02

2009-12-10

高凤杰(1982-),女,黑龙江双城人,2007级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猜你喜欢

吴敬梓儒林外史乾隆
吴敬梓暖足
20世纪以来吴敬梓诗文研究的现状与思考
乾隆眼中的木鱼石
《儒林外史》的吃播
乾隆:来尬诗吗
庄严隆重的祭祀仪式与不可预知的祭祀效果*——论《红楼梦》的除夕宗祠祭祀与《儒林外史》的泰伯祠祭祀
《儒林外史》戏剧演出资料考辨——兼谈《儒林外史》创作中的明清互现
吴敬梓是个败家子?
单宝塔诗
《儒林外史》的坡式交际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