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党史考证二题
2010-08-15彭厚文
彭厚文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中共党史考证二题
彭厚文
(湖南师范大学 公共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1)
过去一些有关中共党史或革命史的著述,在提到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时,常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的说法。这样的说法是不妥的。事实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略意图或者战略任务,是要以它的北上行动来调动敌人,吸引敌人一部从中央苏区调出,以利于中央红军不久即将开始的战略转移;它自始至终没有“北上抗日”的任务或者意图,“北上抗日”实际上只是一个宣传口号,主要是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以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邓小平没有对毛泽东作出过“三七开”的评价。他多次明确表示反对对毛泽东作“三七开”的评价,认为不利于维护毛泽东的形像,也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他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这种评价集中反映在《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实际上远远突破了“三七开”的界限。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邓小平;“三七开”;毛泽东
一、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战略意图考
1934年 7月,中央红军长征前夕,中共中央将红七军团改编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离开瑞金向闽、浙、赣、皖等省的国民党后方挺进。过去,一些有关中共党史或革命史的著述,在提到这支部队时,常有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的说法。笔者认为,这样的说法是不妥的。因为这支部队虽举着“北上抗日”的旗帜,但事实上,它出动的目的并不是为了“北上抗日”,出动后,也始终没有“北上抗日”的打算或者行动。
当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动的时候,中共中央在对外宣传中的确宣称它出动的目的是为了“北上抗日”。1934年 7月 15日,中共中央发表《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中国工农红军革命军事委员会为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宣言》,宣布:“苏维埃政府与工农红军不辞一切艰难,以最大的决心派遣抗日先遣队,北上抗日。”[1]347《宣言》还说:“我们中国工农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愿意同全中国的民众与一切武装力量,联合起来共同抗日,……直接同进攻中国的日本帝国主义的盗匪们作战。”[1]348当时担任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中央政府主席的毛泽东,在 1934年 7月 31日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出动而发表的《目前时局与抗日先遣队》的谈话中也宣称:“苏维埃中央政府与革命军事委员会,……派遣了一个抗日先遣队,这两天已经可以迫近福州,即将经东部各省北上抗日。”[2]但“北上抗日”并不是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动的真正战略意图。
关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真正战略意图,1973年 12月朱德在回答军事科学院的提问时指出:“是准备退却,派先遣队去做个引子,不是要北上,而是要南下 (指中央红军主力从中央苏区西南部转移)。”[3]36中央红军在长征前夕,除了派出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向闵浙赣出动外,还派出红六军团到湖南中部去发展游击战争并创立新的苏区。后来周恩来在谈到这两支部队的战略意图时也曾说:“一路是探路,一路是调敌。”[4]“探路”是指红六军团,“调敌”则是指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朱德和周恩来的谈话都表明,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战略意图或者战略任务,是要以它的北上行动来调动敌人,吸引敌人一部从中央苏区调出,以利于中央红军不久即将开始的战略转移。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上述战略意图,从当时中共中央给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下达的《作战训令》和《政治训令》中也可以看出。1934年 7月,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动时,中共中央以中央政治书记处、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中革军委会的名义给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下达了《关于派七军团以抗日先遣队名义向闵浙挺进的作战训令》,规定红七军团的任务是:“甲、最高度的在福建浙江发展游击战争,创造游击区域,一直到在福建浙江江西安徽诸地界建立新的苏维埃的根据地。乙、最高度的开展福建浙江的反日运动。丙、消灭敌人后方的单个部队,特别是在福建及浙赣边境上的单个部队。丁、深入到敌人远后方去,经过闽江流域,一直到杭江铁路及安徽的南部,以吸引蒋敌将其兵力从中央苏区,调回一部到其后方去。”[1]332在1934年 7月 5日中共中央书记处下达的《关于开辟浙皖闵赣边新苏区给七军团的政治训令》中则对这种战略意图表达得更为明确:“派遣七军团长期的到福建、浙江去行动,……将给敌人的后方以最大的威胁,不能不促 (使)敌人进行战略与作战上部署的变更,这种变更将有利于我们捍卫中央苏区的斗争。”[1]338这两个文件在当时属于绝密文件,连红七军团的参谋长粟裕都没能看到。[3]19应该说,这两个文件的上述内容反映了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出动的真正意图。
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从瑞金出动的时候,中共中央和中央军委还给这支部队的主要领导人下达了一个口头命令。当时担任红七军团参谋长的粟裕后来回忆说:“1934年 7月初,红七军团奉命从福建连城地区调回瑞金待命。部队到达瑞金后,党中央和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的几位主要领导人及共产国际派来的李德,接见了军团领导人寻淮洲、乐少华、刘英和我,当面交代任务,宣布由红七军团组成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立即向闵、浙、赣、皖等省出动,宣传我党抗日主张,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并规定这次行动的最后到达地域为皖南,因为哪个地区有几个县的群众暴动,建立了一小块苏区,要求七军团在一个半月内赶到,支援和发展那里的革命局面。”“宣传抗日和支援皖南,是当时赋予七军团的任务。”[3]18可见红七军团出动时,中共中央虽然没有直接指出派遣他们出动的战略意图是“调敌”,但也没有给他们规定“北上抗日”的任务。
那么,红七军团出动以后,特别是与闵浙赣苏区的红十军会合以后,中共中央的战略意图是不是就改变了呢?或者说,是不是又给他们规定了“北上抗日”的任务呢?也不是的。根据粟裕的回忆,红七军团从瑞金出发后将近两个月,到达闵北苏区。这时中革军委致电指示他们在浙江执行两项“中心任务”:“一、继续对进攻我赣东北红十军及闵北苏区的敌人后方进行彻底地破坏;二、在闵浙赣边境广泛开展游击战,创建新苏区。“[3]24在这个指示中,连原定的支援皖南的任务也取消了,中共中央“调敌”的战略意图更加明显。此后,红七军团转战浙西、皖赣边和皖南一带,并一度打算在地理条件、经济条件、群众条件都比较好的皖赣边地区停下来开展游击战争,建立新的苏区。[3]27但由于中革军委坚持要他们去闵浙赣苏区,于是他们在 1934年 10月下旬进入闵浙赣苏区,与红十军合编为红军第十军团,七军团改编为第十九师,红十军和新升级的地方武装分编为第二十师和第二十一师。此时,中共中央和中革军委已率中央红军开始长征,因此红十军团改由留在中央苏区坚持游击战争的以项英为首的中央分局和中央军区领导。红十军团组建以后,兵分两路进行活动:“第十九师仍出动到浙皖赣边,打击‘追剿’之敌,发展新苏区;第二十、二十一师仍留闽浙赣苏区,打击‘围剿’之敌,保卫老苏区。”[3]29-30这就是说,不是如有些论著所说是“北上抗日”。此后,这两支部队又按照中央军区的指示,合到一起,在皖南一带活动,打算建立“浙皖赣边新苏区”。[3]30但由于在外线活动,在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中屡遭失利,处境日益困难,只得决定重新返回闽浙赣苏区,结果在途经怀玉山时遭到优势敌人阻击而失败。
所以,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自始至终没有“北上抗日”的任务或者意图。它在出动时,之所以要举起“北上抗日”的旗帜,主要是为了宣传中国共产党的抗日主张,以推动抗日运动的发展。在当时日本帝国主义加紧对我国的侵略,民族矛盾急剧上升的背景下,这样做“是正确的”,“是有积极作用的”。[3]30但我们应把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的宣传口号与真实意图区别开来,不应把两者混为一谈。
二、邓小平对毛泽东是否作出过“三七开”的评价
邓小平是如何评价毛泽东的?这本不是问题,但现在却有相当一部分人,特别是一些青年学生对这个问题存在一种似是而非的看法,即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三七开”。在北京大学的课堂上曾发生一件事:一个研究生对老师讲课的观点不赞同,站起来振振有辞地对老师进行反驳,讲的道理中,就有邓小平对毛泽东作出了“三七开”的评价这样一句话。笔者平时在批阅学生试卷的时候,也发现不少学生有这样的看法。实际上,邓小平从来没有说过对毛泽东的评价是“三七开”这样的话;不仅没有讲过,而且他曾多次明确表示,反对用“三七开”的这样的公式来评价毛泽东。
1976年 9月 9日毛泽东逝世后,国内外非常关注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的评价。特别是1977年 7月邓小平重新出来工作以后,情况更是如此。在对毛泽东的评价问题上,邓小平的态度一开始就是明确的。早在 1977年 4月 10日,他重新出来工作之前,就致信当时的中共中央主席华国锋、副主席叶剑英及中共中央,提出“我们必须世世代代地用准确的完整的毛泽东思想来指导我们全党、全军和全国人民,把党和社会主义的事业,把国际共产主义运动的事业,胜利地推向前进”。[5]39复出工作后,他又多次地、反复地强调要恢复和发扬毛泽东为我们党树立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针对当时党内外、国内外出现的一些否定毛泽东的言论,他说:“……讲问题,要注意恰如其分,要注意后果。迈过一步,真理就变成谬误了。毛泽东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6]92他认为对毛泽东的评价一定要实事求是,否则会造成极坏的政治影响,搞乱全党和全国人民的思想,破坏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当时,清华大学几个学生贴出大字报,对否定毛泽东的言论提出批评,指出:“反周民必反,反毛国必乱。”他给予肯定,说:“这个话水平很高”[6]98。他明确反对用“三七开”的公式评价毛泽东。1978年 11月 25日,他在同中央政治局常委听取中共北京市委团中央几位负责人汇报群众对天安门事件平反的反映及北京市街头大字报的情况时说:“外国人问我,对毛主席的评价,可不可以像对斯大林评价那样三七开?我肯定地回答,不能这样讲。党中央、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干赫鲁晓夫那样的事。”[6]9211月 27日,他同华国锋、叶剑英、李先念、汪东兴听取中央工作会议各组召集人汇报时再一次一字不差地表达了同样的意思。[6]95
邓小平为什么反对对毛泽东作“三七开”的评价?这首先是因为它会让人联想起对国际共运史上一个敏感人物斯大林的评价。斯大林逝世后,苏共中央负责人赫鲁晓夫在评价斯大林的问题上采取了不太慎重的做法。在 1956年 2月召开的苏共二十大的一次秘密会议上,赫鲁晓夫作了一个《关于个人崇拜及其后果》(即通常所说的《秘密报告》)的报告。在这个报告中,赫鲁晓夫对斯大林正确的一面、对斯大林的成绩和贡献,虽然进行了肯定,但报告的主要内容是对斯大林所犯的错误及其后果进行批评。所以后来毛泽东和中共中央认为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是全盘否定斯大林,是把斯大林一棍子打死,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为了弥补和纠正赫鲁晓夫秘密报告产生的偏差,毛泽东提出评价斯大林的一生“三七开比较合适”,“正确是七分,是主要的;错误是三分,是次要的”[7]。“三七开”虽然是毛泽东对斯大林的评价,而且这一评价与赫鲁晓夫秘密报告对斯大林的评价相比,要更加客观和公允一些,但是这一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作出的评价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很容易让国内外特别是国外的舆论产生误解,认为中国共产党在用赫鲁晓夫的方式来对待毛泽东。邓小平反对用“三七开”的公式评价毛泽东,主要是表达两个方面的态度:第一,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会用赫鲁晓夫对待斯大林的方式来对待毛泽东;第二,不能把毛泽东与斯大林等同起来。毛泽东提出用“三七开”评价斯大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赫鲁晓夫秘密报告的失误,但由于赫鲁晓夫的秘密报告,斯大林在国际共运史上的形像还是遭到了无可挽回的损害。由于存在这样一层因素,如果用“三七开”来评价毛泽东,实际上就等于说毛泽东是中国的斯大林。这样不利于维护毛泽东的形像,也不利于实事求是地评价毛泽东的功过。
邓小平一方面反对对毛泽东作“三七开”的评价,另一方面又在实事求是地指出毛泽东晚年犯了严重错误的前提下,对毛泽东的历史功绩给予了很高的评价。1978年 11月 27日,他说:“毛主席的伟大功勋是不可磨灭的。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毛主席的伟大,怎么说也不过分,不是拿语言可以形容得出来的。毛主席不是没有缺点错误的,那样要求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6]951980年 8月 21日、23日,他在答意大利记者奥琳埃娜·法拉奇问时又说:“毛主席一生中大部分时间是做了非常好的事情的,他多次从危机中把党和国家挽救过来。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我们要对毛主席一生的功过作客观的评价。我们将肯定毛主席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的错误是第二位的。我们要实事求是地讲毛主席后期的错误。”[5]344-345,347他对毛泽东的评价集中反映在 1981年 6月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中。决议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他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我们党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立和发展,为中国各族人民解放事业的胜利,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他为世界被压迫民族的解放和人类进步事业作出了重大的贡献。”[8]决议是直接在他指导下起草的,因此决议不仅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毛泽东的评价,而且也代表了他对毛泽东的评价。
从上面的介绍可以看出,邓小平对毛泽东的评价实际上要高于“三七开”。“没有毛主席,就没有新中国”;“没有毛主席,至少我们中国人民还要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就他的一生来看,他对中国革命的功绩远远大于他的过失”。这些评价,远远突破了“三七开”的界限。因此,无论是把他对毛泽东的评价概括为“三七开”,还是认为他直接对毛泽东作出过“三七开”的评价,都是对他的误解,应该予以澄清。
[1] 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第十册[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2]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究.毛泽东军事文集:第一卷[M].北京: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354.
[3] 栗 裕.回顾红军北上抗日先遣队[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5.
[4]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毛泽东传:1893—1976[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6:27.
[5] 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6]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思想年谱:1975—1997[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
[7] 吴冷西.十年论战——1956-1966中苏关系回忆录:上册[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12.
[8] 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注释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46.
Two Topics in CPC History
PENG Hou-wen
(School of Public Administration,Hu’nan Nor malUniversity,Changsha 410081,China)
“Northward for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in CPC history and CPC revolutionary history is inappropri2 ate.It is just a slogan and its real aim is preparation for Red Ar my’s strategic shift.Deng Xiaoping made no comment onMao Zedongwith“proportion three to seven”,which he thought it unreasonable.He sung highly of Mao Zedong’s achievements,which can be found inResolution on Certain Questions in the History of Our Party.
Red Army;Spearhead against Japan;Deng Xiaoping;Proportion three to seven;Mao Zedong
D23
A
1009-2854(2010)09-0041-04
2010-06-03
彭厚文(1965—),男,湖南新化人,湖南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
(责任编辑:陈道斌;编辑校对:江 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