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玄奘与奈达翻译过程对比研究

2010-08-15郝鹏飞

关键词:玄奘奈达译文

郝鹏飞

玄奘与奈达翻译过程对比研究

郝鹏飞

对玄奘“译场”与奈达“翻译四步骤”进行对比分析,揭示玄奘译场的翻译操作过程对当今翻译工作,尤其是大规模的翻译任务具有的指导意义。

玄奘译场;奈达翻译四步骤;对比

无论在西方还是在中国,翻译都是一项极其古老的活动。纵观中西翻译史,我们可以得知“中西翻译传统尽管涉及不同的语言文化,不同的翻译材料,不同的思想背景,但两者之间却存在着许许多多的相似。”[1]中西议论的相似之处为我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很好的条件,然而,“中西译论之间的比较研究却没有引起人们的重视。”[2]

谭载喜在 《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一文中提出了三种比较的方法:横向比较、纵向比较和主题比较。本文采取“纵向比较”和“主题比较”的方法对玄奘“译场”和奈达“翻译四步骤”加以比较研究,窥探玄奘译场对翻译实践的指导意义。

一、玄奘“译场”探微

玄奘,唐代著名的翻译家及翻译理论家。“在中国佛教史上,有人把鸠摩罗什、真谛、玄奘、不空(义静)四人并称为四大法师。……玄奘确实开创了中国译经史的新风格、新局面。”[3]29玄奘不仅在翻译实践方面成果颇丰,而且对翻译理论也很有建树,不仅提出了著名的“五不翻”理论,还对“译场”体制的完善做出了贡献。

玄奘时期的译场组织严密,分工明确。译场人员各司其职,讲究团队协作。在这种体制下,玄奘译场翻译的佛经比其他三大译师所译巻数的总合还要多,其效率可见一斑。陈福康在《中国译学理论史稿》一书中记载了玄奘时期译场的有关情况:“据《续高僧传》的记载,玄奘译经有下列11种分工:译主、证义、证文、度语、笔受、缀文、参译、刊定、润文、梵呗、监护大使。”[3]34从译场中具体职位所承担的任务可以看出玄奘所主持的翻译活动的具体操作步骤。玄奘译经的11种分工不仅是译场中人事组织的安排,“更是谈论具体的操作规程”[4]当代香港研究学者戴天在《采花与酿蜜—翻译锁谈》一文中认为,玄奘的这种翻译分工方法,即使在现在,也是十分科学的[3]35。

把上述11个职位以各自担当的任务为依据,分为:分析、转换、重组、检验等四个部分。

(一)分析

在玄奘译场中参与文本分析工作的主要是 “译主”,即玄奘本人。“译主”就是翻译的主持人。他既精通梵语,又精通汉语,对整个翻译过程全权负责,既参与文本的分析和转换,又参与重组和检验。玄奘深厚的佛学知识和梵语功底,对于梵文文本可谓游刃有余。他在印度佛教的最高学府烂陀寺修行期间,“除学习瑜伽行的学说外,还兼学唯识、中观以及小乘各部的毗昙、因明(逻辑)、声明(文字音韵)等等,其成就远远超过当时印度一般学者的水平。”[5]61

证文,也称证梵本,在译主诵读梵文时,注意梵文本有无错误。这样就从源头上保证了原文本的正确性和语义的明晰性,避免了由于原文本的错误而产生的翻译错误。

(二)转换

“度语”在“译主”颂梵文时,根据梵文字音改记成汉字,这是转换的第一步。“度语”一职对那些不十分通晓中文的外国‘译主’来说必不可少。“笔受”则把改记成汉字的梵音按原文句式翻译成汉语。“如梵文称‘纥里那野’,‘度语’只写‘纥里那野’四字,‘笔受’即翻成中国的‘心’字;‘度语’只写‘素怛览’,‘笔受’即翻成中国的经卷的‘经’字。”[6][8]

(三)重组

由于梵文和汉语的语言习惯和句式结构不同,“缀文”则整理“笔受”的记录,使从梵文转换的文本符合汉语的文法和表达习惯。“缀文”一职在玄奘译场中初次出现,可见玄奘译场“分工之精密、运作之高效,当远胜于彼(罗什译场)。”[7]69

“梵语经文的论述,往往不厌其烦,尤其颂文更是反复再三。”[3]11而中国文字一向喜欢简洁,所以“刊定”在不影响原义的条件下,刊削冗长或重复的字句。“润文”一职主要由“监护大使”担当,其工作主要是从修辞角度对译文加以润色。“润文”在译场的地位十分重要,但开办译场的前十年里没有这一职位。“因为因明的译本《因明正理门论》引起吕才对文字的误解而发生一场辩论,玄奘感到‘润文’的必要,请求唐高宗专门派左仆射于志安、中书令来济、礼部尚书许敬宗、黄门侍郎薛元超、中书侍郎李义府等对译文的‘不安稳处,随事润色’。”[5]65这些官员都是才高八斗,对汉语有极深的造诣,从而保证了译文的可读性。

(四)检验

“梵呗”将翻译好的经文反复颂唱,看音调是否协调,便于僧侣诵读。由于佛教经文主要是供佛教僧侣诵读、唱念,所以最好的检验办法就是让译文的“目标读者”检测。这不仅能从译文的可读性方面,还能从音韵方面保证译文的质量。

参与检验的还有“正义”和“参译”。“正义”与“译主”评量已译的意义与梵文有何差异。如有异议,则由“正义”和“译主”商讨定论,这就保证了译文的准确性。“参译”在校勘原文的基础上,用译文回证原文,看这是否吻合。如果译文不能翻译回原文,则证明译文有问题。“参译”的工作和今日翻译理论界盛行的回译(back-translation)十分相似。

二、奈达“翻译四步骤”

奈达翻译理论是我国“学术门户开放”后较早引进的西方翻译理论,“他的翻译理论也是国内译界评论较多的。”[8]奈达被誉为是“翻译界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学家之一。”[9]

奈达的翻译理论是他长期从事圣经翻译工作的经验总结,深深植根于转换生成理论、交际理论、信息论、符号学和现代通讯理论,既具有科学性,又具有系统性。

奈达就翻译的过程提出了翻译的四步骤:分析、转换、重组和检验。这四个步骤“能更好地反映语言结构的性质,因而也就能更准确地反映出好的翻译的实际过程。”[8]115奈达在《翻译理论与实践》一书中对翻译的四步骤做了具体的诠释。

(一)分析

奈达认为翻译中的文本或信息分析主要分为三步:(1)确定词和词语之间的关系含义;(2)分析词和特定词组(习语)的所指意义;(3)分析词组的内涵意义。奈达结合当时最流行的语言学理论——转换生成语法,分析文本或信息的“表层结构”和‘深层结构“。他首次引入了“核心句”概念,用于指导文本的信息分析。“从翻译的角度看,所有语言都有核心句这一点并不是最重要的语法现象。最重要的是各种语言在核心句结构上要比在表层结构上更为接近。这就意味着如果我们能把复杂的表层结构转换到它们的核心句,那么就可以顺利地传译,并把翻译中的曲解现象减小到最低程度。”[8]123核心句概念的引入,对于分析和理解原文本具有重要的实践指导意义,这不仅可以使译者更加准确地理解原文本,领悟原文本的意图,而且为下面的程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转换

分析完文本信息的语法和语义之后,下一步就是把分析的结果从原语传译成目的语。奈达指出,传译这一步骤必须在译者的大脑中进行,所以译者的个人因素必然会或多或少地影响这一过程。奈达在传译的过程中强调对于信息的保存,而并不太重视表现信息的形式。他认为过于追求形式,必然会引起信息的严重流失。这种翻译思想是奈达本人长期坚持意译的体现。奈达认为“形式只不过是传递文本信息的手段而不是目的”[10]105。两种不同的语言体现着两种不同的文化和思维方式。语言的转换更是文化和思维的转化。甲语言和乙语言之间肯定存在不同的地方,所以要进行语义和结构上的调整。

(三)重组

译者将文本信息从原语传译到目的语之后,必须对其进行重新组织。奈达主要是从目的语角度探讨信息的重新组织。他认为不仅语言之间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而且语言内部也存在着差异。在重组的过程中,译者除了要考虑译文语体与原文相符外,还要考虑到译入语本身的问题,如时间方言、地理方言及译入语读者的状况(社会方言);如读者的年龄、性别、教育水平、社会阶层或地位等。如果译本有特定的“时间方言”和“地理方言”的要求,那么,译者就应该根据要求翻译。如果译入语读者的社会状况不同或是阅读的方式不同(阅读或聆听),译者则可以根据不同的读者群和不同的阅读方式翻译几个不同的译本。

(四)检验

译文形成以后,必须进行全面的检验,看其是否合格。奈达认为检验应该包括译文的正确性、可读性、语体的对应性等。指出检验的重点不是词语的对等而应该是译文是否做到了与原文动态对等。奈达把“读者反映理论”引入到翻译的检验程序,他认为“对于翻译的检验,不仅只是对于译文和原文的言语形式一致性的比较,而主要是看潜在的读者对于译文的反映如何。”[10]163

三、玄奘“译场”与奈达“翻译四步骤”对比

玄奘“译场”和奈达“翻译四步骤”都是基于大规模的翻译活动创建的,都强调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巧的是他们的翻译对象都是“宗教文本”,这些巧合势必会在操作规程和操作方法上有所体现。

(一)相同之处

(1)在操作规程上。玄奘“译场”和奈达“翻译四步骤”基本上吻合。也就是说“译场”译经基本上也经历了“分析、转换、重组、检验”四个步骤。

(2)在操作层面上。玄奘“译场”和奈达“翻译四步骤”也有很多相似之处。玄奘在重组过程,奈达在转换过程不约而同地注意到原语和目的语结构和语法的差异性。他们为了适应目的语的要求,对原文本冗长或是重复部分采取了删减处理,对于原文本中含义模糊或是文化现象采取了阐释手法。

(3)玄奘和奈达都注重译文的可读性。为了保证译文的可读性,玄奘和奈达不约而同地采取了相同的办法。奈达在论述“转换过程”中人员配置问题时,提出“原语的专家和目的语的风格学家的合作非常有必要,风格学家可以保证目的语的风格及可读性。”[10]102玄奘则是利用“润文”来润色译文,“不安稳处,随事润色”。

(二)差异之处

(1)玄奘“译场”对原文本的分析,依靠的是翻译人员的语言能力和高深的佛法造诣(即翻译的背景知识)。采取多重把关的办法,“检查哪怕是才高八斗的人,不使乖离分毫。”“玄奘的办法,能从不同层面,缀文、参译、刊定、润文,从而保证文字的纯正和流畅。而且,又把证义、证文放在纯粹的文字功夫之前,首先保证了翻译的准确性。”[3]35

(2)奈达的“翻译四步骤”是以语言学为基础,具有科学性。奈达翻译步骤的科学性主要体现在分析过程中,他借用语言学理论指导翻译过程,利用“深层结构”和“表层结构”的转换模式,引入了“核心句”理论。他用科学的方法拆分原文本意义,以获得最准确理解。

(3)奈达把读者反映理论引入翻译检验过程。他认为译文的成功与否应该看读者的反映如何。玄奘则是“把奈达交给读者去做的交给了专家。经过这十道工序,译文的准确性、可读性即使不能十全十美,也几近完美。”[3]35

四、结语

通过玄奘“译场”和奈达“翻译四步骤”的分析对比,我们发现:尽管处于不同的时间和空间,玄奘译场和奈达翻译四步骤具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对于大规模的宗教翻译活动,他们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分工协作的方法;对于目的语文本的处理,都不约而同地采取了适应目的语表达习惯的策略。

虽然玄奘译场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当时的翻译对象仅是佛教经书,但译场所体现的团队协作和对于文本的处理程序,对于现在的翻译工作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似性[J].中国翻译,1999(6).

[2]谭载喜.翻译学必须重视中西译论比较研究[J].中国翻译,1998(2).

[3]陈福康.中国译学理论史稿[M].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4]谭载喜.中西译论的相异性[J].中国翻译,2000(1).

[5]马祖毅.中国翻译简史:“五四”以前部分[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6]任继愈.佛经的翻译[J].现代佛学,1951(1).

[7]傅新毅.玄奘评传[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6.

[8]谭载喜.新编奈达翻译理论[M].北京: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1998.

[9]屠国元,肖锦银.西方现代翻译理论在中国的传播和接受[J].中国翻译,2000(5).

[10]Nida,Eugeneand CharlesTaber.The Theoryand Practiceof Translation[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s Press,2004.

H059

A

1673-1999(2010)09-0139-03

郝鹏飞(1986-),男,河北石家庄人,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300204)研究生部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翻译理论与实践。

2010-02-31

猜你喜欢

玄奘奈达译文
Stem cell-based 3D brain organoids for mimicking,investigating,and challenging Alzheimer’s diseases
紫杉醇、奈达铂联合放疗治疗食管癌的临床疗效评价
译文摘要
翻译是科学还是艺术?
——再论奈达对翻译本质属性的认知
小议回鹘文《玄奘传》第六卷所见之Ögä一词
玄奘
少年玄奘的奇妙漂流
I Like Thinking
玄奘
比较培美曲塞或吉西他滨联合奈达铂治疗非小细胞肺癌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