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思考

2010-09-30陈国成范晓辉赵静雯

关键词:毕业生旅游专业

陈国成,范晓辉,赵静雯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调查与思考

陈国成,范晓辉,赵静雯

以福建莆田学院旅游系为例,对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和就业现状进行调查,对影响就业的因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做好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工作的对策。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影响因素;对策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及旅游业地位的日益突出,旅游业已成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一大支柱产业。旅游教育机构和旅游专业人才的需求也不断扩大,但旅游企业人才流失相当严重,特别是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普遍存在“有业不就”的现象。加上近年来,旅游企业对毕业生的吸引力逐渐下降,使许多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不愿意从事与本专业相关的工作,更多选择了灵活就业。

一、高校旅游专业就业意向调查

以莆田学院旅游系2009年对2005、2006、2007级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共258人的就业意向调查为例。调查结果如下:

表1 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意向统计表

二、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

(一)旅游管理专业教育层次

在我国,旅游管理主要的高等院校有本科院校、大专院校、职业院校等。其教育背景共分为四个层次:专科,约占我国高等教育60%的份额;本科,约占35%;硕士,约占4%;博士,约占1%[1]。

(二)旅游管理专业人才需求状况

当前,我国实际需求旅游专业人才 800多万人,人才缺口至少200万人。以福建省为例,每年新增的旅游企业中,中高级旅游管理岗位的人才缺口就有1000多人。我校对莆田市10多家旅游企业(主要是星级酒店和旅行社)的调查结果表明:在旅游企业各类岗位人才需求中,高级管理类占10%,中级管理类占20%,初级管理类占70%;操作岗位高级操作员工占75%,中级占20%,初级占5%;营销人才高级占50%,中级占30%,初级占20%。总的来说,目前的旅游企业人才需求已经呈现出一定的特点,管理型人才的需求量日益增大;高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

(三)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

旅游专业的专科生就业往往比本科生更具优势,主要原因是专科生的定位较底,愿意从基层做起;本科生认为自己起点高,不想从基层做起。从我校旅游管理专业来看,自成立本科院校以来,真正从事旅游管理有关工作的只有48.95%。此外,酒店、旅行社对本科毕业生的吸引力也在逐渐下降;很多旅游管理硕士生毕业后都选择了在中等旅游职业院校从事教师、或在其他行业就业,本科生更多选择自主创业、营销、业务管理等。

表2 莆田学院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从事本行业统计表

三、影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的因素分析

一是专业认识不足。很多学生在高考填报志愿时仅仅出于对旅游的热爱,觉得旅游管理专业应该是经常出去旅游,等进了学校,发现事与愿违,就丧失了对专业学习的兴趣。在本科的四年学习中,多重视理论的学习,忽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此外,社会、家长对旅游行业也存在一定的误解,认为旅游行业是青春行业,导致毕业生在就业观念上出现了偏差,很多人不愿意从事跟本专业有关的职业。

二是用人单位缺乏长远意识。旅游企业在招聘人才时出现较强的功利性,用人单位迫切需要有丰富管理经验的管理人员。本科生刚刚毕业,虽然多数都缺乏经验,但他们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有较强的专业水平和发展潜力,而用人单位不想耗费精力和金钱去培养管理人才,缺少优胜劣汰的人才选拔机制,很难吸引高素质、能创新、高学历的综合管理人才。

三是社会对学生能力期望过高。影响毕业生就业的因素比较多,如公众的观念、社会压力、媒体传播、相关群体、家庭等[2]。伴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高校纷纷开设旅游专业。公众对旅游管理专业的毕业生期望值比较高,尤其是一些学生家长,认为孩子可以从事比较体面的旅游企业经理、主管、旅游局公务员等职。不少的本科生也有较强的优越感,对就业期望值过高,一定程度上存在着挑工作地区、挑工作岗位、挑工作单位的“三挑”现象[1]。

四是学生就业心理存在偏差。大学生在就业时就想拿高工资,做比较轻松、待遇又高的工作,也比较注重个人的发展空间,希望在短时间有晋升机会。同时,毕业生又不愿意从基层服务做起,总觉得自尊心上过不去,而旅游行业尤其是酒店要求管理者必须从服务生做起,管理者既需要知识,也需要经历,特别是本行业最基本的工作经历,不然,很难做好管理工作。此外,用人单位给毕业生的工资无法满足他们的需求。毕业生预期收入与用人单位实际提供的工资有较大差距,在一个高人力资本投资预期的前提下,现实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率却不断下降,这必然会出现“有业不就”的现象[2]。

四、做好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思考

(一)科学定位发展,转变就业观念

在学校教育中,要帮助大学生确立与市场经济及高等教育相适应的职业观、择业观,避免盲目攀高,盲目挑剔,合理选择职业发展道路。鼓励大学生到落后地区、贫困地区发展。大学生在选择职业和岗位时要把理想和实际结合起来,首先要从主观上增强对旅游业的认同。旅游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在对客户服务中可以学到很多知识,如人际沟通的能力、技巧,处理各种问题的能力。目前,我国旅游业的管理者大部分是初中、中专文化程度,急需一大批高素质的旅游管理者,要树立远大的理想,从长远来规划自己的职业。其次,要转变择业观念,培养对本专业的热爱。如举行职业规划大赛、专业技能大赛、专业知识竞赛、导游之星、野外专业实践等;积极参加教师的科研项目、教改项目,从平时对旅游活动的组织、策划、公关、创新的能力提高中增强对本专业的热爱。

(二)优化课程设计,拓宽实践渠道

学校要培养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经验的“双师型”教师,以改善旅游学生实践经验不足的问题,同时也可以聘请一些旅游企业的老总当兼职教师,把一线知识传授给学生;细化旅游管理专业,根据本校实际情况和时代要求,合理创设新专业,如旅游营销、旅游规划、旅游策划、线路设计等;注重理论联系实际,优化课程设计;拓宽实践渠道,多建立就业实习基地和实践基地,积极与旅游企事业单位合作,让课堂走出教室,到模拟实验室、宾馆、酒店、旅游社、景区、会展中心等参观、学习,增加学生实践培训的时间,拓展学生参加实践的广度和深度。

(三)转变管理理念,完善用人机制

旅游企业要充分相信本科毕业生的能力和潜力,给他们提供充足的实践机会和广阔的发展空间。要有区别地运用精神激励、物质激励和晋升机会激励、外出考察激励等手段[1],并与旅游企业自身的条件相结合,多管齐下,适当的时候可以给他们提供试行的发展空间或代理的发展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吸引并留住优秀的本科毕业生。

(四)加强职业生涯教育,帮助学生就业

教育者要把就业教育、毕业教育、思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同解决学生的实际问题结合起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因此,大学生就业观教育应该贯穿于大学整个过程,分阶段、有针对性地加强对大学生的就业观教育[3]。从层次上,一年级新生,侧重于进行就业意识和成才方面的教育,引导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系统介绍专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引导他们尽早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并协助他们做好个人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二、三年级,侧重进行高质量完成学业的途径与方法的指导,引导他们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其专业素质和综合素质的全面形成与提高,增强就业能力。四年级,根据形势的要求及学生就业存在的困惑,进行政策、技巧、面试、心理测试等方面的指导。

(五)拓展就业渠道,实现校企合作

本着资源共享以及生产、教学、科研的相互合作原则,以实现企业与院校互惠互利、共图发展为目标,培养适合我国旅游市场需求的优秀管理人才。学校应加强和旅游企业、政府部门的长期合作,使之成为学生实训基地和课外活动的基地,优秀毕业生也可以直接签约,实现“实习兼就业”新的就业渠道。同时,高等院校也要从就业需求的角度来建设实习基地,将实习基地标准化、品牌化、国际化、连锁化,充分挖掘、拓展并发挥实习基地的潜能,不断提高旅游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档次和就业水平[4]。

[1]梁川飞.旅游管理专业就业现状分析[J].职业圈,2007(5).

[2]周波.旅游管理专业就业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8(22).

[3]郭倩倩.本科层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就业现状及对策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业学校学报,2008(3).

[4]张西林,洪梅,李培红.基于就业需求的旅游管理专业实习基地建设[J].高等教育与学术研究,2007(5).

G473.8

A

1673-1999(2010)09-0193-02

陈国成(1983-),男,福建莆田人,莆田学院(福建莆田351100)管理学院助教,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

2009-12-25

福建省高校服务海西重点项目“旅游发展创新平台建设与社会服务”(2008HX04);福建省莆田学院2008年科研项目(2008013)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毕业生旅游专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旅游
最“叛逆”的毕业生
出国旅游的42个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