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的新思路
2010-08-15张海英杨雨丰
张海英,杨雨丰
开展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的新思路
张海英,杨雨丰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文章运用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高校开展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进行调查研究。发现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普遍不够乐观,虽然调查显示教职工本身对体育活动有较好的认识,但是参与性不强,起不到健身的效果。因此,在进一步提高教职工本身对体育健身的认识的同时,提出开展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的几点新思路。
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新思路
随着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结束,全民健身活动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国家又先后批准设立“全民健身日”,颁布实施《全民健身条例》。其目的就是调动群众体育的积极性,提高全民体育意识,从而普及群众性体育,增强国民体质和提高国民健康水平。全民健身具体是指全国人民,不分男女老少,全体人民增强力量、柔韧性,增加耐力,提高协调、控制身体各部分的能力,从而使人民身体强健。它以青少年和儿童为重点,倡导全民做到每天参加一次以上的体育健身活动,学会两种以上健身方法,每年进行一次体质测定。目的在于全面提高国民体质和健康水平。
高校教职工作为社会上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对促进教师参加体育活动,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健康水平,维持正常的教学秩序和提高科研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对提高群众身体素质,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将发挥积极作用;对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具有较高的认知程度,并对全民健身活动起到良好的示范和引导作用。但是目前由于各种原因,高校教职工普遍没有养成良好的健身习惯,而多方面资料和调查结果显示,教职工健康问题也不容乐观。这也成为当今社会极为关注和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有很多对于提高教职工健康的研究,但是很少有重点的研究,论文试从高校教职工本身健身意识角度出发,提出促进健身行为的新思路,旨在进一步提高高校教职工身体素质,并为其可操作性提供参考。
一、开展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的意义
1.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人的健康
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定义:“健康是身体上、精神上和社会适应上的完好状态,而不仅仅是没有疾病或者不虚弱”。健身活动本身就是以增进健康、增强体质为目的的身体活动过程。首先,提高思维能力和身体体能。教师的职业需要有较强的思维能力和较好的体能。其次,提高身体适应能力。经常从事健身活动,能提高身体对外界环境变化的应变能力,能应付各种错综复杂多变的环境。第三,能调节人的心理活动。从事健身活动,特别是从事那些自己非常感兴趣而又擅长的项目运动时,不仅能发展人的身体,而且能调节人的情绪(心理),加强人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增添生活的情趣。
总之,只有具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才能应付高效率、快节奏、高负荷的现代生活,防患于未然。开展教工“全民健身”活动,使教职工经常进行健身活动,能使其体型健美、姿态端正、动作矫健,并保持充沛的精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有利于身体健康,为保持良好的工作能力打下坚实基础。
2.开展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社会群众体育的发展
全民健身活动提出的是全民动员,而高校教职工的健身活动有利于活动的开展,对社会群众体育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和引导作用。尤其对于国家体育总局提出的“全民健身”活动,重点关注的是青少年身体健康。青少年身体健康需要体育教师的重视,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应该站在全民健身、健康发展角度重视青少年的健康。青少年体育是全民健身的基础和根本,同时也是教育关注的对象。高校教职工作为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群体,对体育活动和全民健身具有较高的认知程度,能够认识到国家实施《全民健身条例》的重要性与必要性,体育锻炼的意义和作用已被广大教师认识与接受,教师的体育活动观念较强。
因此,开展高校教职工健身活动具有带动作用,教职工能够做到以身作则,起到示范和榜样的作用,给予学校、家庭、社会积极的影响。这样我们的学校体育就会有更好的发展,群众体育的社会化、科学化和可持续发展就有了基础,终身体育的理念就能得到更广泛的普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也就能够得到保障,提高全民族的健康素质就能够得到切实的落实。教职工用实际行动对学生起到直接的教育和影响作用,对整个社会的体育健身活动都有深远的意义。
3.开展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有利于人与人和谐发展
当今社会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也随之增大,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沟通越来越少,人们渴望他人的理解与关爱,但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各种原因又很难做到。开展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为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发展建立了良好的平台。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由于参加人数多,不同系别、不同部门、不同专业的教师可以利用体育锻炼的机会,相互进行交流,加深彼此的了解,增进同事之间感情,建立友谊。通过健身活动,使人在娱乐、放松的过程中,锻炼了身体,增强了体质,消除了疲劳,调节了精神,陶冶了情操,建立了健康、文明的消遣方式。体育是外向的、积极的、挑战的,全民健身活动的开展,培养了教职工乐观主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产生克服困难、争取胜利的顽强品质,从而增强了我院整体的凝聚力,进一步促进了人与人的和谐发展。
二、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开展的现状
通过对高校教职工的调查发现,目前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开展得普遍不够理想,主要是认识和行动上有差异,在对体育活动的认识上,95%以上的教职工认为体育活动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体育健身的意义不能仅仅停留在认识上,只有真正投身于体育健身活动中,才能体会到体育的价值所在。调查显示,影响高校教职工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主要原因有几个方面:
首先,家庭和工作负担重,缺乏余暇时间。调查发现,许多教师的余暇时间真是少得可怜,不是忙着教学,就是忙科研,余暇时间的减少从根本上不能保证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时间。其次,家庭和工作负担重。在现实社会中,生活的节奏不断加快,人与人之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工作与家庭等多重角色的冲突,严重地限制了他们参加体育活动的时间。第三,缺乏体育场馆设施。由于各高校扩招,使本来就缺少体育设施的学校对体育场地的需求更加紧缺,又加上各学校领导不重视体育场馆的建设,体育场地也就成了阻碍高校教职工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重要因素之一。第四,不懂科学锻炼的方法。高校教职工真正懂锻炼的人很少,如何科学合理地进行锻炼更是茫然,指导他们并有兴趣地参与体育活动是必要的。
三、开展高校教职工“全民健身”活动的新思路
1.进一步加大宣传力度,树立正确的体育观
高校要加大开展体育锻炼意义的宣传力度,对教师的体育健身应予以重视,大力宣传身体健康的真正意义,加强引导使高校教师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体育锻炼中去,使高校教职工正确理解身体健康的基本概念,提高他们对体育健康重要性的认识,以促进其积极投入到科学、健康、有效的体育健身运动中去。
2.开展丰富的校内群体活动,提高参与意识
要发挥工会的主导作用,每年要制定常年的体育竞赛计划,使群众体育活动经常化、制度化。调查显示,高校教职工有10%的人在参加体育活动时只会进行散步或跑步,有32%的人除了散步与跑步外,只掌握一项体育活动。也就是说除了散步与跑步外,能掌握2项或2项以上体育技能的人只占58%。这说明他们除了散步和跑步外,所掌握的体育技能太少了。散步与跑步是比较单调、枯燥无味的,它虽然也是一个很好的健身体育活动,但是毕竟不能给练习者带来多大的娱乐性。因此,各学校应该充分利用高校中体育专业人才相对较多的优势,组织和指导高校教职工进行体育健身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一些有利于高校教职工健康的体育活动。
3.加大校内体育场馆建设,同时增强体育健身指导
场馆设施是体育活动的基础,在保证教学的条件下应充分向教师开放。另外,有针对性地加强高校教师经常参加体育活动项目所需要的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还可以在体育部门的指导下建立各项体育俱乐部,利用各高校体育专业人才较多的优势,建立体育辅导站,为高职称教师提供咨询和辅导,增强体育健身指导,提高他们的体育能力。同时加强对适合高校教职工的趣味性体育活动的研究开发,提高他们的体育兴趣。
[2]彭文革.普通高校开展休闲运动的现状调查与分析[J].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03,(1):82-85.
[3]赵冬敏.高校教师健身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韶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6).
G527
A
1673-0046(2010)9-01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