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课程开发研究
2010-08-15石宝鸿
石宝鸿
精神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课程开发研究
石宝鸿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体育学院,广东佛山528000)
从本质上说,休闲源于人们的精神体验。在当代科学思维和工具理性等主文化影响下,休闲体育在培育人类精神方面显得不尽如人意。为此,学校教育有必要从精神视域的角度,依据课程论的知识,从课程价值观、课程目标、课程选择、课程内容四方面开发、确立休闲体育课程,进应发挥教育的主动引导作用,通过体育项目选择、课程实施、师资培训等方面的工作,促进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展。
休闲;休闲体育;精神视域;课程开发
一、问题的提出
休闲被称为人类美丽的精神家园。在尊重人权、追求全面发展但又竞争激烈、问题频发的当代社会,人们需要休闲、渴望休闲,但在现实生活中,休闲往往与经济实力、社会地位、文化时尚关系密切。在体育教育中,尽管体育的休闲价值已经得到普遍承认,但由于技术传授、竞技能力培养等传统教学目标惯性的影响,如何通过体育活动达到休闲的目的,体育教育并没有给出具体的答案。在一定程度上,渴望休闲却不具备休闲的能力和素养,这是当代中国民众休闲状况的准确概括。因此,发挥学校教育的作用,通过体育教育,培养具有体育休闲的能力和素养的现代公民,这是发展休闲体育的必然要求。而在休闲体育的教学中,首当其冲的应当是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沿此思路,论文将从休闲的精神视域为出发点,围绕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谈一些认识和见解。
二、休闲的精神视域
休闲的本质主要体现人的一种精神生活。“休”字在现代汉语辞典中被解释为“吉庆、欢乐”之意,休闲即是如何愉快、安祥地度“闲”。休闲不同于消闲、闲暇、空闲,它是特指个体在完成日常生活基本需要后的一种精神活动,是一种对高层次需要的追求。在英文“LEISURE”一词中,“休息的成分很少,消遣的成分也不大,主要是指‘必要劳动之余的自我发展’”。这表明了“休闲”一词所暗含的独特文化精神意涵。亚里士多德认为“休闲耕耘了心灵、精神和个性”。美国休闲研究学者约翰·凯利也提出,休闲应被理解为一种“成为人”的过程,是一个完成个人与社会发展任务的主要的存在空间,是人的一生中一个持久的、重要的发展舞台。在这种状态和过程中,更多的是指一种人的价值取向。这些论述都表明,休闲与人的精神世界关系密切。
德国思想家卡尔·雅斯贝尔斯说过:“人就是精神,而人之为人的处境,就是一种精神的处境。”意义的丧失、道德的退色、自由的失却、工具理性主义的盛行、个人利益至上、信仰的危机……这是社会学家对现代人的精神处境所做的描述。人类精神处境的恶化,使社会文明和个人的发展受到威胁。而反思其出现的原因,人类精神处境的恶化源于人类发展与自然生态发展的冲突,其直接表现就是贪得无厌的物质享受主义。
随着人们对自然生态危机研究的深入,人们发现:自然生态的失衡与人类精神的破损是同时展开的。生态绝非仅仅是自然的问题,也是人自身的问题,人既要保护自然生态,更应当解决好自身的精神生态问题。事实上,一切所谓的生态环境问题其实都是人类制造出来的,是人自身的精神出现了危机。
显然,在人类精神生态环境恶化的背景下,获得来自心灵的休闲体验无疑是十分困难的。但从另一方面讲,有思想的休闲也许正是疗治现代人精神疾患、改善人类精神生态环境的一种尝试和努力。因此,从根本上来说,只有关注、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休闲体育才能得以真正确立。
三、休闲体育课程开发的课程论依据
休闲体育关注、作用于人类的精神世界,首当其冲的应当是开发相应的休闲体育课程。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实际上是一个休闲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问题。课程内容的选择大致包括四个基本环节:第一,确定课程价值观,其核心是回答“什么是受过教育的人”;第二,确定课程目标,这是课程价值观的具体化;第三,确定课程选择的三种基本取向之关系,即确定作为课程内容的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生活经验、学习者的经验三者之关系,对这种关系的认识取决于特定的课程价值观;第四,确定课程内容,即选择出与特定课程价值观和课程目标相适应的课程要素。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或内容选择同样需要回答上述四个问题。
休闲是人类美好的精神家园。因此,休闲体育课程的价值观无疑应是侧重于人类精神的培养和发展,即借助一定的体育活动培养具有一定精神修养的人。在此价值观下,休闲体育的课程目标应结合一定的社会条件、时代背景、文化环境等具体因素进行确立,从而将“精神修养”细化为具体的、可衡量的目标;在确立具体的休闲体育课程目标后,应进一步明确休闲体育课程内容选择的原则,即将休闲体育的学科知识、当代社会的休闲活动以及学生可能拥有的休闲体验进行综合考虑,做到较好的结合或平衡,最终确定休闲体育的课程内容。
上述的分析为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初步指明了方向,然而在现实的体育教学中,落实休闲体育课程的四个基本环节是相当困难的。在近现代,科学的思维和方法占据统治地位,在教育领域也毫不例外。科学是探求普适性规律的过程。包括文学、艺术等人文课程在内的所有课程必须要“求真”,要致力于探讨规律性的东西。进而随着科学与技术的融合,工具理性成为当代社会的思维定式。在此背景下,休闲体育课程的价值观就被“科学求真”和“工具理性”所左右。整个课程的发展趋向很明显的就是越来越技术化、越来越现实化、越来越操作化和物化。休闲体育课程必须要去探寻休闲体育活动的规律,必须具有一定的社会功能。于是,休闲及休闲体育逐渐远离了人们的精神世界,成为了肤浅的娱乐手段和经济工具。显然,休闲体育课程回归人类的精神需要一定的开发策略。
四、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策略
1.引导策略
教育的性质、规模等与一定的经济、社会因素密切相关,但同时教育又具有一定的相对独立性,具有积极主动的一面。具体而言,作为教育核心的课程,不仅可以主动或被动地适应社会,按照社会需要培养各种人才,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作为社会主体的学校课程可以成为主动选择和超越其他社会生活经验的力量,成为时代精神的建构者之一。
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就要求学校教育成为休闲社会的引领者,即通过学校一系列超越工具理性和求真思维的课程开发,弘扬和重塑人类的精神世界,从而回归休闲的本质。为此,应改变观念,创造条件,出台奖励政策,引导有关部门和学校致力于开发“善与美”的休闲体育课程。
2.体育项目策略
休闲体育的载体是各种具体的体育项目。日本休闲体育振兴协会认为,不管什么体育运动项目,只要把它作为一种休闲体育运动,从而达到欢欣鼓舞、身心快乐、心情开朗、消除疲劳等休闲的目的时,都可以称之为休闲体育。事实上,各种体育项目都不同程度地具有某种休闲价值。只是各个体育项目的特点不同,其距离休闲体验的远近也各不相同。瑜伽练习时的身心兼修、物我两忘,游泳时人体与水流相互作用带来的舒畅和惬意,射击、定点投篮时的全神贯注、心静如水,流畅完成一套武术动作时产生的自我效能感等等都是体育项目潜在休闲价值的体现。
在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上,精心打造休闲体育项目极为重要。这一方面要求充分理解和掌握课程的价值观和目标,另一方面要正确认识现有体育项目的休闲价值,并对其进行整理、分类、改造乃至创新,使其潜在的休闲价值得到充分发掘。
3.课程实施策略
实际上,学校体育教育包括显性课程和隐蔽课程两个方面。其中,显性课程体现的是社会的主文化,隐蔽课程体现的是社会的亚文化。以体育课为例,在现代主义课程中心论下,体育课程的显性课程就是向学生传授体育的技能、技术等实用内容,而“隐性体育教学内容是教学过程中那些不太具体的、不太明显的、教学目标也不太容易明确的教材内容”,比如体育态度、价值、规范等非理性文化。
在求真思维和工具理性的统治下,精神视域下的休闲体育课程无疑属于社会的亚文化,属于体育隐性课程的范畴。因此,在课程的具体实施中,应注意休闲体育隐蔽课程的开发。
首先,可在校园布置或修建一些富含休闲气息的体育设施、建筑,为休闲体育隐性课程营造一个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其次,要以体育课为中心,扩大体育显性课程的教育范畴,加强休闲体育策略和休闲体育项目选择等内容的教学;最后,在经过若干学期的实践后,可以尝试以休闲体育项目的特点为分类标准,开设休闲体育选修课或成立休闲体育俱乐部,从而实现休闲体育隐性课程向显性课程的转化。此外,需要指出的是,隐性教学内容可以向显性教学内容转化,但它需要一个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4.教师策略
教师是休闲体育课程有效实施的重要保障。为了实现休闲体育课程培育和重塑人类精神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在教学中,教师应学会理解、尊重每一个学生,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创造条件实现师生间或学生自身的精神对话,从而使学生在体育活动中感受到一种休闲、自由的体验。此外,在具体的教学中,为实现精神对话,教师必须充分了解体育项目外在和潜在的休闲功能,并创造条件将这种“休闲体验”向学生进行展示,进而使学生掌握通过体育活动进行休闲的技巧和方法。
休闲研究者认为,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时间缩短、空闲时间增多,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也为普遍休闲的社会提供了必要的基础。但在现代化的进程中,包括休闲体育在内的各种休闲最为需要的精神文化环境却不容乐观。在精神视域下开发休闲体育课程,同样面临着理论上缺乏深入研究、实践中操作难度大等问题,但它对确立休闲体育的存在价值、培育人类精神的作用却是不可忽视的。精神视域下休闲体育课程的开发可谓任重道远而又值得期待。
[1]马惠娣.文化精神之域的休闲理论初探[J].齐鲁学刊,1998,(3):100.
[2]约翰·凯利.走向自由——休闲社会学新论[M].赵冉,译.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2000:242-265.
[3]卡尔·雅斯贝尔斯.当代的精伸处境[M].黄藿,译.北京:北京三联书店,1992:3-4.
[4]王玉环.论精神生态问题的根源与解决策略[D].成都理工大学,2005.
[5]张华.课程选择的基本取向[J].外国教育资料,1999,(5):100.
G8
A
1673-0046(2010)9-008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