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

2010-08-15马希琴

卫生职业教育 2010年7期
关键词:民主化中职班级

马希琴

(甘肃银行学校,甘肃 兰州 730100)

基于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班主任专业发展研究

马希琴

(甘肃银行学校,甘肃 兰州 730100)

分析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涵,结合中职生特点,探索中职学校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实现途径,对班主任专业发展提出的要求。

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班主任;专业发展

班级是学校管理的基本单位,学校各项教育、教学工作计划的实施都要在班级内进行。近代德国著名哲学家、心理学家、教育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赫尔巴特曾说:“如果不坚强而温和地抓住管理的缰绳,任何功课的教育都是不可能的。”这句话道出了班级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因此,如何提高班级管理水平,是每个班主任面临的实际问题。而对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探索和实践,对于班主任专业发展和班级的有效管理可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 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和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内涵

所谓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一是指要有明确的尊重学生个性、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意识,并在教育实践中予以体现;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骨干的核心作用,千方百计地创造条件让学生主动参与班级管理,让每名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才华、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一套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模式,通过充分尊重学生情感、人格独立和个性自由的需要,营造一种良好、和谐、积极向上的班级氛围,建立学生自主、参与、合作的交流平台。

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是一种较高层次的管理模式,是建立在科学管理、严格管理、有效管理、和谐管理的基础之上。班主任专业发展建立在教师专业发展的基础上,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工作,是中职学校班主任教育管理工作的重要部分,由于教育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管理的压力大于教学,对学生进行的行为养成教育以及团队意识、合作精神、职业态度的培养和塑造大于知识的传授。所以班主任的探究意识、反思能力、合作能力、实践智慧[1]、驾驭技巧、管理方法等要跟得上学生发展的需求,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建立需要班主任具有创新的思维、开拓的理念、合理的方法、务实的作风等高层次的能力。

2 中职学校班级管理中民主化管理模式的实现途径

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现状来看,生源素质已成为制约中职学校发展的主要因素。从总体上看,学生整体素质逐年下滑,加之近年来“普高热”日益升温,使中等职业学校生源减少。在这种情况下,班级管理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繁重,需建立适合中职学校的班级管理模式,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

2.1 建立学生骨干的职能平台,营造良好的民主管理氛围

教师在接任新班级班主任工作时,要采用问卷调查、个别谈话、主动观察、联系家长等方式尽快熟悉每名学生,利用民主推荐、自荐、考察、试用等手段建立起班干部职能平台,细化班干部职责、加大监督力度,营造自主、开放、主体的管理环境。班主任积极引导班干部通过合作探究班级重点问题,可广泛调动全班学生参与班级管理,凸显学生的主人翁意识,加强班级凝聚力,也可实行班干部轮流制,开展“假如我是班主任”等活动。对违纪学生的处理、问题学生的帮助等问题也应召开主题讨论会加以讨论,由全班学生共同商定,使班级管理更加透明。

2.2 制定严格合理的班级制度和班级公约,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校有校纪,班有班规。民主化管理模式下,班级管理制度的制定需要全班学生共同参与。通过制定适合班级情况的制度,可实现学生的自主管理。同时,制定班级公约,让学生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此外,积极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制度创新,如卫生包干制、问题学生担任班干部等,使班级的每名成员既是管理者、参与者,又是被管理者、合作者,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管、人人有人管、人人能管人”。管理与被管理相结合,可使学生在集体中找到自己的位置,感受到自己的责任,大大激发了他们的主人翁意识和责任意识。这种自主参与的班级氛围有利于矫正中职生的不良行为,使其正视自我价值。

2.3 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组织主题班会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但是,学习并不是学生的唯一任务,而只是学生全部精神生活的一部分[2]。因此,班主任要转变观念,改变班级教育价值取向单一化的现状,使其向多元化方向发展,而最能促进学生德、智、体、美等诸方面发展的有效载体则是主题班会。班主任可引导学生自己组织、策划、实施主题班会,如开展“拒绝烟酒、拒绝暴力”“我离文明有多远”“感恩教育”等主题班会,这些活动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可锻炼学生的能力与素质。需要说明的是,民主化班级管理并不是凡事由学生决定,也不是全部由学生骨干管理,班主任引导学生是关键,全员参与是核心。

3 实行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对班主任的要求——班主任专业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曾经提出了一个教师成长公式,即经验+反思=成长[3]。具体而言,可从以下几方面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

3.1 研究管理对象(学生)、研究方法(管理的方法和策略)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关键

班主任要研究学生、了解学生,选择合理的班级管理方法和策略是班级管理成败的关键。只有了解学生的家庭背景、兴趣爱好、性格特征、心理水平、能力发展、平时表现等,班主任才能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灵活运用管理方法,形成较高层次的民主化管理模式。

3.2 班主任主导作用的发挥是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定位

在实行民主化班级管理过程中应避免班主任的“角色偏离”现象。创设班级民主氛围旨在形成一个民主、和谐、有凝聚力的班集体,这需要积极、有效地发挥好班主任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具体操作过程中,往往会出现班主任“角色偏离”的现象,即为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而逐渐削弱班主任的主导作用,从表面上看似乎民主氛围很浓,什么事都由学生做主,而实质上则是“放羊式”管理,这是对民主管理的歪曲理解,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其结果必然导致班集体的松散、混乱,背离了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实质。

3.3 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是民主化班级管理模式的核心

创设班级民主氛围,实施民主化班级管理,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具有责任感。首先要组织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班级管理目标的确定、工作计划的制订、具体管理活动的实施及考评工作。学生的主人翁意识、集体荣誉感越强,就越能发挥其自我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4 班主任思考问题的缜密程度是班级管理模式改革成败的基础,也是班主任专业发展创新的基础

一方面,班主任必须具有现代教育理念、管理理念,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结构,树立“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另一方面,班主任要协调处理好各种关系。既要正确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相处,提高学生在班级管理中的自主性与参与程度,又要协调好与家长、学校、社会等的关系[4]。

[1]武玉荣.浅论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及培养策略[J].教学与管理,2006,(9):23~24.

[2]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建议[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3]王孝军.甘肃省财经类中等职业教育发展问题探讨[J].职业教育研究,2009,(6):61.

[4]黄正平.关于班主任专业化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8,(2):41~44.

G40-058

B

1671-1246(2010)07-0029-02

猜你喜欢

民主化中职班级
班级“四小怪”
班级英雄
如何构建和谐班级
应用多媒体技术 创新中职德育课
论我国行政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
论我国新一轮司法改革:职业化还是民主化
网络行动者的新媒体使用特征、影响及媒介民主化
构建乡镇政府财政监督民主化制度框架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中职高考与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