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胃B超快速显像剂的应用对慢性胃炎的体表超声诊断

2010-08-15264001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姜瑜慧刘景霞刘家寿

中国疗养医学 2010年6期
关键词:胃腔皱襞显像剂

264001 济南军区烟台疗养院 姜瑜慧 刘景霞 刘家寿

慢性胃炎是当今消化道常见多发疾病。常规检查胃疾病的方法主要靠胃镜及X线钡餐检查,而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和损伤[1]。我院胃肠科超声室从2007年11月~2009年11月采用口服胃B超快速显像剂充盈法,经体表超声检查对诊断慢性胃炎530例的临床观察回顾分析及其价值的初探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530例胃病患者中男性293例,女性237例;年龄16~86岁,平均年龄(47±12)岁。所有患者均为胃肠科门诊就诊患者,受检者前一天晚上开始禁食,次日空腹就诊,接受胃B超快速显像剂充盈法体表超声检查。

1.2 胃B超快速显像剂的使用 在受检时空腹一次顿服胃B超快速显像剂(郑州上街生化制品厂生产,豫食药监械准字2005第2230069号)1支(10 mL),加温水400 mL,即刻进行胃超声检查,产生均匀的液态无回声界面,获得胃部界面的最佳声阻差,与水充盈法相比,其发挥作用快,1~2 min即可使胃内气体排出、黏液消散,明显提高胃及胃周脏器的声像图清晰度和分辨率,减少伪像,能较清晰地显示胃壁层次、厚度、病变范围和观察胃蠕动[1]。

1.3 体表超声检查方法 使用美国MD胃肠超声检测仪,空腹检查探测胃腔,再口服显像剂即刻以熟练手法依次从胃贲门、胃底、胃体、胃角、胃窦、幽门和壶腹部进行缓慢的移动和连续性扫查,结合探头加压、呼吸、体位改变扫切。以观察胃充盈形态、胃壁层次与厚度、胃蠕动幅度与频率及胃血流等的方法为基本原则。常规检查肝、胆、脾以提供胃部邻近器官的情况。

1.4 胃B超快速显像剂充盈法 体表胃超声能清楚显示胃壁的五层结构,从胃腔内向外依次排列为黏膜浅层、黏膜肌层、黏膜下层、肌层和浆膜层,超声显示为“三明两暗”,即胃壁一、三、五层为强回声,二、四层为弱回声。每层厚度为1 mm,胃壁厚度均匀3~5 mm,<6 mm,黏膜浅层回声线连续平顺,无中断,沿小弯侧有2~4条黏膜皱襞;胃充盈显示正常胃壁柔软,胃蠕动从胃体部开始逐渐向幽门传播,其频率约为3~4次/min,排空为30~60 min。幽门部无反流现象。十二指肠壶腹部呈间歇充盈(充盈面积约为3~5 cm2),呈三角形或椭圆形,形态规整,其黏膜平滑,壶腹部厚度<6 mm[2]。

1.5 各型慢性胃炎诊断声像图标准

1.5.1 浅表性胃炎 ①胃壁5层显示尚清晰(肥胖者欠清晰)。②胃壁黏膜浅层模糊、毛糙,粗细不均,回声增粗、增强,无明显断续现象,为增粗型;若黏膜连续性差,断续呈“虚线”状,不光整,为断续型;其余各层正常。③胃壁厚度在正常范围(≤6 mm)。④胃蠕动良好。

1.5.2 萎缩性胃炎 ①胃壁5层显示欠清晰或不清晰。②胃壁各层厚薄不均,黏膜浅层毛糙、断续、变薄,回声可减弱,黏膜肌层稍厚,回声增强,黏膜下层回声增粗、增强,其余各层正常。③胃壁厚度仍在正常范围(≤6 mm)。④胃蠕动常缓慢。

1.5.3 肥厚性胃炎 ①胃壁5层结构清晰可见。②黏膜层回声增粗,厚度增大,较广泛,可见多发性球形或乳头状低回声隆起,高度<6 mm,突向胃腔,并可见黏膜层海潮样运动,黏膜下运动相对较弱。③胃壁厚度在7~12 mm。④胃蠕动良好。

慢性胃炎可根据胃炎发生的部位分为胃窦炎、胃体炎、壶腹炎;胃大部切除术后吻合口炎与残胃炎[3]。

2 结果

本组530例胃病患者其中体表超声确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229例(43.2%),其中增粗型132例(57.6%),断续型97例 (42.4%);胃窦炎107例 (20.2%);胃体炎68例(12.8%);萎缩性胃炎83例 (15.7%);肥厚性胃炎18例(3.4%);残胃炎25例(4.7%)。

3 讨论

采用胃B超快速显像剂充盈法体表超声检查胃疾病,即口服“胃B超快速显像剂”充盈至胃腔,产生均匀的液态无回声界面,使得胃结构及其病变显示更加清晰,改变了胃器官被视为超声检查盲区的观点,增加了又一新的简便诊断手段[3],本组资料显示慢性浅表性胃炎占43.2%,泛指是全胃炎;本组胃窦部炎107例(20.2%),胃窦部正常时有纵行排列的黏膜皱襞,当胃腔充盈时即消失,若不消失,并可见黏膜皱襞增多、增粗、紊乱,回声偏低,但窦壁层次结构完整、清晰,即可诊断胃窦炎,胃窦壁明显增厚可为急性胃窦炎。本组萎缩性胃炎83例(15.7%),病变主要限于黏膜层,固有腺体呈不同程度萎缩,使黏膜层变薄,皱襞低平,伴黏膜肌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增生的胃黏膜向表面隆起,呈颗粒状外观,高低不平并胃蠕动幅度及频率减少低;肥厚性胃炎18例(3.4%),胃黏膜异常增生、增厚及粗大皱襞形成,使黏膜呈结节或息肉样外观,胃壁厚度>6 mm,但胃壁层次分辨;残胃即是胃、十二指肠良性或恶性疾病做胃大部切除术后的残余部分。了解胃切术,才能更好掌握残胃显像。残胃排空较快,进行胃超声充盈检查时,如扫查动作速度全面,通常能观察到吻合口,表现以上腹部胀痛,食欲减退,消瘦为主[3],残胃炎25例(4.7%),同国内文献报道一致。本组资料提示采用胃B超快速显像剂充盈法体表超声检查对各型慢性浅表性胃炎有较高的诊断价值,而对疑有萎缩性胃炎、溃疡病及胃癌的患者建议做胃镜检查;本资料还说明胃B超快速显像剂充盈法体表超声检查是无创伤、无痛苦、简便易行、重复性好的,故较内窥镜和X线钡餐更易为病人接受,同时无特殊的准备和要求,也是基层医疗单位对慢性胃疾病进行检查时的首选方法之一。作者认为对不具备胃镜及病理检查条件的医疗单位,可将其作为初诊胃疾病的主要手段,可用来做大规模的胃肠普查工作。

[1]徐永利,余秀华.慢性胃炎及溃疡病的超声造影诊断[J].人民军医,2004,47(4):237-238.

[2]雷涛,刘生明,王胜利,等.用胃B超快速显像剂对胃病的超声评价[J].现代医药卫生,2003,19(9):1176.

[3]余秀华,李黎,郭心璋,等.胃超声造影的临床应用简介[J].人民军医,2004,47(4):235-237.

猜你喜欢

胃腔皱襞显像剂
腹腔镜辅助经胃腔切除术治疗胃黏膜下肿瘤12例临床分析
做PET/CT检查时喝的几瓶水有何作用
二成份硒鼓Auger Mark问题浅析
中枢神经系统临床用PET显像剂的研究进展
一种实用显像剂的研发实验
超声引导下经皮胃腔穿刺充气术在经皮胃造瘘术中的应用
搅打奶油在MSCT胃部造影检查中的价值初探
膝关节髌内侧滑膜皱襞综合征的MRI诊断价值
腹腔镜联合胃镜胃腔内手术13例报告*
康复新液在腋皱襞切口大汗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