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沙必利、组胺H2受体拮抗剂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观察

2010-08-03罗水仙李金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22期
关键词:组胺食管炎拮抗剂

罗水仙 李金莲

1 台山市人民医院内科(529200)

2 台山市卫生职业技术学校(529200)

反流性食管炎,民间也称作为“烧心病”,主要是由于患者胃部食物或胃酸反流回食管,从而令患者的食管部位有灼烧、酸涩等刺激而出现“烧心”的感觉。由于饭后食管的括约肌收缩能力下降、胃部压力上升,常常会发生胃部物质反流。长期如此反复,对食管黏膜造成一定的刺激和损伤而引发炎症。根据症状不同分为“吞酸”、“吐酸”、“噎证”、“胸痹”等病证。通常伴随的并发症有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或食管裂孔等病。本文是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于台山市人民医院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60例治疗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9月至2009年9月于台山市人民医院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60例患者,其中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13~48岁,平均年龄32.4岁。所有患者均没有其他消化内科疾病,随即将60例患者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所有患者的年龄、身高、体质量方面无明显差异,见表1。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进行常规食管炎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服用西沙必利药剂用以促进食管和胃的排空每次10~20mg,3~4次/d,同时联合组胺H2受体拮抗剂,降低患者胃酸含量,25mg/次,3~4次/d,疗程6~8周。两种药物有协同作用,联合用药能加快受损伤的食管黏膜愈合。

1.3 疗效判定

根据《食道炎等级评分标准》[1]:饮食正常且没有不良症状为0分;症状轻微,对生活工作基本没有影响为1分;症状较轻,但对工作和生活影响较小为2分;症状明显,无法忍受,影响工作和生活为3分。经过治疗,食管炎症状完全消失为痊愈;病情等级降低2分以上为显效;减低1分为有效;没有降低或者恶化的为无效。

1.4 纳入标准

①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反流性食管炎;②年龄范围在10~50岁之间;③能听从医师做好各项检测;④无其他原发性疾病或者精神病病史。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对两组患者的食管炎严重程度、康复情况、人数进行对比,统计其诊断治愈率,P<0.05为统计学差异。

2 结 果

2.1 治疗结果

1个疗程过后,对照组的有效率为90.0%,治疗组的有效率为60.0%。两组患者治愈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治疗组有2例患者出现腹泻、口干,症状持续1~2d;对照组有2例患者出现头晕,1例肝功能有轻微损害,但可坚持整个疗程药物治疗,见表3。

3 讨 论

反流性食管炎是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随着现在生活水平的日益升高,饮食结构也发生剧烈的变化,对消化系统的压力也越来越大,大大提高了反流性食管炎的患病概率,患了反流性食管炎后治疗一定要及时,病情的严重程度与时间成正比。反流性食管炎包括食管下段括约肌压力下降、食管体部清除功能下降、食管体部蠕动减弱,使反流物清除下降,食管组织抵抗力下降,对返回食管内的胃蛋酶和黏膜保护作用下降等是引起黏膜炎症的主要原因[2]。治疗主要有抑酸治疗、促食管和胃排空、恢复其动力、减少反流物酸度和防止胃内容物反流,避免食管黏膜损害。

表1 治疗前两组患者病情分布

表2 治疗后两组患者比较

表3 两组患者治愈率和治疗时间比较

西沙必利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混合药物联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首先通过西沙必利使肠肌丛节后神经能释放乙酰胆碱而促进食管、胃的蠕动和排空,从而减轻胃食管反流;然后利用组胺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的能力,降低胃酸的分泌量,也能起到减少胃液的反流,达到治疗效果。

西沙必利和组胺H2受体拮抗剂的混合药物联合治疗,主要作用是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肠胃动力,保护食管和胃黏膜[3]3个方面,临床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潘国宗.北京上海胃食管反流症状的流行病学调查[J].中华消化杂志,2005,19(4):223-226.

[2]中华医学会消化内镜学会.反流性食道(病)炎诊断及治疗方案[J].中华内科杂志,2006,39(3):10.

[3]郑国静,齐达春.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与治疗[J].中医药学刊,2004,22(2):266-268.

猜你喜欢

组胺食管炎拮抗剂
儿童医院门诊口服抗组胺药应用情况分析
蒙西医结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84例
治疗心力衰竭新药: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及脑啡肽酶双重抑制剂LCZ696
药物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探析
评价3种抗组胺药治疗慢性特发性荨麻疹的疗效
合理选择降压药物对改善透析患者预后的意义
白三烯受体拮抗剂治疗原发性鼾症的临床疗效观察
疏肝和胃降逆汤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观察
肿瘤坏死因子拮抗剂治疗重症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
慢性荨麻疹抗组胺药的应用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