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应用

2010-07-30葛莉莉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1期
关键词:时间性资产负债损益

葛莉莉

一、资产负债观与损益观的区别

首先,资产负债观在规范某类交易或事项的会计处理时,首先规范由该类交易或事项引起的相关资产或负债的确定,然后再根据这些资产或负债的变化确认净收益。损益观则要求在交易或事项发生后,直接确认由其引起的收入和费用的变化,并得出该项交易或事项的净收益,然后再将之分摊计入到相应的资产和负债中去。

其次,资产负债观侧重于依赖资产负债表上的数据,这种观念认为如果资产负债表信息不完整或不可靠,则利润表信息必然不完整且没用,因此认为资产负债表是会计准则规范的重点和一切会计核算的首要出发点。损益观则侧重于依赖利润表上的数据,认为即使资产负债表信息出现偏差,利润表信息也可以保证完整有效,利润表信息能够满足财务报表使用者的绝大部分信息需求。

再次,与损益观更强调配比原则相对应,资产负债观更为注重交易和事项的实质。二者在具体会计处理中的一个显著差异就是对未实现损益的会计处理。按照资产负债观,企业的收益是当期净资产的净增长额,收益的确定不需要考虑实现问题,即收益=期末净资产价值-期初净资产价值-投资者投入+向投资者分配。损益观则直接确认已实现的每笔收入和费用,进而根据配比原则确定收益。

从以上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观和损益观它们的根本差别在于资产负债观关注资产和负债的变动来计量收益,它视会计为一种计量资产和负债的手段,其目的是通过定期和经常地估价来计量各项资产和负债的价值乃至整个企业的价值,因此认为企业净资产的保持和增值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指标,并通过资产负债表加以反映,损益表的确定仅是计价过程的一个副产品;而收入费用观则先计量收益然后再将之分摊计入到相应的资产和负债中去,它认为收益指标是衡量企业的主要指标,将会计视为一个收入与费用的配比过程,其真正目的不在于确定企业的价值,而在于确定一定时期的收益,资产负债表反映的一定时点上的财务状况,并不代表整个企业以及企业各种资源的真实价值,在这种观念下,资产负债表被用来汇集配比过程剩下的等待配比的项目。

二、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应用

2006年2月我国财政部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明确规定执行新准则的企业必须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这是资产负债观在所得税会计中的充分应用。

以前的损益表债务法把本期由于时间性差异产生的纳税影响的金额,递延和分配到以后各期,并同时转回已确认的时间性差异对所得税的影响金额,在所得税率变更时,需要调整递延税款账面余额。损益表债务法最大的特点是以损益表为导向,反映时间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数,其他非时间性暂时性差异只能作为永久性差异处理,产生了大量不符合资产和负债定义的递延税款借项或贷项,无法对企业在报告日的财务状况和未来现金流量作恰当的评价。

我国会计准则规定的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从资产负债表出发,通过比较资产负债表上列示的资产、负债按照会计准则规定的账面价值与按照税法规定的计税基础,对于两者之间的差异分别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相关的递延所得税负债与递延所得税资产,并在此基础上确定每一会计期间利润表中的所得税费用。

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以估计转回年度的所得税税率为依据计算递延税款的一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最大特点是以资产负债表为基础,反映暂时性差异的所得税影响数,暂时性差异包含时间性差异。暂时性差异所反映的是累计的差额,而非当期的差额。并将该累计差额对最终的本期所得税费用进行调整。因此,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符合其作为资产或负债的定义特征。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下,递延所得税资产与负债名副其实,表示企业未来的纳税利益或未来的纳税责任。

由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的核算过程清晰地体现了资产负债观的理念,先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或负债,后确认所得税费用。

三、资产负债观的应用是发展趋势

资产负债观符合逻辑,更适合我国现在的会计现状,它要求企业管理层更加关注企业未来的发展,着眼于企业长期战略和可持续发展。资产负债观已成为我国会计准则的发展趋势,我们应积极借鉴国际会计准则发展过程中的有益经验,加强对资产负债观的深入研究,加快我国会计准则与国际协调的步伐。

猜你喜欢

时间性资产负债损益
商业银行资产负债管理综述
确认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需要转出吗?
银保监会加强保险资产负债管理
智珠二则
舞蹈艺术发展进程中的审美鉴赏能力
外汇风险与会计外汇汇兑损益
时间性:桃花源之审美问津
2015年行政事业单位统计资料
资产负债观在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的应用及未来判断
资产处置损益会计处理的一致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