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紫榆烧伤油治疗Ⅱ°烧伤60例临床观察

2010-07-30张一戈

中国医药指南 2010年6期
关键词:紫草冰片创面

张一戈

烧伤是由于热力、电能、化学物质、放射线等引起的一种急性损伤性疾病,是一种外科急性疾病。本病若处理不当,轻者则发生创面感染,重者危及生命。近10年来,湖南省冷水江市冷钢湘安医院自行研制紫榆烧伤油并用于临床,取得了较好疗效,现将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共收集完整病例110例,均为湖南省冷水江市冷钢湘安医院门诊和住院患者,包括浅Ⅱ°和深Ⅱ°烧伤,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60例,男39例,女21例,平均年龄(33.7±7.2岁),平均病程(3.64±4.27)h;烧伤面积1%~10%的48例,>10% 12例;其中沸水烫伤32例、火焰烧伤20例、化学物质烧伤8例;60例中浅Ⅱ°烧伤47例,深Ⅱ°烧伤13例。对照组50例,男32例,女18例,平均年龄(32.9±7.6)岁,平均病程(3.71±3.95)h;烧伤面积1%~10%的39例,>10%11例;其中沸水烫伤27例、火焰烧伤17例、化学物质烧伤6例;50例患者浅Ⅱ°烧伤41例,深Ⅱ°烧伤9例。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烧伤原因、烧伤深度等分布情况相当,具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

1.2.1 诊断标准[1]

烧伤深度的判断采用三度四分法,即Ⅰ°、Ⅱ°(浅Ⅱ°、深Ⅱ°)、Ⅲ°烧伤。Ⅰ°烧伤:轻度红肿热痛,感觉过敏,表面干燥,无水疱。浅Ⅱ°烧伤:剧痛,感觉过敏,温度增高,水疱饱满,基底潮湿,呈均匀红色,水肿明显。深Ⅱ°烧伤:感觉迟钝,微痛,水疱扁,基底湿润苍白,有小出血点,水肿明显。Ⅲ°烧伤:感觉消失,无弹力,坚硬如皮革状,蜡白或焦黄或碳化,干燥,湿度降低。

1.2.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病例纳入标准:符合上述浅Ⅱ°及深Ⅱ°烧伤标准;有热力、火焰烧烫伤史,病程<1d,烧伤面积<20%。

病例排除标准:烧伤面积>20%;Ⅲ°烧伤创面;合并败血症者;有呼吸道等特殊部位灼伤者;合并有较严重的心血管、脑血管、肝肾和造血系统等严重原发性疾病者。

1.3 治疗方法

1.3.1 药物

治疗组:紫榆烧伤油:紫草60g、地榆50g、孩儿茶20g、冰片20g、麻油1000g。将上述药物研成极细粉末(除冰片外),加入麻油中浸泡,用文火煎熬,过滤去渣,再加入研细末的冰片即得。对照组:京万红油膏(天津达仁堂制药二厂生产)。两组均以14d为1疗程。

1.3.2 使用方法

患者就诊或入院后首先进行清创,去除烧伤创面的异物及污物后,再用3%过氧化氢、0.1%洗必泰及生理盐水依次冲洗创面。污染严重的创面,可先用肥皂水轻轻刷洗,尽量去除坏死表皮和泡皮。对化学烧伤应先用流动的清水冲洗30min以上,然后用生理盐水冲洗,碘伏消毒,无菌纱布揩干创面水液。创面处理完后,在创面上用棉签轻柔涂擦一层1~2mm的药物,以局部均匀湿润而不流液为度,采用湿润暴露疗法。渗出期一般每日涂药2~3次,以后每日涂药2次,直至创面愈合。对头面、会阴部的创面直接外涂药物,每4小时一次,并及时清理周围的分泌物。对躯干、四肢的创面,均采用多层药物纱布外敷,无菌敷料包扎,隔日换药1次,直至创面愈合。对深Ⅱ°创面溶痂后,及时清除溶痂组织,让残留的皮岛迅速扩展,根据创面渗出情况每天换药1~2次。

1.3.3 其他治疗

如创面感染,渗出物或脓液较多,或有全身感染症状者,应配合抗生素治疗,并输液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

2 疗效观察

2.1 观察指标

疗效标准[2]:痊愈:症状消失,创面完全愈合。显效:创面缩小,用药后症状积分较治疗前减少≥90%。有效:创面缩小,用药后症状积分减小31%~89%。无效:创面无肉芽生长,用药后症状积分较用药前减小≤30%。

2.2 统计学方法

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成组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Ridit分析。

2.3 治疗结果

2.3.1 两组疗效比较

经1个疗程治疗后,治疗组总显效率91.7%,对照组总显效率86%,经Ridit分析,u=1.72,P>0.05,表明无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与对照组疗效相当,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n)

2.3.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

经治疗后,两组对烧伤创面的止痛效果均有明显作用。治疗前两组疼痛积分差异无显著性,但治疗后治疗组积分明显优于对照组,说明治疗组止痛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s)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疼痛积分比较(±s)

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1;与治疗前比较,△P<0.01

组 别 n 治疗前 治疗后30min治疗组 60 5.36±0.87 2.14±1.17对照组 50 5.32±0.81 2.79±1.35

3 讨 论

烧伤是日常生活、生产劳动和战争中常见的损伤,其中Ⅱ°烧伤仍是目前临床上最常见的烧伤创面表现。烧伤属中医“水火烫伤”的范畴。烧伤治疗方法颇多,其中创面外治是治疗烧伤最重要的一种方法。中医学认为皮肤烧伤、烫伤是火毒内侵所致,火热毒邪灼伤肌肤,损伤经脉,致经络瘀闭,反应在外则创面红肿热痛,或有瘀斑,或见出血点,或有焦痂等。紫榆烧伤油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止痛抗炎,祛腐生肌之功效。经过多年的临床实践,我们认为紫花烧伤油对Ⅱ°烧伤的治疗效果比较满意,是较理想的Ⅱ°烧伤局部治疗用药。方中紫草、地榆味咸、甘,性寒,具有凉血解毒,消肿止痛,生肌敛疮之功效;孩儿茶味苦、涩,性平,具有收湿,敛疮,止痛之功;冰片味辛,苦,微寒,能清热止痛生肌;麻油有保护创面,润发长皮;全方配伍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生肌长肉的作用。据现代药理学研究,紫草含乙酰紫草素、紫草红、异丁酰紫草素等多种萘醌衍生物,冰片中含右旋龙脑,局部应用时对感觉神经有轻微刺激性,具有明显止痛作用。地榆能促进上皮细胞和肉芽组织生长,加速创面愈合。紫草、地榆、孩儿茶、冰片等均含有抑制细菌的有效成分,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等多种细菌有明显抑制作用,这无疑对保护创面、预防和控制感染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该药制作简单,疗效可靠,使用方便,费用低廉,值得推广和应用。

[1]赵尚华,贺菊乔.中医外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09-110.

[2]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3版.1997:45-46.

猜你喜欢

紫草冰片创面
探讨浓缩生长因子(CGF)在糖尿病足溃疡创面治疗中对溃疡创面愈合的作用
负压创面治疗技术应用的研究进展
冰片衍生物对血脑屏障通透性影响的研究
不同种类紫草对比研究
含冰片丹参制剂对胃黏膜损伤作用的影响
天然冰片(天然右旋龙脑)在眼科应用优于合成冰片
小儿红屁股涂紫草油
不同市场紫草相关质量的比较研究
黄连紫草凝胶质量标准
中西医结合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残余创面35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