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匿性”交替性预激 1例
2010-07-25申玲
申 玲
患者女性,64岁。临床诊断:乳腺癌。12导联同步心电图示:正常R波与预激 R波呈 1∶1交替出现。P-P间距0.57s,频率 105次/分,正常 R波的 P-R间期 0.14s,异常 R波 P-R间期 0.11s,起始部有 δ波,Ⅰ、aVR、aVL导联向下,Ⅱ、Ⅲ、aVF、V1~V6导联向上,旁道位于左室前壁。二者P-J间期均为 0.19s,QRS波群顶点间距相等。图1为 V1导联连续记录。可见 3组 4∶1及 5组 2∶1心室预激波,类似于隐匿性早搏二联律,即两个预激R波之间分别夹有 1、3个正常R波,符合 2n+1的奇数形式规律(n为任何正整数)。心电图诊断:①窦性心动过速;②隐匿性交替性心室预激。
图1 隐匿性交替性预激
讨论 正常R波与预激 R波 1∶1交替出现称为交替性预激,为间歇性预激的一种表现形式。间歇式预激为典型及不典型预激的不连续性交替,约 25%~75%典型预激存在间歇性改变,多与频率有关。在心房刺激频率增快或减慢到一定程度时,δ波可消失,形成旁道 3相或 4相阻滞。在频率不变的情况下,形成交替性预激的机制可能为:①旁道不应期>此频率的一个心动周期;②旁道 2∶1阻滞[1]。本例预激类似隐匿性早搏二联律。隐匿性室性早搏二联律系折返机制形成伴间歇性折返外传阻滞,而隐匿性交替性预激仅为旁道呈 2n+1倍数间歇性阻滞所致。间歇性预激与运动、自主神经张力改变、左侧旁道、旁道不应期、房内传导时间、起搏位置、旁道内的隐匿传导及旁道阻滞等因素有关[2、3]。间歇性或交替性预激应与舒张晚期室性早搏鉴别。前者 P-J间期及QRS波群顶点间距相等,后者不等。
1 靳怡,张劭祺.间歇性预激综合征呈二联律 1例.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2):90
2 马向荣.临床心电学词典.第 2版.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1998.294
3 刘焕,郭艳,卢喜烈.间歇性心室预激波 1例.实用心电学杂志,2009,18(1):72~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