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金融完全开放下我国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初探

2010-07-13董许亮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10年8期
关键词:商业银行区域发展

张 青 杨 波 董许亮

城市商业银行的前身是20世纪80年代初兴起的城市信用社,其目的是为城市私营、个体经济提供适应其发展的金融服务,服务于地方经济。20世纪90年代中期股份制改造为城市商业银行。如何在我国日益开放的市场上争得自己生存和发展的空间是我国城市商业银行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我国城市商业银行竞争力分析

(一)宏观环境分析

1.宏观法律和政策环境。城市商业银行在《商业银行法》和《中国人民银行法》等法律框架下作为,受银监会和人民银行监管。2003年央行批准城市商业银行尝试逐步走向全国的跨区域发展。金融危机爆发后,监管层更是因势因时出台多种监管举措,使监管更加灵活和市场化。

2.宏观经济因素

(1)受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宏观经济增长放缓。(2)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小企业整体融资需求十分可观。截止2008年底,各级工商部门注册的中小企业约有970万户,中小企业创造的GDP占到全国GDP的60%,提供的税收占到50%左右,外贸出口占到了中国出口总量的68%左右,提供了70%以上的城镇就业岗位。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服务中小企业大有可为。(3)随着经济发展,我国居民的整体消费观念正在转变。个人信贷业务、信用卡产品以及各种理财产品的市场范围正在进一步扩大,具有极大的发展空间。

3.技术进步。近年来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进步和普及,银行系统的电子化程度不断提高。网上银行,手机银行等银行创新模式不断涌现,强有力地推动着整个金融业向前发展,也深刻的改变着传统的经营管理方式和理念。这为城市商业银行的发展提供了现实技术基础。

4.金融全面开放的影响。金融全面开放使城市商业银行危险与机遇并存。一方面,外资银行拥有了同等国民待遇,可以凭借自身的资本、人才、经验上的优势,不断挤占城市商业银行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金融完全开放将改变中资银行税负上的不平等,也迫使我国金融业在管理体制、经营策略、服务、创新等多方面进行不遗余力的改革。

(二)产业环境分析

1.客户和供应者的讨价还价能力。随着金融完全开放时代的到来,金融业买方市场趋势明显。商业银行为了得到市场份额,必将不断推出更先进的金融产品和更优质的服务手段。

2.银行业之间的竞争压力。四大国有商业银行处于垄断地位,凭借其巨大的资金实力、丰富的人才队伍,遍布海内外的网点优势,对城市商业银行构成最深层次的威胁;股份制商业银行发展速度明显超过行业平均水平和国有商业银行,并逐渐蚕食着国有商业银行的市场份额,是银行体系内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深层竞争威胁的第二股力量;外资金融机构的迅猛发展,是对城市商业银行深层威胁的第三股力量。而金融市场管制的放开所吸引的众多的外资金融机构则是潜在威胁者。

(三)城市商业银行内部环境分析

1.内部优势分析。城市商业银行是一级法人体制,经营地域集中,具有地缘优势和时效优势,对客户需求可以给予快速灵活的反应。这对资金需求迫切或者融资条件不是很好的企业吸引较强。城市商业银行与地方政府的密切的关系,使其更易获得政策支持。

2.内部劣势分析。城市商业银行存在规模较小,市场占有率低,服务范围有限,市场定位不明晰,盈利能力差,资产质量不高等问题。

二、金融完全开放下城市商业银行发展战略要点

(一)市场定位战略

对于城市商业银行来说,其市场定位是指银行通过对其核心业务或产品、主要客户群以及主要竞争地的认定或确定,根据自身特点扬长避短,选择、确定“客户-产品-竞争地”最佳组合的系统步骤和方法,以达到银行资源的最优配置和最佳利用。具体而言有以下几点:

1.立足于地方经济,条件成熟的可以跨区域经营。城市商业银行一般处于各地的中心城市。据统计,全国工业总产值的50%、GDP的70%、国家税收的80%、第三产业增加值的85%、高等教育和科研力量的90%都集中在城市。城市商业银行历史上形成的独特的地方特征、特殊的股权设置、与地方政府联系密切所具有的信息优势等条件,使城市商业银行更能得到当地政府的支持。城市商业银行只有利用与地方经济的交融性,密切保持与地方经济发展战略方向上的一致,才能敏锐捕捉地方经济的脉搏,扩大自身金融资源的支配范围。因此,城市商业银行的定位还应当是所在的城市,为所在的城市提供金融服务才是最为核心的竞争力。

2.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中小企业在市场经济环境激励机制作用下蓬勃发展,对金融服务的需求也日益多元化。城市商业银行由于从业人员本土化、与客户地域联系密切、熟悉客户资信与经营状况,对地方中小企业进行监督,可以充分保障放贷资金的安全性和提供服务的效率。另外,由于城市商业银行决策机制灵活,更能符合中小企业的融资需要,可以降低双方的成本而提升价值,因此城市商业银行定位于为中小企业服务具有比较优势。

3.定位于发展零售业务。社会财富结构和居民收入、消费结构的变化,使城市商业银行为个人和家庭提供全方位零售金融服务成为可能。零售业务虽然零碎,每宗的收入可能较小,但它的风险小,利润率高。从广义上说,零售业务范围包括与个人和家庭生活直接相关的金融服务、小生产经营者和小型企业的自然人提供的各类小额金融服务,从业务类别上说包括传统的零售业务和理财等综合性金融服务。发展个人零售业务,既是调整经营结构的需要,同时也是适应中国社会财富新格局和居民金融新需求的需要,是着眼长远的发展定位。

(二)跨区域发展战略

一些经营状况较好、管理能力较强、法人治理结构较为完善的城市商业银行,可实施跨区域发展战略,以扩张业务规模,抢占市场份额,已成功的案例如北京银行、上海银行、南京商业银行等。

1.确定跨区域发展的区域。城市商业银行要实施像中、农、工、建那样全面撒网的发展策略是不现实的。扬长避短,集中资源,确定适合自己跨区域发展的区域——才是适应城市商业银行发展道路。通过中国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我们成就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一批区域经济实体,而处于区域经济实体内部的城市商业银行,只要确定了适合自己发展的区域发展战略,走上区域化发展道路将不会是一句空谈。

2.跨区域发展的途径。城市商业银行的跨区域发展可以通过三种途径来实施:收购方式,自我发展方式和联合发展方式。收购方式是指城市商业银行购买其他城市商业银行的股份以达到控股的目的。这种方式适用于实力雄厚的银行。银行通过购并其他银行,既减少昂贵技术的重复支出,节约成本,又减少了竞争对手。自我发展方式是指城市商业银行依靠自身的资本积累,到其他地区开设分支机构,扩大业务规模。对于背靠地方政府和当地知名企业的城市商业银行来说,这种举措并非最佳选择:一方面靠自身实现规模扩充难度很大,时间较长;另一方面异地设分行会分散人力,物力,反而恶化本土的生存环境。联合发展方式这里是指先联合省内银行,再建立跨省的区域性集团,如华北区,华东区,华南区等,及至全国性的城市商业银行集团。最近,山东、江苏等地就纷纷提出了将省内各城市商业银行联合在一起的要求。

(三)走品牌化战略

品牌是竞争力的综合表现。构建被认可和信赖的品牌是城市商业银行扩大经营、增强竞争力的重要一步。

1.树立品牌。事实上,金融品牌战略在一些国际性大银行中早己出现。90年代初,全球最大的银行—花旗银行就开始注意品牌形象,推出了“高效、方便、高质量”的卓越品牌—Citibank。花旗银行在零售业务方面的学习典型更是如麦当劳、可口可乐等的消费品行业的主导者,目的是创立一个像“万宝路”那样强有力的品牌认同。对城市商业银行而言,应首先从基础形象开始完善,做好品牌的推销和宣传,并且不遗余力的改善自身的综合素质,打造和品牌相媲美的软硬件运作体系。首先要确定适合的形象策划,大胆借鉴国外大银行的相关经验,结合自身实际走区域特色化的发展道路。其次进行品牌营销,根据地域的风土民情改变自身的形象,重点放在独具匠心的广告攻势上,树立自己利民、便民的形象。

2.打造足以支撑品牌形象的坚实企业实体。首先要强化内部管理,吸收中外银行的先进管理经验,以良好绩效弥补规模小的不足。具体途径包括:一、完善法人治理机构,增资扩股,促进城商行上市;二、加强内部控制制度建设,夯实稳健发展基础;三、推行成本效益管理,建立以效益为中心的稳健经营机制;四、强化信贷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

其次要努力创新拓展业务领域,改变与国有商业银行雷同的经营模式,积极调整业务结构,创新出独具特色的品牌式金融服务业务。措施包括:a、拓展中间业务,逐渐使其成为城市商业银行重要的利润源泉。例如代发工资,代收水、电、煤气、固定电话、移动电话、有线电视费、行政罚没款,代售汽车火车票、代理保险等。也可推出新的中间业务品种,如个人理财、个人担保、个人信托、保险投资组合、教育投资与保险,以及家庭理财等。b、消费信贷业务。开办各种形式的个人消费信贷,如住房按揭贷款、助学信贷、汽车消费贷款、大额耐用消费品贷款等不仅可以使城市商业银行获得较高且十分稳定的收益,又能改善自身的信贷结构,巩固现实优质客户群的作用。c、开展网络银行业务。网络银行成本很低是当今金融服务的发展潮流,能够帮助城市商业银行迅速摆脱经营规模小、经营实力弱的劣势。

猜你喜欢

商业银行区域发展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分割区域
商业银行资金管理的探索与思考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关于加强控制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探讨
区域发展篇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我国商业银行风险管理研究
发达国家商业银行操作风险管理的经验借鉴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