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2010-05-31沈志坚

当代医学 2010年20期
关键词:副反应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沈志坚

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疗效对比分析

沈志坚

目的 探讨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效果。方法 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被随机分为实验组(n=54)和对照组(n=52),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治疗,实验组给予氨氯地平治疗。结果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4%,显效率为79.6%,副反应率为9.3%,临床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氨氯地平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康复,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硝苯地平;氨氯地平;原发性高血压

高血压是心脑内科常见多发疾病,绝大多数患者为原发性高血压,近年来发病率呈逐步增高趋势。我国高血压人群存在着“三低”—低知晓率、低控制率、低治疗率和“三高”—高患病率、高残疾率、高病死率的显著特点[1]。长期高血压可对脑、心、肾等靶器官可产生严重损害,危及患者生命。硝苯地平与氨氯地平是目前临床上应用较为广泛是抗压药物,为了探讨两种药物的临床效果,我们对106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从2006年1月~2009年7月本院收治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06例,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诊断标准[2],均无糖尿病、冠心病、心力衰竭、精神病、严重肝肾损害和呼吸系统疾病。高血压分级:轻度62例,中度44例。男71例,女35例。年龄最大78岁,最小46岁,平均58.4岁。所有患者按照性别、年龄、临床症状等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其中实验组54例、对照组52例,两组在一般资料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结合临床症状、诊断结果、既往病史等,对患者做身心全身评估。实验组给予口服氨氯地平(哈药集团三精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750)5mg,每日1次;对照组给予口服硝苯地平控释片(青岛黄海制药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10910052)20mg,每日1次。两组患者2周后血压控制效果不显著者可酌情增加剂量加倍,4周为一个疗程。治疗期间每天测血压1次,有其他疾病者给予对症治疗。治疗结束后查血肌酐、尿素氮、血尿常规、血糖、血脂、血电解质及心电图。

1.3 效果评价 显效:治疗后舒张压(DBP)下降至正常或>20mmHg,收缩压(SDP)下降至正常;有效:治疗后舒张压下降10~20mmHg,或收缩压下降>30mmHg。无效:治疗后上述指标无变化或病情加重。总有效率为显效率加有效率。

2 结果

经过两个疗程的治疗,两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恢复,副反应主要为头痛、头晕、轻度低血钾等,其中实验组5例、对照组11例,均经对症处理后予以缓解。两组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电解质均无显著变化。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4%,显效率为79.6%,副反应率为9.3%,具体结果如表1所示。两组治疗效果相比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

3 讨论

高血压是指在静息状态下,动脉收缩压或舒张压增(≥140/90mmHg)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常伴有脂肪和糖代谢紊乱以及心、脑、肾和视网膜等器官功能性或器质性改变,原发性高血压通常起病缓慢,早期常无症状,部分患者在发生心、脑、肾等并发症后才被发现,因此要定期体检,以便及早发现病情,为治疗赢得有利时机。人体血压的应急调节主要是通过压力感受器及交感神经活动来实现,而慢性调节则主要通过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及肾脏对体液容量的调节来完成。原发性高血压的致病因素目前尚未完全阐明,一般认为是在一定的遗传背景下由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如胰岛素抵抗、血管内皮功能异常、肥胖、吸烟、过量饮酒、低钙、低镁及低钾等,可使大脑皮层兴奋、正常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交感神经活动增强,从而使小动脉收缩,周围血管阻力上升,血压上升。由于血压升高不是血压调节机制失代偿,而是由于代偿性调节性升高所致,因此高血压中早期以补血活血法为主,实现血压达标、降低长期心血管总危险的目标。目前临床常用的降压药物有许多种类,无论选用何种药物,均应将血压尽量控制在理想范围,并预防或减轻靶器官损害。硝苯地平是第一代钙拮抗剂,可通过防止钙超负荷直接保护心肌细胞,选择性抑制心肌细胞膜的钙内流,阻断血管膜上α-肾上腺能受体和心肌细胞兴奋—收缩偶联,扩张全身血管和冠状动脉,激活Na+-K+-ATP酶和钙泵,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弱心肌收缩力减少心肌能量及氧的消耗。该药起效快,峰/谷比值高,但药效时间短,血压波动大,而且有负性肌力和负性传导作用,副反应较高,冠心病以及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宜使用[3],限制了其使用范围。氨氯地平为硝苯地平类钙拮抗药,但抑制钙诱导的主动脉收缩作用更强,约为硝苯地平的2倍,而且对血管平滑肌的选择性作用也大于硝苯地平。其药效特点为可增加心输出量及冠脉流量,改善心肌供氧及减低耗氧,同时还可激活LDL受体,减少脂肪在动脉壁累积及抑制胶原合成,因而具有抗动脉硬化作用[4]。该药口服吸收缓慢,消除半衰期长,与受体结合和解离速度较慢,药物作用出现迟而维持时间长,因此比硝苯地平更缓慢持久平稳降压,可以较好地避免血压大幅度波动[5],有更广的临床适用范围。从临床统计来看,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4.4%,显效率为79.6%,副反应率为9.3%,而且治疗前后肝、肾功能,血、尿常规,血糖,血脂及电解质均无显著变化。相比于对照组,显示了更好的临床效果,因此我们认为,氨氯地平应用于原发性高血压患者的治疗,能显著提高临床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因此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表1 两组临床效果比较(例)

[1]陈晓明,吴可贵,谢良地.门诊高血压患者心血管危险分层与血压控制研究[J].高血压杂志,2001,9(4):342.

[2]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起草委员会.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J].高血压杂志,2000,8(1):99.

[3]夏云鹤,张梅.拉西地平与硝苯地平控释片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6):73-74.

[4]方坚生.氨氯地平、替米沙坦联合小剂量瑞舒伐他汀对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尿微量白蛋白和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影响[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0,3(8):25-26.

[5]徐海樱.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医学信息,2010,23(5):1313-1314.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nifedipine and amlodipine in treatment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Methods 106 cases of patients with primary hypertensio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al group (n=54)and control group (n=52).Control groups were given therapy of nifedipine, and experimental group were given therapy of amlodipine.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experimental group was 94.4%,the excellent rate was 79.6%, and complications rate was 9.3%. The clinical effect was signif i cantly better than in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 Amlodipine used in recovery of primary hypertension patients can enhance clinical effect and improve the life quality of patients signif i cantly. So it deserved application and promotion in clinical work.

Nifedipine; Amlodipine; Primary hypertension

10.3969/j.issn.1009-4393.2010.20.103

526500 广东省封开县人民医院 (沈志坚)

猜你喜欢

副反应硝苯地平氨氯地平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妊高症患者治疗中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的应用研究
硝苯地平联合硫酸镁治疗妊高征的临床效果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flow separation over a backward-facing step with high Reynolds number
2018年全疆口蹄疫疫苗临床应用安全性结果分析
探讨硫酸镁联合硝苯地平治疗妊高症的临床疗效
重大动物疫病免疫副反应的处置
冠心病患者外周血SIRT1 mRNA的表达及氨氯地平对其影响
依那普利联合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并发心力衰竭的效果观察
探讨氨氯地平应用于高血压治疗中的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