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62例注射用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体会

2010-05-29费贤翠磨雪山杨美茹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输液管喹诺酮氧氟沙星

费贤翠,磨雪山,杨美茹

(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广东深圳 518036)

左氧氟沙星为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临床中运用十分广泛,其不良反应的报道很多,我院急诊科输液观察室2007年1月~2009年7月间出现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62例,现将不良反应分析及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急诊科输液区从2007年1月~2009年7月间静脉使用左氧氟沙星2 368例,其中,男1 254例,女1 114例;年龄18~76岁,平均32.5岁;病种有化脓性扁桃体炎1 061例,急性肠炎570例,尿路感染157例,肺炎230例,盆腔炎123例,支气管炎90例,中耳炎70例,其他67例。

1.2 方法

均采用盐酸左前氧氟沙星100 ml(0.2 g),静脉滴注,2次/d,连用3~7 d。观察记录患者的不良反应及治疗后血常规、尿常规、肝、肾功变化。

2 结果

2 368例患者中出现了各种不良反应,见表1。

表1 2 368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情况(例)

在不良反应的62例中,男25例,女37例,单独用药41例,合并用药21例。用药时间≤2 h者25例,2~5 d 31例,5~7 d者8例。日剂量0.1~0.3 g者19例,0.4 g者37例,0.5~0.8 g者6例;本组资料可见不良反应女性多于男性,多在60岁以上老年组中出现,主要表现为变态反应与中枢神经系统反应,出现不良反应最快的在静脉滴注1 min后,最迟的出现在2 h后。因此,在静脉给药时,应注意控制静脉滴注的速度,同时观察患者在用药过程中的临床表现,以便在出现异常情况时能及时停药并进行对症治疗,避免产生严重后果。在采取及时的停药和对症处理后,62例患者均无后遗症,均治愈出院。

3 护理体会

3.1 加强输液观察

静脉滴注过程中严格控制滴速,滴注时间为每100毫升至少1 h,选择6~7号针头进行穿刺,在较粗的外周血管进行以便减轻药物对血管壁的刺激及药液渗出血管外引起肌肉和皮肤的损伤。一旦出现过敏性休克时即终止输液,给予肾上腺素、呼吸兴奋剂皮下注射。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有喉头水肿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有心脏骤停者同时配合胸外心脏按压;左氧氟沙星不良反应首发症状多为恶心、呕吐,如果注射部位发红、发痒、皮疹等,护士在巡回中发现后,应立即减慢输液滴速,更换输液管道,及时报告医生,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减轻不良反应,达到好的疗效。

3.2 严密观察不良反应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及意识的变化,给予持续低流量氧气吸入,维持血氧饱和度平稳,备齐急救药品。严密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及效果,准确记录患者的出入量,为医生提供用药参考。

3.3 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由科主任、护士长统一指挥,做好患者的抢救工作,将导致不良反应的注射液及输液管道封存,并送检同时上报医院相关科室及职能部门,安排专人对出现不良反应的患者详细记录用药及处理过程,并填写药物不良反应报告表,上报至上级药物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3.4 心理干预

患者出现过敏性休克后伴有恐惧感,此时护士应稳定患者的情绪,做好解释工作,告知患者是用药引起的不良反应.向患者讲解有关药物不良反应的知识,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安抚,以减轻其不安情绪,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使其积极配合治疗,避免发生医疗纠纷。

3.5 健康宣教

告知患者及患者家属对左氧氟沙星过敏,在以后就诊时应向医生说明过敏史,避免再次使用。

4 讨论

左氧氟沙星是第三代喹诺酮类药物,其主要作用机制是通过抑制细菌DNA旋转酶(细菌拓扑异构酶Ⅱ)的活性,阻碍细菌DNA复制而达到抗菌作用[1],是高效、广谱抗生素,主要用于呼吸道感染、尿路感染、皮肤感染等,常见的不良反应有消化道反应、神经系统反应、过敏反应等,其不良反应发生率约为9.1%[2],该药在治疗中不要求做过敏试验,对喹诺酮类药物过敏者、妊娠哺乳期妇女及18岁以下者禁用,肝肾功能不全者慎用。在首次应用时,要详细询问药物过敏史;严格检查药液有无混浊沉淀变色等,避免过度阳光曝晒和人工紫外线照射,使用本制剂不宜与其他药物同瓶混合静脉滴注或在同一条静脉输液管内进行静脉滴注,避免与茶碱同时使用。开始用药时滴注速度宜慢,且应严密观察,注意有无不适和光敏反应,若有不适则迅速处理;一旦出现严重过敏患者,应迅速、准确地进行抢救、护理及抗过敏治疗。

抗生素是临床上最多、应用范围最广的药物[3],由于其容易引起药物不良反应,要求注射室护士在输液前应详细阅读药物说明书,更应该不断地拓展自己的职责范围,加强专业理论学习,及时多了解新药物作用机制和特性及不良反应。在护理过程中多进行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提高用药水平,提高治愈率,对患者负责,使治疗达到好的效果。

[1]郭青梅,郭伟,程素芳.左氧氟沙星的临床应用[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4(22):3023-3024.

[2]陈萍,赵海涛,王淑云.国产与进口左氧氟沙星治疗急性细菌感染的疗效比较[J].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2002,21(4):221.

[3]辛宝珍,张玉.门诊开展药品不良反应的监察工作的体会[J].护士进修杂志,1996,11(8):38.

[4]李艳臣.左氧氟沙星治疗下呼吸道感染60例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71.

[5]邓平安.左氧氟沙星治疗老年肺炎36例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31):95,115.

猜你喜欢

输液管喹诺酮氧氟沙星
一次性防脱落输液管针头的设计
关注氟喹诺酮类药品的严重不良反应
无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研究进展
无氟喹诺酮:奈诺沙星
输液管插入法治疗牛非泡沫性瘤胃胀气
氟喹诺酮类药物临床常见不良反应观察
能自动过滤气泡的医用输液管
左氧氟沙星致癫痫持续状态1例
盐酸左氧氟沙星治疗盆腔炎的疗效观察
左氧氟沙星及莫西沙星引起神经毒性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