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心病患者血浆脂联素和白介素-1β变化及相关性研究
2010-05-29谢煜彤
曲 巍,谢煜彤
(沈阳市第四人民医院心内科,辽宁沈阳 110031)
近年研究发现,脂肪组织不仅是一个能量储存器官,而且也是一个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组织,它可以分泌多种调控机体代谢和能量平衡的活性因子,包括瘦素(leptin)、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1(PAI-1)、抵抗素(resistin)、白介素-6(IL-6)、脂联素(adiponectin,APN)等,其中APN是脂肪组织特异性分泌的具有类似胶原结构的蛋白,在肥胖、胰岛素抵抗、2型糖尿病、冠心病患者中血浆脂联素水平明显低于正常人[1],被认为是胰岛素抵抗和动脉粥样硬化的保护性因子[2]。本研究旨在检测脂联素和白介素-1β(IL-1β)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的变化,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不稳定型心绞痛(UA)组30例为2006年6月~2007年9月期间在我院住院,并经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术证实的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其中,男性21例,女性9例;年龄(58.2±11.3)岁。稳定型心绞痛(SAP)组30例为2006年6月~2007年9月在我院心血管内科门诊就诊的患者。健康对照组30例均为我院同期成人体检者,无心血管病史,经实验室检查、心电图、胸片、心脏超声检查提示健康,且与冠心病组性别、年龄、社会背景相匹配,自愿参与研究。排除标准:急慢性感染、发热、自身免疫性疾病、风湿活动及近期使用过皮质激素者,肝、肾、甲状腺疾病等。
1.2 方法
1.2.1 标本采集 UA组于入院后即刻用无菌静脉采血程序采集静脉血5 ml,SAP组及对照组于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 ml,不添加任何抗凝剂或进行预处理。剔除溶血标本、脂质标本或微生物污染的血标本。常规室温下20~25℃静置60 min,2 000 r/min离心10 min,分离出血清,在-20℃温度下保存标本待测。检测时标本恢复到室温,样本收集后统一测试,一次完成。血脂测定采用酶法,三酰甘油(TG)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均直接测定。
1.2.2 指标测定 血浆脂联素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试剂盒由上海史瑞可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提供,检测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操作。IL-1β用美国MARKETING公司提供的试剂盒,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
1.3 统计学方法
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利用 SPSS 12.0软件进行分析,组间定量资料两两比较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
三组研究对象年龄、性别、体重指数、吸烟例数、血压、血糖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冠心病各组之间的危险因素(吸烟、高血压、糖尿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三组一般资料比较(x±s)
2.2 三组患者脂联素及IL-1β浓度比较
见表2。
表2 三组患者脂联素及IL-1β浓度比较(x±s)
脂联素浓度:UA组低于SAP组及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1=7.87,P<0.001;t2=23.70,P<0.001);SAP 组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7.31,P<0.001)。IL-1β 浓度:UA 组高于 SAP 组,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t=5.77,P<0.001);SAP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P>0.05)。
2.3 相关性分析
UA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IL-1β水平呈负相关(r1=-0.27,P<0.01)。SAP组患者血清脂联素与 IL-1β水平呈负相关(r2=-0.31,P<0.01)。
3 讨论
以往人们认为,单核细胞黏附于内皮细胞上,然后移入内膜下转化为巨噬细胞,通过清道夫受体吞噬氧化的LDL转化成泡沫细胞,被认为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的关键过程,而最近一些研究表明,动脉内膜增厚及中层平滑肌细胞增生并迁移至内膜下也是动脉粥样硬化发生及发展的机制[3]。脂联素通过以下两个机制发挥抗感染、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抑制泡沫细胞的生成:①通过减少细胞内NF-κB信号传递及黏附分子在血管内皮细胞上的表达,抑制单核细胞对内皮细胞的黏附;②通过减少血管内膜下巨噬细胞清道夫受体的表达和脂质积聚,抑制巨噬细胞向泡沫细胞转变。抑制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迁移;减少各个生长因子的作用,抑制血管中层平滑肌细胞的增生和向内膜下迁移[4]。
IL-1β主要通过促进泡沫细胞生成而参与动脉粥样硬化过程。IL-1是由单核-巨噬细胞分泌的一种多肽,分为IL-1α、IL-1β两类,两者诱导组织分解和急性炎症应答的作用相似。IL-1β是一种敏感和特异的急性期炎症指标。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IL-1β通过与配体的结合介导单核细胞在内皮表面黏附,在动脉粥样硬化过程中居起始地位[5]。另外,IL-1β促进血管平滑肌增生,调节LDL代谢,诱导IL-6等的合成,增加血管通透性,增强促凝活性等。研究发现,UA患者血清IL-1β浓度显著高于SAP患者以及健康人,表明IL-1β在冠心病的病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6-8]。近年来,IL-1β对血栓形成及IL-6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IL-1β在血栓形成中的作用机制与TNF相似:①离体实验证明,IL-1可以刺激PAI-1的合成和分泌,抑制纤溶功能,促进血栓形成[9-10]。②增加内皮细胞内乙酰转移酶的活性,提高血小板活化因子(PAF)的水平。IL-6以往被看作是一个前炎症因子,一系列组织包括脂肪细胞、活化的白细胞及内皮细胞等都分泌IL-6。IL-1及TNF-α可以刺激IL-6的分泌。Fasshauer等[11]研究体外3T3-L1脂肪细胞,用 IL-6(30 ng/L)处理3T3-LI细胞,能使脂联素的表达下降75%,且抑制作用有时间-剂量依赖性,说明白介素、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的相关性。
本研究表明,在冠心病患者血清中脂联素明显降低,IL-1β明显升高,两者之间的浓度变化呈负相关,说明脂联素在冠心病的发生及发展中起重要作用[12]。两者对于冠心病的预测意义及脂联素能否进一步用于冠心病的治疗还需进一步研究。
[1]Haluzik M,Parizkova J,Haluzik MM.Adiponectin and its role in the obesity-induced insulin resistance and related complications[J].Physiol Res,2004,53(2):123-129.
[2]杨靖,杨慧君,李朝晖.脂联素与动脉粥样硬化[J].河北医药,2008,30(3):366-367.
[3]Sarah H,Nguyen MT,Miles PD,et al.Adenovirus-mediated chronic"hyperresistinemia"leads to in vivo insulin resistance in normal rats[J].Clin Invest,2004,114(2):224-231.
[4]Schondort T,Maiworm A,Emmison N,et al.Biological background and role of adiponectin as marker for insulin resistance cardiovascular risk[J].Clin Lab,2005,51(9-10):489-494.
[5]庄庭怡,毛静远.冠心病心绞痛与肿瘤坏死因子-α、白介素-1β及白介素-6关系的研究概况[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07,15(8):613-614.
[6]杨瑞生,谢海英,曾碧娟.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IL-1水平测定及临床意义[J].中国热带医学,2005,5(1):38-40.
[7] 卢小卓,于宪.冠心病患者 TNF-α、IL-1、IL-6、IL-8 的变化研究[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3,16(3):175-176.
[8]蔡伦安,魏经汉,赵洛沙.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基质金属蛋白酶-1与白细胞介素-1及C-反应蛋白的关系[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6,22(6):371-373.
[9]Crossman DC,Morton AC,Gunn JP,et al.Investigation of the effect of interleukin-1 receptor antagonist(IL-1rα)on markers of inflammation in non-ST elevation acute coronary syndromes(the MRC-ILA-HEART study)[J].Trials,2008,9:8.
[10]Arts J,Grimbergen J,Toet K,et al.On the role of c-Jun in the induction of PAI-1 gene expression by phorbol ester,serum and IL-1α in HepG2 cells[J].Arterioscler Thromb Vasc Biol,1999,19(1):39-46.
[11]Fasshauer M,Kralisch S,Klier M,et al.Adiponectin gene expression and secretion is inhibited by interleukin-6 in 3T3-L1 adipocytes[J].Biochem Biophys Res Commun,2003,301(4):1045-1050.
[12]米树华,陈瑞.冠心病患者血清脂联素水平及其与炎性因子的相关性[J].中国糖尿病杂志,2009,17(2):1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