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加针灸治疗剖宫产术后早排气的效果观察

2010-05-29杨桂琼郑定容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排气肛门胃肠

杨桂琼,郑定容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西乡人民医院,广东深圳 518102)

妇产科腹部手术的患者,由于受到麻醉药品的抑制以及手术操作对腹腔脏器的干扰,可使胃肠移动减弱,引起腹胀等,若不及时采取措施,肛门排气时间常需72 h[1],临床上常规要求肛门排气后再进食,致产妇数小时至数天内不能进食,如何促进剖宫产术后产妇早排气,是目前须探讨的问题。笔者根据妇产科疾病的实际情况,采用中药辨证施治并配合穴位针灸治疗,以促进术后患者肛门排气,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8年1月~2009年6月在我院剖宫产患者中,随机选择腰硬联合麻醉下剖宫产术220例,21~40岁,平均(25.8±3.5)岁,按手术先后顺序随机分组,观察组110例,对照组110例。两组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实验组 术后除常规输液、抗感染、止血、促宫缩治疗外,另配合自拟排气汤和针灸治疗;自拟排气汤:生大黄(后下)10 g,莱菔子(包煎)20 g,枳壳 20 g,厚朴 10 g,陈皮 10 g,当归15 g,川芎10 g,益母草30 g,甘草5 g。每剂加水 500 ml煎至150 ml,于术后6 h即分次少量频服,每日1剂,排气、排便后停服,针灸治疗:选用天枢、足三里、上巨虚,采用1.15~2.15寸一次毫针,用平补平泻法进针1~1.15寸,得气后留针30 min,每日1次。

1.2.2 对照组 术后常规输液、抗感染、止血、促宫缩治疗,等待自动排气、排便。

1.2.3 疗效观察 ①排气时间。手术后至肛门排气的时间(依据患者主诉)。②腹胀情况。无腹胀,排气前患者无腹胀感;轻度腹胀,排气前患者主诉有轻微腹胀,可感到气体在肠内蠕动,但无切口胀痛感;中度腹胀,患者腹部膨隆,主诉切口胀痛,但能忍受;重度腹胀,患者腹部膨隆,切口胀痛,烦躁不安,甚至出现呼吸困难。

1.3 疗效判定

以手术结束回病房至肛门排气时间为肠蠕动恢复时间,<24 h为显效;24~48 h为有效;>48 h为无效。有效+显效=总有效。

1.4 统计学方法

所得数据采用χ2检验及、t检验。P<0.05表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见表1。两组术后腹胀程度比较,观察组腹胀发生率降低45.9%,且无一例重度腹胀发生,患者痛苦减轻,见表2。治疗效果比较,实验组术后48 h内排气率为100%,对照组为65.5%,见表3。

表1 两组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肛门排气时间对照(x±s,h)

表2 两组术后腹胀程度比较(n)

表3 两组术后治疗效果对照(n)

3 讨论

腹部手术后腹胀是妇产科常见术后并发症,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而且影响术后进食,不利于营养补充和机体康复。中医认为本症系因手术创伤耗伤人体元气,脏腑功能不良,气血运行不利,血脉瘀阻,腑气不降而致;故出现腹胀、恶心、呕吐、便秘等。六腑以通为用,胃气以降为顺。

本方由大承气汤加减而成,方中大黄后下,行滞通便,促使排气、排便;厚朴、陈皮、枳壳、莱菔子健脾理气,和中消滞,缓解胃肠胀气所致的腹胀;当归、川芎、赤芍、益母草活血化瘀、祛瘀生新,全方共奏行气,诸药合用具有通腑泻下、行气导滞、祛瘀止痛、除满消食的功效,可明显减轻腹胀、恶心、呕吐等症状,缩短排气时间,促进手术后胃肠功能的恢复。现代药理研究认为,大黄含有蒽醌类化合物,具有致泻、抗感染、止血,保护胃肠黏膜,可促进胃肠道蠕动,其机制主要是增强肠张力和蠕动,减少水分吸收,同时通过泻下,加速肠道内细菌和毒素的排泄,减少其在肠道内的存在时间,降低了肠源性感染的机会,减少了体内毒素的吸收,并对胃肠血液流变性具有双向调节作用,能提高血浆渗透压,促进细胞外液向血管内转移,缓解肠道缺血状态,降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2],减少纤维蛋白渗出,预防肠粘连的发生。实验研究证实大黄能缓解肠上皮细胞异常凋亡的发生,维护肠道机械屏障的完整性,有效缩短胃肠功能恢复时间,从而缩短胃肠减压时间,减少了肠源性感染和肺部感染的机会。枳实、厚朴可增强胃肠平滑肌兴奋性,促进肠蠕动,推动肠内容物,使胃肠蠕动规律化,促使胃肠运动协同一致。

现代动物研究证实,针刺足三里,能使实验动物肠管运动增强,波幅增大,加速实验动物的空肠顺向和逆向套叠的还纳时间;其对胃肠道的调节功能可能是通过胃肠道自身的内源性阿片肽的调节来实现的。足三里位于足阳明胃经,为全身强壮要穴,具有健脾和胃、理气降气降逆的作用[3-4]。天枢为大肠募穴,属胃经,调理胃肠,通导积滞,可治疗腹痛、肠麻痹等;上巨虚是大肠下合穴,有“合治内腑”之意,明理腑气,恢复大肠传导功能,调畅大肠气机[5-6]。

术后腹胀是腹部手术的一个关口,如何正确指导患者早期排气很重要,以上所述两种方法都有其独特的一面,结果表明二者合用可有效地促进胃肠功能恢复,预防术后腹胀的发生。此两种方法简单,可操作性强,无任何毒副作用。

[1]黎介寿.围手术期处理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1993:152.

[2]张俊伟.骛马四磨汤药效学与临床实验报告[J].实用医技杂志,2003,10(1):75-76.

[3]陆永辉,邓倪.针刺治疗顽固性便秘40例[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9):25.

[4]冯骅,黄华丽,王柔昉.按序针刺配合闪罐治疗慢传输型便秘32例[J].中国针灸,2009(2):137-138.

[5]钱佳.中药加针灸治疗胸腰椎骨折后腹胀便秘的效果观察[J].中华现代护理学杂志.2008,5(6):505-507.

[6]龚建明.针药结合治疗功能性便秘30例临床观察[J].江苏中医药,2009,(12):33-34.

猜你喜欢

排气肛门胃肠
从“风盛则痒”思想论治肛门瘙痒症
你的心情决定胃肠的健康
肛门瘙痒不能挠
卫生纸也能治疗肛肠病
药膳调治胃肠型感冒
超声内镜在胃肠间质瘤中的诊断价值
护理干预在无痛胃肠镜术中的作用
哈乐治疗肛门病术后排尿障碍32例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