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急诊应用胺碘酮治疗快速型心律失常的疗效评价

2010-05-29王小伟

中国医药导报 2010年10期
关键词:窦性心心血管病胺碘酮

王小伟

(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公会医院,广西贺州 542811)

快速型心律失常是各种心脏病的主要死亡原因,也是急诊医师需要紧急处理的常见病之一。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已经在临床广泛应用,口服起效时间长,连续服药1周起效,3周时间作用才达高峰,静脉用药可缩短起效时间,10 min起效[1],为抢救患者生命赢得宝贵时间。我院2007年11月~2009年10月,对急诊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6例,用静脉胺碘酮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7年11月~2009年10月,我院急诊抢救室收治合并快速型心律失常患者76例(院外复苏、紧急除颤除外),年龄19~79岁,男 39例,女 27例。心室率 122~246次/min。冠心病7例(NYHA心功能Ⅲ级4例,心功能Ⅳ级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10例,急性心肌梗死7例,心肌炎16例,扩张型心肌病9例,风湿性心肌病12例,药物性中毒性心肌炎15例。快速型心律失常类型:阵发性室上速19例,快速型房颤14例,心房扑动12例,频发室性早搏9例,多源室性早搏11例,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11例。

1.2 治疗方法

首剂150 mg胺碘酮(商品名:可达龙,法国产)加入生理盐水20 ml稀释后静脉缓慢推注,10 min内注射完,然后0.1~0.3 mg/min静脉点滴,30 min后可视心律情况追加150 mg,最多可静脉注射3次。静脉用药期间,进行持续性心电、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检测,治疗前及治疗结束后复查心电图。

1.3 观察指标

观察用药后6 h内心室率下降幅度,阵发性房颤在24 h内是否转复为窦性心律,胺碘酮对各种心律失常的起效时间、有效率及药物副作用。

1.4 疗效判定

观察患者心率下降幅度及心律情况。心室率下降至100次/min以下,或较基础心率下降20%以上,或心律转为窦性心律为治疗有效。心室率为100次/min以上,或较基础心率下降20%以下为无效。

2 结果

2.1 治疗有效率

在治疗的76例患者中,有效率为89.4%(68/76)。无效8例,其中,1例为风湿性心脏病二尖瓣狭窄、房扑,因心脏增大超过60 mm,病程长,静脉注射时感心悸、胸闷、不能耐受,停止用药而宣告失败;1例为甲状腺功能亢进、房扑,未注意甲状腺部位杂音,第2次静脉注射胺碘酮无效,发现甲亢放弃治疗而宣告失败,为无效,其余6例因不到有效标准,而宣告无效。治疗的具体结果见表1、2。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与病因关系(例)

表2 胺碘酮治疗心律失常疗效与心律失常类型关系(例)

2.2 药物的副作用

胺碘酮治疗过程中,共有7例出现药物副作用,发生率为9.21%,4例血压降至90/60 mm Hg(1 mm Hg=0.133 kPa)以下,其中,2例经过静脉点滴多巴胺30 min后血压恢复到90/60 mm Hg以上,2例暂停注射胺碘酮,快速输液60 min后血压恢复正常。另外3例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心率50~58次/min,其中,2例1 h后心率恢复到60次/min以上,1例6 h心率未恢复正常,其基础心率不清楚,无血流动力学改变。治疗过程中,未发现急性心衰、心功能恶化及恶性心律失常。

3 讨论

目前认为,任何一种抗心律失常药均可导致心律失常发生,因此,在临床上选择相对安全有效的抗心律失常药物,对急诊治疗心律失常至关重要。

胺碘酮又名乙胺碘呋酮,能够阻滞心肌细胞膜钾通道,抑制K+外流,抑制复极过程,延长动作电位时程(action potential duration,APD)和有效不应期(effective refractory period,ERP),胺碘酮延长APD的作用不依赖心率的快慢,无翻转使用依赖性;此外,胺碘酮阻滞钠、钾通道和 β受体,降低窦房结和蒲肯野纤维的自律性,同时降低窦房结和旁路及蒲肯野纤维的传导速度[1]。因此,胺碘酮延长ERP,降低自律性,减慢传导速度,具有广泛抗心律失常作用,可治疗房性和室性心动过速,也可治疗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等[2-4],且有报道主张,胺碘酮在心肺复苏出现快速心律失常时,可为首选抗心律失常药物[5]。

相应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及Q-T延长,偶致尖端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由于胺碘酮具有扩张外周血管、降低心脏做功、降低心肌耗氧量特点[1-6],因此,静脉注射过快可引起血压下降及心力衰竭。因胺碘酮含有碘,长期使用可引起甲状腺功能亢进或低下;因少量经泪腺排出,可在角膜形成棕黄色药物颗粒沉着,一般不影响视力,停药后可消退,偶致肺间质纤维化,预后严重[1,7];还可引起胃肠道反应及光过敏。因此,心动过缓、房室传导阻滞、Q-T间期延长综合征、甲状腺功能障碍及对碘过敏者禁用,亦有文献报道,胺碘酮可致肝功能损害[8],所以若长期使用,应定期进行肺部X线检查,肝功能及甲状腺功能监测。

表3 治疗前后患者血压、心率及心电图变化情况(x±s)

经过本研究及相关临床报道,胺碘酮具有独特的电生理特性及药理作用,在急诊用于快速型心律失常的治疗起效迅速,副作用少,本组资料与相关文献报道相符[9-10],在严格掌握其适应证、禁忌证的基础上,可放心使用。

[1]王乃平.药理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85-186.

[2]中华内科杂志编委会心血管病学编写组.我国心血管疾病十年回顾[J].中华内科杂志1999,38(9):599-560.

[3]陈炅,索冬卫,傅华平.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心房颤动的疗效[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8,24(2):127-128.

[4]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会,心脏起搏与心电生理分会,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等.胺碘酮抗心律失常治疗应用指南[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04,32(12):1065-1071.

[5]The American Heart Association in Collaboration with the International liaison Committee on Resuscitation.Advanced cardiovascularlife support.Sectionl:Introdution to ACLS 2000:overview of recommended changes in ACLS from the Guideline 2000 Conference[J].Circulation,2000,102(SupplⅠ):186-189.

[6]汪芳,李一石.胺碘酮的临床药理及其应用进展[J].中国医刊,2006,41(2):28-31.

[7]夏金明,邵兰.长期口服胺碘酮致肺纤维化[J].临床误诊误治,2007,20(10):96.

[8]温伟,纪立伟,张新超.胺碘酮静脉滴注致急性肝损害15例临床分析[J].药物不良反应杂志,2006,8(2):105-109.

[9]苏丹霞,胡梅荣.胺碘酮治疗快速性心律失常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84-85.

[10]常文华.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快速心律失常52例临床观察[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08,11(9):1369-1370.

猜你喜欢

窦性心心血管病胺碘酮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征稿启事
窦性心动过缓是怎么回事?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的效果观察
窦性心率震荡在不同罪犯血管急性心肌梗死后恶性心律失常中的作用
稳心颗粒联合胺碘酮治疗心衰合并心律失常39例
黄永生教授治疗窦性心动过缓验案
胺碘酮治疗心力衰竭合并心律失常82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