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几种呼吸系统疾病的D-二聚体检测分析

2010-05-21徐万洲

微循环学杂志 2010年2期
关键词:高凝纤溶二聚体

徐万洲 李 艳 汪 明

研究表明某些呼吸系统疾病患者存在凝血系统功能紊乱[1-5],并已经受到临床医生的广泛关注。本文对肺动脉栓塞(APE)、慢性肺阻塞性肺疾病(COPD)及急性加重期(AECOPD)、肺炎以及肺癌(LC)等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进行了检测分析,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所有患者均为2009年8月至2010年2月本院呼吸内科住院病人,其中APE 8例,男5例,女3例,年龄68.0±6.8岁;COPD 29例,男 16例,女13例,年龄71.2±10.7岁;AECOPD 41例,男24例,女 17 例,年龄 72.2±10.6岁;肺炎23例,男 13例,女 10例,年龄 64.4±15.2岁;肺癌 13例,男8例,女 5例,年龄 63.1±15.7岁。其诊断符合中华医学会2009年《临床诊疗指南》标准[6,7]。对照组为体检健康老年人32例,男18例,女 14例,年龄 65.6±11.7岁。

1.2 检测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入院后次日晨7时与健康体检者同时抽取同侧肘静脉血1.8 ml,注入0.109 mmol/L枸橼酸钠抗凝管内充分混匀,运送至实验室后2 000 r/min离心15min分离血浆,并于2h内完成测定。测定结果大于0.4mg/L为阳性。检测仪器为德国BE公司rack-rotor全自动血凝仪及Axis-Shield PoC As公司D-二聚体试剂盒。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分析均在SPSS 13.0统计学软件上进行。D-二聚体检测结果以阳性率表示,阳性率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APE、AECOPD、LC患者 D-二聚体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COPD、肺炎患者D-二聚体阳性率与对照组无显著性差异(P>0.05),见表1。

表1 各组D-二聚体检测结果比较

3 讨 论

D-二聚体是交联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产生的可溶性降解产物,其水平增高反映继发性纤溶活性增强,是体内血液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之一,对DIC和血栓形成的诊断、疗效观察和判断预后有重要意义[5,8]。

APE是老年人常见的心血管疾病,病死率极高,其中高达70%的患者生前未得到诊断[9]。因此早期发现APE并采取溶栓等治疗措施对其治疗和预后有很重要的意义。由于APE病人存在血栓形成,体内有严重继发性纤溶亢进,因此D-二聚体阳性率很高。

AECOPD患者由于缺氧、高碳酸血症,直接或间接经多种炎症介质的作用导致血管内皮损伤,促使组织纤溶酶原激活物(t-PA)和纤溶酶生成增加;同时肝肾功能进一步减退,致凝血因子清除减少、抗凝蛋白合成降低或结构异常,引起血液高凝和纤溶亢进,故血浆中D-二聚体水平升高。这与程莉等[10]的报道结果不完全一致。

凝血功能异常可能促进肿瘤的转移[8]。LC患者存在的高凝状态、血栓形成、微循环障碍等,既可导致不同程度出血倾向,有利于肿瘤对周围组织的侵袭、转移,也可引起机体继发性纤溶亢进,血浆D-二聚体水平升高。这对监测肿瘤转移和预后有重要临床意义。

猜你喜欢

高凝纤溶二聚体
过敏性紫癜儿童凝血纤溶系统异常与早期肾损伤的相关性
纤维蛋白原联合D二聚体检测对老年前列腺增生术后出血患者纤维蛋白溶解亢进的应用价值
血栓弹力图对进展性脑梗死的预测价值
益气活血化瘀法和利伐沙班对老年股骨干骨折患者术后高凝状态的影响
D-二聚体和BNP与ACS近期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的关联性
从痰、血瘀探讨COPD炎症与高凝状态关系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凝血纤溶系统标志物在脑动静脉中的变化
纤溶系统分子标志物在妊娠高血压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联合检测D-二聚体和CA153在乳腺癌诊治中的临床意义
两种试剂D-二聚体检测值与纤维蛋白降解产物值的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