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早期床上运动对妇科腹腔镜术后病人肠功能影响的研究

2010-05-14谢光荣何先琼

护理研究 2010年14期
关键词:肠蠕动鸣音排气

谢光荣,何先琼,李 丽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腹腔镜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已能与开腹手术相媲美,同时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病人痛苦少、住院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优点,因此已经广泛应用于粘连分离、异位妊娠、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卵巢肿瘤等妇科手术[1]。腹胀是腹部手术后常见症状之一,因胃肠道内有过量气体积聚不能排出而致,病人表现为腹部膨胀、疼痛,当气体压迫膈肌和胸腔时可出现气急和呼吸困难,严重者可使腹内压升高、下腔静脉回流受阻,诱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2]。因此,手术后迅速恢复肠蠕动,促使病人尽早肛门排气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笔者将2008年7月—2009年2月在我院妇科行腹腔镜手术的114例病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病人术后肠功能恢复情况。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将我院 2008年7月—2008年10月收治的56例腹腔镜术后病人设为对照组,年龄 16岁~53岁(33.48岁 ±7.89岁);将 2008年 11月—2009年2月收治的58例腹腔镜术后病人设为观察组,年龄22岁~49岁(34.95岁±8.83岁);排除有腹部手术史、腹腔脏器严重感染、慢性肠道病史以及合并其他严重并发症的病人。两组病人疾病类型见表1。

表1 两组病人疾病类型 例

1.2 方法

1.2.1 干预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方法,即病人完全清醒(约术后6 h)、生命体征稳定后可协助病人更换体位;术后第1天鼓励病人深呼吸、翻身;术后第2天拔除留置尿管,鼓励病人尽早解小便,以减少因尿潴留引起的腹胀;指导病人主动活动四肢;术后第3天指导和协助病人下床活动,活动的时间及活动量根据病人意愿而定。观察组给予早期床上运动护理。病人术后完全清醒(约术后6 h)、生命体征稳定后即开始床上运动直至肛门排气、腹胀消除为止。仰卧位:腹式深呼吸与胸式深呼吸运动交替各5次;上肢未输液的手进行握拳、松拳动作反复5次,屈伸肘关节5次;下肢屈伸膝关节5次,上抬双下肢5次。在家属或者护士的协助下病人未输液的手捂住腹部伤口处进行翻身5次。侧卧位:上抬上肢5次,屈伸肘关节5次;上抬大腿5次后膝关节屈曲,以膝关节为中心前后左右运动各5次(左右侧卧位各做1次)。2 h运动1次直至肛门排气为止。上述运动的范围及幅度应由小到大循序渐进,依病人承受能力而定。

1.2.2 观察指标

1.2.2.1 肠鸣音恢复评估方法 术后由专人每隔2 h听诊病人左上腹、右上腹、左下腹、右下腹 1次,每区听诊 1 min,如每区肠鸣音>3次则为肠鸣音恢复[3]。记录两组病人最早1次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

1.2.2.2 腹胀评估方法 术后第1天开始测量腹围,每天2次。根据腹围的变化及病人自觉症状将腹胀分为轻度和重度。轻度腹胀:腹围增加≤2 cm,病人可以忍受,不需任何处理。重度腹胀:腹围增加>2 cm,病人无法忍受,需药物或肛管排气等方法解决[4]。观察两组病人有无腹胀及腹胀程度。

1.2.3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10.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t检验和秩和检验。

2 结果

2.1 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病人肠鸣音恢复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比较 h

2.2 两组病人术后腹胀发生情况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病人术后腹胀发生情况比较 例

3 讨论

3.1 引起腹胀及肠蠕动变慢的原因腹腔镜手术过程中使用的二氧化碳(CO2)气体及药物的麻醉作用可导致胃肠道功能紊乱,肠蠕动变慢,胃肠道内积气、积液,病人可出现腹胀、腹痛等不适,严重者可造成腹腔内粘连引起多种并发症,影响术后恢复。因此,手术后尽早恢复肠蠕动,促使病人尽早肛门排气是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关键。妇科手术后在无禁忌证的情况下,有计划地早期活动与病人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呈正相关[5]。从表2、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病人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缩短;病人腹胀发生率明显减少。因此,术后应积极鼓励、指导病人循序渐进地进行早期床上运动,以促进肠蠕动及肠功能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减轻病人腹胀,从而增进食欲,提高病人机体免疫力,促进病人整体机能的恢复。

3.2 早期床上运动对病人肠鸣音恢复的影响 手术后肠道的运动从抑制到恢复需要一段时间。有研究表明,腹部手术后小肠功能在几小时内即可恢复,大肠功能恢复最晚,一般需要3 d~5 d[6]。早期床上运动不仅活动了四肢和全身、促进了全身血液循环,还可以使腹腔内的脏器移动,脏器的移动可以促进肠蠕动[7]。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说明早期床上运动可以促进肠鸣音的恢复,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3.3 早期床上运动对肛门排气时间的影响 早期床上运动能增强胃肠蠕动肠袢间的摩擦力,降低胃肠蠕动与腹膜、肠系膜、大血管的阻力,使腹腔内各种内压相互适应而维持内脏活力。另外,早期床上运动配合呼吸运动能促进横膈膜上下移动和腹肌运动,从而对胃肠起到按摩作用,促进胃肠消化功能的恢复[8]。从表2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肛门排气时间比对照组明显缩短,说明早期床上运动可以缩短肛门排气时间,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

3.4 早期床上运动对腹胀程度的影响术后早期活动能促进身体各系统代谢增强,改善支配内脏的自主神经功能,降低交感神经的兴奋性,提高副交感神经的张力,加速胃肠道运动功能的恢复,能减轻腹胀[9]。从表3可以看出,观察组腹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早期床上运动可以减少腹胀的发生,有利于术后肠功能的恢复,以达到促进全身各系统功能恢复的目的。

4 小结

腹腔镜术后病人早期床上运动一方面可以促进肠蠕动,促进肠功能的恢复,缩短肛门排气时间,减轻腹胀,增进食欲,促进营养吸收及伤口愈合;另一方面,术后适量的运动锻炼还在精神上和心理上起到调护作用,使体质与心理活动互相促进,形成恢复期的良性循环[9],促进病人整体功能的恢复;术后早期床上运动提高了病人的行为能力和自我护理能力,增强了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利于病人的术后康复及回归社会生活的自信心。另有研究认为,早期进食可促进肠功能的恢复[10,11]。总之,术后早期床上运动的护理方法简单易行,不增加病人经济负担,而且效果明显,病人易接受,适宜于在妇科腹腔镜手术后临床推广应用。

[1]夏恩兰.妇科内镜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453.

[2]张佐伦,刘文成,周东生.脊柱外科手术及并发症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19.

[3]陈小凤.早期进食对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患者肠功能恢复的探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5,26(6):716.

[4]冯下芝.薄荷油湿热敷预防术后患者腹胀[J].中华护理杂志,1997,32(10):557.

[5]郑修霞,夏海鸥.妇产科护理学[M].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244-255.

[6]石善奎,康继生,杨胜厚.胃切除术早期肠内营养的临床观察[J].中国临床营养杂志,2001,9(3):163-165.

[7]臧文义.术后套餐的应用与预防粘连性肠梗阻[J].中国保健医学导刊,2006,14(14):87.

[8]刘礼秀,余志宏,张志丽.早期床上布带圈操对腹部手术后患者恢复的影响[J].护理学杂志,2007,22(16):1-3.

[9]杨全镛,崔自介.普外科治疗术后并发症的处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2.

[10]赵静.术后早期进食对妇科肿瘤手术病人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10A):2568.

[11]李莉.早期进食对腹腔镜下非胃肠道腹部手术术后肠功能恢复的影响[J].全科护理,2009,7(11A):2846.

猜你喜欢

肠蠕动鸣音排气
肠鸣音监测仪在临床诊断学教学中的应用
肚子为什么会“咕噜”响?
肚子“唱歌”,可能是消化不良
分辨肚子咕噜声
雷火灸干预直肠癌根治术后肠蠕动恢复45例
穴位注射联合艾灸在腹部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芒硝敷脐促进大肠癌术后肠蠕动的临床研究
有的便秘只是药物的副作用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
堀场制作所的新型排气流量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