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值观与心态平衡
2010-04-12苏百义宋明爽
□苏百义 宋明爽 冯 哲
价值观与心态平衡
□苏百义 宋明爽 冯 哲
本文以价值观与心态的关系为主线,通过对中国与西方的比较分析,深刻阐释了价值观在实践基础上对于心态平衡的先验性影响,而先在的价值观和心态平衡又是统一的,统一的核心内容是现实的生活世界。
价值观;心态平衡;先验性
人在现实生活中,不同的阅历和处境,会形成不同的价值观。价值观是指主体人对构成自我世界的事物进行对我而言的是非、黑白、重要性等多层面的评价体系。价值观实际上是人的信念的孪生兄弟,给人们的行为提供一种内在的尺度、勇气、力量和希望,影响我们对周围一切事态的反应。价值观通过行为选择及对事物的评价、态度,驱动人们追求想要的东西,满足自己的欲望,在对象身上张扬自我的个性,再现自己的本质力量,从而感悟到人生的存在、价值、尊严与意义,使心灵得到快乐与满足。
在同样的条件下,具有不同价值观的人对同一个事物会产生不同的行为与心态反映,而不同的心态感受又影响价值观的变化。
一、价值观与心态的内在结构与特征
价值观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动态的复杂的统一系统,每个人的价值观都包含自然与社会、历史与现实、主观与客观等多种成分。在不同的环境和条件下,主体人根据自己需要、欲望的强度来选择决定价值的对象、大小,因而人的价值观都是相对的。德国哲学家斯普郎格提出了六种类型的价值取向:经济的、理论的、审美的、社会的、政治的和宗教的,而心理学家奥尔波特等人据此总结了六种价值观取向人的特点。行为科学家格雷夫斯把错综复杂的价值观进行归类概括出七个等级:反应型、部落型、自我中心型、坚持己见型、玩弄权术型、社交中心型、存在主义型,并对各种不同价值观特点进行分析说明。可见,人的价值观是多样的、动态变化的,不过,不论什么价值观都是对自我世界的反映,是人的内在心灵需求的表白。
一方面,价值观是人们对自己所处的世界环境的真实反映。人赤身裸体来到世界,没有任何的先见,好与坏、黑与白、正与非等价值观念是通过后天社会文化的教化形成的。家庭、学校、父老乡亲等群体的言谈行为对个人价值观念的形成起着关键的作用,其中文化是人的再生“父母”,文化使人成为具有某种价值观念的人,而人一旦具有了道德、价值理念,则人就会超越自然法则,成为具有普遍性、主体性的真正社会中的人。
在相同的自然、社会环境里,人们会产生基本相同的价值观念、心态和共同认可的普遍的价值准则;而生活在不同环境中的人,由于受不同文化的熏陶,往往产生较大差异的价值理念和心态定势,这是社会矛盾、社会冲突产生的价值根源。
另一方面,价值观是人们内在欲望的真实诉求。美国心里学家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生理需要包括衣、食、住、行、性等方面的要求,是确保人存在的基础,是一切价值关系得以确立和维系的根本,是影响人的心态变化及推动人们行动的最强大的动力。只有满足这些最基本的需要,其他的需要包括安全的需要、感情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才能成为新的激励因素。每一需要的满足,都能使人对自己充满信心,对世界充满热情、善意与期待,并体验到自己人生的价值与意义,心态才能平衡与健康。否则,自己的行为屡次得不到社会的认可,自己的需求得不到满足,一次次的打击必然使人心灰意冷,产生变态犯罪心理。
某种价值观一旦形成,则具有相对稳定性。在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人们对某一事物形成的某种看法及相应的心态、情绪等都不会轻易改变。这种绵延的价值观,对于稳定人的心态与行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个人而言,这是个人想成为某种人的根基与准绳,是人具有“稳重”、“成熟”外观形象的内在根源;对于具体社会来说,价值观的这一特性是确保社会稳定与发展的重要的精神力量。不过,价值观的稳定性,将自我的心态仅仅局限于自我的利益,对于事物的新变化,或者视而不见,熟视无睹,或者横加干涉,打击报复,成为人与社会发展的保守力量。
当然,随着条件的变化,特别是遇到影响人生观和世界观改变的重大事件,有些价值观也许会随之改变,动荡的心态也许会得到相应的自我调整而趋于平衡;也许承受不了沉重的打击,价值观紊乱,精神崩溃,心态失衡。但由于社会、人口的变动以及环境的变化等自我世界的整体改变,社会价值观念也会不断演化。在新、旧价值观的冲突中,伴随心态的动荡与阵痛,传统价值观念不断被扬弃,形成符合时代特征、社会发展要求的新的价值观念体系,从而人们的心态趋于平稳。价值观念的变化与心态的调整是社会变革的前提,又是社会变革的必然结果。当然,不论社会如何演变,一些基本的价值观念,如善良、勤劳、公平、正义、自由等理念往往相对稳定,并长期影响人们的行为和心态。
二、西方人的价值观与心态
纵观西方发展史,从苏格拉底提出“知识即德性”开始,把知识与生命分离,特别是近代笛卡尔以来,把追求真理看得高于一切,“理性价值观”占绝对的统治地位,不仅承认理性价值对外部世界的先在性,而且将其视为人类活动的基础和前提。人们认知的价值、目的是为了获取客观真理,即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的普遍规律,这种追求客观真理的价值观与人的心态、痛痒无直接的关系,这种脱离“人是标准”的片面思维,摆脱了肉体、情感的羁绊,超拔了现实,摆脱了尘世的困扰,使人有更多的时间思考普遍性的科学知识,从而使认识达到更远、更高、更深的境界和水平。也只有这样,才能出现以哥白尼、伽利略、牛顿、玻尔等为代表的西方近、现代科学,以英国、法国、瑞士、美国等为代表的近、现代西方民主社会。在培根提出“知识就是力量”的推动下,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对于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科学技术,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片面的价值理念导致的畸形心态,造成了生态的失衡、道德的沦丧,二次世界大战就是理性主义价值观的产物。
在现代西方哲学中,一大批人本主义哲学家认识到了理性主义价值观的弊端,各自从不同的视角否定了理性价值的霸权地位。叔本华、尼采提出的唯意志主义,海德格尔、萨特等存在主义者对人的真实存在的探讨,齐尔泰、狄尔美、柏格森等生命哲学家对生命的理解,胡塞尔等现象学家对现象与本质的考察,弗洛伊德主义对人的本能的发现等等,提出从有生命的活人出发,以人的生命、肉体、非理性为本的价值观,取代抽象理性的万能论,追问人真实的感受存在,实现了价值观的生存论转向,对于肯定人的尊严、价值和地位,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过分否定理性、张扬非理性的价值观又走向了另一极端,使人失去了做人的理性价值标准,人们更加痛苦,人的心态导致更大的动荡。
在现代西方社会,除了“理性价值观”外,还有以人、社会为中心的“社会性价值观”,以有利和实用为中心的“经济性价值观”,以信仰为中心的“宗教性价值观”等,出现了多元价值观并存的态势。这些价值观在相互包容、碰撞过程中,自我的心灵必然经受更多的考验与煎熬。这是西方人的价值观,也是他们心态的展示,更是时代的要求与呼唤。
三、中国人的价值观与心态
在中国文化发展历程中,在自然经济基础上形成的儒家文化影响巨大,可以说再造了一代又一代中国人。儒家文化是通过对天、地、人及其关系的感悟,确立了人的行为道德价值规范,强调了“情”而不是西方人追求的“真”在人的行为中的中心地位,在实践的层面上为人指明了“为人处世”的价值准则与方向。但这种以“情”为目的的价值理念,沉沦于经验的世界,和人的现实心态、情感、行为紧密结合,不能摆脱尘世的纠葛,在这样的理念与心态左右下,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有更多的时间去思考人类共同的普遍法则,重大科学的发现、科技的创新只能是“镜中花,水中月”,可望不可及。这也许是解开“李约瑟难题”的一把钥匙。
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受传统“忠”、“孝”文化的影响,中国人的主导价值观是“政治经济性价值观”,它是以“有利、实惠、权势、地位”等为中心的价值观,具有这种价值观的人把利益、实惠、权势和地位看得最有价值。为了满足自我的欲望,他们借助“情理”和“道义”,表面上是仁义道德、注重情谊,实则是为了实现自我利益的最大化而不择手段。于是产生了“胜者为王,败则寇”的心态定势,导致一生都是为了功名利禄。这种价值观和心态是中国亚细亚生产方式的产物,是小农经济心态的再现。面对长江、黄河等自然因素导致的灾害以及北方少数游牧民族的侵扰,为了民族的生存,历代统治者往往采用“灭人欲,存天理”的高度中央集权制,而个人只有做“忠实的奴仆”,遵循“三纲五常”的道德礼教,才能获得自我需要的利益以及生存的权利。儒家文化就是适应、维护了这一政治社会要求而被发扬光大的。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采取“破四旧、立四新”、“文化大革命”等方法破除传统文化价值理念的劣根性,确立马克思主义价值观的主导地位,但效果不佳。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立足用马克思主义核心价值观念体系包容多元的价值理念,为心态平衡奠定了良好的现实基础,体现了我们改革开放的决心和信心。
四、价值观与心态的辩证关系
价值观与心态是以实践为基础构成的动态的对立统一关系。
一方面,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个人或群体的价值观,决定了以什么为客体、以什么属性、以什么方式在多大程度上满足主体什么需要的问题,在主体的“欲望”、“需求”逐渐被“满足”的过程中,构成了多层面的复杂的个人或群体心态的动荡过程。在这里,一是体现了世界对于人的意义,是以人的内在尺度为根据,发现、利用外界事物的多种属性。人在改造客观世界、满足自我需要的过程中,创造了自我,在价值选择中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并且新的需要不断生成,不断驱动主体从事新的创造价值的实践活动,这是一个具体的、历史的发展过程。二是体现了个人对于世界、他人的意义。人在价值关系中又是客体,人的价值是为了满足他人和社会的需要,在服务于他人、社会中,人生才有意义、价值和尊严。
另一方面,一定生存状态下产生的心态对价值观具有重要影响。心态的好与坏,是一个人对于自己整体生存状态的体悟,是人们一切行为的基础和动力系统,而人生十有八九不顺心,这种情况往往引起人们的自我反思,进而对于自己不符合实际的价值观念和行为进行调整,实现价值观与心态的统一。
实际上,人的价值观与心态通过人的行为与自我的世界融化为一个完美的动态的统一整体。任何心态感受都受先验的价值观引导,同时,客观的现实又将这一感受转化为肯定或否定原有价值观的动力。 但是,人是有限的存在物,价值观以及心态对生生不息的现实世界的感知是非常有限的,而世界却是无限的。有限如何判断无限?面对这种状况,由经验而形成的价值判断以及某种心态感受作为人们行为的依据完全无法包容、克服不断生成的困惑和难题。我们如何面对生生不息的超验的未来世界?只有借助于信仰,我们才能超越自我与现实,摆脱尘世虚无的困扰,走向理想的未来。
[1]康德 (德).实践理性批判[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
[2]叔本华 (德).作为意志和表象的世界 [M].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
[3]马克思 (德).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6.
[4]高清海.哲学的憧憬[M].长春:吉林大学出版社,1996.
[5]傅健君.心理学发展史 [M].呼和浩特: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3.
[6]王德峰.哲学导论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
[7]李新旺.生理心理学导论 [M].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
[8]苏百义.关于哲学的思考[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
[9]赵敦华.哲学的“进化论转向”[J].哲学研究,2003.
[10]俞吾金.哲学:刨根究底的思索 [J].云南大学学报 (社科版),2004,(3).
[11]孙正聿.哲学创新的前提性思考 [J].求是学刊,2005,(5).
B018
A
1008-8091(2010)01-0075-03
2009-08-24
山东省社会科学基金 2007“构建和谐社会心态平衡机制的跨学科理论研究”(项目批准号:07CSHJ05)项目的阶段性成果之一。
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苏百义 (1964- ),男,山东农业大学文法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规律与方法。
杨红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