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话随访在出院产妇中的应用研究

2010-04-08崔改英张凤菊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8期
关键词:脐带乳头婴儿

崔改英 张凤菊

电话随访作为一种现代交流工具,在产妇围产期康复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同时新的医学模式要求护理工作不仅仅局限于住院病人,同时要延伸到病人及其家庭的自我调理、病情观察和健康保健,并已成为必然趋势。我院于 2006年对出院产妇开展电话随访工作,产妇满意率达到 96%。现总结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2009年 1~12月在我院治疗出院的产妇 720例,其中剖宫产 296例,正常分娩 424例。年龄 21~38岁,平均 28岁。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 140例,高中 160例,大专及以上 420例。负责随访的人员需具备以下条件:护师以上职称、大专及以上学历、具有丰富临床经验及产、儿科护理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熟悉产妇情况。

2 方 法

在产妇出院后的 2周左右由专职护士对其进行电话随访。

2.1 产妇方面

2.1.1 乳房护理 了解产妇有无乳涨、乳头皲裂等现象及奶量。护士根据情况给予正确的指导,告知其正确的母乳喂养姿势,每日用温水清洗乳房及乳头,保证婴儿正确的含接姿势,每次喂完奶后用手轻压婴儿的下巴,使其自然松开乳头,

不要将乳头自婴儿口中拔出。喂好奶后挤出 2滴乳汁涂抹在乳头上,因乳汁具有抑菌作用并且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能起到修复皮肤的作用,可以防止乳头皲裂。

2.1.2 会阴护理 每次大小便后一定要清洗会阴,在恶露未干净之前禁止盆浴,洗澡后及时更换衣服,防止受凉。及时观察切口愈合情况,如有渗血、渗液、红肿、疼痛等情况及时来院就诊。

2.1.3 性知识 嘱产妇产后禁止性生活 1个月,如恶露未干净禁止性生活,避免感染。注意采取避孕措施,剖宫产产妇避孕 3年。产后 42 d来院复查。

2.2 新生儿指导

2.2.1 新生儿喂养 了解是否坚持纯母乳喂养,母乳是婴儿天然的食品,含有多种免疫物质,营养价值高,经济、卫生、方便,告知产妇应坚持纯母乳喂养 6个月。如果是混合喂养的婴儿,一定注意奶瓶的消毒,奶粉保证是正规厂家生产的婴儿奶粉,注意生产日期。

2.2.2 脐带 新生儿出生后脐带经无菌结扎,1~7d脱落均为正常[1-3],脐带在脱落过程中分泌胶质,且脐部是厌氧菌好发感染部位为细菌繁殖创造了良好条件[4]。每天 2次用75%的医用酒精对新生儿脐带进行消毒,消毒要到位,用消毒棉签擦拭脐轮的根部。观察脐带有无渗血、渗液及有无异味。

2.2.3 新生儿黄疸 询问新生儿黄疸是否逐渐消退、有无加深现象。如天气晴朗,坚持多晒太阳,将房间的窗户关好,用深色布料盖好婴儿的眼睛和腹部,其他部位暴露,可做日光照射,每次 20~30min,注意不要使婴儿受凉或晒伤。另外可适当的增加饮水量。如黄疸不见减轻,应及时到医院就医。

2.2.4 预防接种 指导产妇注意婴儿左上肢接种卡介苗的部位是否出现红肿、硬结,若出现红肿、硬结,嘱产妇勿挤压,待其自然愈合。如婴儿有发热、哭闹、局部破溃渗液多,且伴有局部淋巴结的肿大,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3 实施效果

3.1 电话随访加深了产妇对护士的认知度

电话随访发挥了护士善于沟通的特点,体现了护理人员的知识、才能和人文素质,树立了自身良好的职业形象,使病人对护士的角色在一定程度上发生改变,扩大了护士的内涵,提升了护士的形象。

3.2 提高了护士的业务素质和责任心

为达到护理的连贯性,护士在病人出院后 2~3 d电话回访,了解病情及需求,强调遵医服药,回答咨询[5]。在电话随访中,护士必须具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和扎实的业务基础,具有较高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技巧,才能更好的解决产妇的实际问题。也促使护士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新技术,主动学习有关家庭护理、育儿等方面的知识,培养了护士的责任心,提高了业务素质。

3.3 体现了护士的价值

通过电话随访,护理范围从院内扩大到了院外,护理工作由被动转为主动,增加了产妇对护士的信任感,提高了护士在社会中的影响,护士的自身价值得到了充分体现。

3.4 提升了医院形象

在电话随访的过程中,真实的了解了产妇的需求,解决了产妇对休养以及育儿方面的困扰,不仅增加了产妇对医院的信任,也提高了产妇及家属对医院的满意度,提升了医院在社会中的形象。

电话随访是一种简便、经济、实用的健康教育模式,是将医院的健康教育延伸到产妇家中的有效手段。它从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去帮助产妇达到最佳状态,极大的提高了产妇的生活质量和保健意识,使产妇得到了高质量全方位的医疗护理服务,同时对护士自身是一种激励,促使其不断地进取,学习新知识。电话随访为护患关系的改善提供了一种很好的沟通方式,促进了医院的发展。

[1] 乐 杰主编.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36-78.

[2] 陈吉庆主编.实用儿科诊疗规[M].南京: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56.

[3] 金汉珍主编.实用新生儿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85.

[4] 周立荣.新生儿脐部护理方法的研究[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7,4(7):57.

[5] 邓行爱,郑耀珍.给予人文关怀 深化整体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9):707-708.

猜你喜欢

脐带乳头婴儿
艺术家婴儿推车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脐带先露与脐带脱垂对胎儿有影响吗
浅识人乳头瘤病毒
胎儿脐带绕颈,如何化险为夷
新妈妈要预防乳头皲裂
被宝宝咬住乳头,怎一个“痛”字了得!
纵向发展 应对“婴儿潮”
婴儿为何会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