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术的临床护理体会

2010-04-08赵月琴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13期
关键词:气胸进针胸膜

赵月琴 吴 凯

近年来 CT引导下经皮肺活检技术在临床周围型肺占位病变的确诊及病理组织的获取中得到很广泛的应用。本科自2008年 1月 ~2009年 9月在 CT引导下进行经皮肺活检术 2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患者 20例,男 12例,女 8例。年龄 45~82岁,平均60岁。病灶直径:2~10 cm。其中 <2 cm 1例,2~5 cm 13例,>5 cm 6例。CT报告均为肺周围实质性病变,痰细胞学及纤支镜刷片及活检病理检查为阴性者。

1.2 主要设备和材料

16排螺旋 CT机、胸腔穿刺包、18~20 G的一次性弹簧式半自动活检针(德国生产)。

1.3 操作方法

根据图像显示病灶的部位,患者取仰卧位或俯卧位,对病变部位做重点扫描,尽量选择胸壁至病灶最短路径,选定最佳层面及穿刺点,在拟定的穿刺点上放置一个金属标记物。再次扫描证实后在皮肤上以龙胆紫准确标记穿刺点,测量出体表穿刺点至肿块的最近和最远距离及进针角度和深度。穿刺时嘱患者屏气,沿穿刺点按预先设定的方向迅速进针,掌握进针深度,快速进针后再行扫描,以证实针头在病灶内,迅速扣动板机,取出穿刺针,从内芯刀槽中取出标本放入 95%乙醇固定后送病理检查,如所取标本不满意,可重复活检 2~3次。活检完毕立即复查,观察有无出血和气胸发生。如有必须及时处理,术后 24 h内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

2 结 果

2.1 肺活检病理结果

20例均获得满意组织,成功率为 100%,其中 1次穿刺成功 18例(90%)。20例均获得病理学确诊(100%)。恶性病变 16例(80%),其中腺癌 8例,鳞癌 6例,未分化癌 2例;良性病变 4例(20%),其中炎性 3例,结核 1例。随访 20例均与手术和临床治疗相符合,无假阳性和假阴性发生。

2.2 并发症

发生并发症 8例(40%),其中气胸 5例,经抽气后肺复张;痰血 2例,未特殊处理自行停止;小咯血 1例,经静脉推注垂体后叶素和止血药等处理,咯血停止。短期随访未发生其他并发症。

3 护 理

3.1 术前护理

3.1.1 心理护理 术前患者常有以下心理状态,一是因为对肺穿刺活检不十分了解,而产生恐惧害怕心理;二是担心肺部占位在肺部穿刺活检后病理结果为恶性病变。因此,护士应耐心细致地向患者介绍有关情况,包括向患者介绍手术的必要性、一般程序及安全性、可能出现的意外及发生率、医师处理的方法及后果、临床配合方法等,更要反复讲解穿刺的重要性和安全性,介绍成功病例,以消除患者的恐惧心理,克服紧张情绪。

3.1.2 术前准备 详细询问患者的基础病史及过敏史,全面掌握患者病情,了解有无禁忌证。检查出凝血功能、常规心电图等。训练患者屏气,以便穿刺能在平静呼吸下屏气时进行,备好抢救药品和器械。

3.2 术中配合

术中嘱患者避免咳嗽,保持情绪稳定。要积极配合医师根据体表定位标记先行穿刺点的确定,然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并协助医师把握好穿刺进针角度和深度,使之快速顺利完成手术;严密观察患者神志、面色、脉搏、呼吸等变化,注意有无发绀、有无呼吸急促、心率明显增快、血压骤降等现象。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有气胸发生症状应立即停止穿刺,及时处理。应备好抢救器械和药品,随时做好配合医师抢救的准备,以防患者发生意外情况。

3.3 术后观察及护理

术后应常规扫描明确有无气胸、出血等并发症发生。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患者出现胸闷、胸痛、气促等症状,以及穿刺侧呼吸音改变,应及时给予处理。如痰中带血或少量咯血,一般 1~4 d后自行消失,必要时给予止血药治疗,嘱患者以温冷无刺激性饮食为宜,保持呼吸道通畅。大咯血少见,本组病例未出现大咯血情况。穿刺过程中应注意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避开大血管及血管丰富区域。严密观察神志、呼吸、血压的变化。少量气胸可不必处理,给予吸氧、卧床休息后绝大多数于 1周内会自行吸收。如肺压缩超过 30%者,一般应行胸腔穿刺抽气术,必要时实施胸腔闭式引流术。本组病例中 5例出现气胸,1例给予胸穿抽气后吸收,余未特殊处理自行吸收。

4 讨 论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这种微创手术,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容易接受和掌握。其常见并发症主要有气胸及出血(包括肺内出血及术后咯血)。气胸是经皮肺穿刺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生率一般在 10.6%~42.6%之间[1-3],与本组气胸的发生率(25%)相符。一般多为少量气胸,能自行吸收,不需要特殊处理。气胸发生率与病灶大小、离胸壁距离、穿刺针粗细、操作者熟练程度、患者肺功能及合作性等有关[2]。一般说来结节越小定位越困难,气胸发生率越高。肺内出血及术后咯血也是常见的并发症,一般均轻微,不必特别处理。为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应注意以下几点:(1)严格掌握适应证和禁忌证。(2)准确选择病变的最佳平面和最佳进针点。(3)尽量选择病变贴近胸膜的层面,选择穿刺点时要避开叶间胸膜、肺气肿和肺大泡。尽量避免多次穿破胸膜,若一次进针未刺中病灶应将穿刺针退至胸膜下,调整方向后再进行穿刺[4]。为了提高组织学和细胞学检查的准确性,在穿刺时应多点不同方向取材,适当增加穿刺次数。该项操作,需要护士对穿刺的密切配合和观察,术后加强监护,注意对并发症的观察,尽早发现及时处理。因此,在 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活检中,细心准备、严密观察、精心护理是防治并发症的重要措施。同时也能提高穿刺成功率。要注意做到“以人为本”的护理新理念,对患者进行耐心细致地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紧张恐惧情绪,术中以娴熟的护理技能与医师配合默契,术后以高度的责任心密切观察患者。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减少或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从而保证穿刺活检的快速、准确、顺利、成功[5]。本组病例 1次穿刺成功率达 90%,经随访未见癌细胞扩散,使患者尽快的明确了病理诊断,得到了及时的治疗,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是一种值得推广的穿刺方法。

[1] 许民生,周星帆,孙丽敏,等.胸部疑难病 CT导向经皮穿刺活检[J].实用放射学杂志,2000,16:218-220.

[2] 许民生,周星帆,王书智,等.CT导向经皮肺活检在临床上的应用[J].江苏医药杂志,2001,27(7):511-512.

[3] Westcott JL,Rao N,Colley DP.Transthoracic needle biopsy of small Pulmonary nodules[J].Radiology,1997,202:97-103.

[4] Kaze rrooni EA,Lim FT,Milhail A,et al.Risk of pneumothorax in CT guided transthoracic needle aspiration biopsy of the lung Radiology[J].Radiology,1996,198:371.

[5] 颜世平,王 海,孙 萍,等.CT引导经皮肺定位穿刺活检术的护理配合[J].实用医药杂志,2005,22(8):725.

猜你喜欢

气胸进针胸膜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胸腔镜下胸膜活检术对胸膜间皮瘤诊治的临床价值
恶性胸膜间皮瘤、肺鳞癌重复癌一例
成人胸膜肺母细胞瘤1例CT表现
新生儿气胸临床分析
肺泡微石症并发气胸一例报道并文献复习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纤支镜胸膜活检与经皮胸膜穿刺活检病理诊断对比研究
48例自发性气胸患者行引流术后的舒适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