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血压用药原则
2010-04-04郭辉
郭辉
高血压是当今社会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同时又是动脉硬化、脑卒中重要的危险因素之一。它可危及心、脑、肾等重要脏器,是导致心血管疾病死亡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可见,高血压是严重危害人类生命和健康的重大疾病。而在我国,患者服药率不到12.5%;经服药控制到合理血压者更低,仅为2%~9%。因此,普及高血压服药知识迫在眉睫。
1 降压药物治疗适用于
1.1 血压持续升高6个月以上,改善生活行为未获有效控制;
1.2 高血压2级或以上;
1.3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已有靶器官损害和并发症。
2 常用降压药物(6类一线药物)
2.1 利尿剂
机理:排钠;减少细胞外液容量;降低血管阻力。
分类:噻嗪类、袢利尿剂、保钾利尿剂。
代表药物:速尿等。
2.2 β-受体阻滞剂
机理:抑制中枢和周围的RAAS;降低心排量。
分类:β1受体阻滞剂、非选择性β(β1与β2)受体阻滞剂、兼有α受体阻滞作用的β受体阻滞剂。
代表药物:倍他乐克等。
2.3 钙通道阻滞剂
机理:阻滞细胞外钙离子经电压依赖L型钙通道进入血管平滑肌内,减弱兴奋收缩耦联,降低阻力血管的缩血管反应;减轻AⅡ和α受体的缩血管效应。
分类:二氢吡啶类、非二氢吡啶类。
代表药物:硝苯地平等。
2.4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
机理:抑制周围和组织的ACE,使血管紧张素Ⅱ生成减少;抑制激肽酶,使缓激肽降解减少。
分类:巯基、羧基、磷酰基。
代表药物:卡托普利等。
2.5 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
机理:阻滞血管紧张素Ⅱ受体亚型AT1,充分阻断血管紧张素Ⅱ;阻滞AT1负反馈引起血管紧张素Ⅱ增加,可激活AT2,能进一步拮抗AT1的生物学效应。
代表药物:缬沙坦等。
适应证、禁忌证:同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但不引起干咳。
2.6 血管扩张剂
代表药物:呱唑嗪
3 用药原则
3.1 无合并症及并发症 单独或联合应用5类一线药物;
3.2 有合并症及并发症 选用特定种类的降压药物;
3.3 由小剂量开始,逐步递增剂量;
3.4 2级高血压开始时就可采用两种降压药物联用;
4 降压治疗的目标值
4.1 一般主张控制血压<140/90mmHg;
4.2 糖尿病或慢性肾病合并高血压控制血压<130/80mmHg;
4.3 老年人SBP在140~150mmHg,DBP<90mmHg,但不低于65~70mmHg。
让每一名患者都能够用健康知识来充实和保护自己,懂得知识就是健康,健康就是金子,让人们健康享受每一天!是我们医护人员永远不变的使命和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