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闻摄影的客观记录与主观表达

2010-03-30邬鹏坤

新闻爱好者 2010年1期
关键词:新闻摄影

邬鹏坤

摘要:新闻摄影作为新闻学与摄影学相融合的传媒手段,有其不同于其他视觉艺术的特点。新闻摄影者的拍摄行为不仅仅是简单的记录,拍摄者既要尊重他所看到的事实,又要有对事实背后的深刻内涵的理解。新闻摄影是技与术的结合在传统摄影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新闻摄影师不仅要有娴熟的摄影技术,同时还要有丰富的美学素养与丰富的生活经历,这样才能对突然出现的新闻事实有准确的把握,并将记录下来的信息传达给观者。

关键词:新闻摄影 传达 图片语言

什么是摄影?160多年前法国人的科学实验产生了伟大的发明,也许连它的发明者也不会想到,如今的摄影术是如此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从纪实到广告,从艺术到科学,摄影渗透到很多领域,也影响着人们观看世界的方式和习惯。摄影技术也从传统的银盐影像过渡到今天的数码影像。现在的摄影似乎更加“亲民”,每个普通人都可以用照相机来进行拍摄,摄影技术也似乎越来越简单,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照相机变得越来越智能,想得到一张可用的照片似乎不难。然而,这种状况往往将专业摄影者置于一种近似尴尬的境地。摄影者不得不思考摄影最本质的东西。摄影术刚刚出现的时候,只是作为绘画的辅助工具而存在的,摄影术从一种新兴的技术发展为独立的艺术形式的过程也是比较艰难的,那么是什么让摄影脱离绘画的影响而独立成为一门艺术形式的呢?那就是摄影对客观事物真实的记录能力,这种直观的快捷的记录真实的能力是其他视觉艺术形式所难以企及的。

既然摄影最本质的功能是记录,那么以客观记录为主要内容的新闻摄影必将是摄影领域很重要的分支。新闻摄影主要是以瞬间的影像来表述新闻事实、传播新闻信息的。新闻照片所包含的信息越多,就越有新闻价值。新闻摄影作品必须讲究时效性,对于客观的突发新闻、预知的重大活动,不容摄影者随意地寻觅或等待。好的角度、构图和典型表意有很大的偶然性,而新闻追求时效性却又是必然。摄影者不可能要求事件重新演示,瞬间发生的情况稍纵即逝。所以从求新的角度看,时效是新闻摄影的生命,决定着新闻价值的高低。对于新闻摄影来说,真正比较经典的瞬间并不多,稍纵即逝的经典瞬间隐藏于事物发展的过程中。以视觉效果来看,这种典型瞬间的出现时机,对不同事物、不同对象、不同内容会有所不同。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前的瞬间,有的可能是在高潮到来时的瞬间,有的也可能是高潮过后的瞬间。这就要靠摄影者的认识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以及娴熟的摄影技术技巧了。一般来说,把握新闻摄影瞬间,贵在快速,难在典型性和表意性,成在摄影者技术熟练程度和艺术根底及在瞬间的迸发程度。因此新闻摄影作品的时效性、典型性、表意性、技艺性构成了瞬间把握的要素。

新闻摄影之所以作为一门艺术,在视觉艺术领域内必定有其必然的基础内涵,但与其他的艺术门类比较,它是技术的升华。“技”是技巧,而“术”则是具体的人为创造,在普通的摄影艺术中,除了一般的将影像定格技巧外,更多的是拍摄者对客体完美性表现的人为摆布。而新闻摄影的不同之处在于它反对创作主体过多的主观干预,要求主体以“第三方状态”(区别于主体与客体的事件参与者的状态)出现,用照相机无限接近现实地去记录,是技术中术的升华。想更多地认识新闻摄影必须将现实的美丑与拍摄者的审美情感统一结合。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技术与艺术相结合交融的视觉艺术,不仅丰富了我们的视觉世界,更给历史留下了真实的资料。

新闻摄影作为一种技术报道手段,是文明社会观察与传播新闻事件方式上的一大技术性革命,运用现代摄影技术记录了真实世界的“表象”,但这里的“表象”不仅仅是简单的技术再现,它是有意识的、有主观目的性的艺术再创作过程,它深层反映着新闻摄影者的思想与内涵,呼吁新闻受众对“美”的思考。新闻摄影是利用技术手段,通过摄影图片完成报道,叙述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过程中的事件。其最终目的便是将事实发展过程瞬间定格并快速传达给受众。这就要求摄影记者在掌握基本摄影技术的基础上能够运用艺术的审美和修养,在一张摄影图片上尽可能丰富地浓缩新闻要素和对事物认识的导向,并最终传达给观看者画面图像所表达的视觉信息和思维信息,即用摄影照片来进行语言的表达。摄影天然的还原力已经使它在直观感受上占了优势,形象、生动、煽情,但却没有那么多进入其中的壁垒。只要你有心并且有本领借影像记录目前的人与事,任意的一个主体都可以成为积极的参与者,以个人的新闻摄影报道加入对人生命运的记录与深思,那普天下的人的命运都可得到简朴但却同样感人的反映。

传统摄影技术是新闻摄影报道能够实现艺术表达的基础,只有当摄影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摄影者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主观能动性,表达自己对现实的体会与思考。只有这样,新闻摄影记者才有能力去考虑拍摄思维和自己所想表现的目的,图片语言才会更加真实和生动,才能震撼观者的心灵。作为一种视觉传媒的工具,新闻摄影图像语言的质量则是其能够产生积极效果的前提。新闻摄影所要表现的主体应占据照片的主要视觉空间。主体的表现不能是孤立的,它同样需要气氛的烘托。“5·12”汶川大地震中有一幅照片给人的印象格外深刻:一位四川省绵竹市汉旺镇东汽中学的老师和学生们一同被埋在倒塌的学校楼房里,据被救出来的孩子们称“就是他在黑洞洞的废墟里,用这只手刨哇刨,使我们数十名同学死里逃生得以生还。不知道他怎么就没有出来……”我们见过许多手,但这只手却与众不同。这是一只多层脱皮已经残损不堪的手,这是一只英雄的手,是把活的机会留给了学生的手。在这一新闻摄影画面语言表达中,典型气氛的渲染有力地辅助了主体的表达。主体是新闻摄影的主要信息载体,仅仅依靠气氛来烘托是不够的,然而如果新闻摄影作品中缺少对主体细部的刻画,其语言表达也是有缺陷的,会使新闻摄影作品平淡无味。气氛渲染仅仅是对环境的交代,在特殊环境下,记者运用摄影本身的技巧就可以刻画,但对主体一个细部的刻画,有时其魅力和感染力能远远超过画面本身。新闻摄影是通过摄影记者的第三只眼来发现画面的“美”,而不是臆造,这才是新闻摄影作为一门新闻报道艺术真正存在的意义。

塔格曾说,摄影不仅是审视,也是评价世界的方式。新闻摄影作为一种瞬间平面造型艺术,它不是摄影者能够轻而易举捕捉到的,不单纯是一种偶然性的收获,而是拍摄者的美学内涵、文化素养和人生观乃至新闻嗅觉的产物。新闻摄影记者在采访过程中,一方面必须深入地观察并判断出新闻事实所具有的新闻价值和意义,另一方面必须通过自己的切身感受,体会其中的本质,同时还要迅速地决定以何种方式去诠释这种本质。也可以说,摄影记者在现场的拍摄过程中,必须分析两方面的问题:第一,新闻点是什么;第二,如何调动观者的参与意识,于事实之外,尽可能地引导观者去思考隐含在事实之后的深刻内容。而这些工作都必须在瞬间完成。但是这瞬间的选择,却需要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和对生活的体会。所以,摄影记者必须注重平时在艺术修养、文化知识以及摄影理论等方面的积淀。

被誉为新闻“摄影之父”的阿尔弗莱德·艾森斯塔特的肖像作品揭示了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和性格特征。他的照片有一种平易近人的感覺,使观众仿佛也置身其中。他在二战胜利日拍摄的一名水兵和一名护士接吻的照片,尽管在后来引起很多争议,但是已经成为摄影史上不朽的经典之作。这幅题为《胜利日》的照片在世界各地的报纸杂志上发表了上千次,是有史以来发表最多的新闻摄影作品。1945年8月15日,人们在纽约时代广场庆祝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结束。艾森斯塔特以一位水兵抑制不住战争胜利的喜悦心情亲吻素不相识的姑娘的画面,表达了普天同庆的欢乐场面。拍摄后艾森斯塔特记下了水兵和少女的地址,并在43年后的1988年,又找到了当年的两位主人公,让年逾花甲的他们再次来到纽约时代广场,并别出心裁地让女主人公穿上和当年相似的白色连衣裙,摆出同样的姿势又留下了一张照片,为这幅著名的摄影作品又添上了一段佳话。如果说艾森斯塔特没有经历战争年代的生活,如果他没有对生活本身深刻的理解,他也不会记录下这一经典的瞬间。

苏珊·桑塔格说, 解说词的确会凌驾于我们看到的证据,但任何解说词都不可能永远限定一幅图片的含义。“眼见为实,耳听为虚”就是这个道理。一幅好的新闻图片,其魅力就在于,它是新闻事实的精确性与意蕴内涵的模糊性的完美结合,即镜像与意象的统一。它不但能指明確,而且所指深远。只有这样,才有可能启发和调动读者的想象力,引导读者领悟到“新闻背后的新闻”。审美因素是悄无声息地渗透到新闻图片中去的,与新闻事实水乳交融,而决不是游离于新闻事实之外的。此时,作为记者捕捉到的意蕴的载体——新闻图片,它是意蕴的呈现者。接受美学把其称之为“第一文本”,因为它只是将作者所理解的意蕴展示出来,提供的仅仅是一种可能性,至于它能否为读者所共享,能否真正渗透到读者的内心当中,还要看读者的理解与感悟。因此新闻摄影最基本的单位的影像,仿如一个个生活的斑点,既彼此独立又相互关联。它们可以是有直接联系的,也可以是松散而毫无瓜葛的,这种不规则恰恰使它抹去了自身的痕迹;它们纵横交错、内容充盈却又充满了一种随意感,渴望着人类对它们说更多的话,将它们按某一逻辑编入整体。

1979年迪尔特·阿佩尔特拍摄了一双从废墟中挖出来的手。左手已经干裂得仿佛大旱时节的土地,而右手也破碎得惨不忍睹。长时间的暴露使人类的双手呈现出一种从未有过的形态,凝固而又碎裂的时间在这双手上展现,这一瞬间可以被凝滞成碎片,而阿佩尔特的照片把时间的碎块凝聚在了平面上。这双手不禁让人想起汶川地震时的另一只手:孩子的小手握着一支沾满灰尘的圆珠笔。这些手中握的是对灾难的沉痛和伤感,同样刺痛人心。新闻影像记录的固然只是一只手,但是这只手背后连接的是整个灾难。汶川地震让整个中国都为之撼动,成为这片大陆上抹不去的伤痕。孩子的手,揪紧了全国人民的心,通过照片传递给读者的伤痛让每个人铭记、让每个人感动、让每个人在那一刻都发自内心地展现自己的人性关怀。此时这只小手里握的,其实是希望,是对生命权利的不舍弃,是对美好生活的不愿放弃,此时,影像记录的是废墟中的强者力量,是人性光辉的放射。巴黎的穆费塔街头,一个小男孩怀抱着两大瓶红酒,雄赳赳气昂昂地迈着快乐的步子,神采飞扬之间,仿佛一个凯旋的士兵,骄傲地向路上的行人致敬。亨利·卡蒂埃·布列松拍摄于1958年的这幅《决定性瞬间》作品没有什么深刻的历史背景,只是生活中某一个平常到不能再平常的瞬间写照,没有历史事件的沉重,生活的平凡也能感动得让人落泪。那孩子的衣服甚至都没有塞好,可是却那么自然而又与众不同。人性的光辉在这里被影像张扬得淋漓尽致,读者会禁不住内心的激动感谢摄影师的伟大,他把人们渴望已久的真实的幸福生活信息传递给了大众。

用照相机的镜头来关注生命和情感,这正是新闻摄影记者的职责所在。一代又一代新闻纪实摄影者都把镜头当成自己的眼睛,记录着生命中或震撼或平凡或悲伤或喜悦的每一刻。其实,摄影师在按下快门的那一瞬间,就已经完成了人性思辨的过程,镜头里呈现的画面就是他思考的结果。

参考文献:

1.约翰·伯格[英]、让·摩尔[瑞士]著,沈语冰译:《另一种讲述的方式》,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苏珊·桑塔格[美]著,黄灿然译:《论摄影》,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年版。

3.雅克·拉康:《视觉文化的奇观》,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

4.陈红梅:《论新闻图片审美意蕴的互动性》,《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3)。

(作者单位:沈阳航空工业学院设计艺术学院)

编校:赵 亮

猜你喜欢

新闻摄影
新闻摄影中不同的拍摄角度及效果
新闻摄影发展面临的挑战机遇及对策
从抗洪救灾报道看新闻摄影的全媒体创新
新闻写作的叙事视角探讨
从《忠诚与求实》的拍摄谈新闻摄影的突破
新媒体背景下分析新闻摄影的发展对策
新闻摄影在新闻报道中的价值研究
新闻摄影应用于公安宣传工作路径探析
网络时代新闻摄影的新发展
数字时代新闻摄影的挑战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