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尚真实坚持真理热爱人民淡泊名利

2010-03-30郑保卫

新闻爱好者 2010年1期
关键词:范长江工作者理想

郑保卫

2009年11月,在全国新闻界喜迎第十个记者节的时候,中国记协召开了纪念范长江百年诞辰座谈会。范长江青少年时代就追求革命、追求进步,积极投身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他不辞辛劳,克服困难,历时10个月,深入我国西北部地区考察采访,公开报道了红军长征,采写了《中国的西北角》、《塞上行》等经典作品。1939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担任过新华社总编辑、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人民日报社社长等中央新闻宣传部门的重要领导职务,为我国新闻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范长江是1937年11月8日在上海成立的“中国青年记者协会”的倡导者和组织者,这一天后来成为我国记者节确立的源头和依据。而我国新闻界第一个以个人名字命名的全国性最高奖项——“范长江新闻奖”就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这说明范长江在我国新闻事业中的特殊地位和作用。因此,今天我们缅怀他的思想与奉献,学习其精神与风范,有着格外重要的意义。

在范长江百年诞辰座谈会上,中宣部部长刘云山同志提出了向范长江学习的四条要求:要坚定理想信念,把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唱响时代主旋律,用积极健康的新闻作品吸引观众、打动听众、赢得读者;要不断增进同群众的感情,了解群众愿望,反映群众呼声,怀百姓情感、写百姓生活、做百姓记者;要大力弘扬“用脚板跑新闻”的优良作风,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推出更多带着生活气息、充满深厚情感、深受读者欢迎的新闻作品;要适应建设学习型政党、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要求,把学习作为政治责任和第一需要,强化学习意识,养成学习习惯,丰富知识储备,增强工作本领;要注重品格、注重修养,带头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恪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以自己的行动维护新闻工作者的良好形象。①

范长江为人民革命事业和党的新闻事业奋斗一生,做到了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其道德品行高尚,堪称新闻界典范。

范长江夫人沈谱在首次“范长江新闻思想和新闻实践研讨会”上的发言中,将范长江的道德精神和思想品质概括为:追求真理,坚持真理,勇于为真理而献身;热爱祖国和人民,有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社会责任感;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作风,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要讲真话、讲真事;廉洁奉公,不牟私利。②

刘云山同志的讲话和沈谱同志的评价,为我们认识和学习范长江的道德品行与思想风范提供了参照和依据。

下面我们将从“崇尚真实、坚持真理、热爱人民、淡泊名利”四个方面来认识范长江的品行和风范,并借以阐释新闻工作者的道德与责任。

崇尚真实

范长江关于新闻有一个独到的定义:新闻是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在这个定义中他突出强调了“事实”对于新闻的重要价值和意义。他明确指出:“新闻必须是事实,谣言不是新闻,感想不是新闻,一定是事实。”

1950年范长江提出的“人民新闻工作者的四个信条”的第一条就是“消息绝对真实”(另外三条是思想要正确;建立群众观点;建立自我批评)。他说:“消息绝对真实,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才能树立自己的威信,人民才敢拿报纸作为指导自己生活的根据。”

在范长江看来,真实是报纸的生命,是报纸的灵魂,而且是人民报纸最大的特色之一。将真实视为新闻的生命,是范长江对新闻本质的精确解读和深刻理解。

按照范长江的观点,一切新闻报道必须如实地报道事实的真相,客观地反映事物的本来面目。如果新闻报道的不是客观存在于物质世界中的事实,而是报道者的主观想象和臆造,那么,新闻也就不成其为新闻,而只能是文学或是别的什么东西了。这说明,真实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对新闻传播的最基本的要求。新闻一旦失实,便失去了存在的价值和基本条件,也违反了新闻报道的基本要求。

实践证明,真实不但是新闻存在的基本条件,也是新闻事业和新闻工作者赢得人民群众信任的基础和保证。只有如实地报道客观事实,真实地反映现实生活,充分地满足人民群众获取各种真实新闻信息的需要,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才能得到人民的认可和欢迎,才能体现自己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而那些违背真实性原则,任意搞虚假报道,甚至不惜靠造假和欺骗去牟取私利的新闻媒体和新闻工作者,终究要遭到人民的唾弃。

近年来,我国媒体上出现的大量虚假报道说明,在我们的新闻从业人员中有不少人对这一新闻工作的基本问题还缺乏真切的了解和准确的把握。前几年发生的震惊全国的北京电视台“纸馅包子”假新闻事件便是一个典型的案例。作为一个新闻工作者,为了名与利,竟然发展到了公开造假的地步!对照当年范长江为了获取有关西北地区的真实情况,不惧艰辛深入采访和为了维护新闻真实而坚持斗争的举动,那些新闻造假者真应当感到汗颜!

坚持真理

范长江提出:“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着真理的火炬,在夹击中奋斗,特别是在时局艰难的时候,新闻记者要能坚持真理,本着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实在非常重要。”他还说:“要想做一个顶天立地的记者,非有高度的牺牲精神不可。”

在范长江看来,不畏强权,不怕压力,维护正义,捍卫真理,这是新闻工作者的一种道德要求,也是一种职业责任。当年范长江不顾威逼利诱,公然对抗国民党政府“一个党,一个主义,一个领袖”的主张,坚持公正立场,宣传团结抗战,后来毅然决然地投奔了革命阵营,就体现出了他坚持和捍卫真理的决心。

我们从下面这段当年范长江描写和评价长征的文字中,就可以看出他坚持真理、忠于事实的品质。在蒋介石政权的高压下,能够公开赞颂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红军,赞颂红军所进行的艰苦卓绝的长征,这在当时是要一番勇气和胆略的!

“长征!十万人的长征!十万人经过高山大河蛮荒绝域的长征!这不是和平的旅行,这是有二十倍三十倍以上的敌对力量在沿途截击追剿,而且有沿途地方政府在政治经济和交通便利上用一切方法阻难的战斗行进!

什么力量使这十万人始终坚持战斗下去?他们始终不畏缩,不分散,不灰心,不变节,不投降;什么力量使这十万人长期发出超乎平常人的能力他们能忍耐,能耐寒,能跑路,能高速度地行军,能果敢地冲锋,能坚决地打败强大的敌人。

“如果说这是‘土匪,那中国竟有如此众多优秀的土匪,应当是中国的光荣!如果事实上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优秀的儿女,我们对于消灭他们的计划之未能成功,不能不引为民族之大幸!”

热爱人民

范长江强调记者要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要“替老百姓做勤务员”。他勉励新闻工作者要学习邹韬奋,做“忘我的人”。范长江所说的“忘我”,即心中没有自己,而只装着人民。

另外,我们从范长江对新闻的定义中也可以看出人民群众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他强调新闻须是“广大群众欲知、应知而未知”的事实,突出新闻报道要考虑人民群众的获知需要,要报道人民群众想知道的也应该知道的但是还不知道的新闻与信息。这说明,在范长江的眼里,人民群众在新闻传播过程中是居于核心地位的。

范长江十分强调报纸对于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对于报纸的相互依赖作用。他指出:“只有属于人民自己、为人民大众的报纸,那才会受人民的热烈欢迎、受人民爱护。这种人民的报纸,是人民的喉舌,他们把自己的报纸当做斗争的喉舌,是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平建设的有力武器。”

范长江把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为人民新闻事业的发展和进步而工作。近些年,我国广大新闻工作者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原则,坚持“用脚板跑新闻”的优良作风,他们深入实际生活和人民群众中,去反映和报道群众的生活实际和呼声愿望,去维护和捍卫群众的利益要求,涌现出了一大批受群众欢迎和拥戴的好记者。但也有一些人对人民群众缺乏感情,平日不愿意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关键时刻,把个人利益放在前面,辜负了人民的期望。这些人违背了社会主义新闻工作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和原则,自然群众也不会买他的账。

淡泊名利

范长江寄语新闻工作者要淡泊名利,要能够经得住金钱、美女、名誉、地位的诱惑,要做一个有抱负和有理想的人。

他认为,一个记者应当有抱负和理想。他说:“抱负、理想,不是个人主义,这是我们的国家和广大群众所要求和希望于记者的。一个记者,如果能为一个伟大的理想工作,那是值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

职业理想是对职业的想象和希望,以及对职业成就的向往和追求。它是人们对职业的一种认知态度和总体评价。职业理想决定和制约着人们对职业的选择意向和选择结果。新闻从业人员只有树立起新闻职业理想,才可能自愿地将新闻工作作为自己的选择意向和工作岗位,并且自觉接受新闻职业道德规范、履行新闻职业道德责任。

范长江把确立职业理想看做是国家和广大群众所要求和希望于记者的,鼓励青年记者树立伟大的职业抱负和职业理想,将个人的理想同国家和人民的期望结合起来,这是对新闻工作者的一种期待,也是一种鼓励。

实践说明,一个确立了职业理想的人,他就会热爱自己的职业,并且会排除各种干扰,顶住各种诱惑,努力为实现自己的职业理想而奋斗。范长江本人在新闻岗位上心无旁骛、持之以恒的奋斗与奉献,使他成为享誉全国的著名记者,他用自己的行动为我们树立了榜样。

如今在我们的新闻队伍中,有些人仅仅把新闻工作看做是挣钱吃饭的手段,他们没有理想,不讲责任,缺乏对工作的激情,而有的人则经不起金钱和物质的诱惑,搞什么虚假报道、“有偿新闻”,有的还搞什么“有偿不闻”,既玷污了新闻工作者的神圣使命,也损害了新闻工作者的社会形象,这与范长江倡导的淡泊名利和富有理想的品格显然是格格不入的。

“崇尚真实、坚持真理、热爱人民、淡泊名利”,是范长江职业精神的精髓。这些精神都涉及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问题,而且归结起来都与社会责任有关。也就是说,一个具有职业道德的新闻工作者应当是有着高度社会责任感的人。

胡锦涛同志最近在世界媒体峰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提出,新闻媒体“要切实承担社会责任,促进新闻信息真实、准确、全面、客观传播。”他指出:“当今社会,媒体对国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辐射日益加强,对人们思想、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影响日益深入。正因为如此,对各类媒体来说,树立和秉持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重要。各类媒体要被公众广泛接受、受社会广泛尊重,不断提高公信力和影响力,就应该遵守新闻从业基本准则,客观报道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明多样性的现实,充分反映世界各国发展的主流和趋势,热情鼓励发展中国家发展进步。”③

胡锦涛同志对新闻工作者的殷切期待和要求,应当成为我们担当社会责任的指针。

社会主义新闻事业作为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担负着许多重要责任。这其中,道德责任是基础,社会责任是核心,政治责任是关键,而实现道德责任、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的协调统一是对新闻工作者的全面职业要求。

所谓“道德责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道德上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核心是,新闻工作者必须对国家、社会、公民个人及所在媒体自觉承担相应的道德上的责任和义务。

所谓“社会责任”,是指新闻工作者在社会上所应当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其核心是,新闻工作者必须自觉维护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对社会的文明与进步承担相应的责任。

所谓“政治责任”,即要对党和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大计、工作大局承担宣传报道和舆论导向的责任。

作为一种职业责任,新闻职业的道德责任与社会责任是相互联系和交织的,有着许多共同性的要求,下述几方面是其主要内容:

一是真实、客观而又公正地报道和评述新闻,满足公众的知情需要;

二是维护社会公共利益,当好社会与公众的耳目喉舌;

三是维护国家安全,促进社会稳定;

四是尊重公民人格尊严,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五是发挥媒介社会监督作用,做社会的捍卫者;

六是履行社会公共文化的使命,不传播低俗不雅的东西。

社会主义新闻工作者除了要担负上述道德责任和社会责任外,还须在宣传报道国家的纲领、路线、方针、政策,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方面担负重大的政治责任。

我国新闻媒体和广大新闻工作者都须牢记自己政治上的责任和义务,要本着对党、对国家、对人民高度负责的精神,用好自己手中的新闻自由权利,决不可不讲责任,滥用权利,去做损害国家、损害人民、损害社会的事情,要努力实现道德责任、社会责任与政治责任的协调统一。

我们每个新闻从业者都应当向范长江学习,牢固树立起新闻职业理想,自觉地履行自己的道德责任、社会责任和政治责任,努力使自己成为一个党和人民满意的新闻工作者。

注释:

①《人民日报》,2009年11月10日。

②参见蓝鸿文著:《范长江记者生涯研究》,第293页,中国人民警官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以下引用的相关材料同此书。

③《人民日报》,2009年10月10日。

(作者为中国人民大学新闻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新闻学院责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全国新闻学研究会会长)

编校:施 宇

猜你喜欢

范长江工作者理想
理想之光,照亮前行之路
关爱工作者之歌
致敬科技工作者
2021款理想ONE
我们
——致敬殡葬工作者
理想
你是我的理想型
普法工作者的“生意经”
范长江生平纪念展在渝启幕
内江市东兴区:挖掘“范长江家风”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