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汉文化对比浅谈

2010-03-22程令义

中学英语之友·下(综合版) 2010年11期
关键词:求同存异

程令义

【摘要】从分析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入手,着眼于思维方式的差异,对比分析了英汉文化差异七个方面的具体表现,剖析了差异形成的历史原因,表明了对待差异的态度,从而说明了对比研究异域文化是全球文化交融的必然,也是交流的必要。

【关键词】载体和灵魂 思维差异的表现 孔儒文化和人文文化 求同存异 文化交融

任何一个国家或民族都具有自己独特的文化传统。了解与研究相关文化的异同点,对于现代人来讲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下面从“语言和文化的关系”、“英汉差异的具体表现”、“差异形成的历史原因”和“对待异同的态度”四个方面进行对比、阐述。

一、语言和文化的关系

简单地说,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文化是语言的灵魂。一种语言的发展史基本映射出该民族的文化发展史。这也是语言具有时代、地域特征的主要原因。人类相同的思维规律决定了各语言中表现的文化很多是相通的,英汉文化也不例外。如“See you tomorrow.(明天见)”,“Out of sight, out of mind.(眼不见,心不烦/别久情疏)”,再如“Blood is thicker than water.(血浓于水)”,两种文化何其相似?!

了解了语言和文化的关系,可以使我们在学用语言时,不会活生生地剥离语言和文化,并适当利用母语帮助研究学习,特别有益于理解研究文化上的差异。

二、英汉文化差异的具体表现

英汉语言间最大的差异在思维上。这种思维上的不同表现在诸多方面,特别是以下七个典型的方面。

1.对于致谢赞扬的应答

英语国家的人士听到别人的称赞时,一般以“Thank you!”表示自己接受对方的赞扬是诚心的,所赞扬的事是值得的;而中国人则表示受之有愧,常说“哪里!哪里!”等。英美人士心里很可能会认为这种谦虚是无理的或者不承认他们的鉴赏能力。再如,人们常听到美国妇女谈丈夫工作如何努力、出色,自己的子女多么聪明等;在中国,人们就会认为这样做太俗气,他们一般不在外人面前夸自己家里人;中国人还忌讳夸别人的妻子“真漂亮”,认为这样的话近乎不道德,在中、老年人看来尤其这样。然而,对西方人来说,却很自然,被夸奖的人对此也颇为欣赏。

2.关于客套的应答

中国人非常讲究客套,对别人的款待总要谦让一番。在中国人心里,认为这是美德,是有“礼”。于是中国人在别人家做客,主人问喝点什么时,尽管渴,但总要客气地说:“我不渴”,可是当主人在端上茶饮后还是照喝不误。当中国人问英美客人:“Would you like to have something to drink?”如果他回答,“No, thank you.”则无须坚持为他沏茶。再有,中国人将让酒视为好客,可英美人会认为强行让吃让喝是不尊重他的意见,强迫他做不愿做的事。

3.关于为他人服务

商店营业员或图书馆工作人员等为他人服务的对话,会明显地表现出是以对方为主还是以自我为主。我们都常听到:“您想要点什么?”“您想借什么书?”而在英美国家,则常听到“May/Can I help you?”或“What can I do for you?”另一个表现就是在中国的课堂上老师们经常问:“你们听懂了吗?”,而英美教师常问“Have I made everything clear?”不难看出,一字之差,却显示出思维的不同。

4、关于个人隐私

西方国家强调以个人为核心,许多我们认为可以公开随便谈论的事,比如姓名、年龄、婚姻、工资、家庭生活、宗教信仰、投票意向等他们则视为隐私。如中国人习惯的招呼用语:“吃了吗?”外国人听起来就很怪,美国人会认为,这种招呼有时意味着邀请对方去吃饭。再如,汉语中的“上哪儿去啊?”(“Where are you going?”)用来打招呼,大部分讲英语的人听了会不高兴,他们的反应很可能是:“It?蒺s none of your business!”(你管得着吗?)。此时他们大都只“Hello!”一声即可,亦或谈论天气、物价、国际形势等话题,毕竟在他们看来,涉及隐私的话题太多了。如缺少对上述情况的了解,则可能会让人尴尬。

5.对特定事物的内心感受不同

随着英汉文化的长期发展,在人们心中慢慢积淀了对某些特定事物约定俗成的认识。比如龙(dragon)在英汉文化中有着截然不同的看法: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在中国尤其古代大都以龙为尊,现在仍有正月十五耍龙灯,五月初五赛龙舟等活动。然而在英语文化中,英美人的心里早就存有这样的意识:龙是替魔鬼看守财宝的怪物,早已成了凶险邪恶的代名词了。于是英语中“(亚洲)四小龙”被译为“four tigers”,而非“four dragons”;再如,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习语大都含有贬意:“狐朋狗友”、“狼心狗肺”、“狗腿子”等,尽管近些年来养宠物狗的人数大大增加,狗的“地位”似乎有所改变,但狗的贬义形象却深深地留在汉语言文化中。而在西方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人类最忠诚的朋友。英语中有关狗的习语大部分都没有贬义。如:You are a lucky dog.(你是一个幸运儿),Every dog has his day.(凡人皆有得意日),Old dog will not learn new tricks.(老人学不了新东西);再如数字方面。西方人认为“13”是凶险、不祥的象征,从而称之为“鬼数”,因此日常竭力避免与之“会晤”:医院、旅馆里大都没有13号房;据说,罗斯福总统随时让秘书替补迟到或缺席的人,成为“14号宾客”。同样,中国人尤其是老年人比较忌讳73、84,认为他们是鬼门关,于是便有了“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之说;再如对于颜色的理解东西方也有较大差异。在英美文化中,白色象征着纯洁无暇,因此新娘在婚礼上一般穿白色礼服。而中国葬礼上悼念者才穿白衣。中国的传统婚礼上新娘一般着红装,以象征吉利、幸福,可西方人看到红色往往联想到“危险”“流血”甚至“死亡”。绿色在中国文化中象征“春天”、“生机盎然”,但英语文化中green却含有“缺乏经验”之意,例如“You must be green to believe that.”(你真幼稚,竟然相信那个)。

此类事例不一而足。不难看出,特定的事物在特定的文化中已被赋予了某种附加意义或引申意义,这一点在同英美人交流中是应当慎重的。

6.关于家庭关系、人际关系的称谓

中国深受孔儒文化的熏陶,又经程、朱礼学影响,君臣父子,等级森严,人的个性几乎被全部抹杀,而英美国家的论辈简单含混,如中国的伯伯、叔叔、姑夫、姨夫、舅舅等英美人统称为uncle,伯母、婶母、姑姑、姨母、舅母等统称为aunt,且晚辈可直呼长辈其名,还有,长辈用自己的名字给晚辈起名,还视为亲昵。而在中国,晚辈的名字所用的字是不可以跟长辈重复的。中文中老程、老杨透露出亲热,程老、杨老凸显出尊敬,英文中则可用“Mr/Ms Cheng/Yang”表达,中国小孩喊“老奶奶”,而英国小孩则叫“dear granny”,都因为“old”在英文中是和“不合潮流、没有用处”等含义连在一起的。

7.关于中西课堂

文化传播的主渠道之一就是学校的课堂教学。在各自发展的过程当中,课堂教学也逐步形成各自的特色。中国的教室往往大同小异;相对之下,西方桌椅摆放得就比较随意,很少有鹤立鸡群的讲台;中国的师生关系大都比较严肃,西方师生间关系则较自由,老师大多喜欢其学生直呼自己的名字。课堂上师生的表现也很自由;而在中国,学生往往边听边记,很少当时就发问,教师答疑一般在讲完课后或者课余时间内进行。

三、差异形成的历史原因

英汉文化的诸多差异实际是不同价值观念所引导的表现。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一个重要源头是儒家学说,体现的是群体文化、群体价值,不允许把个人价值凌置于群体利益之上。受此影响,中国人甘做集体中的一分子,凡事谦虚稳重,不愿表现自己。英美国家的价值观的主流思想是人文主义,即以个人为中心,宣扬个人主义,主张通过个人奋斗来满足自己的欲望,从而实现个人的成功与价值。影响英语文化价值观的另一个重要源头是基督教文化,尤其是《圣经》。《圣经》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是上帝的儿女,均为兄弟姐妹,没有等级之分。值得一提的是《圣经》故事及莎士比亚剧作对英语语言也都具有深远影响。

如果纵观英汉语言,它们的发展是随历史发展而具有时代烙印的,即语言的内容反映了时代特色。比如汉语中当赞扬一个常做好事的人时,人们常说:“你真是个活雷锋啊!”如果外国人不了解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中国的话,很难理解“活雷锋”的含义;同理,英文中当说真品的时候,常说:“You?蒺re/It?蒺s a real Mc. Coy.”假如不知晓Mc. Coy的由来便无从知道这个句子的真实含义。

四、正确对待、处理英汉文化的差异

以上仅仅阐述了英汉文化差异的浩海中的寥寥几个方面,应如何对待其异同呢?

首先本着“求同存异”的原则正确对待和评价这些差异。一方面,随着中国改革开放,人们的思想已大大开放,认识到了自身文化的价值,一般不会也不应该盲目“崇洋媚外”,把中国文化看得迂腐过时,一无是处;另一方面,要防止民族中心主义,盲目排外,贬低鄙视英语甚或其他文化。

其次,在遇到词汇、习语等涉及到文化背景时,勿望文生义,应尽量联系查询相关的知识,以便深刻理解其文化内涵。老师要利用词汇、课文等材料为学生发掘、介绍背景知识。

第三,鼓励学生利用各种渠道积累文化背景知识,把语言结构和交际功能有机结合起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中国早已经加入WTO,全球经济一体化日趋明显,各种文化的交融也将会更加频繁。正因为这些文化各具特色,才使得整个世界异彩纷呈。所以,在这种形势下,认识了解并欣赏异域文化对自己的生存发展与交流是十分有益也是十分必要的。

猜你喜欢

求同存异
在探究中求同存异
彰显“求同存异” 渗透“核心素养”
中职少数民族学生德育问题及其对策
新课改背景下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求同存异教学原则的应用
比较文学主题学研究
多举措开展“家园合作”
从求同存异谈美国多元文化的融合与冲突
腾讯、阿里系银行“求同存异”
国际贸易生态化与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探讨研究